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大綱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1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爲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着箬帽,拿着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爲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啓,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裏,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爲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爲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爲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裏都拿着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爲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啓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爲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2

《黃帝戰蚩尤》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着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以黃帝爲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

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準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

關於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爲,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羣猛虎兇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於把蚩尤打敗了。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爭是非常激烈的。

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衝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

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縲(音lé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縲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頡(音cāngjié),創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爲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爲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爲炎黃子孫。爲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後代的人還在現在陝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3

《堯舜讓位》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爲部落聯盟的首領。

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

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

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很合適。”

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讙兜(音huāudō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

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裏另是一套。

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

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蹟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頭兒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認爲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着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着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裏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裏,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牀邊彈琴呢。象心裏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您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蹟,又經過考察,認爲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幹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讓”(禪音shàn)。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古代名人歷史小故事集錦4

《商湯和伊尹》

黃河下游有個部落叫商。傳說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堯舜時期,跟禹一起治過洪水,是個有功的人。後來,商部落因爲畜牧業發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湯做了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爲一個強大的部落了。

夏王朝統治了大約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紀,夏朝最後的一個王夏桀(音jié)在位。夏桀是個出名的暴君,他和奴隸主貴族殘酷壓迫人民,對奴隸鎮壓更重。夏桀還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過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大臣關龍逄(音páng)勸說夏桀,認爲這樣下去會喪失人心。夏桀勃然大怒,把關龍逄殺了。百姓恨透了夏桀,詛咒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纔會滅亡,我們寧願跟你同歸於盡。”

商湯看到夏桀十分腐敗,決心消滅夏朝。他表面上對桀服從,暗地裏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那時候,部落的貴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最要緊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個部落叫葛,那兒的首領葛伯不按時祭祀。湯派人去責問葛伯。葛伯回答說:“我們這兒窮,沒有牲口作祭品。”

湯送了一批牛羊給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殺掉吃了,又不祭祀。湯又派人去責問,葛伯說:“我沒有糧食,拿什麼來祭呢?”

湯又派人幫助葛伯耕田,還派一些老弱的人給耕作的人送酒送飯,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飯都搶走,還殺了一個送飯的小孩。

葛伯這樣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憤。湯抓住這件事,就出兵把葛先消滅了。接着,又連續攻取了附近幾個部落。商湯的勢力漸漸發展了,但是並沒引起昏庸的夏桀注意。商湯妻子帶來的陪嫁奴隸中,有一個名時伊尹(音yǐn)。傳說伊尹開始到商湯家的時候,做個廚司,服侍商湯。後來,商湯漸漸發現伊尹跟一般奴隸不一樣,商湯和他交談以後,才知道他是有心裝扮作陪嫁奴隸來找湯的。伊尹向湯談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湯馬上把伊尹提拔做他的助手。

商湯和伊尹商量討伐夏桀的事。伊尹說:“現在夏桀還有力量,我們先不去朝貢,試探一下,看他怎麼樣。”

商湯按照伊尹的計策,停止了對夏桀的進貢。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發兵攻打商湯。伊尹一看夷族還服從夏桀的指揮,趕快向夏桀請罪,恢復了進貢。

過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壓榨勒索,逐漸叛離夏朝,湯和伊尹才決定大舉進攻。

自從夏啓以來,同姓相傳已經四百多年,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湯和伊尹商量了一番,決定召集商軍將士,由湯親自向大家誓師。

湯說:“我不是敢進行叛亂,實在是夏桀作惡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滅他,我不敢不聽從天命啊!”他接着又宣佈了賞罰的紀律。

商湯借上帝的意旨來動員將士,再加上將士恨不得夏桀早早滅亡,因此,作戰非常勇敢。夏、商兩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打了一仗,夏桀的軍隊被打敗了。

最後,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西南),湯追到那裏,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他死去。

這樣,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歷史上把商湯伐夏稱爲商湯革命,因爲古代統治階級把改朝換代說成是天命的變革,所以稱爲“革命”。這和現在所說的革命完全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