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匠人散文

匠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歲月的雕琢,在山村的臉上寫滿深深的溝壑。北風的呼喊,從山頂爬過,穿過林間,走過山溝,肆意侵虐着這座小村莊。橫七豎八的枝丫擁抱成團,阻擋着西北風吹的寒冷。可,這無孔不入的寒風咄咄逼人,壓迫着每一根埋在大地裏的脈搏,挑逗着,玩弄着,哪怕是深深扎入衣領的腦袋,都不放過。

匠人散文

當,昨夜的風,還撫弄着今日的樹梢,撕扯着,狂叫着。鄉村正在安睡,我卻坐在被窩裏,聽着寒風吹着。故鄉的風,不是一般的冽,只要聽到聲響就會讓你瑟瑟發抖。而,坐在牀上的我,只會把被子裹得更緊,甚至還會身子一滑,鑽進厚厚被子下。

此時的父親,已經開始在院子內製造聲響,先聽到的是水管流水聲,再是做飯的聲音,最後是發動摩托車,然後消失在清晨的寂靜中。父親是一位木匠,他和叔叔搭夥在離家十幾公里外的鎮上開了一家作坊,每天早上都要在雞打鳴之前起牀,然後沐浴在第一縷朝陽中,一路向東,飛馳在鄉間小道上。

冬季的山村,無比寂靜,甚至我躺在被窩就能聽到遠去的摩托聲響,然而,我只是扒着窗戶和他打聲招呼,就繼續鑽進被窩。在被窩裏伸一下懶腰,或發呆,或看書,或繼續睡覺。窗外的寒風吹動着每一寸土地,掀起那些與歷史緊緊粘在一起的回憶,讓它隨風而逝。如同村西那幾道深深溝壑,那些有溫度的,沒溫度的,有記憶的,沒有記憶的,通通都被風吹跑了,只留下一道道傷疤。

父親就是盯着這樣的風,去往十幾公里外的鎮上。路上需要穿過好幾個村莊,並且還有陡峭的山坡與深深的山溝,車速快不了,往返需要需要快一個小時。即使是這樣,他們一直風雨無阻,從未停歇。

我到過父親的作坊,牆上糊的是土,有些土塊開始脫落,懸掛在牆壁上。作坊早先是一家截木篷,有三間瓦房和一個算是比較大的院子。最大的瓦房裏盛放成品和半成品,小一點的放着電刨子和工具,最小的房間裏放了兩張牀,那是父親和叔叔臨時住的地方。

在農村,沒有手藝就意味着不得不從地裏討糧食,可是我們家裏兒女三個,即使父親有手藝,還要繼續幹農活。父親的手上、身體裏,有我們全家人的希望。父親的手藝很精湛,只要是木頭,他都能做成傢俱,比如門、窗、桌子、板凳等等,我家客廳放的雕花長櫃是父親做的,親戚家的門窗也是父親做的,好多好多。那些精美的雕花和精緻的圖案都是他一刀一刀雕刻成的。

曾經,我體驗了父親的生活一天,僅僅一天我就累得趴在牀上,死活第二天不再去了,可是父親,長年累月,一直做着。父親告訴我,每一件物品,只要用心做,心會舒暢,身體累算不上什麼,當你看到親手做成了一件讓你滿意的作品時,根本不會覺得累。

父親都是蹲在桌子前雕花,如果坐着的話,身體會顯得僵硬,刀刻下去也會顯得格外不順暢。父親手裏的刻刀輕輕的在木板上劃過,一遍、一遍、又一遍,不敢用力過大,因爲木板在鋒利的刻刀下顯得格外脆弱,一旦用力過猛,即使是最後一刀,木料也要被捨棄掉,重新做。

我看着父親趴在木板上,眼側着,每一刀都要看着,生怕出錯。父親說如今工具代替了人工,節省了時間,節約了成本,可是質量卻和手工製作的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當你的手,輕放在棱角處,從上到下走一遍,就會知道優劣。手工靠打磨,機器憑感覺,堅硬冰冷的機器雕製出的成品不抵手工的萬分之一。

父親彎着腰,用刀颳着木板上多餘的木料。當我手撫摸着木板時,根本察覺不到那一塊是多出來的,可是父親告訴我,那裏僅僅是多出了一點點,對於我來說,看不出來也察覺不出來,可是對於他來說,是有很大的差距,那意味着這是一件不合格的產品。

如今商場上傢俱多了,很多都是拼出來的木板,並且質量完全不合格,可是顧客看不出來,商販也就不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是合格的。如今顧客在意的不是產品質量,而是價格。當走進賣場時,最先被吸引的就是價格,而不是質量。質量是商販嘴裏喊出來的,如果拍打他們的木質門窗或者桌椅板凳,聽到的必定有巨大的空洞聲,意味着木製品中間是空的,木板是拼接成的。

父親讓我敲擊他做的產品,實實在在。父親告訴我,做人也一樣,必須要實在,不能有一絲造假嫌疑,更不能矇混過關。木桌、木板,必須牢,更要實,這對於工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要求,很多匠人在利益面前會選擇成本最低的,看似掙到了錢,實際上是出賣了匠人的'品質。

只有實實在在,踏踏實實,人才會有出息,產品才能被更多的人認可。父親說,同是一件產品,他人需要半天完成,而他需要兩天完成,價格也別他人的高,因此在生意上一直處於劣勢。可是父親卻告訴我,賣任何商品,就是在賣自己,尤其是親手製作的,可以不掙錢,可以賠錢,但是不能丟了自己的良心,更不能對不起匠人這個稱呼。

父親在木板的拼接處,先是用膠粘,然後用釘子定,再刮平,最後上塗。父親指着剛剛填補過的瑕疵之處,說,如果不補就是一個小坑,別看是一個小小的坑,這更是一個良心的坑,是良心的缺失所造成的。人吶,一輩子能做很多事情,最初做的時候誰也不知是好是壞,但是,一定不能對不住自己良心。

父親經常教導我,如今的人們太過於追求速度與利益,而缺失了品質與道德,世界上還有一種高於價值的東西,那就是精神。匠人的品質在於內心,不僅僅是追求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更追求的是一種永恆不滅的精神。

一件產品,賣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產品背後獨具匠心的魅力與靈魂。匠人是在精益求精中再求卓越,在產品中賦予靈魂,更讓精神傳承下去。在雕琢產品時追求精細,不記代價,賦予匠人的情懷,始終如一堅持下去。在顧客看到商品時,就能過明白匠人的心。顧客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匠人獨特的心思與情懷。

如今是一個尷尬的年代,商品在不斷增多,而匠人卻在不斷減少。父親告訴我,如今無數的匠人被利益薰陶,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品質,而去追求更大的利益價值。太多的匠人耐不住性子,無法專注做一件精緻的產品,這並沒有什麼不好,至少能讓我們看到,有些東西是價格所取代不了的。

每每父親總是告訴我,我是他最滿意的一件作品。我們可以缺少點什麼,但是有些東西我們缺不得。農村的風,吹動着每家每戶的屋頂,播種下貧窮的種子。農村人,我們鄉下人,山村人,可以窮,可以缺錢,但是我們不缺的是骨子裏面的精神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