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項鍊》教案彙總

高中語文《項鍊》教案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高中語文《項鍊》教案第一篇

  教學目的:

高中語文《項鍊》教案彙總

1、 通過對瑪蒂爾德形象的理解,認識那個虛榮浮華的資本主義社會。

2、 通過賞析小說主題思想、結構藝術、人物形象描寫技巧,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

3、 通過賞讀,使自己進一步認知人生

 教學設想:

較長課文的講讀,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爲基礎,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多讀多思,深入

領會作品要義。課前準備:一、邊讀邊點評人物形象,寫在課文旁白處;並對其中一點寫一段評論文字,要求敘析評三結合。另:預習時鼓勵學生質疑。

  教學重難點:

1、鑑賞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內涵。

2、賞析結構藝術。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鑑賞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內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泊桑的《項鍊》,在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牆壁上,一隻蟲子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來。這是它又一次失敗的記錄。但

是,過了一會兒,它又沿着牆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個人注視着這隻蟲子,感嘆地說:“一隻小小的蟲子,這樣的執著、頑強;失敗了,不屈服;跌倒了,從頭幹;真是百折不撓啊!我遭到了一點點挫折,我能氣餒、退縮、自暴自棄嗎?難道我還不如這隻蟲子?!”第二個人注視着這隻蟲子,禁不住嘆氣說:“可憐的蟲子!這樣盲目地爬行,什麼時候才能爬到牆頭呢?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願反省,不肯好好看一看。唉——可悲的蟲子!”然後這個人想:“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悶着頭蠻幹一氣了——我是個有頭腦的人,可不是蟲子。”

大家想一想,這兩個人觀察同一只蟲子,但見解卻截然相反,爲什麼呢?

生答。對,他們思考的角度不同。爲什麼思考的角度會不同呢?這其實與個人的經歷和性格特點有關。你看,第一個人的經歷特點是遭到了一點點挫折,就氣餒、退縮;第二個人並不是遭到一點挫折就退縮,而是做事一再失利,卻仍然悶着頭蠻幹一氣。所以他們觀察同一只蟲子,獲得的啓示卻迥然不同。

鑑賞文學作品,道理其實也一樣。由於讀者的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知識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對作品的認識也是千差萬別的,當然其中也有共性的東西,但更多的是差異性。所以有人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項鍊》,其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形象,歷來爭議很大。大家在分析這一人物形象時,大可以放開膽子,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感受。今天我們這節課就是以交流看法爲主的。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不管你怎麼說,都要讓大家覺得言之有理。

 二、簡介作者作品

1、 我們大家都知道,哪三個人號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王”呢?

生答:契訶夫(俄)、莫泊桑(法)、歐·亨利(美)

師說:他們雖然號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王”,但並不意味着他們只寫短篇小說。比如,契訶夫一生

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以及十來個劇本。歐·亨利除了300多個短篇外,也還有唯一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

2、 那麼莫泊桑創作情況如何呢?請大傢俱體看第58頁,補充:6部長篇小說中,有名的有《一生》《漂亮朋友》等。還有要注意的是他的成名作爲《羊脂球》,他與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什麼關係呢?(師生關係)

  三、整體感知

問:標題“項鍊”與作品內容有何聯繫?在“項鍊”的牽動下,都寫到了哪些情節?

明確:線索。

板書:

序幕——瑪蒂爾德的“痛苦”與夢想

開端——借項鍊(參加舞會)

發展——丟項鍊(舞會結束)

賠項鍊 還債務(十年艱辛)

高潮、結局——識項鍊(發現項鍊是假的)

  四、點評人物形象

(1) 淡化背景,進行純文本鑑賞。

(2) 現在請大家說一說你是如何評價瑪蒂爾德的?

(3) 可能有幾種看法:心高氣盛,愛慕虛榮;善良誠實質樸;堅韌忍耐吃苦。

(4) 注意:請就其中一點寫一段敘析評相結合的文字(預習作業),課堂宣讀。

鼓勵學生質疑、探討。

  五、佈置作業:寫一篇想象作文

作文內容:得知項鍊是假的以後,瑪蒂爾德會有什麼表現?注意心理描寫。題目自擬,寫兩三百字。(這道作業最能體現學生對瑪蒂爾德形象的理解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探討主旨;交流想象作文。

 教學過程:

 一、結合社會背景,全方位深層次地探究作品內涵

(1)以預習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入。

第53頁倒數第二段,有人質疑:這個社會的女人怎麼啦,對上流社會的舞會竟然會迷戀到瘋狂的地步,相比之下,他們的丈夫好像挺可憐的。(是不是作者故意醜化女人形象?)

師評:記不得是哪一位外國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虛榮,你的名字叫女人。(這個人真可惡)這篇小說也體現了女人的虛榮特點,但是男人就不虛榮了嗎?你看:路瓦栽接到請柬回家的時候是“得意洋洋”的,因爲這請柬“一向很少發給職員”,他覺得這是很大的榮耀,而且這請柬是他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弄到手的。還有,他們的妻子瘋狂地跳舞,竟然跳到凌晨時分,作爲丈夫,卻是一副心甘情願的樣子,我想,他們可能還爲妻子能大出風頭而暗自得意呢。可見,女主人公的虛榮心態在當時社會挺有代表性的。下面我們就來結合社會背景來探究一下作品的內涵。

(2)簡介背景

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資本主義惡性發展,大資產階級當權,政府貪污風行,社會道德淪喪,資產階級的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追求虛榮,成爲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小資產階級羨慕上流社會,想極力躋身於資產階級的行列,他們爲此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項鍊》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

(3)討論問題:

a、 對瑪蒂爾德追求奢華生活,夢想擠入上流社會,到底該怎麼看?是不是正當的?(正反方 辯論)

b、這個上流社會究竟蘊藏着什麼樣的本質?何以見得?

C、她與簡愛在性格內涵和對待命運的態度上有可比之處嗎?

d、重點討論:丟項鍊這件事對瑪蒂爾德是成全還是敗壞?你認爲作者對瑪蒂爾德持什麼態度?是批判,還是讚揚,還是二者兼有之或者二者都沒有?

提示:愛慕虛榮,不安於現狀,不過也可以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她渴望過好日子,有追求,這不是什麼過錯,只是這追求不算高遠。(生若只說了前一種觀點,師也不必勉強,等下自己評論時說。)

我們再來看看瑪蒂爾德所夢想的上流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瑪蒂爾德的好友佛來思節夫人,她就生活在瑪蒂爾德夢想的上流社會中,那串項鍊是佛來思節夫人首飾匣子裏最出色的寶貝,瑪蒂爾德戴上它在部長的舞會上出足了風頭,可它竟然是假的,這不得不讓我們懷疑佛來思節夫人首飾匣子裏到底有幾件是真貨,原來,那個所謂的上流社會豪華的外表下藏着一個虛假的本質!

簡愛相貌平平,她也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但她所追求的是個性的獨立和自由,是自立於社會的獲得平等、尊重的權利,惟獨沒有對物質利益的佔有,並且立志一切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而實現。簡愛顯然比瑪蒂爾德的人生追求高遠多了。(儘管如此,瑪蒂爾德作爲小資產階級市民的女兒,渴望過好日子,渴望成爲被社交界承認並追慕的角色也並不爲過。)

d、參考答案

成全:十年艱辛挖掘出了瑪蒂爾德性格的純真本色(內在精神美)

敗壞:這是一個命運的玩笑。這是一個小人物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悲劇。

(4)討論練習二並指出本文的主旨(作者寫這篇小說的意圖)。

小說的主旨在於通過瑪蒂爾德追求奢華而遭受的不幸來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小說的主旨在於通過瑪蒂爾德追求奢華而遭受的不幸來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同時譴責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的價值觀。作者對主人公雖持批判態度,其中也略帶同情。

反方主旨:人世間誰沒有一點虛榮心。況且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不是一種個別現象,而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我認爲作者意在表達人自身對於生活中戲劇性變化的無能爲力。(第56頁有一句話:“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化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說的主旨: 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追求人格尊嚴是要付出代價的。(小人物面對金錢很無奈,而對人格卻有不懈的追求。)

(5)師發表傾向性看法(練習二),並作解釋:

瑪蒂爾德,起先確實很虛榮,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爲小資產階級市民的女兒,她渴望過好日子,也不是什麼過錯。該詛咒的是這個社會,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金錢至上,享樂主義風行。而且她的性格中也有比較質樸的一面。平日裏她除了發發牢騷、有些怨氣,也並沒有什麼非分的舉動,更沒有自甘墮落地利用姿色去做骯髒勾當的想法。項鍊丟失後,她從沒有過不良的念頭,如賴着不還,買個假的還上,逃之夭夭或靠墮落還債。她開始從雲端走向地面,開始了她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生活。在漫長的10年還債歲月裏,她學會了吃苦耐勞,勤勉節儉,同時她也獲得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安寧。所以我們看到,十年後,瑪蒂爾德再次見到女友時,完全沒有了當初的自悲自怨、自慚形穢和低聲下氣,有的是自在和從容。

所以我認爲本文的主旨是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同時譴責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的價值觀。肯定了瑪蒂爾德和她丈夫償還項鍊的誠實品格和奮鬥精神。

  二、試着寫一句話讀後感

1、師板書 “一個虛榮卻不乏純真的女人和一個虛榮虛假的社會”。

師說:現在,我希望你們也學一學語文老師,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讀後感,這一句話可以是你對這篇課文的獨特理解,可以是你對瑪蒂爾德的認識,也可以是對課文寫作風格的提煉,也可以是你由這篇課文所引發的人生感悟。總之,只要是你自己真實的想法,都可以。

 三、交流作文

  四、佈置作業: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賞析人物描寫技巧和結構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賞析小說的結構藝術和人物描寫手法。上節課我們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題時,大家是否注意了作者描寫人物時突出運用了哪種方法?

預設答案:心理描寫最爲突出,主要以內心旁白的形式出現。如:文章開頭1000多字的大段心理

描寫,對揭示人物性格特徵起了關鍵性作用。

  二、賞析結構藝術

1、 先讓學生回顧一下所見識過的幾種典型的結構調度法,然後老師歸納、總結板書:懸念、過渡

(是情節之間互相銜接的藝術手段,過渡巧妙自然,會使結構天衣無縫)、線索(是把文章內部統攝爲一個有機整體的紐帶,一般體現作者的思路。線索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景)照應、鋪墊、波瀾(記敘性文章,最忌平鋪直敘,作者爲吸引讀者常製造感情的高低起伏,使情節張弛有致,這就是波瀾)

2、 請學生辨析本文所採用的結構方法,並體會其妙處。

線索:項鍊,以借-失-賠爲線索,構成了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也可以引發讀者思考悲劇產生的原因是否真正在“項鍊”身上。

波瀾:瑪蒂爾德經歷曲折。起先,瑪蒂爾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經使她陷入了絕望的逆境。但是,教育部長舉辦舞會的請帖,使她似乎步入了順利的境遇,舞會上她大出風頭,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不料樂極生悲,丟失了項鍊,瑪蒂爾德再次墜入了厄運,以致爲項鍊斷送了自己的青春。板書:逆境——順境——逆境

局部)瑪蒂爾德參加舞會之前的準備也是一波三折:瑪蒂爾德本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但看到請柬卻流淚,此一波;後來有了體面的衣裳,反而更不安、憂愁,此又一波;借項鍊時,左右爲難,此又一小波,最後心滿意足爲一大波,情節也完整了。

鋪墊(伏筆):結尾集中表現了作者構思的精巧,因爲這個結局令所有的讀者咋舌,但細細分析,又發現此結局在情理之中,十分可信,因爲作者在行文中已作了三處必要的鋪墊和巧妙的暗示:一處是借項鍊,她的女友佛來思節夫人表現得相當大方,毫不遲疑地說:“當然可以”。二處是當她去還項鍊,女友竟未打開盒子查看,可見並非什麼貴重首飾。三處是珠寶店老闆說:“我們只賣出過一個盒子。”這也說明項鍊和盒子並非原配。

小結:這一切說明作者構思時是煞費苦心的,特別注意行文的照應。由此可以引發我們對敘事文體寫作的思考,平常的材料經過構思加工,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佈置作業:預習《陳奐生上城》

  高中語文《項鍊》教案第二篇

【教學目標】

1. 體會小說精心的構思和巧妙的佈局;

2. 理解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3. 分析瑪蒂爾德的形象及其意義;

4. 培養學生德辯證思維、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會小說精巧的構思

難點:瑪蒂爾德形象及其意義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作者、概述故事情節

  教學步驟:

 一、 簡介作者、作品。

莫泊桑(1850——1893),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出生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1870年,他中學畢業後剛到巴黎攻讀法律,普法戰爭就爆發了,他被徵入伍。戰後退伍,先後在炮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國文壇,一舉成名。

他創作短篇小說約300篇,長篇小說6部,遊記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 通讀全文,理清結構。

1、 口述故事梗概。

瑪蒂爾德,一心向往上流社會,在接到教育部長舉辦舞會的請帖後,卻“懊惱”“發愁”,她在舞會上大獲成功,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丟失了項鍊,使她再次墜入了厄運。用十年的青春賠了一掛項鍊,最後才得知項鍊是假的。

2.列出情節結構。

七個“夢想 四個“陶醉” 十年青春 一個“回想” 愛慕虛榮

借項鍊 丟項鍊 賠項鍊 假項鍊 苦不堪言

 三、 討論:

a、 這個故事中有兩處重要的曲折波瀾,誰能說一說?

——故事中問,路瓦栽夫人蔘加晚會大出風頭後樂極生悲,丟失了項鍊;另一處是故事結尾,洛瓦栽夫人經歷十年磨難,賠償了鉅額債款後,乃知所丟的項鍊是假的。

b、 設想一下,假使路瓦栽夫人大出風頭後,項鍊沒有丟失,以後的情節如何發展,(以課文內容作合乎情理的假設推想,力求符合原小說的主題思想)

——路瓦栽夫人第二次又去商店借了更昂貴的首飾,可是因爲招搖過市,遭到搶劫,從此落入苦難……(同後)

——路瓦栽夫人從此在虛榮的道路上陷得更深,每天與丈夫糾纏,要他購買貴重首飾,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最後不得不上法院離婚。

——她終於成了一位顯貴的情婦,被玩弄後,又遭拋棄,她鬱鬱寡歡、最終自盡。

c、 再設想一下:路瓦栽夫人在償還鉅額債款後,忽然得知所丟的項鍊原來是假的,接着她又會怎樣?

——她震驚過度,發了瘋

——她回家後自殺了

——她老毛病發作,興致勃勃地用還給她的錢買了高貴的首飾去參加夜會,卻又因老又醜而遭冷淡、譏笑

——她接受了教訓,從此勤儉過日子,生活很美滿

——這個問題不重要,原作的結尾給人深深回味的餘地,妙不可言,硬要說出某一具體的結局,是沒有必要的。不具體說出來,使人想得更多。

因爲一方面說明原作精湛的藝術,我們的設想往往有續貂之嫌;另一方面,我們的設想,也有原作異曲同工之處,不必妄自菲薄。

  四、 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在小說的三要素中,處於第一位的是人物,情節與環境完全服從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因此,要讀懂小說,就要讀懂人物;要學習寫作,就必須學習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瑪蒂爾德形象的塑造及意義

 二、分析瑪蒂爾德形象:

提問:A.“失項鍊”形成了十年前的瑪蒂爾德和十年後的瑪蒂爾德,你喜歡什麼時期的?

有關瑪蒂爾德的評價,文壇一直頗有爭議,要求學生對照“練習二”進行討論。

提示1.形象是發展的,也是豐富的,十年前與十年後的瑪蒂爾德有天壤之別,但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時不能割裂。

2.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這個角度去分析。人物描寫方法有肖像、心理描寫、行動描寫和語文描寫。《項鍊》在塑造瑪蒂爾德形象上成功地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方法。

B.師生結合課文共同討論,問題設計:

1.“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中“也”有什麼含義?

這個“也”字告訴我們,她未能憑藉自己的美貌躋身於上層社會的無可奈何的處境。是“金錢”的圍牆把她擋在了上流社會的圈外,那種“高雅和奢華的生活”她只能在夢中享受。

2.她爲什麼“覺得她生來就是爲着過高雅和奢華的生活”?

明確:因爲她“美麗動人”,按照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她具有優越的“出身”和“資本”。

3.當她“看着那個替她做瑣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僕,心裏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她到底感慨什麼?

明確:①“勃雷大涅省的小女僕”是佣金最廉價的;

②小女僕只能做“瑣碎家事”,她感慨自己家境的平民化。

4.小說中寫了她七個“夢想”,怎麼辯證看待?“虛榮心”的“虛”是怎麼體現的?(要求學生朗讀“夜會的日子到了……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爲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裏”。)

明確:①追求幸福生活本身無可非議,但她不切實際,僅僅只能是“夢想”;

②用服飾和項鍊來掩飾自己;

③她“陶醉”的是一種虛假的,稍縱即逝的假相;

④一個“逃”字更形象地說明說明她的虛榮心。

5.“失項鍊”後瑪蒂爾德可以選擇哪些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只選擇“賠”說明了什麼?

明確:①她可以選擇騙、偷、逃等方式;

②之所以選擇“賠”說明了她人格的自尊、誠實。

6.“賠項鍊”使瑪蒂爾德形象的塑造產生了一個飛躍,那麼在“借項鍊”中小說是否有些鋪墊?

明確:①她的“夢想”與追求實際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別人的尊重;

②她並沒有利用姿色去沉淪,只是“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

③她的“遲疑”說明她對丈夫的瞭解,表現她的善良;

④舞會上她陶醉在所有的人都注視她,說明她希望自己的人格受人尊重。

7.爲什麼瑪蒂爾德會“帶着天真的得益的神情笑了”?

明確:因爲她已經拋棄嬌氣和任性,遠離了虛幻的遐想,而成了爲明確生活目標而一步步攀登的奮鬥女性,她爲之自豪。

★歸納

瑪蒂爾德漂亮 ——美麗的外表小職員、小書記、寒傖

——低微的出身愛慕虛榮、想入非非、不妄於現狀 ——扭曲的性格誠實、善良、勇於面對困難

——可敬的人格

★分析:“丟項鍊”對瑪蒂爾德的影響

“人生是多麼奇怪,多麼變幻無常的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項鍊》

提問並討論:

這件事對瑪蒂爾德到底是“敗壞”還是“成全”?十年後她常常“回想”有何感慨?

明確:是“敗壞”也是“成全”,她丟失了美麗和平靜的生活,成全了人格的尊嚴。聯繫到小說結尾抖出那串項鍊是假的,可以認爲:瑪蒂爾德最初嚮往而不得的那些東西,就如同那掛項鍊,原來每一顆都是假的;而她用了十年艱辛換來的這一掛,就象真真切切領悟到的人生一樣,每一顆都是真實的,只不過她付出的代價多了一些而已。

 三、分析瑪蒂爾德悲劇的成因:

學生討論明確:《項鍊》包含着許多哲學命題:偶然與必然、現象與本質、真相與假象等。(引導學生分析第一、二自然段以及路瓦栽及佛萊思節夫人的虛榮心。)小說中的情節確實看似偶然,但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爲:

①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②她性格的弱點。

歸納:瑪蒂爾德的悲劇既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

 四、評析瑪蒂爾德形象的意義:

(一)提示:

1.“文學就是人學”,是藝術地再現真實的生活,因此人物形象、小說主題也正如生活一樣豐富多彩。

2.莫泊桑雖然是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但受自由主義“純客觀”主張的影響,有時對所描寫的事務缺乏明朗的態度,限制了思想的深度,消弱了批判的光芒。

3.“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讀者都可以從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需要角度去評判。

(二)提問:除了對瑪蒂爾德虛榮心的諷刺,十年艱辛的同情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外,你還怎麼看待瑪蒂爾德這個形象?請用一句話概括。(要求學生不拘泥於書本的提示,不拘泥於傳統的定論)

(三)師生討論:可預見的要點

對瑪蒂爾德的評價1、錯位到復位的女性2、金錢與人格的較量3、一曲誠摯相愛的頌歌4、對誠實守信的讚揚5、對英雄氣慨的讚揚

五、課後練習:補充心理描寫

小說最後當佛萊思節夫人告訴她那串項鍊是假的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