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錢鍾書《窗》優秀教案

錢鍾書《窗》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教學目標:

錢鍾書《窗》優秀教案

① 體會課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學習於平凡中見深意的觀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② 學習議論文以自我的情感體驗、觀察理解爲基礎,書寫個人的見解和感受的方法。

③ 學會從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從熟悉的事物和現象中去發現新穎的東西,體會出不一樣的情感,得出不一般的認識。

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在對比門和窗之於人的不同意義時所闡發的獨到見解。

  單元模塊目標:

① 欣賞課文精彩的語言,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② 學習於平凡中見深意的觀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教法和學法:

①引導——揣摩——領悟——體會——品味——分析——總結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細緻揣摩作品,領悟文章豐富深邃的內涵,體會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新穎性,品味文章語言的韻味,分析總結文章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②把握重點,內容適量,化難爲簡。切忌貪多嚼不爛。

③比較閱讀。使學生體會對於同一事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和感受,從而得出不同的認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學習的時候,有誰曾留意過和我們朝夕相守窗戶呢?又有誰認真地思考過它存在的意義呢?我們不妨就“窗”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動規則,組織活動:四組競賽)。……可見,司空見慣的窗戶還真不簡單,可以解讀出這麼多的文化內涵,挖掘出這麼多的新穎獨到的意義。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身邊平凡的事物常常蘊涵着豐富而深刻的哲理。學貫中西的錢鍾書先生就爲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讓我們追隨錢先生一起去飽覽人生的風景吧。。

 二、簡介作者和作品

請學生自由介紹自己所知道的錢鍾書:註釋①;家族名流:錢穆、錢學森、錢基博;名字故事:仰先、

鍾書、默存;鍾書熱:《圍城》;楊絳《我們仨》(控制在1分鐘內)……

教師補充和引導:錢鍾書在國內外文藝界颳起一陣“鍾書熱”,他帶着“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以旁觀者的姿態對世道人心發表看法,博聞善說,睿智幽默,妙語橫生,啓人心智。《窗》這篇文章就很好地體現這一特色。

 三、檢查預習情況,請學生寫出結構提綱

點評。《窗》由“春天”入筆,寫“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裏看的”,道出“窗”的作用,總領全文。

(窗有什麼作用呢?哦,使多得賤了價的春天變得更加美好。春天只有經過窗戶的取捨和切割,陽光才更明亮,風纔有生氣,鳥語才更動人)。

接着在第二段對比了門和窗對於人的不同意義,自然引出“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着一中心論點。

在第三段中進一步談“窗”之餘人的意義是人對自然的精神上的勝利。

最後總結全文,用一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窗對於屋內與屋外人的意義。

最後一句“因爲只是春天,還留着殘冷,窗子也不能鎮天鎮夜不關的”完美地照應了開頭。

 四、掌握課文內容,瞭解作者的觀點

(一)同學們:要我們描述一下窗的外型算不得怎麼困難,甚至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區別一扇窗和一臺電視機,但我們能很好地比較門和窗嗎?我們能看出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嗎?請看錢鍾書在文中是如何比較門和窗的。請女同學齊讀第二段,男同學讀第三段,將集中體現他的觀點和感悟的句子劃記下來(點撥查找觀點句的方法)。

(二)請學生公示所找到的句子。

明確:

第二段:

“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

“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裏也關者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須再到外面去找。”

“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

“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

第三段:

“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

“門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

(三)欣賞這些語句,具體分析這些獨特的感悟的由來,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導:這些句子都集中體現他的獨特感悟,現在作者“高山流水覓知音”,誰和他“心有靈犀一點通呢”?

1、提問:第二段作者着重闡述了門和窗的不同意義,說“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請問作者是如何論述這一觀點的?

明確:先破後立,橫向鋪陳。

先駁斥了把“有沒有人進來出去”作爲門和窗的根本分別;再舉“賞春”一事說明窗有“賞春”功能而門沒有;繼而又引用陶淵明的詩句(哪兩句?什麼意思?稍微提提)證明,從容主宰自己生活的“羲皇上人”確實可以通過窗戶來獲取享受;後面又引用繆塞的“妙語”和學習的“捷徑”說明通過“窗”執行自己的意志的是真正的主人。在這裏,作者廣徵博引,鋪陳設譬,信手拈來,直指心靈

2、“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裏也關着一部分春天”這句中的“逗引”是什麼意思? 誰處於主動地位?

明確:

用言語、行動招惹對方藉以取樂。一開窗,“風和太陽便進來佔領”,表面上是風和太陽處於主動地位,其實是窗將計就計,使“佔領這個地方的就給這個地方佔領去了!”

3、門會不會逗引風和太陽?如果不會,門和窗的意義究竟又有什麼不同呢?如何理解“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呢(小組討論)?

明確:

人爲了生存,必須通過門從屋裏出去,匍匐於大自然的懷抱,勞動生息,生死歌哭,做自然的奴隸;而窗隔開了人與自然的心理距離,將人與自然的生存、生死關係轉化爲審美欣賞和享受的關係,藉此,人執行了主人的意志,保全了人性。可以說:“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洞開的是人的世俗社會,通向人的動物性存在;“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洞開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人性存在。作者發人之所未發, 見解獨到,充滿着人生的哲理。

4、這個問題確實很有研討價值,當然有研討價值的不止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比比誰提的問題最有研討價值,最能撞擊出我們思想的火花(提問權和回答權都交給學生)?

可能問到的問題:

①提問:這裏作者在表達春天太多時用了個“賤”字,這麼形容好不好?

明確:

“物以稀爲貴”,春光一多,就不值錢了,這是從實用美學的價值角度去評判的,表意準確,用語新穎傳神。

②提問:怎麼理解第三段中“門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

明確:

物質是人的第一需要,精神是更高層次的享受。“門”之於人的意義是自然對人物質上的征服;“窗子”對於人的意義,是人對大自然的精神上的勝利。

③提問:第四段“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了窗對於屋內與屋外人的意義:“窗子許裏面的人看出去,同時也許外面的人看進來”。正因爲如此,作者認爲凱羅《晚歌》所謂“雙瞳如小窗,佳景收歷歷”同樣只說了一半,請問“一半”具體指什麼?“另一半”又指什麼?

明確:

“一半”具體指窗和眼睛一樣,都可以看到外面,另“一半”指的是窗也和眼睛一樣,從外面可以看到裏面的東西。

④齊讀最後四句話(假使窗外的……鎮天鎮夜不關的)你是怎樣理解“關窗和閉眼的連帶關係”的?

明確:

文章的解讀是多角度的,言之成理即可。

  五、宣佈競賽成績,向勝出方表示祝賀

  六、總結評價

全文以獨特的自我情感體驗、觀察理解爲基礎,藉助常見的窗子,以小見大,鋪陳譬喻,直指心靈,讓我們明白從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會體會出不一樣的情感,得出不一般的認識。

七、比較閱讀訓練。使學生體會對於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和感受,從而得出不同的認識(可作爲作業佈置下去)。

P69:第三題:比較錢鍾書的《窗》和波德萊爾的《窗》

討論、發表

參考答案:

相同點:都是議論散文,寫的都是窗,都從窗出發進行聯想,聯繫生活,抒發富有哲理性的認識

不同點:視角不同(內、外);思路不同(哲思、感受);表達方式不同(引證觀點,想象抒情)。

  八、作業:①交流對這節課的體會,寫下收穫

②預讀莫利的《門》

  附板書

窗 錢鍾書

段一: 賤 多 窗的作用。總領全文 。

段二:追求;慾望 佔領;享受 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

段三:需要 奢侈 人對自然的精神上的勝利。

段四:窗 —— 眼睛 窗之於屋內和屋外人的意義。總結全文。

 附材料:

  《窗》 ——錢鍾書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裏坐不住,就從門裏出去。不過屋子外的春天太賤了!到處是陽光,不像射破屋裏陰深的那樣明亮;到處是給太陽曬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裏沉悶的那樣有生氣。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裏的寂靜來做襯托。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裏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

同時,我們悟到,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當然,門是造了讓人出進的。但是,窗子有時也可作爲進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說裏私約的情人就喜歡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門的根本分別,決不僅是有沒有人進來出去。若據賞春一事來看,我們不妨這樣說: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裏也關着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詩人像陶淵明對於窗子的這種精神,頗有會心。《歸去來辭》有兩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不等於說,只要有窗可以憑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麼?

他又說:“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意思是隻要窗子透風,小屋子可成極樂世界;他雖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廬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慾望,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這個分別,不但是住在屋裏的人的看法,有時也適用於屋外的來人。一個外來者,打門請進,有所要求,有所詢問,他至多是個客人,一切要等主人來決定。反過來說,一個鑽窗子進來的人,不管是偷東西還是偷情,早已決心來替你做個暫時的主人,顧不到你的歡迎和拒絕了。繆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麼夢》那首詩劇裏,有句妙語,略謂父親開了門,請進了物質上的丈夫(matérielépoux),但是理想的愛人(idéal),總是從窗子出進的。換句話說,從前門進來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雖然經丈人看中,還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歡心;要是從後窗進來的,纔是女郎們把靈魂肉體完全交託的真正情人。你進前門,先要經門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現,還得寒暄幾句,方能說明來意,既費心思,又費時間,那像從後窗進來的直捷痛快?好像學問的捷徑,在乎書背後的引得,若從前面正文看起,反見得迂遠了。這當然只是在社會常態下的分別,到了戰爭等變態時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還講什麼門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門,而不開窗的屋子我們還看得到。這指示出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門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鳥窠獸窟,準備人回來過夜的,把門關上,算是保護。但是牆上開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氣,使我們白天不必到戶外去,關了門也可生活。

屋子在人生裏因此增添了意義,不只是避風雨、過夜的地方,並且有了陳設,掛着書畫,是我們從早到晚思想、工作、娛樂、演出人生悲喜劇的場子。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爲躲避自然的脅害,而向四垛牆、一個屋頂裏,窗引誘了一角天進來,馴服了它,給人利用,好比我們籠絡野馬,變爲家畜一樣。從此我們在屋子裏就能和自然接觸,不必去找光明,換空氣,光明和空氣會來找到我們。所以,人對於自然的勝利,窗也是一個。不過,這種勝利,有如女人對於男子的勝利,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讓步——人開了窗讓風和日光進來佔領,誰知道來佔領這個地方的就給這個地方佔領去了!我們剛說門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餓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門,你總得去開,也許是易卜生所說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衝進來,也許像德昆西論謀殺後聞打門聲所說,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進黑暗罪惡的世界,也許是浪子回家,也許是有人借債(更許是討債),你愈不知道,怕去開,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開。甚至每天郵差打門的聲音,也使你起了帶疑懼的希冀,因爲你不知道而又願知道他帶來的是什麼消息。門的開關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來,只要把窗幕拉過一邊,你就知道窗外有什麼東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霧,是雨,還是好太陽,決定要不要開窗子。上面說過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減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劉熙譯名說:“窗,聰也;

於內窺外,爲聰明也。”正和凱羅(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謂:“雙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歷歷。”同樣地只說着一半。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們看見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了我們的內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轉,所以孟子認爲相人莫良於眸子,梅特林克戲劇裏的情人接吻時不閉眼,可以看見對方有多少吻要從心裏上升到嘴邊。

我們跟戴黑眼鏡的人談話,總覺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彷彿他以假面具相對,就是爲此。據愛戈門(Eckermann)記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談話,歌德恨一切戴眼鏡的人,說他們看得清楚他臉上的皺紋,但是他給他們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繚亂,看不出他們的心境。窗子許裏面人看出去,同時也許外面人看進來,所以在熱鬧地方住的人要用窗簾子,替他們私生活做個保障。晚上訪人,只要看窗裏有無燈光,就約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開了門再問,好比不等人開口,從眼睛裏看出他的心思。關窗的作用等於閉眼。天地間有許多景象是要閉了眼纔看得見的,譬如夢。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了,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勝,安靜地默想。有時,關窗和閉眼也有連帶關係,你覺得窗外的世界不過爾爾,並不能給與你什麼滿足,你想回到故鄉,你要看見跟你分離的親友,你只有睡覺,閉了眼向夢裏尋去,於是你起來先關了窗。因爲只是春天,還留着殘冷,窗子也不能鎮天鎮夜不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