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古人如何稱呼鞋?

古人如何稱呼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古代的鞋有許多種類,其中主要有舄(xì)、屨(jù)、屣(x )、履、鞋、屐、靴等幾種。舄,復底之鞋,上層底爲皮、葛等質,夏天用葛,以便透氣,冬天用皮,利於保暖;下層是設有防潮裝置的木製厚底,其形爲內裝木楦,楦當中有凹槽,填以鬆軟之物,以便行禮時不畏溼泥,通常用於祭祀、朝會等重大場合。舄的.穿着禮節,一般在祭祀升壇時脫下,祭畢降壇再穿上。

古人如何稱呼鞋?

屨,用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屣,上古稱草鞋;履,原指單底之鞋,後泛指各類鞋子;鞋,最早是皮製鞋子的一種,中古以後成了鞋類的總稱。由於屨、履、鞋穿用得較爲普遍,所以曾先後成爲各種鞋的通稱,漢以前是屨,漢以後是履,宋以後是鞋。此外,還有屐,它是一種木底鞋,有平底和裝齒兩種,唐以前是旅遊用的鞋,在宋代以後基本上是專門的雨鞋,雨雪時當套鞋使用,以防打溼鞋襪。

有漢字銘文的五彩錦鞋

清宮后妃的高底鞋

靴,連筒之鞋,通常以皮革爲之,穿時緊束於脛,原爲西域少數民族所穿。《釋名·釋衣服》雲:“靴,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引入中原,用作軍服。與漢族傳統舄履相比,靴子不僅便於涉草,更適於騎射:靴筒高達於脛,有利於腿部保暖;小腿部位裹上靴筒,可減輕和馬鞍的摩擦;加之胡服下體穿褲,穿着靴子之後,還可將褲腿塞入靴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