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論語》《孟子》之《良知》教案

《論語》《孟子》之《良知》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教學目標:

《論語》《孟子》之《良知》教案

 (一)知識和能力

1、能讀準本文中疑難詞語的讀音 如:湍 顙 瞽瞍 鑠 蓰 彝 懿等

2、能整理本文中出現的文言常用實詞和虛詞如

良 孩 信 就 顙 湍水 乃若 情 才 鑠 秉 蓰

3、歸納本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和活用現象

4、能翻譯一些重要的句子

5、能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歸納本文關於人性的觀點

6、體會文章善用比喻的論說技巧和特色

  (二)過程和方法

1、對照註釋自由閱讀文章,能粗略瞭解文章大意

2、請同學嘗試翻譯簡單的句子,教師做點撥

3、讓學生嘗試歸納文章中關於人性的觀點

4、學生討論文章中的相關觀點,並作出自己的評價

  (三)情感、態度、價值

現代人也應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 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教學課時:

共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檢查上一節課的相關知識,並導入新課:

二:研習第一片段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自由閱讀並嘗試翻譯

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2、學生感悟

  三:研習第二片段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①。孩提之

童②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1、老師指導閱讀該片段,學生反覆閱讀該段

2、老師點出難理解的字詞

①良:指本能的,天然的。良能、良知已作爲專門的哲學術語,以不譯爲妥。②孩提之童:指兩三歲之間的小孩子。

3、學生嘗試翻譯該段

孟子說:“人不用學習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兩三歲

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親愛他父母的,等到他長大, 沒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長的。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沒有其他原因,因爲這兩種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4、學生品位探討該段,教師歸納總結

良能良知是與生俱來,人人皆有的,正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告子上》)一樣。比如說,親愛父母,尊敬兄長,這長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導,不用學習就知道的。進一步推導, 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所以,仁義也是屬於人的良能良知範圍。這就又回到“仁義禮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上面去了。由此可見,孟子爲了推行仁義禮智這些儒者所崇尚的道德,真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不遺餘力。繞過去,繞過來,從方方面面來論證,最後都落腳到仁義禮智這些天經地義的道德上面來。由此要求人們行仁義,國君行仁政,天下成爲仁愛禮讓的大同世界。應該說,儒者的理想是非常不錯的,其主張人性向善,主張仁愛禮讓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於孟子所說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們心自問,體察自身,從而作出各自的回答了。但起碼的一條,親愛父母,尊敬兄長,這似乎還是通行天下的倫理道德。當然,並不排除有所謂件送不孝,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越到現代,這種特例似乎越多起來了。

 四:研習第三片段

告子①曰:“性猶湍水②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4)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1、老師指導閱讀該片段,學生反覆閱讀該段

2、老師點出難理解的字詞

①告子:生平不詳,大約做過墨子的學生,較孟於年長。

②湍 (tuan)水:急流的水。

③信:誠,真。

④就:趨向。

⑤顙 (sang):額頭。

3、學生嘗試翻譯該段

告子說:“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無所謂善與不善,就像水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一樣。”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4、孟子是如何反駁對方的觀點的

明確

運用譬喻來反駁,告子也是運用譬喻手法,把人性比作水來說明問題,以水無分東西的特性來說明“性無善無不善”。孟子順着他的譬喻往下說。說都有向下的特性,但外力可以使之上流,孟子以此說明:人性本善,只不過後天環境可能改變其善性,使之成爲不善者。

4、學生品位探討該段,教師歸納總結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辯風範。隨口接過論敵的論據而加以發揮,以水爲喻就以水爲喻。就好比我們格鬥時說,你用刀咱們就用刀,你用槍咱們就用槍。欲擒故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平?”一語殺入穴道,只需要輕輕一轉,其論證便堅不可移,使讀者讀來,不得不束手就擒。於是,我們便都是性善論者了。

只不過,當我們放下書本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邪惡時,的確又會發出疑問: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純潔得一塵不染嗎?這種時候,我們即便不會成爲苟子“性惡論”的信徒,多半也會同意告子的觀點了罷:“人性之無分於善不時,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五:研習第四片段

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爲 善,可以爲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爲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3)爲父 而有舜,以紂爲兄之子,且以爲君,而有微子啓、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被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則可以爲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爲 不善,非才③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 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 失之。’或相倍蓰(8)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爲此詩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1、老師指導閱讀該片段,學生反覆閱讀該段

2、老師點出難理解的字詞

①公都子:孟子的學生

②象:舜的異母弟,品行不善。

③瞽 (gu)瞍(SOU):舜的父親,品行不善。

④乃若:轉折連詞,大致相當於 “至於”等。

⑤情:指天生的性情。

⑥才:指天生的資質。

⑦鑠 (shuo):授予。

⑧蓰(xi):五倍。

⑨《詩》曰:引自《詩經·大雅 ·蒸民》。蒸,衆;則,法則;秉,執;彝,常;懿,美。

3、學生嘗試翻譯該段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說: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當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厲王當朝,老百姓就橫暴。’也有 人說:‘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堯這樣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 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這樣不善良的侄兒,並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啓、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和 賢臣。’如今老師說‘人性本善’,那麼他們都說錯了嗎?”

孟子說:‘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故。《詩經》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 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說:‘寫這首詩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4、學生品位探討該段,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公都子更爲全面地提出了人性問題來和孟子進行討論, 除了告子的觀點外,還另外舉出了兩種觀點,且有理有據,說服力較強。這一次孟子沒有以詰難或推謬的方式進行辯論,而是正 面闡述了自己關於人性本善的看法。說是闡述,其實也是重申,因爲其主要內客,即關於惻隱、羞惡、恭敬、是非“四心”以及它 們與仁、義、禮、智之間的內在聯繫,他在《公孫五上》裏已經提出並闡述過了。只不過在那裏是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發, 探討“四心”與“仁政”之間的關係,具有政治心理學的色彩。而這裏則是純從人性探討的角度出發,回答學生關於人性是否天生 善良的問題。

其實,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還是如苟子的看 法天生邪惡,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這是一個很難說得清的問題。即便是哲學思想進步發展到今天,對於 這個古老的話題,學者們往往也莫衷一是,各執一端。所以,孟 子的看法的確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孟子在這裏進一步提出了“求則得之,舍 得失之”的問題。按照孟子的看法,不僅人性本善,人性本來有“四心”,就連仁義禮智這四種品質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 只不過平時我們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發現仁義禮智, “盡其才”,充分發揮自己的天生資質。這使人想到他在《公孫丑上》裏面所說的,人有仁義禮智的四端,“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已經植根於我們的本性之中,就像手腳四肢已長在我們的身上一樣,由於太自然,太習慣了,反倒使我們渾然不知,意識不到了。如果有一個人突然對我們說:‘我發現手腳就長在我們的身 上!”我們不認爲他是個百分之百的白癡纔怪。可今天突然有人對我們說:“我發現仁義禮智就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我們認爲他是 白癡還是認爲他發現了“新大陸”呢?

古往今來,東南西北,多少人在尋求仁義禮智、世間公道,卻 原來都是揹着娃娃找娃娃。孟子向我們猛擊一掌說:娃娃不就在你的身上嗎?於是我們都反省自身,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 中去尋求仁義禮智的善的根苗,加以培養,使之茁壯成長。

拋開抽象的哲學論爭不說,孟子的“性善論”思想是不是有 它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意義呢?

 六:作業佈置

完成《學習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