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1

四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不好,關鍵在於老師。老師要精心設計,悉心指導,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教會他們表達的方法。

一、在教學實踐中實行這樣一套指導方法。第一步以本爲據,總結寫作方法。課本是範本,課文是範文,每次作文指導,細心的老師要從課文中尋找出切合學生學生實際的寫作方法,作爲科學依據,文本結合讓學生仿效訓練。第二步出示“下水”範文,進一步印證課文中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運用這種寫作方法並不難,很容易掌握。第三步,點撥指導,讓學生明確運用這種寫作技能最容易出現的幾種毛病,進一步加深印象,進而掌握這種寫作方法。第四步,當堂作文,強調學生實際運用新的寫作方法,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抄襲他人習作的現象。第五步,習作改評,緊扣指導重點,凡能正確運用新的寫作方法作文的學生,儘可能給予滿分鼓勵。當然,這種教學模式不一定科學,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教學實際,總結出既合學生實際,又有個性特點的教學規律來指導作文的實際教學。

二、 、精心撰寫下水作文,體驗學生寫作的甘苦。在學生看來,教科書是專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祕,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師能運用新授的教學方法寫幾篇下水作文給學生以示範,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定然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看,感到運用新的寫作技巧其實並不難。因此教師寫下水作文不但可以釋除學生的神祕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可以使教師體驗寫作的甘苦。還能使學生經常地練練筆,給學生以勤動筆的示範,還可以瞭解到學生習作實際,作文的重點、難點在哪裏,學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裏。這樣就能在備課與指導時有的放矢進行突破。

三、批改作文緊扣重點,讓學生收穫成功的喜悅。批改學生作文是老師最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兩個“極端”,要麼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面面俱到,教師實在感到力不從心,也難做到;要麼只閱不批,只閱不改,寫上批閱日期了事,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筆者以爲,批改作文必須緊扣指導重點進行。每次作文訓練都有一個訓練點,翻開學生作文,便可一目瞭然。對運用得法的學生,老師儘可能在“眉批”欄中用簡短的語言予以肯定和讚許,在“尾批”處予以總結性褒揚,在評定等級與分數時儘可能往高處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行”、“我能”!至於對於運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責怪,因爲訓練目標比較單一,一般學生稍加提示,便會明白,因而只需予以巧妙的點撥與鼓勵,便可矯正習作的問題。至於綜合性的錯誤,如錯別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時間集中加以解決。

四、及時反饋篇評價,讓學生再生寫作衝動。農民種地有“三分種,七分管”之說,指導學生作文也應該是“三分導,七分評”,有效地評講作文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1、評講必須及時。講評是反饋的一種重要形式,必須講究其時效性,學生作文後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須反饋評講,不能久拖不評,拖久了就會模糊學生對訓練重點的印象,沖淡學生寫作興趣,進而阻礙學生急切獲取新的寫作知識的慾望。

2、評講準備必須充分。評講的目標必須明確,評講的方法必須不斷的創新,評講的程序必須清楚,評講的材料必須詳實(講評原始材料必須源於作文批改記載)。

3、評講必須緊扣重點。訓練什麼,評講什麼,必須有針對性,不能鬍子頭髮一把抓,正反例證也必須來源於學生習作,通過對此評講,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新授的寫作方法。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必須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加強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必須引起每個管理者與執教者的高度重視。筆者堅信,只要我們主動地去探究,不斷地去實踐,認真地去反思,就不難從中總結出帶規律性的作文教學法則來。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2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緻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纔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在學習《我愛家鄉的紅橘》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觀看關於紅橘的資料圖片,還讓學生訪問種植紅橘的農民伯伯,使學生對紅橘生長過程和紅橘樹的外觀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對紅橘的色彩、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把紅橘果實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品嚐,加深對紅橘的印象。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緻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困難了。

二、“不積跬步,無以到千里”。

量的積累纔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本期我佈置學生每週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文體活動課,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讓學生每週寫兩個日記,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的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做手工,諮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範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

如果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更加嚴重,寫出的文章也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老師要根據本班實際,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要使學生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老師可以根據兒童的特點,帶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老鷹抓小雞”,“丟沙包”,“桌子上拔河”等遊戲。學生親身感受,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文的信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並不高,老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於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以前我忽略了這一環節,學生每次習作時,我只是要求學生修改,但未引導他們如何修改。每次作文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學生寫掉字、寫錯字,還有些句子不通順等錯誤。由此看來,成功的作文必須要經過反覆的打磨。老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先寫好草稿,然後再修改良好習慣,並根據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文采。

寫作文是語言素養的一部分,作文教學應從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實際,尋找適合學生的作文途徑,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文章。這是一項重要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需要老師不斷探索、實踐、創新。

小學的作文教學反思 3

作爲一名教師,最頭疼的當然是作文教學。那麼,該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呢?我覺得低年級小朋友寫作文就應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入手,從自己的生活中把所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和想到的東西來寫一寫。這樣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了,作爲語文老師,就必須瞭解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社會生活環境、採取生動具體多樣化教學方式。使他們做一個留心生活的人,讓多彩的生活課文發起學生的慾望。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一些方法:

1、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

“寫話”需要內容。爲了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我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人、事、物,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做過的寫下來。告訴學生,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寫話的內容,它爲我們寫話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並引導學生觀察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然後比一比,看誰的觀察能力最強,寫出來的內容最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斷從生活中獵取許多感興趣的寫話內容,甚至大人們不注意的事物也進入了他們的視野,成爲了寫話的材料,然後把自己觀察到的、喜歡的、幻想的、開心的事情都寫了下來。然後展開積極討論相互補充認識然後開始寫作,寫完後交流評議,老師指導。

 2、結合課文詞句,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

我從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就有計劃地嘗試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進行說寫訓練。先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說話,要求學生把話說通順,說完整,說準確。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把內部語言轉化爲外部語言,從而使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當遇到說得不到位或說得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時,讓同學加以補充,教師加以點拔,從而促使學生的說話水平得到提高。說的形式力求多樣化,有個人練說,小組互說,選出優秀的同學比賽說等,同時開展小組互評、全班評說等活動。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學生“說”的慾望強烈,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才能自覺地投入到“說”的訓練中。然後再訓練學生動筆把自己所說的話寫下來,讓口頭語言轉化成書面語言。

例如:在上《兩隻小獅子》一課時,教師讓學生運用文中的句子“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說一兩句話,先說後寫。我讓學生說說你在家裏學會做什麼了?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我學會了洗手絹;有的說,我學會了洗碗;有的說,我學會了掃地;還有的說,我學會了自己整理房間……說完後,我讓他們把自己學會的本領用幾句話寫下來,有學生寫道:“一天,媽媽見我把不喜歡的東西亂丟,對我說:‘孩子,你從小要學會生活的本領,長大才能靠自己生存。’聽了媽媽的話,從那以後,我學會了自己整理東西,媽媽見了,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這樣的訓練降低了寫話的難度。一段時間後,學生大多能通順、正確地寫一幾句話,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又培養了他們的寫話興趣。

 3、提倡學生堅持日記寫作。

老師作了很多工作,學生仍不一定能夠掌握。寫作屬於藝術範疇,一天不練便成了門外漢,僅靠課堂上或在學校裏的努力仍然不夠,我們一定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督促他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只有在寫的體驗中,才能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他們的思維整潔程度。所謂熟能生巧,便是如此。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訓練是作文起步訓練的主要途徑,有效地指導學生寫話,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還能逐步培養學生養成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爲只要注意培養和保持孩子濃厚的寫話興趣,一定能讓他們樂寫、會寫,並寫出更多生動、精彩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