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經部 > 爾雅 > 爾雅通識課介紹大綱

爾雅通識課介紹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爾雅通識課是一個全新的、致力於“各大高校教育和學習”的通識課學習系統 ,現在已經在衆多高校開始實行,有望成爲幫助學生學習的好工具,爾雅通識課還存在很多可建設的地方,希望大家與爾雅通識課共成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爾雅通識課介紹,歡迎閱讀。

爾雅通識課介紹

通識教育簡介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相對於專業教育而言的,它是指所有大學生都應接受的有關基本知識、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的非專業性教育。通識教育旨在引導學生拓寬視野,奠定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之成長爲健全的公民。相對於專業教育強調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通識教育”強調在更廣泛的學科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使之成長爲健全的人。

通識教育的緣起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通識教育”源於西方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發展到鼎盛,最終在美國發展爲通識教育,並在全世界傳播。雖然“通識教育”的表述源自西方,但這一理念深深蘊含於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古代儒家倡導的“六藝之教”就在於將學生培養成“通才”。

到了近代,受西方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影響,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偏離古典的通才教育傳統,開始更多地轉向實用專業教育,但蔡元培、梅貽琦等教育學家一直都強調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要重視通識教育或全人教育。例如:北京大學早期的教育受德國的影響比較大,蔡元培校長特別強調大學應當研究高深之學問,但同時他還主張溝通文理,提倡“五育”。20世紀50年代,全國院系調整進一步強化了專業教育。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着高校合併和社會發展對於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國高等教育界意識到過於強調專業教育對跨學科人才培養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不利影響,開始大力提倡人文素質教育,西方的通識教育概念重新被引入並在中國得到發展。

國內高校素質教育選修課的建設

北京大學從2000年9月起在全校開設“本科生素質教育通選課體系”,目前通選課累計322門,分爲“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與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藝術與美育”“社會可持續發展”六大領域,要求學生在每個領域修滿至少2學分,總計修滿至少12學分方能畢業;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包含“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學精神與科學探索”“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六大模塊,同時思想政治課也被納入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體系。此外,國內高校的素質教育選修課由於課程資源有限,但選修人數較多,一般都採取較大的班級規模,以主講教師講授爲主,課程內容以導論或概論類課程居多。

隨着通選課模式的全面鋪開,一批學者開始對素質教育選修課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學界普遍認爲,當前的素質教育選修課重拓展知識,而價值觀與能力培養不足;內容廣博,但課程內涵和深度有待加強。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引入

21世紀初,爲了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選修課的質量,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以通選課建設爲代表的國內高校的通識教育進行了反思和探討,提出建設“以經典閱讀和小班討論”爲特色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思路。

2010年,北京大學根據自身實際,着手推動以“經典閱讀和研討式教學”爲特徵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試點工作。截至2015年,北京大學共組織建設了30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鼓勵“經典閱讀”和“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閱讀經典文本、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訓練學生自主學習、批判性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和溝通協調的能力。與此同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等一批國內高校也開始在原來素質教育選修課的基礎上,重點開展“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由上述內容可知,“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在國內的推行具有針對性,目的是完善原有的通選課體系,更好地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在整體設計層面,“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是給學生以跨學科的視野和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更廣博的知識領域學習,使學生獲得在專業知識領域之上批判性審視原有知識,認識到人類知識的無限性,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的能力。因此,“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設計目標是要以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爲中心,讓學生通過課程深入理解某一專業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知識傳承體系,從而理解這門學科的精髓,而非對非專業/學科學生普及的通俗課或導論課。這就決定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必須設計與其建設目標相匹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縱觀國內“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設計,尤其注重的是“經典閱讀和小班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並強調與此對應的助教團隊的訓練等。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特色

北京大學在“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特色做法,嚴把課程質量,真正以培育學生健全人格爲中心開展課程建設。從通選課到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不僅是名稱上的轉換,而是高校在通識教育改革中對於通識教育的師資隊伍、助教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重新思考和全面考量。在這一過程中,優秀的師資隊伍及教師對教學的投入是保障、核心。在改革過程中,學校堅持強化課程頂層設計、全面開展教學方法改革、注重教師和助教團隊建設、開展全過程的質量監控,以期真正實現以學生爲中心、培育核心價值觀和提升綜合素養與能力的目標,在重視學生專業基礎教育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1、強化課程頂層設計

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注重從整體上進行頂層設計,按照中國文明及其傳統、西方文明及其傳統、現代社會及其問題、人文藝術與自然四大模塊,逐門進行建設。這四大模塊的設計緣由及原則如下: 第一,通過中西方傳統文明的.教育,加深學生對傳統的理解,尊重中西方人類文明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在此類課程的建設中,始終注意,讓學生認識歷史與傳統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爲了還原歷史、傳承文明,而是要讓學生在面對當下、思考未來的時候,認識到每一個現代問題背後的傳統,從人類文明思想的寶庫中汲取營養。

第二,通過展現各個學科看待現代社會的眼光與思維方式,讓學生對現代社會的複雜性有所理解。在此類課程的建設中,專業之外知識領域的涉獵,並不是簡單地爲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能將通識教育變成百科全書式的教育,而應該注重讓學生通過學習,對其他學科認識現代社會的方法有所瞭解,能夠最大程度地擺脫知識範式對自身認識能力的束縛。

第三,自然科學的學習對於非自然科學學科的學生有着特殊的意義。這類課程旨在讓學生從自然科學的視角,對世界產生全新的看法,改變思維方式,更深刻地認識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世界。

第四,通過人文與藝術的學習與體驗,讓學生感受人文精神的薰陶,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從現代性的工具化視角中超脫出來,在內心中始終保持對真善美的追求。

2、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改革

爲了保證“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質量,學校在建設這類課程時也特別提倡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一,強調精讀文本,特別強調對於中西方文明經典的閱讀。通過經典閱讀,不僅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跟經典的對話,引導學生學會與經典溝通,進入對思想文化中根本問題的思考,使他們能夠在更高的層面安排自己的學習、讀書、思考與生活,從而改善他們在傳統以知識爲核心的教學中所養成的工具性閱讀的不足。

第二,注重師生交流。通過小班討論和其他研討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問題,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進而輔助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閱讀,將文本中的思想問題更細緻地呈現出來,也促使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知識獲取的層面,而是通過小班討論進一步訓練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學校設置了核心課程主講教師主持的“通識教育沙龍”,通過這一平臺在更廣泛的範圍內與校內學生開展人格化的交流,營造通識教育的校園氛圍。

第三,對學生開展過程考覈。傳統期末考試的模式可以較好地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體驗關注不足,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北京大學在覈心課的建設過程中要求所有課程都要將過程考覈納入考試體系,並建議期末考試所佔比例低於60%。要針對章節的重點設計合適的作業或討論題目。

3、注重教師和助教團隊建設

教師是保證課程質量的核心。北京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得力於學校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和強大的師資力量。同時,助教是教師的重要輔助,建設一支優秀的助教隊伍對於組織課程的小班討論,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從起步之初就非常注重教師和助教團隊的建設。

第一,依託校內優秀師資打造核心課程主講教師隊伍。通識教育要對大學所有學生持續發揮作用,必須依託學校的優秀教師,通過多種體制機制,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潛力,引導他們潛心投入教學,保證課程質量。目前,已有的30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任課教師中,有不少在各自領域具有卓越學術成就、對所在學科有多年深入研究和獨特見解、在廣大師生中具有很高聲望並深獲敬重的教師。

第二,在課程建設的同時注重開展教師間的交流,定期組織各類交流活動。教師不僅交流自己關於通識教育的理念,更要交流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在討論中相互啓發和促進,也在教師之間營造一種通識教育的氛圍。

第三,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助教團隊,以《北京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主講教師聘任合同》爲附件的形式將通識核心課助教團隊的責任明確化,並通過多次助教會議進行說明和培訓。這種助教制度成爲研究生的基本訓練之一,對提升核心課的質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4、開展全過程的質量監控

第一,嚴格的新開課申報審覈。要求教師在申報時提供內容詳盡的課程大綱,將每一章節的內容和閱讀文獻細化,並明確考覈方式和作業題目,確保課程設計符合核心課的建設理念。組織通識教育專家,根據整體設計理念,對提交的開課申請和課程大綱進行逐條討論、審查。

第二,通過主講教師合同聘任制落實教師和助教責任。在課程審批通過後,與主講教師簽訂《北京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主講教師聘任合同》,並將助教職責作爲合同附件同時明確。以契約關係落實主講教師責任制度,保障課程質量和開設穩定性。合同明確約定:核心課程評估分數低於開課學期全校通選課平均水平、發生重大教學事故、聽課人員反映重大意見屬實的,甲方(學校)有權解除合同。

第三,注重學生體驗的質量評價。“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建設目標決定了其質量評價必須以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能力提升爲核心。學校依託老教授調研組,併成立了專門的調研小組,就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行全面的調研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反饋給教師和學生,以真正起到協助教師改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