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家鄉的風俗作文合集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合集15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1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說起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被譽爲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擁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可能各個地方的過年習慣都會有所不同。

隨着大年初一前天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迎來了最開心的日子——大年初一。因爲在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壓歲錢。也表示前輩對晚輩的關愛。

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年”的怪獸,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來逞兇作惡,直到殘殺人們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所以人們會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來燃放煙花爆竹來驅逐這位名爲“年”的怪物,還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會在大年初一發壓歲錢來驅邪。我們這邊的特別之處就要莫屬於拜年了。

由於我在初一會起得比較晚,所以家人們都會早早地把我叫起來,換身新衣服,表示辭舊迎新。而這天的早上還會煮很多的餃子

家鄉的風俗作文2

在金寨,大年初一的早飯必須是煮餈粑,寓意新年富足。因此,糕粑自然成了金寨過年不可缺少的美食。

用糯米制作餈粑在金寨已經有很多年曆史,它不僅是金寨當之無愧的美食,也是金寨農耕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金寒,用糯米“打餈粑”是也是家家戶戶年前必做的.。先把自家存留的糯米精逃細選,浸泡一天,再放到土竈上猛火蒸熟,把蒸好好的糯米放入石臼中,趁熱打鐵,男女老少齊上陣。打的時候,先粘成一個團,最後打成一個光滑細膩的麪糰,扯不開,割不斷。因爲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它溶水後,分支衆多的分子鏈會把彼此抓在起,產生彈性和延展性。

第二天餈粑冷卻了,切成方塊,裝入缸,滿上水。餈粑食法有很多種,日後或煮,或烤,或油炸,或送客,依人口味,彈滑軟潤,令人愛不釋口。

一米一粒,一粑一槌,都粘着濃濃的家鄉倩。對於遠離家鄉的金寨人來說,餈粑更具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情感。

家鄉的風俗作文3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着久遠的歷史。伴隨着鵝毛般的大雪紛紛落下,臘八節如期而至。

把小米、豌豆、紅棗、栗子等倒在一起,煮成一鍋,再加上白糖,深棕色的'臘八粥就完成了。

“你知道臘八粥是怎麼來的嗎?”奶奶問。我困惑地搖了搖頭。“臘八粥起源於宋代,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僧人們手持鉢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棗、慄、果仁等材料煮成粥,發給窮人。臘八粥就流傳了下來。”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

別看粥的顏色不怎麼樣,但味道是很美味的。

碗一放到嘴邊,伴着騰騰的熱氣,一陣甜香撲鼻而來,絲絲縷縷地勾引着我。忍不住端起碗,咕咚一大口倒進嘴裏。臘八粥很稠,一入口如醬漿一般,嘴都要被糊住了。我的牙一張一合,嘴裏咯噔一聲,蓮子頓時裂開,淡淡的苦澀從蓮子裏流露出來,緩緩流入喉嚨中,但一瞬間被香甜所衝釋掉。我彷彿置身於荷塘之中,陽光從荷葉空隙中揮灑下來,一陣微風吹來,荷花、荷葉帶着蓮子的清香,飄散在空中,撐着小船在荷葉中穿梭,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

景物漸漸消失,我又回到桌前,嘴裏還有一絲淡淡的餘溫。

臘八粥是一種傳統美食,是從寒風凜冽中歸來的第一份溫暖,更給我們增添了幾分家的味道!

家鄉的風俗作文4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糉子。先要準備糉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淨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糰裏面,隨後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糉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糉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裏面露出白白的飯糰,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糉子,不但有飯糰的味道,還夾雜着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裏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着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裏瀰漫着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着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嚥,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5

中國是一個大國家,由許多許多的城市組成,每一處地方的食物不同,語言不同,習俗更有差異。

每年快到春節,人們都要以各種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長的徐州有這樣一個慣例,把一張張的黃紙折成一個錐形,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還會把一片片金黃色的紙疊成一個個大元寶。最後再成袋成袋的將這兩樣東西燒給祖先。每到快要上墳的`時候,媽媽總是爲這事“犧牲”好幾天。而在連雲港,這一切都不需要費太多的精力了:先買來一沓子黃紙。將黃紙分成二三十張一摞,用底面是一個古代銅錢狀的“紙鑼子”,像蓋章似得把“銅錢”刻在紙上,最後再將這些黃紙分散成扇子狀,這些工序完成以後,我們就能帶上酒肉飯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節期間,我們也不能光祭奠祖先,還要熱熱鬧鬧的圖個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風裏的叫“搖錢樹”。顧名思義,就是搖一搖就能掉下錢來。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在每家每戶的院子裏看到這些挺拔的“搖錢樹”。爺爺每年都不惜花大價錢買來又高又茂盛的“搖錢樹”,希望我們全家都能發大財,行大運。我家鄉的習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兒,你們也來親眼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6

春節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在這一天裏,親朋好友。都儘量從外地趕回來吃團圓飯,全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當然,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擺滿了菜,豐盛的菜,還沒開始吃,弟弟妹妹早已忍不住,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都有哪些菜呢?油煎的兩面金黃的水餃,還有白花花撈的水餃,雞鴨魚肉都有,色香味俱全,看起來很超級好吃,大人們叫我們吃,我們就像幾天沒吃東西似的,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最開心的是收到壓歲錢了,看着大筆大筆的錢在我們手上,十分開心,自然會想到怎麼花。我猜想,每一個小孩收到了壓歲錢,此時他們應該也是開心的'吧。

大過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簡單的鞭炮是就是摔倒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響,而且聲音很大,趁別人不注意摔別人腳下,看到別人嚇了—跳,特別搞笑。還有煙花稱仙女棒,可好玩了,點燃了就像仙女的魔法棒。五彩繽紛,星光四射,五彩斑斕。

新年就是快樂的,人們對新年充滿了憧憬,寄託着新的希望,讓我們平平安安更上一層樓。

家鄉的風俗作文7

在我的家鄉過年必吃餃子,過年包餃子,也成了一項必須的風俗。

將麪粉加些水,開始和麪,和麪可是個體力活。每當和麪時,家裏的小孩子都躍躍欲試,剛開始很認真地在和麪,可到後來變成了潑麪粉大戰,家裏的麪粉滿屋飛,猶如下雪一般,地上的.幾個“小雪人”在滿屋子地跑,最後還是在家長的一聲令下才安靜下來。

面和好了,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餡料,媽媽將面擀成一片一片的餃子皮,爸爸和我則在一旁包餃子,先將餃子皮放在掌心,再將一勺餡料放進餃子皮,然後將餃子皮合上,最後再捏一遍,防止餡料在煮時掉出來,就這樣一個個雪白的餃子做好了,伴着一旁小孩子的吵鬧聲一個接着一個的餃子做好了。

將鍋中的水煮沸,再將餃子倒進去,一個個圓鼓鼓的餃子從案板上滾到了鍋中,一個個餃子在鍋中上躥下跳,將鍋蓋蓋上,再等餃子煮到全部飄浮在水中就可以出鍋了。

熱乎乎的餃子一出鍋,纔沒一會兒,就被全部搶沒了,媽媽見那些沒吃到的弟弟妹妹趕緊安慰道:“不哭不哭,還有很多呢!”不久大人小孩都吃飽了。春節也在這份熱鬧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家鄉的風俗作文8

我喜歡過節,最喜歡過中秋節,尤其是家鄉的中秋節。因爲八月中秋,正是收穫的季節,我們就可以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在我們這裏可好了,每年臨近中秋節,媽媽和奶奶就會給我們包月餅吃,因爲,中秋節是要吃月餅、賞月的。媽媽和奶奶坐下的月餅可漂亮了。做下的月餅你別看表面上像是大餅,但上面的`圖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來的一樣,其中,我最喜歡桂花瓣的圖案,不僅如此,還是用新鮮的面和陷做成的。主陷是:紅糖或白糖,然後再加上點兒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幹什麼的。做出來的月餅,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考出來的,只要端在桌子上,就會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會讓你的口水垂涎三尺。

我喜歡過中秋節,在院子裏,全家人爲主桌子,吃着月餅,喝着桂花茶,賞着天上圓圓的月亮,有時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會來,我們就一邊賞月,一邊想他們,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倍思親”。

雖然現在街市上有琳琅滿目的月餅,但我還是喜歡吃家裏的,因爲吃着家裏的月餅,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過節,但我更喜歡咋家鄉的中秋節,因爲中秋節代表團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團圓飯多麼好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9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長流,在綿延的歷史中流傳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的中秋佳節,在這衆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的風俗說來話長。

首先就是貼春聯了,春節前幾天本來冷冷清清的,街道熱鬧起來了,春聯在街頭港口的門兩旁隨處可見,整個街道都映紅了,整條街的氣氛。

其次,那就是放鞭炮了,鞭炮一般都是年後放的,噼裏啪啦的聲音,彷彿是在預示着新年的來到,相傳鞭炮是爲了驅趕一個叫年的'神獸,它是用來阻止年迫害人們的重要工具,每每到放鞭炮的時候,我最開心了,看着圓柱形的煙花,昇天緋色,散發着無限耀眼的光芒,真是美麗極了。

過年我們又長了一歲,我們也越來越熟,不能像小孩子一樣那樣幼稚了,新年的一年開始,我們要有自己的計劃,把握好自己的時間,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已經過去,爲了更好的將來,用最好的心態,來迎接新的新年吧!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作爲炎黃子孫,我們要把這風俗的文化傳承發揚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10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習俗,如流星趕月、錢杆舞、明光剪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劃旱船。每逢元宵節,民俗活動表演者身上穿着色彩鮮豔的船形衣服,隨着陣陣鑼鼓聲,邊走邊舞。

伴隨着陣陣的鑼鼓聲,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臨了。每年元宵節,人們都早早地起牀,來到大街上等着看劃旱船,鬧元宵。我當然也不例外,來到了那條熟悉的大街。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快看,遠處的旱船隊伍來了,小朋友們都激動地蹦蹦跳跳大聲叫喊着。只見旱船隊的領頭腰纏絲綢,手舞彩扇,旋轉花傘,帶領着旱船隊伍前進。旱船表演者們套着色彩鮮豔的船形衣服,表演者們走着熟練的步伐,隨着鑼鼓聲的節奏輕盈地舞動着旱船。

隊伍裏有一個小丑,鼻子上塗着白粉,手持蒲扇,舞着蒲扇在旱船邊上扭來扭去,惹的衆人哈哈大笑,我不禁感嘆:旱船真是太有意思了,我長大以後一定要保護好這個風俗,讓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聽媽媽說,這個習俗有個傳說,相傳農曆二月初二,正好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衆仙紮了一條花旱船爲她祝壽。後來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將旱船借下凡間,便形成了每逢元宵節舞旱船的.習俗。

旱船表達了人們對過去一年美好生活的懷念,也表達了對新生活的無限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家鄉的風俗作文11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我的家鄉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節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節、三月八日婦女節······過節時也分外熱鬧。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來到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過節時處處張燈結綵,人們還都要去參加燈會,等會裏的燈成百上千,每個單位、每個學校、每個工地,都會把他們的代表燈早早地掛到燈會上,讓人們參觀,人們參觀後便來到旺火旁,正轉三圈,倒轉三圈,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裏紅紅火火、萬事順心如意。

隨後,人們來到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腳尖碰着腳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廣場觀看節目表演,人們有的唱,有的跳舞,十分熱鬧。

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還要煩那個鞭炮,尤其是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支點燃的炮竹,興高采烈地玩起來。每家每戶都像辦喜事一樣,紅火而美麗。在這一天,人們還要吃元宵,元宵圓圓的,裏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來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着元宵,那是再好不過的安排了。元宵象徵着團圓、美好,也祝願自己和家人永遠團圓。

家鄉的風俗作文12

每年一度的春節又要到了,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喜慶日子,不是每個地方的春節風俗都一樣的。

就來說說我老家的春節風俗吧!我們老家過春節,從早上開始就要男孩子帖門神,一般來說,左邊是貼“日神”右邊貼“月神”中間貼上喜慶的四個字,“日月神”的圖案上都拿着大刀面色兇相,讓人看見就害怕。意思就是辟邪,還保佑一家人四季平安,身體健康。

接下來就是要準備年飯,一般中飯隨便吃一點,就開始爲晚上的年夜飯忙活着,我們那些玩伴各自說自己的'學校,有杭州的、紹興的、安吉的~~~說到不趣的就哈哈大笑起來。玩着玩着不知是哪兒傳來的香味,知道是廚房的菜發出的香味。突然,不知誰家打鞭炮了我們就一呼而上都往自己家裏跑。我也不知道爲啥?也跑回家問了爸爸,爸爸說:“那是吃飯的信號”。我進去一看見桌子上大碟小碗,擺得哪都是。我剛想伸手去拿,媽媽走了過來說:“等一下再吃”。爸爸放鞭炮了,爺爺開始分壓歲錢了,吃了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到外面放花炮,我興致勃勃地一連放了十幾個花炮。有“孔雀展翅”“天女散花”“萬事如意”“熊貓吹球”等。天空被五彩的焰火打扮得格外美麗。

這就是我老家過春節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13

轉眼又是一年,20xx年農曆新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小時候過年是一件日思夜想的大喜事,買新衣服,貼春聯,跟着父母採購年貨……走街串巷之中,處處都可以見到張燈結綵的熱鬧氛圍,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羣中不同臉上的笑意與期待。

“百節年爲首”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備足琳琅滿目的年貨,除了讓家人吃好喝好,還要熱情款待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

春節時還要放爆竹,據說古時候人們放爆竹是爲了嚇跑年獸,還要熬到12點後才睡覺,有人把它稱爲“守歲”或“跨年”。

除了放爆竹和守歲外,我們還要吃餃子,餃子裏面還有包上硬幣,誰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證明他來年會有好運氣。

每到過年去長輩家拜年時,長輩都要給我們壓歲錢,無論多少,這都是長輩給我們的最大的最美好的祝福。

拜訪與祝福在過年都是必不可少的,遠在他鄉的親人,我們可以用短信的方式來祝福。

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不一樣的年,不同歷史時期過的年也各不相同。

無論如何,在這一天都要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無論過去的那“年”,過得怎麼樣,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要向前看,我們都會憧憬更好的未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14

深秋到了,天氣越來越冷了,一羣羣大雁飛向溫暖的南方,果園裏的果子被摘光了,樹上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落葉,田野裏的稻子收割了,原本金黃的海洋變得只剩下了灰色的泥土。

但是,在我的家鄉里,確實另一番景象。農家院子裏卻非常熱鬧,因爲我看到人們正忙着曬秋天的果實呢!家家戶戶的水泥曬場上鋪滿了金黃的稻子,粒粒飽滿的稻穀享受着陽光的溫暖,人們每過三十分鐘用曬穀板給它們翻個面,這樣每粒稻子都能曬到太陽了。有的人家在曬橙黃色的胡蘿蔔絲,先把胡蘿蔔洗淨,再用刨子刨成很細的絲,鋪在竹匾裏,幾個太陽一曬,就能把它曬得又幹又脆,然後就能泡上一杯溫暖的蘿蔔絲青豆糖茶了,真是紅綠相間,又美又甜啊!

農家院子裏的曬秋,還有更多秋天的`果實。我看到了翠綠的青菜,掛在了一根長長的竹竿上,大小不一的南瓜越曬越甜,還有紅豔豔的辣椒,一串串火紅火紅的就像過年時的鞭炮,還有紫紅的番薯舒服地躺在地上曬着太陽呢!

曬秋,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還給我帶來了秋天的溫暖。雖然大地一片蕭瑟,但是農家院子裏卻是五彩繽紛。

作者:許博倫,長興縣實驗小學

家鄉的風俗作文1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家鄉的風俗,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我家鄉的風俗吧!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一大早,我和媽媽到超市買了包糉子的材料。一到家我就嚷嚷着要包糉子。媽媽見我這架勢,忍不住樂了,連忙準備好材料一邊示範,一邊跟我講解要領。

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捲成一個錐形,抓一兩把糯米放進去,用手按壓結實,然後用剩下的糉葉封住錐形口,最後用繩把糉子捆綁起來,一個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見媽媽包糉子這麼容易,我更加手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糉葉,把它捲成一個錐形,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哎呦!由於我技術不過關,糯米全都“逃亡”了,媽媽看了哈哈大笑。

不行!繼續努力的跟媽媽學習才行。這一次,我細心的'讓錐尖嚴絲合縫。雖然我的速度比媽媽慢了許多但總算“不露餡”。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我又遇到了難題,媽媽教我好幾次,才勉強完工。

一個成功了,接着兩個、三個……我包得越來越快,也包得越來越好。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滋滋地,跟吃了蜜一樣甜,恨不得馬上就吃上自己包的糉子。

這個端午節太有意思了!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