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15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5K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集合15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

寒假到了,鄉下的爺爺捎來一包糯米餈粑,樂得我都笑成了一朵花。爺爺是畲族人,做餈粑是畲族的風俗,節日都要做的。

我和父母來到爺爺家,剛進門,就看見了一個大石器,它張着老虎一樣的大口,這個老虎口上大中小下又大。我十分好奇,便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轉過頭,滿是皺紋的臉上忽然露出了笑容,接着溫順的對我說:“等春節了,你自然就知曉了!”

盼呀盼,大年三十了,爺爺告訴我今天就要解開“老虎口”的祕密。只見爺爺裝了一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淘洗乾淨了,放進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的大木甑裏蒸。我心裏可急了,這蒸糯米和“老虎口”有哪些關係啊?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如何想也沒頭緒,開始試着問爺爺這個難點,可爺爺就是笑而不答,讓我耐心等待。終於,大木甑裏飄出了一股糯米的清香。爺爺將一木甑的糯米倒進清洗過的“老虎口”裏,再一邊掄起身旁的石錘往糯米飯上砸,一邊不停地往裏面加水,我想,這糯米肯定好疼的吧。

一頓飯的功夫,糯米就軟軟地、黏黏地粘在“老虎口”中。原來,我稱爲“老虎口”的石器是用來做餈粑的。軟塌塌的餈粑給舀進了一個大竹匾,飄來的香氣引得我直流口水。爺爺看見了,就用大勺子挖了一些餈粑放進碗裏,加了些白糖遞給我,說:“趁熱吃吧。”我看着餈粑,立刻拿起筷子,細細的品嚐,哇!這糯米的味道像蜜一樣滋潤我的心頭,忙對爺爺誇讚道:“美味,太美味了!”

想着想着,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我過的非常充實,也非常快樂,但糯米餈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的心裏……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處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和韻味。說起我們家鄉興化的風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端午節來講吧。

這是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有三大主要風俗,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風俗一:包糉子

我們這,糉子是隻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的美味。首先,在糉葉中心部,把它彎成圓錐型,挖上一大層雪白的糯米,再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用一片糉葉封頂,用線加固,一個半成品糉子就成了。放在電飯煲裏,加水煮半個小時,清香撲鼻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全是糯米的糉子,吃一口,軟軟糯糯;加入五花肉的糉子,吃一口,鹹香淳厚;加入蜜棗的糉子,吃一口,香甜可口;加入蝦仁的糉子,吃一口,Q彈爽滑;加入辣白菜的糉子,吃一口,麻辣鮮香。

風俗二:賽龍舟

下午時分,小鎮上那條不知名的小河邊圍滿了人,這是在幹嘛?哦,是在賽龍舟啊。瞧,四條細長的雕着龍頭的獨木舟正在你追我趕,岸邊十八個大鼓,鼓聲沖天。划船的小夥子個個眉清目秀,藉着鼓聲,一號獨木舟像火箭一樣,一口氣奪得冠軍。獎勵是一大罐雄黃酒和一鍋糉子。

風俗三:扔糉子

相傳屈原是抱石投江的,老百姓爲了不讓他餓了,就把家中的糉子扔到汨羅江裏,我們不在那裏,只好這樣。煮好的糉子第一個要投河,只見大夥把糉子靠近額頭,在親吻一口,使足力氣,“嗖!啪!”投到了河中。

這就是我們這端午節的風俗,你們呢?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一個山鄉小鎮,那裏雖無都市的繁華,卻有着自我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大秧歌,更是村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戶曉。家鄉的男女老少,哪一個不能扭上一段呢!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大街上響起咚咚的鑼鼓聲和優美的嗩吶聲,這聲音像一種號令,聽到的人們陸陸續續的來到街上。他們有的手中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絹,有的一家老少全都出動。頓時大街上變得熱鬧非凡。

看,大秧歌扭起了。雖然隊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們腳步輕盈,姿態優美,動作極爲協調。尤其手中的扇子和手絹,舞弄得出神入化,盡情的揮灑着內心的喜悅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裏也些發癢,不時地加入隊伍。一條條彩色的“長龍”也在不斷加長。隊伍的四周圍滿了觀衆,他們一邊欣賞,一邊嘮着家常,自在悠閒。吹嗩吶的不時地變換曲調,秧歌的隊形和動作也隨着變化,讓人久看不疲,這樣喧囂的場景一向會持續到夜深才結束。

家鄉的大秧歌,不僅僅是人們每年的精神大餐,也是節日慶典不可缺少的項目。每當這個時候,秧歌手們便身着彩裝,那種孩子們喜歡的“大頭娃娃、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粉墨登場,爲節目增添無限的喜慶。我們這些小孩子在人羣中躥動着,追逐着,嬉戲着,心裏別提多開心喲!

啊,家鄉的大秧歌,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鄉人的心。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時的習俗有很多,貼春聯就是其中一個。

聽爸爸說,這個習俗大有來歷呢: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辟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爲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除夕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拿着一把剪刀和透明膠布,爸爸拿着春聯,一起來到門外。爸爸先貼橫批。我用剪刀喀嚓喀嚓地把膠布剪成小塊,遞給爸爸。有時候我剪多了,就把剪多的膠布的一半貼在門上,另一半懸在空中,當做備用。爸爸輕輕地貼住春聯,免得貼皺了。我們倆配合得很默契。爸爸先貼橫批,再貼上聯和下聯。我看了奇怪地問:“爸爸,你爲什麼上聯貼在左面,下聯貼在右面呢?”爸爸回答:“傳統來講,右聯爲上,左聯爲下。橫批從左往右念,上聯就應該貼在左面,從右往左念,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面。現在通常的橫批都是從左往右唸的。我們家的也是,所以上聯就應該貼在左面。”最後我們又貼了值得大大的福字。貼完春聯,從遠處一看,紅紅的,很喜慶。橫批是福星高照,上聯是金鼠賀歲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

春節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迎新春。祝願家家戶戶在新的一年裏都能過得吉祥幸福,快快樂樂!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

月圓之時,團圓之日。清輝月光灑向庭院,映出的是人們團圓時幸福的笑容。

碧空如洗,窗外驕陽似火,人們忙碌的身影在陽光下蕩晃,個個面帶紅暈,嘴帶笑容。街上人潮涌動,或買桂花酒,或買月餅。印有各種花色的月餅,在櫥窗中展示着,光是看看就能令人咽上三口以上的唾沫,何況是,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月餅入口香甜,美味可口,淺嘗一口,粉碎的感覺捲入舌尖,妙不可言。

時光荏苒,轉瞬即夜。當霞色拭去最後一縷嫣紅,黑夜襲來,明月當空。這時大街小巷清冷無人,樓房上的窗裏卻探出了無數顆腦袋。在庭院裏擺上石桌,木凳,桂花佳釀,舉杯邀月,共度佳節,豈不妙哉?

再擺上月餅,一家人圍坐石桌,談笑風生,或飲酒作樂,或佳話共談。離鄉背景的遊子在今日歸家,不得好生噓寒問暖一番?只是不知幾家歡喜幾家愁,若遊子未歸,只得望月懷遠,彷彿那千絲萬縷的月光,便是牽連你我感情的橋樑。

中秋的夜晚可不比除夕熱鬧,所有人的目光都將聚焦在今晚的月色上,據說月裏是廣寒宮,而廣寒宮裏住着嫦娥,玉兔……

傳說后羿與嫦娥是一對戀人,后羿因射日有功,獲王母娘娘贈送仙丹一枚,吃後便可昇仙,長生不老。后羿並沒有吃,而是交給了嫦娥保管。一日,一賊想偷竊仙丹,嫦娥無奈吞下仙丹,飛昇成仙,自此與后羿天人永隔。

夜,靜得深邃,月,灑下點點光輝,月光透過層層清雲,透過心田,略帶暖意。那是嫦娥對后羿的思念,亦是遊子對家鄉的思念。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6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國內土地遼闊、民族海量,但每逢新年,大家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我的家鄉在安徽太和縣,大家當地新年的餃子別具特點。

先從餃子皮開始說起吧。餃子皮有白色的、綠色的,含義新春到來,生機盎然;還有用胡蘿蔔汁和麪擀出來的餃子皮是紅色的,象徵着明年的日子會紅紅火火。

餃子餡的調製就更是別具匠心了,各家有各家的拿手絕活。有豬肉大蔥餡的,有羊肉白菜餡的,有山藥蝦仁餡的,有韭菜雞蛋餡的……真是豐富多彩、應有盡有!

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些在餃子邊上捏出一個個褶皺,就彷彿給餃子鑲嵌上了漂亮的花邊;有些在餃子邊上捏一個小小的口,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笑口常開”;還有些把餃子包成個元寶樣,以此祝福來年財源廣進、富貴常在。大家當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風俗是每家每戶年三十包餃子的時候,都要包一個“幸運餃子”。就是把一枚乾淨的硬幣悄悄地放到餃子餡中,然後包起來,這個餃子要和別的餃子完全相同,哪個吃到這個餃子,他就是來年最幸運的人。

大年三十這天,一家人圍在一塊,我調餡,你擀皮,他包餃子,在和諧的環境中不一會就把餃子包好了。等到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時,迫不及待的大家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別提多美味了。一家人團坐在一塊,吃着香噴噴的餃子,說說今年的收穫,談談對來年的期許,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餃子是家鄉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家鄉的大家每年都在期盼着它,由於它是新年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是母親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7

在元宵節前一天的晚上就開始。晚上八點整,“老爺”出廟,十幾個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爺”的後面跟着。“老爺”身高一米,長四分米,寬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帶着紅色的鬥風,在四個人架的轎子上,真是威風十足。當“老爺”經過時,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當架“老爺”的人要換時,先要把鞭炮放響。然後在換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換一次人。每隔四個小時,就會有人送來飯。

通過我的介紹,相信大家也有點了解了吧。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做你的導遊,爲你服務,讓你親身體驗一下。

家鄉有許許多多的風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點整,一起放鞭炮;元宵節,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端午節全家一起吃飯,一起划龍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家鄉元宵節,三天三夜架“老爺”滿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強,就走過去摸了一摸“老爺”的頭和臉。誰知,被爺爺看見了,接着我就被爺爺拉到“老爺”前兩米處,然後,爺爺讓我跪在地上,向“老爺”請罪。請完罪後,爺爺訓斥了我:“老爺”,是神,不能亂摸、亂碰。”聽完爺爺的話後,我轉身往後看,看了“老爺”一眼,心裏想:“老爺”真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架“老爺”的這種風俗民情表面上是一個快樂的活動,但實質裏卻是一個嚴肅、認真的民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8

轉眼之間就到了一年中最末的時候春節的除夕。我的家鄉在千身湖,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開心、快樂的笑臉。

除夕的這一天,大家一大早就開始在門上貼對聯,在屋子的門上貼上福字。因爲貼對聯和福,以工整抒發了美好願望,而且爲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我也在我的房間門上了福,我把福倒的貼意思是福到了。

之後,家家戶戶飄出了雞鴨魚肉的香味,我們家也不例外,也開始了做年夜飯,但我們在廚房外面的也沒有閒着,媽媽從抽屆裏拿出幾張紅卡紙,又拿出了幾把剪刀,還有一本剪紙大全,提議,我們一起剪紙吧!大家一齊同意,看着剪紙大全剪起來,開始剪一點都不容易,但是我還是一會兒這裏剪破,一會兒那裏剪破,但我沒生氣,而耐心的剪下去,!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的剪出了雙喜,其他人也剪的非常好,我們十分高興。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餐桌上的菜有魚、有蝦、有排骨和餃子等等。光看看就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立馬拿起筷子狼吞虎嚥的吃起來,活像幾天沒吃飯的人一樣,而且在餐桌上爺爺奶奶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又吃了好吃的,又有了紅包,我的心裏是吃了蜜一樣甜。

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做在電視機旁看春節年歡晚會,一個個節目讓我日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歡看看小品,讓我看的哈哈大笑。

這天晚上還有一個活動就是守歲,就是十二點之前不可以睡覺,這對於早晚的人真是個難題。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9

所謂“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紹興的民風和民俗吧。

紹興是水鄉,魚米之鄉,大家紹興有很多風俗和特產,都是非常不錯玩、非常有趣的。

這裏的風俗是相當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時候要鬧元宵的所謂鬧元宵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在4月1日是大家的愚人節,在這一天裏,就是要開高興心得過,無論如何也不可以生氣,特別是上當受騙是,譬如其他人約你吃飯,到了相約的時間,其他人還沒有來,你只能自認倒黴一個人吃飯了。6月1日是六一,是孩子子們最喜歡的日子,在這一天裏小孩們可以瘋狂玩耍,無拘無束。9月10日是教師節,所有些學生都給老師送鮮花送禮物物,這是老師最幸福的一天。10月1日是十一國慶節,每年的十一國慶節都會有一個典禮,那是爲慶祝建國才搞的儀式。12月又稱臘月,在臘月三十,是大夥最忙的日子,這一天大夥團聚在一塊。

不只這裏的風俗特別有趣,這裏的特產也特別豐富。紹興最有名的兩個字是“臭”和“黴”,臭是一臭,臭豆腐;黴不是倒黴的意思,黴是二黴,一黴是黴千張,二黴是黴乾菜。紹興還有幾件特產,一件是扯白糖,你別聽它名字裏有“白”,但它剛開始是黃色的,白是扯出來的。還有一件是臘腸,是用豬肉和豬腸在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大家不可以光顧着吃,紹興還有一些好玩的特產,一是烏氈帽,二是烏篷船,我把它們稱爲“二烏”,2、烏最好玩。可以邊劃邊看風景。

紹興真是一個好城市,作爲紹興人,成長在這樣漂亮而又富有個性的地方,我感到榮幸,我要保護大家的土地,保護大家的家園。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0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裏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裏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牀的鬧鐘。看向窗外,家家戶戶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後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時,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願新的一年裏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裏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穫滿滿,衣兜裏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衆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爲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爲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1

過春節嘍!過春節嘍!我期望已久的春節終於來了。我的爸爸媽媽提前辦好了年貨,家裏煥然一新!就盼着今天過春節。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一家人歡聚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糖果,抱着餃子,看着春晚的晚會。按照我們東北的傳統習俗,這餃子餡兒可是不能馬虎的:餡兒裏放硬幣,誰吃到誰就會財源滾滾;餡兒裏放花生,誰吃到誰就會升官發財;餡兒裏放糖,誰吃到誰的日子就會變得甜蜜蜜的。

大年三十這一天的晚上,在街道上每家每戶都會掛上亮堂堂,紅彤彤的燈籠,表示在新的日子裏紅紅火火;大門上要貼鮮豔的紅色對聯,表示祝福我們的日子會像對聯上說的那樣吉祥如意。到了晚上,餃子已經就位。在那些白白嫩嫩的餃子中,只有10個餃子中有花生。爸爸把包好的餃子倒進沸騰的鍋裏。過了一會兒,豐盛美味的飯菜擺在了桌上,餃子也一盤一盤的擺在桌上。家人們每個人都面帶笑容,高高興興的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只見那圓滾滾的餃子口水直流,我連忙夾了幾個餃子。媽媽和小姨一開始第一個就吃了雙花生,緊接着老爺、爸爸、哥哥、大寶和我都吃到了花生,一聲聲歡呼,一陣陣歡笑在客廳裏徘徊中。等到晚上十二點兒,鞭炮聲一次次響起,我和哥哥都想下去玩,可媽媽說:“今天是你們的本命年呦!你們晚上不可以出去,不可以看星星和月亮!”媽媽說完,我們倆只能乖乖的繼續守歲了!收到了好幾個紅包的我覺得過年真好!不一會兒隨着鞭炮聲結束了,春節聯歡晚會圓滿落幕了……大家都回到各自的的房間睡覺去了

我喜歡春節,喜歡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因爲家裏每時每刻都洋溢着幸福。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2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據說早在西漢就已出現,可謂歷史悠久。在我的家鄉溧陽,元宵節又賦予新時代的元素,形成了新風俗。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每年元宵節我都會去燕山公園觀賞燈會。這裏正在舉辦宋團城觀燈節,燈光璨璨,造型各異,人山人海,蔚爲壯觀,元宵節去燕山公園賞燈會,已成了家鄉的新習俗。

這裏的燈大多是用鐵架子搭出形狀,在被上各型各色的布里面,裏面放上燈泡做成的。在燕山公園,正對學校的大門上,早已架起了長方形的門。亮光四射,隔着幾百米都能看到。在大門後有兩條路,一出一進。在兩條路的中間,總會擺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花燈。燈的種類極多,五顏六色,而且年年都不重樣。你看,孫悟空手握定海神針,滿身金光似乎隨時會跳起來,翻個筋斗去斬妖除魔。和諧號亮光四射,似乎會嗖的飛出去,無影無蹤。馬似乎活了,一聲令下,就開始狂奔,令人望塵莫及。除了這些製造難度較高的各型各色的燈以外,普通的燈籠也是有的。顏色或紅或黃或白或紫,五彩繽紛,位置或放地上或掛樹上或者漂在水上,無處不在。

在往裏走,右邊是遊樂場,左邊是一個巨大的草坪,因爲範圍大,所以草坪上的花燈是每次燈會最大的之一。去年是按新中國成立之後,每年的發展爲主題的20xx是一隊軍人,用上了電動設備,會左右旋轉。

再往前走就是美食(玩具)一條街,這裏可能是燈會中人最多的地方了。布牆燈籠屋頂沒有一個不是紅色的,盡顯着元宵節的熱鬧。

下面有兩條路,一是從美食一條街抄近路或者按原路繼續往前走。繼續走下去是……

去年的燈會真棒!而今年因爲疫情的原因就沒有賞成,只能期待疫情過後再彌補了,否則會覺得萬分遺憾。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3

做籺是家鄉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或已經開始做了。“籺”是粵西地區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的最爲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餈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後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節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蔥、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裏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後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裏,舀一點剛纔炒好的餡,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對摺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摺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纔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4

在我們這,有許多的節日,其中我多最喜歡中秋節。每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平時望見的月亮,今晚的月是無比的圓,就如銀白色的玉盤。

有人說,新月是不怎麼圓的,半月是像飄着一樣的,而圓月是像西子之明眸一樣的。聽說這一晚的月亮,很是神祕、迷離、獨具情調。

如果可以,我願在月中漫步,聽她講古先的傳說;也願靜靜地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月光灑在了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與月共處,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着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靜地夜晚,在靜寂地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的美好。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ye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望。也曾聽到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首詞的作者是張若虛。

這首詞寫出了作者想到了永恆的月亮和人世變遷。於是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寫出了詩人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奧祕,感懷宇宙永恆生命短暫。但是一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可人才輩出無窮無盡,就和永恆的月亮共生於宇宙中。

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出瞭望月思鄉的感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

中秋節的確是一個賞圓月的日子,又可以吃月餅,又可以賞月,真的是一舉兩得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5

在南方,每年端午節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會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牆角處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蛇。在門旁邊插上艾葉,有滅蟲驅鬼的說法。

傳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

那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屈原。可是楚國的奸臣卻非常討厭他,於是,就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就不相信他,後來楚懷王被殺,他兒子楚襄王把屈原下放到江南地區。

屈原懷着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等很多詩,後來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做的糉子投入江河。

所以,端午節就會包糉子。我們會在端午節頭一天晚上包好,用柴火煮一個晚上,一起牀,便能吃到美味的糉子了。

做糉子的方法很簡單。先拿糉子葉洗乾淨,取出糉子葉一端捲成錐形,再往裏面撒米,小火煮一個晚上就可以了。

端午節又怎能少得了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前,河面上有兩條龍舟。一隊是紅龍舟,另一對是綠龍舟。隊員橈手意氣風發,一個個勢在必得的表情。

比賽一開始,船如離弦之箭,在江上飛馳。一時間,鼓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蘊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