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古人是如何“講衛生”的

古人是如何“講衛生”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近來,中國遊客外出旅遊的不文明行爲備受非議,除了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隨手亂丟垃圾、中國媽媽讓孩子當街撒尿等各種不講衛生的現象也飽受詬病。眼下,正值日本賞櫻時節,東京上野公園甚至要把《賞櫻五則》翻譯成中文發放給中國遊客……其實,如上這些不文明行爲,不僅讓老外不恥,如果咱老祖宗地下有知也會深感汗顏——中國作爲一個“禮儀之邦”,早在先秦時期,講衛生、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等就已成爲人們的行爲規範……

古人是如何“講衛生”的

  先秦時期“不隨地大小便”已成爲行爲規範

  家裏的廁所稱爲“青”或“圊”路邊或戶外的公廁叫“匽”

中國古代對隨地大小便等行爲很多時候是零容忍。《左傳·定公三年》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情: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二月二十九日,邾國君主莊公遠遠發現守門人用水沖洗庭院,他很生氣,便問是怎麼回事。“夷射姑旋焉”,守門人這一回答讓邾莊公動怒了,“旋”是撒尿,夷射姑在自己的庭院裏小便,這還了得!於是,邾莊公派人去抓夷射姑,但沒有抓到。邾莊公氣得從牀上跳下來,不小心摔倒在爐裏的炭火上,結果皮膚被燒傷,引起潰爛,邾莊公最後因潰爛而死。這據說是古代爲反對隨地小便而獻出生命的一個特例。對於夷射姑這種“十分無禮”之不大敬行爲,邾莊公的反應如此強烈,不僅反映出了時人反對隨地排泄的態度是多麼鮮明,而且與古人對居所環境衛生的講究和重視不無關係。

實際上,從中國老早就發明廁所一事來看,中國自古就反對隨地大小便確是不爭的史實。先秦時期人們稱廁所爲“青(清)”或“圊”,多設在家裏。另一個字“匽”,也是一種廁所,多設於路邊或戶外,供人們方便,這是現代公共廁所的源頭。

從史料上看,古人對居所內外的衛生比今人還上心。經常被提及的“侵略”一詞中的“侵”字,即是古人打掃衛生的行爲:“侵”是“人”+“帚”的.組合,表示一個人手拿着掃帚,在一步一步地掃地。

這樣的掃地是漸進式的,爲什麼要慢慢掃?雖然古人不知道PM2.5爲何物,但知道灰塵的危害,怕掃地時揚起灰塵將環境二次污染,所以要慢慢掃。爲了降塵,古人在掃地前往往先灑水,所以古人多稱掃地爲“灑掃”。

方便攜帶的清代銅痰壺

  “隨地吐痰”被視爲不道德之“大不敬”

  《禮記·內則》規定“在父母舅姑之所”不能“唾洟”擤鼻涕

不隨地吐痰,同樣是古人所提倡和積極執行的。《禮記·內則》規定:“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噦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視,不敢唾洟。”這裏的“不敢唾洟”,就是不能隨地吐痰的意思,“唾洟”,即指痰液和鼻涕。

《禮記》中的不隨地吐痰是按照倫理道德標準來要求的,在古代醫家那裏,則是另一番理解。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保生銘》中有一個觀點:“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意思要經常去除鼻毛,要養成不隨地吐痰液的習慣。雖然孫氏所謂“常習不唾地”,首先是出於養生和保健的需要提出來的,但在客觀上有益於環境衛生和減少了病菌的傳染。

如同廁所的出現可以證明古人反對隨地大小便一樣,痰盂的發明則是古人不隨地吐痰的重要物證。痰盂,古人又稱“痰壺”,有瓷、玉、金屬等各種質地,最晚在漢代已是家居必備之器,據《西京雜記》記載,當年廣川王劉去盜魏襄王墓時,便曾盜出一隻“玉唾壺”。到清代,痰壺更成了皇家的“標配”。

古人常用的痰壺與今天常見的痰盂明顯不同,有些並不放在地上。有條件的人家大多是由下人捧着隨時取用,孔子的後代孔安國就曾捧過痰盂。據《漢官儀》記載:漢武帝時,“孔安國爲侍中,以其儒者,特聽掌御唾壺。”如果需要,古人外出或到一些重要場合,可以將痰壺藏於長袖中帶在身上。

對在重要場合隨地吐痰,古代有相應的管理手段。如明朝專設“監督員”,一般由後勤兵衛、司禮監一類人出任“監督員”。《大明會典》記載:監督員對“咳嗽吐唾者,即時糾舉”。明林堯俞《禮部志稿》也曾記載:“百官自入午門內不許吐唾,如朝參近侍御前,有病咳嗽者即許退班。”如果隨地吐痰被發現要被治罪。如皇帝在天壇祭天時,吐痰更是大忌諱:“如有飲酒食葷,及隨侍入壇而唾地者皆罪之。”

隨地吐痰不但不衛生、不文明,還很不禮貌,如果在皇帝面前亂吐更是“大不敬”,搞不好還會掉腦袋。據《魏書·李慄傳》記載,北魏太祖拓跋珪時,左將軍李慄常在拓跋珪面前“咳唾任情”,結果被拓跋珪找理由誅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