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潤澤心田三千年散文

潤澤心田三千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今講堂村,在商朝時域名爲“箕城”。

潤澤心田三千年散文

距講堂村西二里之遙,當地稱爲“箕神坡”的山腰上,靠西面東,有南北寬100米,東西長150米的山坳。山坳中有“箕神廟”遺址。山坳左右及上方有弧形山棱如箕狀,山棱之上又有間隔百餘米水平一線羅列的三座土峯,如王冠之上三支犄角。山棱與土峯皆可見人工夯築痕跡。引領我們調查的村幹部宋守青說,老輩人相傳箕神坡地形爲順山就勢加人工夯築而成,以壯箕神廟之威儀。據說當年廟宇存好時氣勢恢宏,雄偉壯觀,有箕神塔、箕神塑像、碑刻、壁畫等,可惜今日只剩殘垣斷壁。其中心位置有南北寬10米,東西長20米,坐西朝東的主體建築根基與土牆遺蹟。山坳間樹木繁盛,荒草沒膝,山坡上荒草灌叢間到處散落着灰色褐色繩紋古瓦片和個頭碩大的古磚塊。經鑑定爲漢代繩紋板瓦與唐代繩紋磚殘片。遺址中央草叢中躺着半截清代重修箕子廟的功德碑,除碑首石刻“樂善好施”四個大字外,其餘字跡已模糊不可辨。箕神廟供奉的是箕子的神塑和他不朽的魂靈。據范文瀾主編《中國通史》載“箕在今榆社”。清光緒版《榆社縣誌》載“箕山,在縣東三十里,即箕子始封處。山形如簸箕,上有三土峯峙列其頂”。同時載有清乾隆時榆社縣令費映奎詩:

謁箕子祠

講堂西去草葳蕤,砥柱三才尚有祠。

故老能傳商氏邑,鴻文卻少柳州碑。

覡巫奏罷村村樂,風雨歸來片片旗。

欲爲蒼生祈賜福,剛柔交克雨餳時。(餳應爲“日”旁)

殷商人胥餘,商紂王之叔,子爵,官至太師。始封地在今山西省東南部、河南省東北部一帶,治所在箕城(今榆社縣講堂鄉講堂村)。史稱胥餘爲箕子。紂王荒淫無道,箕子屢諫不聽,反被其囚禁。商紂敗亡,周武王將其釋放。其去向留傳不一,一說他舉族往朝鮮,後被武王封爲朝鮮王,有箕子朝鮮之說;一說他隱居原封地,與民躬耕。不論去向如何,他與紂王品行截然不同。他施政仁愛寬宏,鼓勵農桑,與民同樂,深受子民擁戴。被當地百姓崇敬爲箕王。據傳,他感佩武王的寬宏,回朝將《洪範九疇》獻與武王,經過故都殷墟時觸情生情,寫下了《麥秀歌》,表達了他對奢靡殘暴誤國的憂怨。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與吾好兮!

箕子所著(有說其釋意的)《洪範九疇》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思想和治政理念,爲歷代政治家所尊崇、汲取和傳承。箕子的思想品格與政治理念爲儒家宗主孔子所尊崇,稱比干、微子、箕子爲殷商“三仁”。後世的文學大家柳宗元更是推崇備至。近代學者稱箕子爲殷商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的先驅。並推崇爲“中華第一哲人”、“中國文化第一子”。先於孔孟、諸子百家的箕子好比山溝裏飛起的金鳳凰。他在講堂在封邑內留下了許多深入民間與民同樂的.美好傳說,如“上咱則”、“下咱則”、“下車”、“寄子”的故事至今在百姓間耳熟能詳。他的言行、他的思想品格、處世與治政理念所構成的箕子文化在箕城講堂,在榆社,在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亡國的貴族能夠在其身前身後受到人們如此崇敬與愛戴,讓人不得不感佩他的人格魅力,仰望他的思想光芒。

在箕子身後四百多年,在箕城這個地方又發生了一件彪炳史冊的事件。《左傳》記載:“僖公三十三年,狄伐晉,八月戊子,晉候敗狄於箕”。由今人鄭福田、可永雪等譯編的《中國將帥全傳》“先軫篇”中有一段記敘:“公元前627年,晉文公卒。”“這年秋天,狄軍攻打晉國,到達箕地。八月二十二日,晉候在箕地打敗狄軍。先軫說:‘匹夫逞志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一個普通人在國君面前逞一時快意而沒受到懲罰,敢不自已懲罰自己嗎!)’脫下頭盔衝進狄陣,戰死在軍中。狄人把他的頭送回,面色還像活着一樣。”先軫是春秋時代才能卓越、戰功卓箸的將帥,協助晉文公成就霸業。在文公初殤,國家危難之時,深謀決斷,協助襄公大敗秦軍,俘虜瞭如狼似虎的秦軍將領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可是襄公卻因母親(秦穆公女)說情而將他們放了!先軫在朝堂上氣極而唾,襄公沒計較他。在緊接着的反擊狄國入侵的這次戰爭中,先軫率軍節節推進,最後在箕城外與狄軍隔河對壘決戰。先軫身先士卒赤膀上陣率軍掩殺大敗狄軍,一代名將也血灑疆場,以身殉國,以生命向襄公謝“罪”。在戰局勝敗己定,爲免生靈塗炭,在先軫爲國爲民赤膽忠心的精神感召下,兩國在箕神廟談判講和,雙方罷兵,各守邊界,與民生息。之後箕城也亦因之而名“講堂”沿襲至今。村民在箕神坡和隔河相對的小南坡刨藥材時常挖到古箭鏃,一邊是銅製的,一邊是鐵製的。小南坡附近還有塊垣地叫“將屈坪”。《榆社縣誌》載,“清時,榆社留有先軫廟,在縣北七裏處的西神廟凹。”這些都與前面的歷史記載相吻合。這場發生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的戰爭,其結果與古代將星先軫以身報國和以戰求和、與民生息的精神,與箕子思想中的那種危難中的擔當、仁政愛民、崇尚和諧自然的思想核心高度地吻合。古戰場文化成爲箕城文化的一支源頭。

箕城文化如奔涌的長河流淌在這古老的大地上。這種持正愛民、尚勤尚儉、崇尚和諧的思想理念世代相傳,潛移默化,植根於心田,融化於血統。成爲當地居民一種精神生活、價值觀念的引領。

箕子身後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商貿繁華、人傑地靈的講堂鎮。鎮上居民不論窮富都把讀書識字和道德禮義看得很重要。村中田姓家族在明清兩代出過兩位進土。明代朝廷爲誥贈奉直大夫田世業及其子田之穎立“父子大夫坊”。清代陝西西鄉縣士紳鄉民爲榆社講堂藉的西鄉縣令田福謙立“進士坊”。他們所以受到褒獎與擁戴,緣於他們爲官清正、廉潔愛民,與箕城文化的精髓一脈相承。

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講堂人大義凜然,浴血奮戰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線。因爲拒絕維持,遭日軍洗劫,發生過駭人聽聞的講堂慘案。1943年3月2日,日僞軍突襲包圍了講堂村,屠殺村民19人,重傷50餘人,燒燬房屋500餘間。日軍反覆掃蕩,沒有讓講堂人民低頭,在共產黨領導下,英勇鬥爭,涌現了陳福則、鹿生泉等殺敵英雄。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爭上戰場。先後有15名講堂村藉的八路軍戰士犧牲在抗日救亡的戰場上。在大生產支援前線的運動中成績卓箸,邊區行署專員武光湯親自將“堪稱模範”的金字牌匾獎給講堂村。紅色的講堂,浴火的鳳凰,在歷史長河中閃爍着箕城文化的光芒。

民國初年(1914年)講堂村創辦了國民小學,學校大門磚榜上鐫刻的楹聯:“世界大文明力求進步、國民新氣象道在自強”昭示着學校的辦學宗旨與方向。講堂村一直循着文明教化、文化興村的路子發展,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活躍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新中國成立以來,地處僻遠山鄉的講堂村先後有40餘學子考入了國家各類高等院校,受到高等教育。村民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在上世紀末山村大學生還是鳳毛鱗角之時,講堂村居民田海瑞家5個子女全部考上大學,其子田有亮、田有剛雙雙赴美國留學,獲博土和博士後學位,並在科枝領域有所建樹。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講堂讓人傾慕!

現在的講堂村是鄉政府所在地,也是一方治所,一個現代化的集鎮。青堂瓦舍,亭臺樓閣,鱗次櫛比。由東向西綿延二華里,街市繁榮,百業興旺。秀麗的南屯河從村前流過,在岩石河牀上起伏迭宕,形成一個個飛銀灑玉的瀑布和一串串清澈見底的水潭。如同講堂這尊“坐佛”胸前的念珠。拱衛如城垣的南嶺山上,蒼松翠柏楊柳榆槐滿山碧透。在濃郁掩映之中,顯現幢幢廟宇亭閣。由東向西依次有夫子廟、奶奶廟、講堂鄉抗日殉國烈士紀念亭,形成一個文化的長廊,一方旅遊的勝景,一座信念的豐碑!

箕城後人傳承着箕城文化的精髓:和以共存,危以大義。和平發展時期,以包容的心態,傾其智慧與力量,共同建設新家園新生活;在國家危難之時,不計一己之利,不惜一己之軀,捨生取義,勇於擔當。南屯河,家鄉的河;箕城文化,民族的淵源;奔騰不息,綿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