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育理念。爲了體現這一理念,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設計方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怎樣來認識三維教學目標,並如何將其落實在教學過程中,使課堂教學取得更顯著的實效呢?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

在教授《琵琶行》這篇課文中,我充分研習了文本內容,緊緊圍繞三維目標進行教學設計,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下面,筆者結合在《琵琶行》教學中的一些實錄片段,談談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與思考,總結所取得的一些實際效果。

教學實錄片段一:《琵琶行》總體感知

(播放《十面埋伏》曲子)

師:剛纔我們聽到的這首曲子,誰知道是用什麼彈奏的什麼曲子?

生:用琵琶彈奏的《十面埋伏》。(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答出)

師:很好!可見大家對音樂有一定的鑑賞基礎。據考證,這支曲子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傾力描繪的那支曲子。關於這支曲子,我們過一會再進行鑑賞。我們試想,如果琵琶女最初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調,能不能激起詩人內心強烈的情感呢?比如這樣一支曲子(點擊播放古曲《陽春白雪》片段)。

(學生思考、討論。)

生:不能。江南小調通常所表達的是一種歡快的、流暢的感情。琵琶女晚年孤獨寂寞的情感不可能用歡快的小調來表達。

師:文中有何依據?

生:“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師:那麼,僅僅是音樂的旋律就能引起詩人強烈的情感波動嗎?

(提示學生從文章中找出語句,學生思考。)

師:小序中能找到反映詩人受音樂影響而情感波動的句子:“錚錚然有京都聲”。詩人在最需要心靈撫慰的時候,琵琶女適時地出現,以一支表達琵琶女晚年落魄情感的琵琶曲暗合了白居易當時的心情,於是就有了下文共鳴的句子——

師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在“《琵琶行》之整體感知”這一教學片段中,我通過三個連貫的小問題,步步追問,力圖達到“瞭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感情基調、培養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音樂比較欣賞的素養”這三個教學目標。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感情基調。我們知道,文本閱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能夠整體感知課文,分析作品的脈絡,體會作品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基調。而要達到這一教學要求,就必須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關聯與安排。這樣,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就成爲教學的關鍵。在《琵琶行》這篇課文中,這個“切入點”就是作者與琵琶女共同的命運遭遇和同病相憐的處境。至此,我們就會產生一連串的疑問:爲何這段樂曲能夠激起作者強烈的共鳴?這支曲子的感情基調是什麼?作者的處境如何?如果帶着這些問題再結合文本進行閱讀,瞭解文章主題與作者感情基調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引導學生具備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閱讀是以準確、具體獲取文章有用信息爲目的的思維活動。篩選有用信息是文本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斷信息是否有用的標準在於我們的閱讀目的。在“《琵琶行》之整體感知”這一閱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提問“音樂的哀怨體現在文本中的詩句是什麼?”、“觸發作者感情波瀾的句子是什麼?”、“兩者的結合點在文中的具體詩句是什麼?”這三個問題,使學生明確信息的指向性,然後再帶着問題,找出信息源,即分別是“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錚錚然有京都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篩選有用信息的核心問題是問題的設計,因此,在問題的設計上,力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循善誘,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樹立閱讀目標、帶着問題進行閱讀的習慣。當然,有用信息的篩選還需要學生一定的語言基礎,在理解文章字詞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課前藉助工具書進行預習是培養這一能力的前提。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處“閒筆”,就是對《十面埋伏》這首曲子的解讀,以及對《陽春白雪》的比較賞析。此處看是“閒筆”,其實完成了語文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凸顯語文教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這一教學目標強調了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內涵比起教學大綱“思想性”目標要豐富得多。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賞析《十面埋伏》的曲風,以及對《陽春白雪》的比較賞析,使學生對健康的審美情趣有了不自覺的感悟,在這一音樂賞析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下,學生的價值取向、情感態度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可見,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緊緊圍繞“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進行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學實錄片段二:音樂描寫欣賞(《琵琶行》第二節)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筆演繹的文學版《十面埋伏》。這一部分從樂曲的調音起始到收撥結束,描繪了演奏的全過程。請同學們結合描寫的具體內容,討論、分析爲什麼這段音樂描寫如此形象?

(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分析。)

生: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語”,大小弦錯雜彈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三組比喻描寫樂聲從急驟粗重到急促輕細再到紛繁清脆。在第二樂段描寫中時而如花底鶯語,時而如冰下泉流,樂聲由珠玉般清脆響亮轉入婉轉低迴、艱澀難通,終至斷續無聲的境界。在第三樂段描寫中,用“銀瓶”“鐵騎”兩個比喻描寫突然發出的雄壯激越的樂聲,用“裂帛”比喻曲調的戛然而止。

師:大家討論分析的很好。那麼,我們總結一下運用比喻與摹聲有哪些作用呢?

(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分析。)

生:大量運用比喻,能夠化抽象無形爲形象可感,使音樂可感可知;巧用擬聲詞和疊詞,使音樂描寫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鶯”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銀瓶”,“騎”是“鐵騎”, “盤”是“玉盤”,以聲喻聲,能夠帶給人視覺的美感,並聯想到音樂的美妙,從而獲得極大的視聽享受。這就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了形象可感的實體。

通過以上“《琵琶行》之音樂欣賞”的教學片段,目的重在提高同學們的兩種基本語言技能:分析綜合能力與鑑賞評價能力。這兩種基本能力是高中生在學習語文閱讀中所必須具備的,在現行的高考考試說明中有也有明確的體現。先說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是指對指所閱讀信息進行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在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中,沒有直接問“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也沒有問“使用了什麼修辭”,而是提出了帶有分析色彩的問題“爲何如此形象”,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描寫內容,先進行形象感知,再進行理性概括,得出“比喻與摹聲”的答案。問題到此並沒有結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得到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再次迴歸到具體的描寫上,把“爲何如此形象”的問題回答的鞭辟入裏,盡善盡美。

再說鑑賞評價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鑑賞評價能力指對閱讀材料的鑑別、賞析和評說,是在理解、分析和綜合之上的能力要求,在閱讀方面是發展了的能力層級。在分析好樂曲描寫爲何形象生動的基礎上,我繼續追問“比喻與摹聲有哪些作用”,這一問題其實涉及到鑑賞和評價能力。在回答這一問題時既要有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又要結合具體的語段進行說明,僅僅回答出作用是不行的。通過具體的分析“鶯”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銀瓶”,“騎”是“鐵騎”, “盤”是“玉盤”等具體描繪,充分體現出對鑑賞評價是在分析綜合之上的能力要求這一理論的理解。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既對白居易這段精彩的音樂描寫有了理性的分析和評價,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遷移出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我想,葉聖陶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教是爲了不教”用在此是非常恰當的。是的,只要我們教學方案設計合理,緊緊圍繞着“增強學生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基本技能、陶冶學生情操”的教學目標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得到長足的提升,我們的每節語文課堂就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就會得到真正的體現,我們的語文教學課程改革也會取得真正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