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屈原列傳高二語文教案

屈原列傳高二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教學目標:

屈原列傳高二語文教案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識。

2、瞭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瞭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文言詞彙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本文傳評結合的寫法。

教學方法:

教授法、串講法、啓發式、練習法。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傳評結合的人物傳記,是“太史公別調”。敘事部分文字還比較簡單,議論部分就比較艱深了,而且還有些歷來存有疑義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點難句要求筆頭翻譯。2班則要慢些,其中練習儘量安排在課內,促其自覺完成,實現有效學習。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回顧已知的屈原。

2、研讀1—3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回顧已知的屈原。

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

高二時我們學習過《離騷》節選,可以溫習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二、研讀1—3段。

1、學生朗讀1—3段,梳理三段的內容。

2、把握第1段內容。

這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爲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爲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爲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明、嫺,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這是屈原的見任。

3、把握第2段內容。

王爲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上官大夫“爭寵而心害其能”。而最隱晦的原因卻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懷王的嫉妒和昏聵。

這是屈原的見疏。見疏的理由很簡單,簡單到讓人難以相信。

4、重點研讀第3段。

這一段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難句。

①屈原爲什麼作《離

騷》?

“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譯。

②“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屈原之窮——“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屈原之怨——“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勞苦倦極”,與下句“疾痛慘怛”四字對舉,“極”,應解作“困憊”。

③“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裏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爲:“(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④“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爲“簡約”,“微”爲“含蓄”,似欠妥帖。因爲《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爲“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爲“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爲:“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這兩句互文見義,承接“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爲小人”(王逸語),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爲:“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爲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爲讒諂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譯文:他自動地遠離污泥濁水,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污穢,超脫於塵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個潔白乾淨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們推論他的這種志趣,即使同日月爭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見前)

(4)反覆誦讀,讀出詠歎的意味。

三、佈置作業。

1、熟讀文段。

2、翻譯重點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誦讀第三段,提問詞語的意思。

2、

學習4—10段,瞭解楚國的歷史。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誦讀第三段,提問詞語的意思。

1、集體或個人反覆誦讀第三段。

2、提問一些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2)屬草稿未定(3)平伐其功

(4)離騷(5)靡不畢見(6)其指極大

(7)蟬蛻於濁穢(8)世之滋垢

二、學習4—10段,瞭解楚國的歷史。

1、師生共同閱讀4—10段,強調重點詞語,學生表述事件,瞭解概括作者寫到的楚國的歷史。

屈原被絀,張儀行騙

懷王被惑,縱儀歸秦

諸侯擊楚,楚兵大敗

懷王赴秦,客死異鄉

屈原被放,心繫懷王

子蘭使奸,屈原被遷

2、重點翻譯8、9小節

3、探討,爲什麼歷敘楚國的歷史?

寫屈原處江湖之遠,依然心憂祖國。雖然懷王“終不悟”,但屈原的“存君興國”之志從未泯滅。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屈原卻無論是否在其位都要謀其政。儒家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屈原則是不管窮達都要兼濟天下。“位卑未敢忘憂國”,屈原的愛國之心既不會因個人的榮辱而動搖,也不會隨楚國的治亂而改變。對祖國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內在精髓。

這樣寫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質。

4、這兩段的脈絡:

這兩段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着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爲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爲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人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5、反覆誦讀8、9兩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馬遷的寄託。

三、佈置作業。

1、翻譯重點句子。

2、記憶重點詞義。

3、背誦第三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最後兩段。

2、總結屈原精神和本文寫法特色。

3、整理文言詞彙和句式。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研讀最後兩段。

1、朗讀翻譯最後兩段文字,強調重點詞語。

2、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問,絕望自沉

文澤後世,德威衆傑

3、理解記敘屈原與漁父對話的作用。

屈原與漁

父的對話,顯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澤畔”。他在吟什麼?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爲了其“志”而“顏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狀,頹廢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種對精神追求的執着。漁父明知故問其見放之因,屈原答:“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這既是對不合理遭遇的解釋,也是對自我人格立場的持守。可見屈原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漁父建議屈原“與世推移”,沒有必要“懷瑾握瑜”,屈原則用形象化的比喻(“彈冠”與“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人生信念。“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貴品質,可見屈原的矢志不移,寧棄生求死,不墜青雲之志。死亡已經成爲屈原標舉清高解脫愁苦的惟一手段。

綜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個殉道者的形象,這個“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國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聖與精神的絕對純淨。

二、總結屈原精神和本文寫法特色。

1、學生總結屈原精神。

2、探討本文寫法特色。

“傳評結合”的寫法。

這篇史傳與我們以前學的《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等人物傳記有些不同。前面幾篇是“寓論斷於敘事”,情節曲折、戲劇性強、人物性格鮮明。而本文則“以議論行敘事”,沒有離奇完整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和人物的細緻刻畫,只是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邊傳邊議,或傳中寓評,所以有人稱它是“太史公之變調”,亦即史傳中的“變體”,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傳屈原生平事蹟,有關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與秦始皇焚書有關),單靠敘事不容易寫出屈原光輝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雖少,但其作品猶在,通過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辦法,而將閱讀所得見諸筆端就離不開“評議”。

其三、司馬遷寫此傳也意在抒寫個人幽憤,所以“評”就顯得尤其重要。

其四、“評議”利於表現屈原的性格。

如通過文首敘述屈原躊躇滿志卻遭忌恨這個簡單的概括,屈原的個性品質、政治見解等只能給人以大概的印象,單憑此寥寥幾筆無法使形象豐滿,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筆墨評議屈原爲文的根由,從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鬥爭中的鮮明立場和敢於抨擊黑暗的鬥爭精神。司馬遷還通過評“文”來展現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這般,屈原的形象就會更深入人心。

在歷敘楚國敗事之後,司馬遷又評論楚國日衰的因由,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從而證明,屈原本人牽繫祖國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國之興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現。

三、整理文言詞彙和句式。

當堂整理,集體交流。

四、佈置作業。

1、記憶詞彙

2、背誦,準備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