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1.會認“寓”等10個生字,會寫“守”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啓發和教育。

  教學重難點:見目標1、2.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軟件: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2.生字、生詞卡片。

3.從課外查找有關知識,收集其他故事。

  第 一 課 時

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託”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瞭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瞭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習生字。

a.範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結果怎樣?

◆用軟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自然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後得意的心情,以及後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故事給你怎樣的啓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願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願望?

4.誦讀全文,複述課文。

  第 二 課 時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自讀識字。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寓意,學會生字。

2.創設情境,播放多媒體動畫,激發學習興趣。

現在老師先請大家欣賞。

3.揭示課題,釋題。

a.揭示課題,正音。

b.釋題。

4.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段落序號。

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學習第1、2自然段。

a.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那個人爲什麼會守在樹樁旁邊呢。

b.默讀課文,說說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這隻野兔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板書:撿到兔子)

c.出示生字“竄”“撞”,理解意思。(竄—亂跑;撞—碰)

d.他撿到野兔後,心裏是怎麼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齊讀。

◆他這樣想可能嗎?對不對?爲什麼?

◆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指名讀、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第自然3段。

a.自由讀課文,說說這個人後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板書:整天坐守莊稼全完了

b.齊讀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這樣做對不對?錯在哪裏?學生討論、交流。

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c.老師總結寓意。(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

d.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舉例說說。

e.老師總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於偶然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抱有僥倖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纔會取得收穫。

f.齊讀課文。

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要求寫的9個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書寫應注意什麼問題。

3.指導寫字。

4.完成課後練習“讀讀想想”。

拓展活動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請他們講一個。

  教後反思:本課是由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於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穫心存僥倖,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繫,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如: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裏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能瞭解故事內容,但寓意比較抽象,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爲此,我認真研讀了文本,尋找到了本課教學的關鍵所在,較好地引導學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共4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講明瞭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國有的農夫,因爲巴望禾苗___________, 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 。”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並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對孩子很有教育意義,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對什麼事情都存有僥倖心理,不會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奪。從古到今這樣的人依然存在,學習本篇課文時,課後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學生續編〈守株待兔〉學生寫的很形象很生動,有的學生寫到:"種田人對自己的行爲很是懊悔,於是他就振奮起來,不再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而是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最終在秋季得到了大豐收,並且家庭逐漸富裕起來,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這個種田人還把自己的經歷講給了自己的兒女聽,並奉勸孩子不要像自己學習."孩子現在明白了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但以後他們會怎麼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長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