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親歷地震的散文

親歷地震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地震,曾在我印象中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像神話一樣縹緲、遙不可及。偶爾從新聞媒體得知某處發生地震,也不過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它如凶神惡煞一般驟然出現,在眼前張開魔爪,露出青面獠牙,隨時有可能吞噬無辜生命的時候,頓覺地震就在身邊,死亡離我們是如此的近;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誰敢保證晴天麗日不會出現電閃雷鳴?

親歷地震的散文

那天,風和日麗,天地間一派融融的祥和景象。人們在初夏的明媚陽光下,爲各自的生活、工作、夢想努力奔波,抑或品茶小憩,享受生活的安逸和恬適。陡然間,地震突如其來。先是巨大陰沉的怪叫聲由遠而近,像天地在吼叫,如怪獸嘶吼,鬼哭狼嚎一般,聽之毛骨悚然;繼而天搖地動。路上的車子顫動跳躍,車輛行駛不前;騎自行車的連車帶人一頭栽倒;糧油鋪的油桶滾出鋪子滾在街上,油灑一地;建築物瘋狂地左右搖擺扭動;房屋瓦片如飛出槍膛的子彈密集穿梭;大樓有頃刻間倒塌壓頂之勢。人們驚恐萬狀,紛紛跑出門去,室外,一片譁然。驚魂不定,有人在哭,有人光着腳丫哆哆嗦嗦,有人赤着上身只穿了內褲站在街上,人人面如土色。當時,我正歡愉地神遊在網絡之中,忽然電腦顯示屏干擾波如黑色巨浪撞擊,屁股下厚重的皮座椅像浪打的小船飄搖晃盪,我身子跟着晃盪,大腦亦是晃晃悠悠的,貌似暈船。不祥之感驅使我向門外衝去。儘管處在一樓,但穿高跟鞋子怎麼如箭般衝下七八級臺階,自始至終渾然不知。

停電,通訊信號癱瘓。人們忙着給親朋好友打電話詢問消息,糟糕!手機忙音!帶來的是如焚的心焦。單位提早下班、學生提前放學,街麪店鋪閉門,人們匆匆趕回家,忙着想法應對下一刻餘震有可能出現的不測。

雖然是五月淺夏,那一夜卻像寒冬一樣的冷,我穿了長羽絨服、絨褲、棉鞋子禦寒。月光,暗灰色,如人們驚恐後的無精打采。人都聚在馬路旁、曠地上,每家房屋裏失去平日的溫馨,空得沒有人影。大家談論了一夜,主題不外乎地震。我坐在路邊臺階上,眼睛酸困卻難以合閉,孩子爬我腿上睡着了。夜是那般漫長,睏倦、無助、無奈、木然之感,甚至有些微的絕望,彷彿看不到眼前的黎明曙光,似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不知旁人是否如我一樣的多慮,我確是經不住寒冷、睏倦的煎熬,索性回到家躺倒牀上。眼睛還沒緊閉,身下的牀忽而“咔吱咔吱”劇烈搖晃起來,我一咕嚕爬起來直奔進衛生間,雙手緊緊抓住暖氣管,身子劇烈震顫,其狀如飛機遇到強大氣流一般,亦像火車駛彎道處車廂對接之間錯位晃盪。樓下傳來騷亂聲,愛人扯着嗓子吼叫我,罵我把生命當兒戲。震停,我又不得不離開屋子,蜷縮着坐在冰冷的人行道邊坎上,聽天由命。

翌日,防餘震。各單位除值班人員外,一律放假;學生停學。路邊、曠地、廣場有人搭建起帳篷,有人搶購方便麪、礦泉水,還有夜間的照明工具,做好隨時可以逃生的準備。商鋪簡易帳篷被聰明者搶購一空。若不是通訊恢復後在洋洋灑灑的雪花點中瞭解到本次地震帶給汶川及周邊地區的嚴重災害報道,我始終不會相信地震是如此兇殘可怕,人們也不會誠惶誠恐地做防餘震的工作。

我們帶了兩個孩子去鄉下避震,鄉村畢竟人稀地廣,沒有高大建築物對生命的威脅;一家人在一起,踏實,即使有什麼不測,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應對。回到老家,亦有種歸屬感。我們依舊沒有帳篷,夜裏八九個人就擠在大卡車的車廂裏。車子是停在大場的,場內亂七八糟堆了麥草垛和包穀杆,昏暗的月光中像一具具鬼魅怪影。車廂上篷了一塊防雨布,但還是隔不了半夜襲來的潮氣,人的肚子受涼撐得像一面鼓,不時“咕咕”響。夜鳥叫聲不絕,淒涼得使人發怵,女人孩子生畏,愣是把尿憋着,也不願意夜裏出車廂解手釋放。一夜似睡非睡,第二天精神欠佳。活潑的小兒子,變得寡言,坐門檻上癡癡發呆,生來第一次經歷如此巨大的恐懼場面,他是嚇壞了。也是那次地震,愛人受驚過度而患了心臟病,過後幾年一直吃藥治療才得以康復。

幾日後回城裏,白天在恐慌中上班,夜間不敢住樓上的單元房,就住學校操場,住大院,住一樓我的辦公室,椅子並一起就是簡易的牀,尺寸不夠而且又硬又涼,就咬着牙硬撐着等待天明。餘震總是意外來襲,防不勝防。一對年近七旬的老夫妻夜裏睡在單位一樓辦公室的地鋪上,陡然聽見地震聲音,老婆一個鷂子翻身三步兩步就衝出了門,老頭兒這才被驚醒,迷糊中伸手摸老伴哪裏去了。老婆跑出屋子,方覺沒叫老伴一起逃跑。事後惹得大家都說笑,一對恩愛一輩子的“老鴛鴦”,大難來臨卻是各自飛。其實想想,求生是人最大的本能,在死亡面前,求生的慾望大於一切,這是最真實最原始本能的反應,無關自私。就如我,餘震來時看到飲水機的水動盪,驚慌竄出辦公室,站院子裏纔想起喊隔壁的.兒子快點出來。兒子跑出門,餘震已停,他異常抱怨,媽媽怎麼不顧他而自己先跑了。無論怎麼解釋,兒子不解。作爲母親,兒子的生命高於自己的生命,只是在生命的關鍵時刻,因恐慌而疏忽他人,瞬間過後,良知立馬恢復。也許,這就是人的本性,於誰都不過如此。

異地親朋來電噓寒問暖,像春風撫慰我們寒冷的心境。公路上不斷有運送救災物資的卡車駛來;我們有了帳篷,有了防雨布;紅十字協會給山區送來純淨水和生活用品;學校搭建起大型帳篷,低年級孩子在帳篷上課。凡是離建築物稍遠的地方,全是帳篷,大小、形狀、色彩不一,這些帳篷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有些來自海外友好國家。我們臨時安置在社區辦公大院,一二十家的帳篷緊靠在一起。白天大家各幹其事,夜間來這裏休息。深夜,打鼾聲、夢囈聲、小孩子的哭叫聲混雜一起,喧鬧着寧靜的黑夜。這時大腦蹦出一個詞語:“家”,從沒有如此對家有這般認真思考,憐惜,也沒有如此認真思考過人生。帳篷中睡着的人們,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小孩;當然也有官員,有平民;是地震讓他們聚在這裏,體驗同樣的驚心動魄和有家不能回的感覺。災難對於每個人是不分尊卑貴賤的,生命在此一樣的平等。人類雖然無上的偉大,但身臨自然災害,又是如此的渺小無力,和螞蟻不差一二,隨時都有可能穴潰身亡。人可以因職業因地位而被劃分成三六九等,但夜間躺在地震棚,一樣的受酷暑的煎熬受蚊蟲的叮咬,一樣的對死亡充滿恐懼,對生命充滿敬畏。一改裸睡的習慣,不方便只是原因之一,主旨是怕夜間地震襲來,逃跑不便。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說:“孩子,晚上穿戴整齊睡覺吧。萬一被埋掉了,有個囫圇的屍身,讓救的人挖出來也不怕光着身子難堪。”話聽起來不那麼順耳,但事實真是如此,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老人年歲大了,自是把死說得很輕鬆,年輕人笑她老糊塗了。

做飯時間,全家總動員,大家一起行動,可減少在室內待的時間。愛人向來不願進廚房的,防震期間忽然勤快起來,幫忙擇菜洗菜,幫忙洗碗,孩子像是忽然間長大,變得乖巧懂事。鄰居大媽,死活不讓兒子媳婦孫子上樓,每餐她獨自做好飯,送往帳篷給他們吃。她說自己年歲大了,即使是死也無憾,孫子還小,需要爸媽照顧,誰都不能有閃失。這就是災難時期的一個普通母親,她用一句平常的話詮釋了母愛的偉大。

我地只是汶川地震波及的地區,傷亡數百人,百姓財產損失十分嚴重。我們是幸運者,有驚有險,終而逢凶化吉。親歷5.12災難,給人以生命、親情、友情、家庭諸方面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珍貴,人生無常,懷揣一顆感恩和知足的平常心,活在當下。地震告訴我們:生活在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無疑是幸福的,人間大愛小愛彌足珍貴。也許親歷了地震的人,都會大徹大悟,懂得怎麼樣生活,懂得倍加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