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年末回鄉給父母送錢經典隨筆散文

年末回鄉給父母送錢經典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一條筆直的鄉間公路把我引向久違了的鄉村,沿着阡陌來到父母的墳地,久年失修的渠坎旁羣塚座座,荒草萋萋,茅蒿重重,殘枝敗葉在酷風裏搖曳。乾枯的渠道里填滿了垃圾。舉目一掃,又添新鬼,家鄉的大伯大娘陸續在此棲身了!我曉得,早在那個年代他們有的曾經是能工巧匠,有的乃行家裏手,和父母一樣過着緊巴巴的歲月,在大集體的田園裏嘻嘻哈哈的勞作,不曉得啥是累,啥叫苦。爲了料理生計默默無聞,不求回報,操守德行,傳播良心,在整個村子裏德高望重,名播鄉里。怎麼說走就都走了啊!頓時使我眉頭緊皺,心情失落極了!

年末回鄉給父母送錢經典隨筆散文

我站立墳頭舉目遠望,一望無際的麥田覆蓋着斑斑駁駁的積雪,樓房幢幢替代了昔日的土坯青瓦,條條村路,縱橫交錯,水泥鋪面,平平坦坦。看來鄉親們已經脫貧致富,過上了美好生活,鄉村的變化給了我幾份安慰,緊鎖的眉頭舒展了許多。

家鄉坐落在平川大壩漢江河邊,昔日的村舍參差不齊卻錯落有致,生產隊近五十戶人家,同耕鄉間地,共飲一井水,晨聞雞鳴,夜聽犬吠,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吃飯都要互相串門子說說笑笑拉拉家常,整個村子生氣盎然,熱鬧非凡。那時的村路雖窄,行人不少,推車挑擔的人來人往,村中還有小學校醫療站小賣部什麼的,朗朗讀書聲在田野裏飄蕩;池塘裏,蛙鼓聲聲,荷花盈盈,蜻蜓點水,燕子銜泥。人們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與人之間關係融洽,鄰里祥和;說出來話是親切溫暖的,從每個人的目光裏都能讀出信任來;那些年雖則家家清寒,但親情溫暖不缺,誰家要是過婚喪嫁娶之事,一家過事百家忙活......每到臘月二十三就聞到了年味,人們放下手頭的農活,打掃房前屋後,拆洗被褥牀單。村裏的男男女女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嘻嘻哈哈進城置辦年貨,做出來的年飯互相分享,開心無比,其樂無窮。不等太陽落山,鄉親們就敲響了迎春鑼鼓敲,村頭老槐樹下那些敲鑼打鼓的人們個個神情振奮,激情洋溢,看架勢非要把月亮敲出來才肯罷休。

如今會敲鑼鼓傢什的老人一個個走了,鑼鼓不響了,小學校沒有了,醫療站也蒸發了,生產隊的場面也被開發商辦起了磚瓦窯廠。記得那個場面大呀,鄉親們把秋夏二季的莊稼收割回來全在哪兒脫粒晾曬。夏天,沒有月亮的夜晚,掛在樹梢上的汽燈呼呼呼吼,逗得螢火蟲翩翩起舞。大人們在場面上加班趕活,同齡孩子三五成羣地在麥草攏裏捉迷藏、睡覺覺等待大人回家;大雪紛紛的時候,小夥伴們在場面上踢毽子、滾鐵環,玩膩了就去五保戶老人屋裏避風取暖,聽老人講前朝後宦…..老人坐在牀頭“來,娃娃們,把小手手伸到爺爺的鋪蓋裏暖和暖和!”是的,過去的鄉俗,鄉情、樂趣再也找不回來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鄉村公路,交通便利了,物資豐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門樓高大,圍牆壁壘,人心隔肚皮,一家不知一家事兒。幢幢樓房一家比一家修的漂亮,卻關門閉戶的。我連喊幾聲,裏面無人空蕩蕩的。找不到說話的人,也找不到拉家常的地方了。這些年,中年人都出門打工去了,青年男女咱一個也不認得,他們讀完初高中後就外出謀生或嫁到外地不願回來。剩餘的老人則長期留守家園,照顧孫輩,還要打理農活。這時,我發現有四五個不認識的打工回鄉的後生,在山牆夕陽照射處“挖坑”,我上前問嘴角叼着香菸的主:“這娃子,我是你文伯,你爺你婆可好?”他顧不上看我一眼儘管出牌:“死了死了死了,球,別問了!”呀!這不耐煩地態度使我愕然,半晌無語!難道往日的鄉情、鄉音被大伯大娘們帶到墳墓裏去了嗎?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