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讀書人面對寒冷是如何禦寒的

古代讀書人面對寒冷是如何禦寒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寒冬到來,古代的讀書人怎麼禦寒?

古代讀書人面對寒冷是如何禦寒的

有人說,他們有取暖神器。有以“錦衾”“香爐”禦寒者,袁枚“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有以“手爐”禦寒者,張劭“鬆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有以“暖腳銅缶”禦寒者,蘇東坡“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裹之,可以達旦不冷”;李漁在《閒情偶寄·器玩部》中講解了他製作暖椅禦寒的過程,暖椅的抽屜“以板爲之,底嵌薄磚,四圍鑲銅……置炭其中,上以灰覆,則火氣不烈而滿座皆溫”,李漁說“只此一物,御盡奇寒”。

沒錯,在古代,經濟條件較好的讀書人禦寒的方式很有情調,但對於衆多貧苦的讀書人來說,上面的條件是不敢奢想的。

顧文煒說“爲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孟郊說“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讀了這些詩句,我們能夠體會到一點兒寒冷對於古代貧苦讀書人的困擾,但實際上,嚴寒對貧苦讀書人的折磨,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安徽省志·人物誌》記載,清代著名學者、官員林之望年少時家境貧困,“嚴冬夜讀,雙足埋於麥糠中取暖”。《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生於名門望族,後來家業衰落,很長一段時間生活窘迫,“冬日苦寒,無酒食,邀同好汪京門、樊聖謨輩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門,繞城堞行數十里,歌吟嘯呼,相與應和。逮明,入水西門,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謂之‘暖足’”。這段話不難理解,冬日嚴寒難耐,又無酒食驅寒,吳敬梓只好約五六個朋友,每天晚上繞城牆行走,一走就是數十里,直至天亮,以此“暖足”。“暖足”的同時,他們唱和了詩文,一舉兩得,最後大笑散去。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孫洙(蘅塘退士),自幼家貧,但十分好學。清代學者竇鎮在《名儒言行錄》卷下記載他“隆冬讀書,恆以一木握掌中,謂木生火可以禦寒”。《明史·張溥傳》記載,張溥年幼時勤奮好學,看書時必要用手抄寫,抄寫一遍朗讀一遍,每本書要反覆抄寫朗誦六七遍,這個習慣他無論冬夏總是堅持着,右手握筆處,已經磨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七錄齋”因爲他將所讀之書抄寫七遍而得名,很多人並不陌生,但他因爲冬日抄書把手凍裂,每天不得不在熱水裏泡數次手,卻很少有人知道。

南宋著名學者張九成,號橫浦居士,著有《橫浦集》。四庫全書《仕學規範》卷十三收錄了《橫浦語錄》中的一段話:“或問先生:‘幼年處學舍,正當苦寒,衣衾不備,終夜看書不已,每至達旦。鄉里富人或以衣物見惠,力辭不受;或不得已受之,乃以與同舍之貧者。此豈無情耶?’先生曰:‘士處貧困,正是用工夫時節,若不痛自節抑,則貪慾必生。’”元代學者胡炳文在其著作《純正蒙求》中亦有“橫浦辭衣,徂徠卻食”的記載。這個故事也不難理解,大意是有人問張九成,你嚴寒時節通宵達旦讀書,缺衣少食,有人送衣物給你,你總是拒絕,不得已接受後又將衣物給了他人,這不是無情嗎?張九成回答說,貧寒之時正是下功夫讀書之時,如果此時不嚴格要求自己、節制自己,那就會產生貪慾。

寒苦的生活磨鍊了這些貧苦讀書人的意志,面對嚴寒,他們隱忍着,以不同的方式積極地迴應着。這堅忍不屈、發憤圖強的精神是古今強者共有的品質。“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讀書人忍寒如此,又何事不可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