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感恩勵志 > 名人的感恩勵志故事

名人的感恩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如果能夠讓孩子們多看一些關於名人和偉人的感恩勵志故事還是很不錯的,那麼名人的感恩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的感恩勵志故事

名人和偉人的感恩勵志故事篇1:陳毅孝母

陳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陳毅還是一個非常孝敬父母的好兒子。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在路過家鄉時,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經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母癱瘓在牀,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見陳毅進了家門,母親非常高興,陳母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牀邊,於是她趕緊示意身邊的人把尿褲藏到牀下。陳毅見了久別的母親,心裏很激動,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長問短。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牀底下了?”母親知道瞞不過去了,只好說出了實情。陳毅聽後,忙說:“娘,您久病臥牀,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裏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這時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來,搶着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他們,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爲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髒衣服都拿去洗得乾乾淨淨,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卻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牀的母親,爲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爲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爲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小編有話說: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同學們,你們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嗎?幫父母做點家務或幫父母洗洗腳、捶捶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們向陳毅元帥學習,現在就開始行動起來去孝敬父母吧!

名人和偉人的感恩勵志故事篇2:八吊錢,一輩情

梅蘭芳能成爲京劇大師,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他的背後還有個特殊的智囊團。成員多是京城名流,因爲酷愛京劇,自發組織起來,爲他出謀劃策、創作劇本、聯繫演出,出錢出力,事無鉅細,幾乎無所不包。這些人都是梅蘭芳的超級“粉絲”,因此被形象地稱爲“梅黨”。

李宣倜便是“梅黨”中人。清末時他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任三品御前侍衛,人稱“三爺”。梅蘭芳出身貧寒,幼年喪父,跟隨祖母生活。他自幼入科班學藝,10歲起登臺演出,自此嶄露頭角。李宣倜對梅蘭芳極爲賞識,幫他修改過不少唱詞,還接濟過梅家,兩個人由此結下了一世情緣。

梅蘭芳15歲那年,不幸染上了白喉病,仍每日帶病堅持演出。當時的醫療水平可想而知,若治療不及時,白喉病會危及生命。李宣倜得知情況後,不由得心急如焚,馬上跑去梅家,找到梅蘭芳的祖母質問:“小孩都病得這麼重了,幹嗎還讓他登臺演出,,這不是要孩子的命嗎?”祖母頓時淚下,嘆息道:“三爺,您有所不知,我們全家都靠這孩子每天唱戲賺的8吊錢來養活。他一天不唱,一家人就揭不開鍋,我也是迫不得已啊!”李宣倜當即吩咐:“那好,從明天起,你每天派人到我家去取8吊錢來,馬上送孩子去治病,治好了爲止。”

對於貧病交加的梅家而言,這無異於雪中送炭,梅蘭芳的祖母大爲感激,果然每天到李家去取8吊錢。全家的生活來源有了保障,梅蘭芳就不必再去演出,每天待在家裏安心養病。40天后,梅蘭芳病情痊癒,重新登臺。李宣倜接濟梅家,完全是出於愛才心切,以他當時的顯赫地位,自然沒把這300多吊錢放在心上,但梅蘭芳卻對此番恩情終生不忘!

歲月沉浮,人生的際遇總是很難捉摸,更何況是在亂世之中。兩人在晚清時結識,經歷了清朝覆滅、民國建立,後來抗日戰爭爆發,梅蘭芳蓄鬚明志,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李宣倜卻在汪僞“南京國民政府”任職。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名滿天下時,李宣倜已淪爲“漢奸”,妻離子散,窮困潦倒。他蝸居在上海的一間小公寓裏,無依無靠,晚景淒涼。富貴時的朋友早已消散,別人對他唯恐避之不及,但梅蘭芳從不避嫌,不光每月資助他200元生活費,還經常派上海的弟子去陪他聊天解悶。梅蘭芳每次到上海演出,必先把李宣倜接來吃飯,依然畢恭畢敬,喊一聲“三爺”。

1961年,李宣倜病重,彌留之際,梅蘭芳侍奉牀前,緊握住他乾枯的雙手,動情地說道:“三爺,您放心,身後之事,我一人承擔。”老人聞言,潸然淚下,不久之後安然辭世。他生前是“漢奸”,幾乎沒有朋友,身邊也沒有親人,全部後事均由梅蘭芳親力親爲,操辦妥當。兩個月後,梅蘭芳也溘然長世。

後來,篆刻大師陳巨來在回憶錄中提起此事,感嘆“苟梅先死二月,則李屍臭矣!”陳巨來和梅蘭芳、李宣倜是同時代的人,與兩位當事人都有過交往,算是這段往事的見證人。他的話也許過於直白,卻更讓人對這段情義升起敬重。

梅李二人的情分,因賞識而起,以報恩而終,有始有終,像極了戲文裏的故事,頗有些人生如戲的味道。李宣倜當年給梅家每天8吊錢時,斷然想不到日後之事,而梅蘭芳卻始終謹記在心,用一生來回報。民國是大師輩出的時代,卻獨有“梅黨”,足可見梅蘭芳的魅力所在。他留給世人的,不只是燦爛奪目的藝術,還有熠熠生輝的品格。

名人和偉人的感恩勵志故事篇3:鄭莊公黃泉見母

在河南新鄭市區南關有座聞名於世的望母臺,緊鄰連接新鄭市區和鄭平的三裏崗公路,臺高約9米,底周約60米,夯土築成。爲什麼此臺被稱爲望母臺?那是因爲這裏數千年來流傳着一個感人的鄭莊公黃泉見母的故事。

據《左傳》記載,鄭莊公的父親是鄭國國君鄭武公,母親是申侯之女武姜。鄭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懷孕的武姜即將生產,一天武姜腹痛臨盆,胎兒胎位不正,宮裏的接生婆嚇得冷汗都出來了,也虧得接生婆有經驗,孩子總算是生下來了,但孩子是腳先頭後出生的,寤生之名即由此而來。武姜是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差點就爲生孩子而丟了性命,因此對生下來的寤生很是厭惡,一直不喜歡他。

鄭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武姜又生少子叔段,因生產時是順產,姜氏很寵愛叔段這個兒子。

武姜一心想讓叔段繼承君位,所以常常不厭其煩地在鄭武公面前誇獎叔段,想要武公立他爲世子。但鄭武公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國君,他沒有聽從武姜的意思,而是按老規矩立長子寤生爲世子;只把共城封給叔段,當時人們稱他爲共叔段。

後來武公去世,寤生當了國君,號鄭莊公。武姜想立叔段爲國君的心願落空,心中大爲不滿,叔段更是心生嫉恨,母子二人挖空心思竊取各種權利。莊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武姜要求莊公把制邑(今鄭州市滎陽汜水鎮)作爲叔段封邑。莊公知道制邑是有名的軍事重地,怎麼能封給叔段,但又不能直接拒絕母后,因此推說父親曾有遺命,制邑不許分封。武姜很生氣,但又不死心,又提出要莊公把京城封給叔段。莊公不忍再拒絕母親,只好同意了。

叔段到京城後,號稱京城太叔。依仗着母親撐腰,叔段不思尊君治民、知恩圖報,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積糧草,訓練甲兵,擴充自己的勢力。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舉動引起了人們議論。

一天晚上,莊公在寢宮祕密召見公子呂。莊公說:“太叔段雖然很猖狂,但還不是叛亂,若此時興師問罪,母親必然出面阻止,到那時不但事情解決不了,還要擔個不孝之名。所以只能等他叛亂時纔可採取行動。”一聽此話,公子呂說:“既然主公知道他要叛亂,何不事先試他一試呢?”於是他附耳給莊公獻上一計。

第二天,朝廷的人都說主公要出朝很長時間。姜氏得知此事,立即決定五月初五舉事,並寫密信通知太叔段。不料送信人被公子呂的伏兵截住。莊公看過信後,重新把信封好,另派人把信送給太叔段。太叔段馬上寫了回信,約定五月初五襲取鄭都。回信同樣交到莊公手裏。莊公看過信後便帶部分軍隊去了廩延。公子呂調撥了兩百多輛戰車,埋伏在京城附近,又派一隊武功高強的將士,假扮商人混進京城。

五月初五,太叔段親率久經訓練的全部兵馬出了京城。這時混進京城的士兵立即搶佔城門,並放火爲號,公子呂輕而易舉地佔領了京城。進了京城後,公子呂出榜安民,細說莊公仁德,同時對百姓的利益絲毫無犯。百姓開始擁護莊公。

太叔段見京城失事,無法再進攻鄭都,更無法攻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駐紮下來。太叔段的士兵大部分是京城人,當他們得知家人安然無恙,也無心再爲太叔段賣命,沒幾天,就跑得差不多了。

太叔段見軍心已變,廩延又被莊公佔領,共城的百姓也不擁護他,走投無路,拔劍自殺。莊公在亂軍之中找到了叔段的屍體,抱着叔段的屍體大哭,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這不是我的本意。”人們在太叔段的行裝中找到姜氏寫給他的信,交給莊公。莊公怨恨母后不該這樣慫恿叔段,讓他們二人手足相殘,於是將此信及太叔段回信放在一起,讓祭仲交給姜氏,並讓姜武離開國都,去城潁(今河南臨潁西北)。莊公發誓說:“不到黃泉,絕不再和她見面。”

姜氏見到信知道事情敗露,又得知小兒子已死,悔恨交加,便照祭仲的安排去了潁地。

但武姜畢竟是自己的母親,鄭莊公又是個孝子,所以不久就後悔起來。長時間見不到母親,心裏很難過。他常常想,弟弟已死,母親身邊沒有親人,自己怎能忍心呢?他一方面思念母親,另一方面又不願違背誓言,自己是一國之君,說出的話怎能隨便更改呢?於是,他就叫人修築了一座高大的土臺,思念母親時,就登臺向城潁方向眺望。後來人們就把這夯土臺叫“望母臺”。

潁地的地方官潁考叔看出了莊公的心事,決定爲莊公化解這一難題,於是求見莊公。莊公留他一起吃飯,並賜羊肉給他。潁考叔將羊腿的好肉包起來,恭恭敬敬地放在一旁。莊公不解,便問他原因。潁考叔說:“我家貧窮,老母親常常吃不到肉,主公賜我這樣的好肉,我怎忍心自己吃呢?”莊公聽了這番話,聯想到自己已很久未見母親,眼淚不知不覺掉下來。潁考叔裝作毫無所知的樣子問他爲什麼傷心。莊公便將矛盾心情告訴了潁考叔。

潁考叔說:“我有一個辦法,能圓滿地解決此事。人們所說的黃泉,就是地下泉水,並不一定只有死人才能到黃泉。如果讓人挖一個地道,在挖出泉水的地方建一個地宮,你到那裏去,然後再請她出來,這樣不是既盡了孝心,又不違背誓言嗎?”

莊公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將此事交給潁考叔去辦,潁考叔很快將事情辦好,於是把姜氏接到地宮內,然後請莊公去拜見母親。莊公來到地宮,跪在母親面前說:“孩兒不孝,這麼久沒有伺候母親,請母親恕罪。”姜氏又慚愧又感動。她扶起莊公,母子二人抱頭痛哭。莊公十分感慨地說道:“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從此母子感情更甚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