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間八月散文

鄉間八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2K 次

豫東平原鄉間的八月爲人們搭起了一個綠色的畫廊。

鄉間八月散文

苞谷的青綠,大豆的墨綠,花生的黃綠,還有紅薯、芝麻,深深淺淺不同的綠色充滿了無限生機。那一望無際的苞谷地讓中老年人想起北方的青紗帳。又好似國慶時候天安門前那盛大的閱兵隊伍。整齊威武、那個個苞谷像極了士兵荷槍實彈。近處瞧,玉米棒子豐滿又不失嬌好的身段,棕色秀髮垂肩,正值青春妙齡個個露出掌上明珠的派頭。大豆就沒有那麼幸運。主人外出打工倆月有餘,大青蟲、造橋蟲、豆蟲趁機興風作浪,啃得葉子破爛不堪,如年久未縫的舊漁網。野草野菜也來欺凌,爭肥、爭水、爭陽光,弄得整日心惶惶,面黃肌瘦,有苦無處訴。花生就比較聰明,將娃娃放在土裏孕育。風吹不着雨淋不到,土裏害蟲也少。中秋時節,早熟的品種已經成熟,拔出一棵,白白胖胖的花生綴滿根鬚,看着讓白鬍子的爺爺眯眼嘻笑:多像兒孫滿堂的自己啊!大豆已經蒼葉,個別晚熟的幾棵仍舊青枝綠葉,還可以吃毛豆。記得我小的時候往往在西河就是運糧河坡上,幾個小夥伴兒挖個竈臺一樣的洞,撿拾一些樹枝、樹葉等乾柴,從地裏偷來的紅薯放底下燒,上面用粗一點的棍子棚起來放上毛豆來燒。想起來那時、那燒毛豆、那燒紅薯,嘴裏還欲流口水,當然,還有那一張張可愛的花貓臉。

剝下一碗青豆放在蒜臼裏搗碎,放入蔥薑末、鹽、味精、肉味調料等,放麪粉調成稍稠糊狀。搭鍋放油,油熱將糊倒入鍋內煎成兩面柿黃色,取出在案板上切成四分見方豆腐塊狀,俗稱豆丸子。然後,做熗鍋面將豆丸子放入同煮。蔥花薑末的焦香青豆的豆香,濃郁的麪湯,真是美味。

若不是城裏的嬸嬸幾次三番地嘟囔叔叔,鋼絲刷兒、塑料刷兒不好用也不環保;若不是大娘天天嘮叨,大爺說啥都不會去種那幾行蜀黍。原因是成熟時節引來成羣的麻雀,把蜀黍籽叨個精光,那倆無精打采的稻草人根本不起作用。蜀黍是五穀類的一種與高粱類似,可與小麥一同磨粉蒸饅頭、烙餅。大爺種它主要用途不是爲了吃,而是用去掉籽粒的光禿蜀黍穗子,俗稱“茆子”。可以做廚房刷鍋的炊帚、掃案板的把子、掃地的笤帚。結穗子的一米左右長的一截細細的莖我們俗稱“黍挺子”可以納鍋蓋,鍋蓋即可蓋鍋又可擺放餃子、麪條、大餅等。雖然現代社會這些用具早已被替代,但像我嬸嬸那樣的懷舊人因爲她還算不上老古董仍然喜歡用這些真正綠色、環保的日常用具。

八月中下旬是收穫的季節,走在鄉間滿眼都是金黃的玉米,燦爛耀目。路旁道邊、院裏牆上,有的竟然一堆一堆睡在大樹的樹杈裏。此時若是您到鄉村來,沒有佳釀香茗卻不缺土味。煮花生、煮毛豆、烤玉米,再來一盤松花蛋拌黃瓜。冰箱裏有冰鎮的放了冰糖的綠豆湯,消暑解渴,當然並不缺啤酒飲料。主食,要麼手擀撈麪,要麼烙饃卷菜皆依客人喜好。農家小院裏茄子、番茄不種,見光通風不好不易結出理想的果實,但是小蔥、韭菜、荊芥、芫荽還是有的。若吃撈麪,省事兒就在壓面機上壓麪條,青茄削皮切丁放水裏泡出澀味,番茄切丁水發木耳切片,若喜吃肉再切一些肉丁,搭過放油將蔥姜烹出香味,後肉丁、茄丁依次下鍋,稍後放進番茄丁,菜三、四成熟時加水,煮幾分鐘出鍋前撒上荊芥、芫荽,傳統的吃法還需要鹽、香油、香醋調味的蒜泥佐飯。這樣,撈麪條纔算完工。我若說味道好,您以爲自誇,究竟怎麼樣吃過才知道。

暮色四合,微涼的風帶着五穀的芬芳吹進農家。路燈已經亮了,橙紅的柿子壓枝欲斷,紅彤彤的棗子密密麻麻,石榴有幾個已經咧嘴含笑。我覺得“焦饃”可能是我們豫東地區纔有的很有地域性的一種食物。它之所以沒有被廣泛流傳大概是因爲它即不夠美味也算不上美食吧!做起來太簡單沒啥技術含量,但是,有一點兒值得稱讚比起油餅、油炸類的'食品,它更屬健康食品。中秋晚上我們這裏的風俗是要吃焦饃的,這時新的芝麻打下來了,現在芝麻不稀罕,過去應該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吃的。我沒問過老輩兒估計吃焦饃因它又圓又大像月亮象徵團圓的美好寓意。好面、芝麻放少許鹽和麪,過去在“鏊子”上烙,現在“鏊子”基本絕跡,改用平底鍋、地鍋,城裏都用更先進的電餅鐺了。烙出兩面糊花兒就熟了,主要是得烤至又焦又脆,掉到地上摔得粉碎爲佳,那樣吃起來不累牙齒才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焦饃”。

饃卷菜可謂花樣繁多,依各人口味、喜好弄菜。烙饃和麪要軟一些,面軟饃就軟吃起來外焦裏軟,稍微黏甜,麥香濃郁。但是不易擀容易粘案板、擀麪杖。火候同樣關鍵,火小了饃炕的太乾,火大了饃糊了還不熟。菜就比較好做,小孩子喜歡煎雞蛋、炸香腸,雞蛋就煎荷包蛋,香腸切斜大片熱油快煎,這些弄好,放入蔥末、芫荽饃,也可撒些兒青蒜、蒜黃末,卷好吃起來味道鮮香,生蔥、蒜香尤爲勾人饞涎。大衆化的吃法是炒青辣椒或者辣椒炒雞蛋,烙饃的筋道正配辣椒的辣香。喜歡清淡炒一盤小豆芽與胡蘿蔔絲兒,放兩片生菜撒一點兒辣椒、胡椒、孜然粉捲起來就好了。不管那種吃法一定趁熱吃,饃、菜涼了吃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尤其是烙饃。吃饃當然離不了稀飯,地鍋最好但是現在都用電飯鍋了,紅薯幹放入鹼水泡過的豇豆或綠豆或豌豆,紅薯幹、豇豆煮的爛熟勾入水澱粉或者麪糊,沙沙的且又有紅薯片獨特的香味,我覺得好喝,不大的一碗街上賣一元五角。如不喜歡,紅薯稀飯、南瓜粥也是信手拈來,新紅薯、老南瓜案板底下、桌子底下滾的都是。

50歲往下的中老年人都有吃雜糧的喜好,當秋糧紛紛登場,東家大娘、西院二嬸開始忙。曬乾菜爲芝麻葉面條、雜麪包子做準備。芝麻將成熟時到地裏打青綠芝麻葉,當蘿蔔拔了時的蘿蔔英,地鍋蒸熟焐爛,太陽底下曬乾就好了。黃豆加紅薯幹磨粉,玉米麪磨粉,和麪條面時抓上兩把豆麪就是豆麪條,芝麻葉泡透洗淨擠出水分,食用油最好是熟豬油或者炸過食物的熟油揉搓下鍋,麪湯稍稠爲好,盛到碗裏撒香菜末、拌好的芹菜丁,澆上小磨香油、辣椒油,喜歡吃醋也可稍澆點兒香醋。老頭、老太太們讓孫子、兒媳騎着電車跑十幾裏來到鄉鎮,就是爲吃這一碗豆麪條,你說好不好吃!若把黃豆換爲綠豆就是綠豆麪條,更是難得的美味。今天吃罷豆麪條,明天又想玉米麪餅子。好面、玉米麪二八或者三七的比例就行了,滾水燙麪,好面不可以都摻進去,還要留下三、四份留待燙好晾涼和麪時摻進去。放平底鍋裏烙餅,火候正好時一張餅一鼓兩張皮,外皮柿黃花點兒,裏瓤兒粘甜透着新玉米粉的香味,真的色香味俱全。

隨着八月的腳步,鄉村人家嫁娶的喜事也接踵而至。

在八月十五這個重要的節日裏,那些打算娶媳婦的人家往往要備一份厚禮,去女方家裏做客,俗稱“看好兒”,就是商定結婚的日子。由媒人和男方長輩及親朋,還需村裏的頭面人物,能喝酒、會划拳者同行。這份厚禮隨着百姓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真的越來越厚。肉類:一塊豬肉二、三十斤,叫“禮條子”;紅公雞四至六隻;大鯉魚四到六條;熟牛肉也得幾斤。水果類:香蕉、橘子、橙子、蘋果、哈密瓜、獼猴桃、龍眼等,見樣最少兩箱。乾果現在都是什錦果盒,核桃、瓜子、葡萄幹、榛子、西瓜籽、南瓜籽等拼起來的果盒至少兩件。飲料類:純奶、酸奶、營養快線、王老吉、綠茶、紅茶、雪碧、可樂、橙汁、啤酒等,也是兩箱以上,好事成雙嘛,中國人信這個尤其老百姓。另外,箱裝五香牛肉、火腿腸、松花蛋、紅糖、白糖、冰糖、香菸、白酒若干。還要給未過門的兒媳準備一份禮錢,過去說是賣衣服的錢。三五萬不等,若男方沒有樓房或者蓋的房子令女方不滿意,這個錢就不是幾萬了而是十幾、二十萬。在這個重要的宴席上,男女雙方千方百計也要將對方灌醉一兩個,那真是捨命陪君子,只有如此方顯出勝方的能耐及體面。不醉不還是終極結果。

……

當聲聲鴻雁將告別丟給斜陽,鄉親將希望埋在土壤。沃野千里,凝固着黃色的波浪,那是鄉村雕刻的時光。

當月光把夜的影子拉長,誰家的窗前還掛着月亮!冰涼重露重逢菊香,也把母親的思緒染霜,城裏不知季節變換,今夜,千里之外的異鄉秋風是否一樣涼!

2013.10.20.運糧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