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勵志的名人故事15篇

勵志的名人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勵志的名人故事1

歐陽修

勵志的名人故事15篇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約翰遜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柺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裏懺悔!

卓別林

卓別林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製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着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着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爲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纔那隻!

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爲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爲人們的借鑑。爲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着“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爲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錶。

鄧亞萍

衆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爲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爲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爲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勵志的名人故事2

希拉里:有引導才能的小姑娘

伶牙俐齒?英勇智慧?咄咄逼人?人們對希拉里似乎總是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你無法否定,她盡對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絲絕不比老公克林頓遜色,她不僅從小成就優良,出類拔萃,還表示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社交才能。

希拉里誕生於芝加哥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4歲時的一件事錘鍊了小希拉里剛強的意志和決斷力。當時,社區中有個霸道的小女孩總是欺侮希拉里,希拉里很懼怕,淚流滿面地向母親訴苦。母親告知希拉里,若遭到欺侮,就必定要絕不害怕地回擊。小希拉里的確這樣做了。此後,希拉里稟賦的引導才幹日漸顯露,她身旁很快湊集了一大幫孩子。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居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眼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呈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啼聲立即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端踢球,儘管那時還是“玩”球多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酷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商定了一個慣例“賭局”:假如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清楚了父親的良苦居心。

曼德拉:從小就尋求正義和幻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幾十年不屈不撓的奮鬥,博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撐和喝彩。因此,有人說,曼德拉已經成爲一個時期的象徵。曼德拉的對抗精力、對正義和幻想的尋求在童年時代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誕生在一個小村落,9歲那年父親就逝世了。從小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進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束縛,他逐漸萌發了追求正義和同等的幻想。年事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窗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引導學生活動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奮鬥”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爲南非的每一個黑人追求真正的公平。

莫扎特:一個天資聰明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以爲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稟賦和卓盡才幹。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看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尋求。固然不強人人皆爲天才,但對寬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盡對是具有傳奇顏色、又值得的好模範。

小時候,莫扎特經常走到鋼琴前面,按着琴鍵細聽,並盡力彈出他曾經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幹什麼,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衝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準確又富有意義啊!”天資加上勤懇和居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卡莉·菲奧里納:從母親那裏受益匪淺

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里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硅谷中最亮麗的一道景緻。精明強幹、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威望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裏學到了剛強、博學和酷愛生涯,並受益一生。

卡莉誕生於美國得州一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一直是她最崇拜的人。母親切愛生涯,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得到最大的施展。卡莉童年時期隨父母遊歷了不少國度,不僅開闢了眼界,更培育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爲一個有勇氣、有氣魄、自負並酷愛生涯的人也不無影響

勵志的名人故事3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唐伯虎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沈括上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爲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纔開始盛開呢?”,爲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纔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着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凱倫凱勒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爲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讚譽和嘉獎。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爲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勵志的名人故事4

1999年2月,無業遊民馬雲被邀請參加在新力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參加大會的人80%是歐美人,談的也是歐美式的電子商務。馬雲忍不住站了起來,講了一個小時:“亞洲電子商務步入了一個誤區。亞洲是亞洲,美國是美國,現在的電子商務全是美國模式,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那是什麼模式?馬雲沒有說,因爲這是他要做的事。和所有的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就沒有生活在頂尖的那部分人當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當中,所以他決定和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用馬雲的話說:“只抓蝦米”。很簡單,大企業有自己的專門信息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纔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爲在互聯網上大企業與小企業發佈多少PAGE是一個價錢。”馬雲說,“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壓榨,被控制。“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訂購價是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但是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客戶。”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世界,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彙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混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向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人,以快打慢。”

“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馬雲更現實的考慮是,“亞洲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應基地,中小型供應商密集,衆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被大貿易公司控制,而只要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網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

“在現在的經濟世界,大企業是鯨魚,大企業靠吃蝦米爲生,而小蝦 米又以吃大鯨魚的剩餐爲生,互相依賴。而互聯網的世界則是個性化獨立的世界,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的世界,產品更加豐富多彩,這纔是互聯網真正革命性所在。”

要做到這個目標,馬雲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網站必須是全球性的,否則阿里巴巴只做國內就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而且阿里巴巴必須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失去第一就失去意義。阿里巴巴只有做成中國人的全球性網站,馬雲沒有退路。

馬雲認爲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是大企業的電子商務,而亞洲獨特的電子商務不是BTOB(BUSINESSTOBUSINESS)而應是商人對商人(BUSINESS MAN TO BUSINESSMAN)。這是亞洲人獨創的模式。在阿里巴巴就是爲中小企業免費登信息,“以後也將永遠免費”。馬雲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的義氣狀態。

“你這不是商人的做法。”

“是的,我不是商人,我是企業家。”馬雲說。

勵志的名人故事5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現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蹟,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裏。怎麼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牀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裏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天剛亮,他就起牀,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纔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採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採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着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穫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後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考試發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鑽研,成爲小學堂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祕。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並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預測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勵志的名人故事6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口縣東)當知縣,一個月領五斗米的官俸,臘月將盡的一天下午,陶潛辦完公事,換上便衣,回到內衙翻看過去的詩作。突然,一名小吏從外面闖進來稟報:"九江李太守派督郵張大人來縣巡察,請老爺趕快更衣迎接。"

"哪個張大人?爲什麼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剛來彭澤縣不到三個月的陶縣令不解地問道。小吏解釋說:"那督郵張大人是我縣富豪,一向講究排場,眼下又是李太守的親信,在禮儀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對老爺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潛本來已十分痛恨官場黑暗,想離開這個骯髒之地。現在聽說這個督郵就是本縣的富豪,靠精於吹牛拍馬得到太守寵愛,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還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這些,陶潛不禁長嘆一聲,憤然說道:"我不能爲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低能無知的小兒彎腰行禮!"說罷,便取出知縣的印信交給小吏,說;"你把它交給督郵轉呈太守,就說我陶潛告病還鄉,不當這個知縣了。"然後收拾行裝,昂然歸隱而去。 "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格言,

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勵志的名人故事7

自幼酷愛書法,古代書家各種書體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樣。但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練得更爲刻苦。

一個夏天的晚上,鄭板橋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大腿上寫起字來,寫着寫着,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

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扣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爲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

聞言,鄭板橋突然醒悟,他由此聯想到自己的學節。各人有各人的體,互不相同,如此纔會有大千世界衆生相,寫字不也應該這樣嗎?各人有各人字體,如此古往今來纔會有突破和革新,不然陳陳相因,千人一面,也就談不上任何意義了。想到這裏,他明白了自己學字寫字的問題了,我爲什麼老學古人的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體呢?

從此,鄭板橋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自己那獨特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具有特殊風格的著名書畫家。

勵志的名人故事8

張海迪 輪椅上的夢

張海迪被譽爲身殘志堅的一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鬥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爲“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張海迪,1955年9月出生於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似小燕子般到處飛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裏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着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

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覆發作,非常難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牀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爲,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着夥伴們高高興興地揹着書包上學校,終於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可是因爲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爲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髮,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髮,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裏,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牀上,用胳膊支撐着身體抄書,學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更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着自學。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於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志,還有思維能力,便隨着知識一起增長起來了。通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她還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1970年 4月,張海迪跟着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來到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的農村生活。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餘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髮、釘釦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羣衆缺醫少藥帶來的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羣衆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爲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爲了熟悉鍼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蘿蔔上扎。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她自己身上進針,她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曾有人問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沒有知覺,你的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己身上扎針不痛苦啊?她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鍼灸的時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紮了以後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一定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爲羣衆治病達1萬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誕生

後來,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蹟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啓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啓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着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張海迪的事蹟開始受到媒體的關注。當年12月29日,她那堅韌的鬥志像火一樣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隨後,當地共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的事蹟,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志事蹟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一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蹟;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張海迪學習”的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讚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經過深深的思考,她認爲:生命的最終意義是要努力實現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爲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髮用自來水浸溼,再坐到電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間裏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爲,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接着,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爲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爲一名作家,還有什麼比讀者喜愛你的作品更能讓你幸福的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勵志的名人故事9

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蔣築英常說:"要看到國家的需要,爲國家解決實際問題。"晚上,他在家看到電視圖像不清,第二天就主動跑到電視臺幫助查找原因,講授攝影技術。一次他在外地出差,接到天津電視臺關於解決飛點掃描彩色電視電影彩色還原效果不好的求援信,便不顧旅途的辛勞,同老科學家馮家璋一起連夜趕往天津,先是查明原因,後來又親自幫助製作了顏色玻璃濾光片,解決了這個難.題。他還熱情幫助工廠解決了生產上遇到的難題,國內十幾個省、市有關光學產品生產的工廠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長春幾家光學儀器廠把他看作自己的參謀和顧問,蔣築英也常往這些工廠跑,他鼓勵大家說"長春是全國光學基地,大家加把勁一定要趕上去!"

有人勸蔣築英:"依你的基礎和才華,何不曾年輕時多寫幾篇論文1把許多時間花在爲別人服務上,太可惜了!"蔣築英笑着說:"我向來以別人的需要當作自己的責任,一個科學工作者怎能對生產實際問題袖手旁觀呢?"

勵志的名人故事10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裏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着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着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着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爲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擡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爲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勵志的名人故事11

歷史見證了這一刻,世界見證了這一刻!北京時間2月18日,當王濛在溫哥華冬奧會女子500米短道速滑決賽中成功衛冕之後,在全世界無數觀衆面前,她激動地跪在冰面上,衝着自己的教練磕了兩個頭。

不知內情的人也許會這樣想,王濛的這一跪,只是其奪金後狂喜激動的宣泄,而瞭解內幕的人此時一定明白,王濛的這一跪,是她從一個“刺頭青”走向成熟後對自己教練的深深感恩。

用王濛自己的話說:“這兩個頭,一是感謝教練的知遇之恩,是她讓我知道500米短道速滑到底該怎麼滑;二是感謝領導、隊友和醫務人員等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她提到的教練,就是中國短道速滑隊的主教練李琰,也是在3年前被王濛“炮轟”的李琰。

20xx年,在都靈冬奧會上,年僅20歲的王以44秒345輕鬆奪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冠軍,爲中國代表團贏得都靈冬奧會首枚金牌,打破了中國代表團在都靈的“金牌荒”,王也因此成爲國家隊最大牌的隊員。20xx年,李琰從美國回來擔任中國短道速滑隊教練不久,就遇上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召開。當中國女子隊在1500米比賽失利後,王把失利的原因歸咎於李琰的執教理念,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這是什麼戰術呀?什麼都沒有,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再在國家隊了,我會主動申請回到黑龍江隊。”當時,王並未意識到自己這句話會在社會上產生什麼負面影響,一時間輿論譁然,王和主教練李琰之間的矛盾,成爲人們議論的熱點。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把狂妄、自大、“刺頭青”等詞語毫不吝嗇地送給了年輕的王。

雖然王濛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在隊裏寫了檢查公開向李琰教練道歉,最終還是被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下放”回到了黑龍江隊。

在被“下放”的那段時間,王濛彷彿變了一個人。她後來回憶說:“從都靈冬奧會所謂的‘一夜成名’到‘亞冬會風波’,我承載了太多人的厚望。我沒有被挫折擊倒爬不起來,我一直咬緊牙關在努力努力,不停地向前沖沖衝,因爲我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像我這樣年齡的女孩子,還在父母身邊撒嬌、在學校無憂無慮求學、和朋友打鬧,但我明白,從自己穿上冰刀,站在起跑線,爲短道速滑而生的那天起,這些都不再屬於我。”

當王再度回到國家隊時,李琰並未計較前嫌,而是大度寬容地接納了她,併力主王擔任了國家隊的隊長。猶如鳳凰涅的王,在李琰的訓練下成績突飛猛進,擔負起了“領軍人物”這個角色,和李琰相處得像母子一般。王感觸頗深地說:“以前確實是我錯了,經歷了一次大起大落,我才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深切體會到了李教練一顆慈母般的心。在她的教誨下,我已完全改變了自己。以前,我在比賽時只管我自己,自己賽好就行了,現在看到隊友們賽得好,我打心眼裏高興。”

在此後3年的所有賽事中,王濛參加的500米比賽幾乎沒有讓冠軍旁落,她甚至成了這個項目世界上能滑進43秒的.唯一一人。但她已完全沒有了先前的“大牌”作派,相反,成績越好,對教練李琰就越尊敬。李琰曾私下說:“王濛越來越成熟和沉穩了,她已具備了大將風度。”

當王濛在溫哥華冬奧會上奪得500米金牌,從而使她成爲中國隊首個在冬奧會上衛冕成功的選手後,她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3年來朝夕相處的教練李琰,在滑過終點線後的第一時間,她便衝到了教練席,對着自己的恩師李琰雙膝跪地磕了兩個頭,隨後一躍而起,緊緊抱住了李琰。

此時的李琰,也忘情地和自己的愛徒緊緊相擁,喜極而泣地開玩笑道:“真是個俏皮的孩子,回去之後就該朝我要紅包了,這不是過年了嘛!”

王濛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以最傳統最感恩的方式感謝主教練對我的寬容,更感謝教練帶給我這麼好的成績,讓人看到王濛滑得真不錯。我雖然感覺自己比以前更沉穩了,但我認爲,人在越接近自己目標的時候,就越容易發生問題,所以,就越要加強自身的修養。”

勵志的名人故事12

"世間萬物抵春秋,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首充滿了憂國憂民的詩,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所作。

1898年8月,譚嗣同被光緒帝召見,參與新政,進行變法,以慈禧太后爲首的頑固派把變法看成洪水猛獸,提出"寧可亡國,不可變法" 。並派親信榮祿爲直隸總督,統率北洋軍隊,控制北京,伺機撲滅變法運動。

改良派幻想爭取榮祿部下的袁世凱的支持來扭轉局勢。袁世凱表面假裝支持,暗中卻向榮祿告密。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改良派。日本志士勸譚嗣同去日本,朋友"再四強之",他不肯走。他說:

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表現了一個愛國者自我犧牲的偉大情懷。後來,他刁二幸被捕,旋即遇難。臨刑前,譚嗣同神色坦然,寫下了激越悲壯的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勵志的名人故事13

天空中,不僅會呈現一條虹,有時會同時涌現兩條、三條甚至五條虹。

何姿與吳敏霞的窈窕身姿在三米跳板前劃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線,正如兩條悅目標長虹劃過天涯,讓人歎爲觀止。

一枚雙人3米板金牌,讓21歲的何姿第一次品味到奧運會冠軍的味道。在倫敦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決賽後,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何姿昔日的恩師、前中國跳水隊教練胡恩勇。何姿從2006年進入國度隊後一直師從胡恩勇,其間先後加入了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多項國際大賽,並屢次在全國、亞洲和世界盃跳水賽上斬獲冠軍。能夠說,何姿有今天的成績,胡恩勇功不可沒。

  恩師雕刻終成大器

早在何姿進入國家隊以前,胡恩勇聽到的關於她的評估就包含“有難度、氣力好、把持能力強”,但從來沒有人說過何姿的動作美麗。也就是說,當年的何姿有天賦,但基本單薄、動作毛糙。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何姿最需要的就是能幫助她完成蛻變的教練,而胡恩勇就成功表演了這個角色。胡恩勇告訴記者:“中國有良多不錯的跳水苗子,但許多孩子都中途而廢了。爲了儘早出成績,拔苗助長的情形很難防止,何姿當年的情況就相似這樣。尤其是進入國家隊後,她自己也能明顯感到到和隊友之間的差距。”慶幸的是,何姿碰到了胡恩勇,師徒默契的配合讓何姿很快完成了演變。在國家隊訓練不到一年,何姿就獲得多哈亞運會女子單人、雙人3米板兩枚銀牌。2007年,她更是一躍成爲世錦賽女子1米板冠軍,隨後又包攬了第6屆全國城運會女子1米板和3米板金牌。對於何姿取得的成績,胡恩勇早就說過:“這些成績對何姿來說只是出發點,以她的能力和天賦,必定還會有更大的衝破。”胡恩勇的預言在倫敦奧運會成爲事實。對於何姿這些年的變更,胡恩勇說:“她確切變了,變得更雀躍、更動搖。”

  她不是誰的“接班人”

自從郭晶晶退役後,對於誰是郭晶晶接班人的話題始終不結束。在媒體看來,吳敏霞和何姿是目前最有資歷的接班人選。對此胡恩勇表現:“我素來不參加這樣的探討。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吳敏霞和何姿是作風不同但又同樣能將動作實現到極致的選手。吳敏霞的動作更細膩,看上去更柔美,屬於精美型;何姿在起跳高度和動作難度上上風顯明,屬於力氣型。”固然風格有差別,但她們的實力並駕齊驅。當然,何姿更年青,她對走板、起跳等技術環節的控制比吳敏霞優勢也更顯著。當年的郭晶晶之所以難以克服,就是依附完善的走板跟起跳技巧,即便在體能和技術狀況都沒到達最佳的時候,也能博得競賽。至於何姿是否更合適做郭晶晶的接班人,胡恩勇以爲:“我不贊成這一說法,每個運發動都有其不同凡響的處所。我只能說,何姿能在更長時光內堅持高程度競技狀態。”

雙人3米板後,等候何姿和吳敏霞的是更殘暴的競爭——女子單人3米板,兩人將從隊友變成直接對手。對此,胡恩勇告知記者:“這種關聯實在不像你們想的那麼龐雜。至少這兩個隊員在比賽、練習之餘關係挺好的。”對這種既是戰友又是對手的競爭狀態,胡恩勇說:“跳水隊活動員早就適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她倆都不屬於性情很強的人,很輕易相處。吳敏霞比何姿大多少歲,就更理解處置這種關係了。對於跳水隊的隊員來說,閱歷了這麼多大賽的磨難,她們心裏都十分明白,作爲雙人比賽的錯誤,其實誰都離不開誰。”

  缺少保險感的傻丫頭

現在的何姿已經是奧運會冠軍,但在胡恩勇看來,何姿在他心中永遠是那個無邪可惡的“傻丫頭”。胡恩勇告訴記者:“何姿是一個稟賦極高的跳水運動員,她的特色就是個人能力強、專項素質高,起跳高度和動作難度都是世界一流的。具備這些前提,再加上苦練了這麼多年,能有今天的成就,應當是牽強附會的。”但胡恩勇特殊強調,表面看上去活躍可恨甚至有些大大咧咧的何姿,其實是個情感細膩、神經敏感的女孩。胡恩勇說:“作爲教練,除了幫助隊員進步專業技術才能,還要真正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幹幫助他們把本人的優勢儘可能地施展出來。我也是通過長時間接觸才緩緩發現,何姿其實還是個心坎異常單純的孩子。這一點對她當初的勝利和今後保持高水平狀態無比主要。”至於何姿性格中敏感的那局部,胡恩勇說:“這和她特別的經歷有關。帶何姿當前,我漸漸發明她需要的不僅僅是跳水範疇的領導和輔助,有時候,她似乎還盼望教練成爲她身邊的一棵大樹、一個依靠。”據記者懂得,何姿從6歲練跳水以來,經歷比擬複雜,她先是從老家廣西投靠廣東跳水隊,後來又去了北京參加清華跳水隊。2005年,還捲入了海內鬧得滿城風雨的清華跳水隊運動員註冊風波中。在胡恩勇看來,這些經歷對何姿的影響很深,讓她老是缺乏平安感,她比其餘隊員更須要得到教練的激勵和指引,而這些贊助往往和訓練沒有直接的關係。

胡恩勇還告訴記者,他之所以能真正走進何姿的內心世界,也是通過她的文字。胡恩勇說:“何姿的文字功底很好,文章寫得細膩、流利。在中國的專業體育步隊裏,能寫好文章的運動員未幾,但何姿異乎尋常。從她的字裏行間,能看到一個和外表完整不一樣的何姿。”在胡恩勇看來,瞭解隊員的內心世界,能力幫助他們登上更高的競技舞臺。胡恩勇說:“感情的穩定能帶來心理的穩定,不穩固的心理狀態,對跳水選手來說長短常不利的。”而何姿絕對穩定的心理狀態,是她今天成功的要害。

勵志的名人故事14

白巖鬆大學畢業後實習,被分配到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爲給實習單位留個好印象,白巖鬆要求自己首先不能遲到。於是,他改變了在大學期間晚睡晚起的習慣,每天凌晨5點鐘起牀趕班車上班。到了實習單位,人也變得勤快起來,打水、掃地這些雜活全由他一人包攬。

兩個月後,實習結束。但能否留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白巖鬆還沒得到正面的答覆。接下來,他就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實習單位的消息,惶惶不可終日。不久,實習帶隊老師告訴他:“由於你在實習時表現不錯,單位打算要你。”聽到這句話,堵在白巖鬆心口的那塊石頭終於被放了下來,整個人也煥然一新。不用再奔波,前途也有了着落,心情自然是極好。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白巖鬆可謂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生活一般是不會按常理出牌的。正當他爲此而欣喜滿懷時,一場風暴悄然而至。

忽然有一天,實習老師告訴白巖鬆:“國際臺不再接收中文編輯!”這也就意味着,他的國際臺之夢破碎了。一瞬間,白巖鬆從虛幻的夢中醒了過來,心情一下跌入萬丈深淵……

一陣惆悵後,白巖鬆又開始爲前途奔波。

一天,得知廣東一家電臺招人,白巖鬆立馬買了張去廣東的火車票,打算再爲前途拼一把。就在這時,另一個機遇不期而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正在招人。他猶豫起來,很想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應聘。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競爭異常激烈,他心裏沒底,不知自己行不行。

猶豫再三,白巖鬆決定試一把,不管成不成,反正試完這把再去廣東也不遲。

白巖鬆沒料到,正是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命運。

由於所抱希望不大,白巖鬆在面試時也就沒多大的壓力,表現得十分自然平和。面試結束後,他被告知,面試結果要過幾天才出來。這下,白巖鬆又陷入糾結之中:廣東那家電臺的招聘截止日期馬上就要到了,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沒有給任何說法。如果退掉去廣東的火車票,會不會雞飛蛋打、兩頭落空?

最終,白巖鬆決定等待。

幾天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給白巖鬆傳來消息:你已被錄取!

再後來,全國人民都知道,白巖鬆到了中央電視臺。

在一次接受採訪中,回首這段往事,白巖鬆感慨地說:“人生的確是無常的,常常讓你猝不及防,弄得你手足無措,甚至狼狽不堪。不過,人生的可愛之處,多半也就在這無常之中。因爲你無法預知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纔會去期待,纔有意外的驚喜。”

生活,永遠值得我們期待。

  經典的勵志名人故事:不道不明

一次,陳道明應邀接受“鳳凰網·非常道”的採訪,主持人問他:“我很少看到您接受採訪,是不喜歡熱鬧還是太在乎外界的各種評價?”陳道明說:“對於外界的評論,我向來是有心理準備的,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不需要靠一切阿諛外界的行爲來獲得安全感,不需要靠一切貶損世界的行爲獲得優越感,不需要靠一切褒揚來獲得存在感。”如此精闢而富含哲理的答案,讓主持人深深折服。

寂寞說人生

20xx年12月26日,在北京衛視播出的真人秀節目《傳承者》中,幾十個來自山西稷山的農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臺花鼓,觀衆席中喝彩聲聲,幾位青年團的評論員卻咄咄逼人,說節目形式沒有創新;表演者太多,找不到焦點,希望看到“個人英雄”,這種技藝未必能給他們一口飯吃。而臺上的演員和帶隊老師明顯忍着淚水。此時,一向給人沉靜儒雅印象的陳道明站起來嚴厲駁斥道:“羣體性節目的要求就是整齊劃一,儀仗隊體現個性能行嗎?每張臉怎麼會一樣呢?也許他們不能成爲主角,但他們是文化傳承的基礎!”陳道明還自曝七年龍套生涯:“有七年的時間,我在臺上一句臺詞沒有,這一場演匪兵,下場演僞軍,再下場演特務。”他安慰那些孩子:“你們要努力,但不要着急,凡事都有個過程,人在各種職業中,要有一種甘於寂寞的精神準備。世上沒有那麼多主角、英雄,大部分人勤懇一生也只能默默無聞,但這不妨礙你們繼續努力。”真心實意的一番話,把臺上的孩子們感動得淚流滿面。

陳道明這番發自肺腑的“寂寞說”是說給臺上那些小小傳承者的,因爲有太多的傳統技藝需要沉下心,穩住氣,甘於寂寞,勇於堅持纔可能有所成就;但他這番話更是說給心浮氣躁的現代人的,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出名要趁早”似乎成了金科玉律,真正能夠沉靜下來的年輕人少之又少。陳道明在《傳承者》中爲大家呈上的這道“菜”不但味濃料足,且餘香無盡,讓人聽後如醍醐灌頂。

上山說成功

陳道明“空降”湖南衛視校園紀實節目《一年級》,現場評點年輕學生們的小品表演。節目中,陳道明妙語連珠、金句頻現:“不要以爲臺詞多、表情多,就是有戲。一瞬間,更有戲。這個行業你們選擇了,它不光鮮。它光鮮在最後和極少數人手裏,不能靠長相,也不能靠關係,也不能靠手段。只能靠自己平常努力。其實,不管是身在哪個行業,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爲終有一天,他們會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爲他風光時,你還在山下。做好自己最重要,不要管東西南北風。”送給學生的這幾句“上山說”,簡單又富有哲理,平實卻給人深刻的啓迪,不僅深深打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觀衆,而且被後臺網友們迅速轉載傳播,甚至被評爲“今日最佳雞湯文”。

陳道明年屆六旬,但是寶刀未老,一出場一開口必然掀起全民膜拜熱議。他的“上山論”,語言通俗易懂,但道理卻很深刻。山上的人和山下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在對方的眼裏彼此都是渺小的,但山上的人會下來,山下的人也可以上去。因此,當你往上爬的時候要友好對待山下之人,因爲你走下坡的時候會遇到他們。陳道明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生道理,避免了空洞說教的乏味和單調,既輕鬆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又讓人茅塞頓開。陳道明在節目中點評的每一句話,都來源他表演經驗的提煉、人生閱歷的淬鍊。這樣的雞湯,又怎麼會讓人不喝得心甘情願呢?

陳道明應邀接受“鳳凰網·非常道”的採訪

教養說壓力

近年來,一些演藝界人士因涉毒被曝光、被刑拘、被判刑的消息屢現報端。一些吸毒者自稱“壓力大,借吸毒減壓。”新華網記者就此話題採訪陳道明,陳道明直言:“現代人誰沒壓力?難道只有你有壓力?你壓力有老百姓大嗎?不吸毒就無法減壓?演員比普通老百姓掙得多、社會關注度高,要非說有壓力,也是在名利場想出名、想風光的壓力。用壓力解釋吸毒,純屬藉口。一個人的教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體現在心浮氣躁時能否自我約束,不越界發泄。我們從藝者要永遠記住,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養,包括家庭教養和社會教養。簡單講,在家尊老愛幼,在外遵守社會秩序。吸毒,就是沒教養。”

現在流行把那些三觀極正、喜歡向人講大道理的人稱作“老幹部”。陳道明可以算是“資深老幹部”了。他曾說過:“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他的“教養說”鞭辟入裏、一針見血,如此直戳人心的話讓那些以“壓力大”爲藉口而吸毒的明星藝人們無地自容。他的言語不僅彰顯了自己的勇氣與良知,更是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勵志的名人故事15

若你的房子着火,就用它來取暖吧!——西班牙諺語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的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湯瑪斯·愛迪生的實驗室,雖然損失逾二百萬美元,但因建築物是混凝土所建,原本以爲可以防火,所以只保了二十三萬八千美元的火險,而愛迪生一生大半的研究都在這次火災中付之一炬。

火勢正大時,愛迪生二十四歲的兒子查爾斯在濃煙和瓦礫中瘋狂地尋找父親,找到時,愛迪生正平靜地看着火景,火光反射在他臉上,白髮在風中翻飛。

“我真的很心疼,”查爾斯說:“他已經六十七歲了,不再是個年輕小夥子,而一切卻隨火而逝,他看到我時,扯開喉嚨叫着:‘查爾斯,你媽在哪裏?’我告訴他我不知道,他又說:‘把她找來,她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這種景象了。’”

隔天早晨,愛迪生看着灰燼裏的廢墟說:“災難中自有大價值,我們所有的錯誤都燒之殆盡。感謝上帝,我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大火後三個月,愛迪生髮明瞭他的第一部留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