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

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我們都知道散文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成員,那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供大家閱讀參考。

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

  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1

關鍵詞:散文 閱讀 多媒體 情感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來,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之一。從語言色調看來,散文如素描,清淡、淡雅,它是智慧的結晶,是情感的宣泄。散文的筆法無拘無束,變化無窮,在散文的筆下,有奧妙無窮的大千世界,有微妙難測的內心世界。散文有時令我們愉悅,有時令我們沉思,有時令我們長嘆,有時令我們柔腸百轉……

筆者在執教期間,每週的學科備課活動中經常涉及大多數教師在講解散文時出現的問題,重視體裁卻淡化了散文的情感,消失了散文應有的味道。筆者深深感到教師經常重視的是問題、語法及思想內涵,缺失了散文的美感。因此,筆者認爲這一問題是很有必要去探尋研究一番的,那麼,爲何情味深長的散文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卻感覺索然無味呢?那麼到底是爲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教學案例:

一、揭示文章主旨,作者介紹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讀課文。

2.檢查學生自讀效果。

3.分小節朗讀課文。

三、再讀文章,理清思路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與討論文章有關問題。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給文章分段。

四、研讀課文,深入理解

逐段分析課文,加以討論探究。

五、品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想必很多教師都這樣上過散文閱讀課吧!這樣上的閱讀課確實也有一些優點: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閱讀目標,從讀入手,指導學生學習散文;從初讀感知課文內容,到品讀文章語言,到體會作者情感,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從而整體把握文章脈絡。所以,很多時候被教師“慣性”演繹,這樣一來,雖然閱讀教學順風順水,四平八穩,但是詩意盎然的散文就被我們肢解得索然無味。這樣散文閱讀就變得單調、乏味,令學生聽得無趣,漸漸對散文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那麼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呢?我認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

散文的教學包括分析散文和欣賞散文。分析散文,教師應該分析散文的情感之美和哲思之美,應挖掘作者所見所聞中的所思所感;同時理解文章的深刻底蘊。欣賞散文,欣賞文章的形式之美和語言之美。爲了使我們的散文教學成爲有效教學,我們教師應該這樣做。

一、指導學生欣賞散文的情感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八年級上冊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設置了在家庭災禍後父親送兒子遠行的背景,描述了父親送子的場面,細緻入微地刻畫了父親爲“我”買橘子的場景,以及“我”的幾次流淚的場景。對於這些,如果我們只是冷眼旁觀、漠然處之,就很難喚起我們的情感。我在對這篇文章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深切體會一個父親在家國兩茫茫之際送子遠行時的牽掛和不忍,和那種滿懷希望但前景暗淡的複雜的心理感受,那麼文章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

具有了審美意境後,教師就應放手讓學生通讀文章。學生自己感受語言材料,隨着學生心理活動和情感的投入,學生就會被文章所感染。在朗讀中,教師可以選擇符合文章的、恰當的背景音樂來襯托文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我在七年級上冊《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在前半部分的“憶花”中,作者回憶起以前和現在的不愉快的事,我讓學生領悟作者的情感,引導學生朗讀時應該用低沉且略帶悲傷地語調朗讀;在後半部分,作者看到生機勃勃的紫藤蘿,心靈受到觸動,我又引導學生應該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去朗讀;在文章的最後“悟花”部分,我讓學生反覆讀,細細地品味,體會課文的主旨。

二、指導學生欣賞散文的哲思美

在散文的有效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散文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人、物的特徵及其生活、場景等表層結構的分析上,要探索隱藏在作者背後的心理感受,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主觀感受。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魯迅的《風箏》中,進入中年的“我”,在回憶並自責青年時代曾奉行“長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而虐殺兒童天性的錯誤,當“我”向當年的小兄弟認錯並期待原諒時,對方卻早已忘卻並詫異地笑着,使“我”陷入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而這種可貴的自責和寬容別人過錯的品質,是建立在“我”自我解剖的基礎之上的。我在對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抓住親情和自省精神來突破,通過這樣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了作品藝術構造的真諦。

所以我認爲,散文文學作品的焦點,並不是爲敘事而敘事、爲寫人而寫人,它所表達的是對生活、社會、人生的獨特的感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隱藏在作品中的信息,從而體會作品的哲思之美。

三、指導學生欣賞散文的形式美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朗讀課文,認真揣摩作者的思路,從結構入手,理清脈絡,使學生感悟到作品的結構之妙,感悟到作品的行文之理。例如,我在對宗璞的《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分析全文圍繞紫藤蘿花抒發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構成,層層深入地表達主旨。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來寫,越來越體現花的活潑熱鬧、生機勃勃;憶花,先寫“我”沉浸在“花朵的光輝中”,感受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然後寫花所受的苦難,最後寫花歷盡磨難又煥發生機;思花,作者開創理性的思考,領悟到生命的美好。我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由紫藤蘿花盛開的景象,體會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真理,表達了對頑強生命的讚歎。

四、指導學生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散文是精緻的語言藝術,因此,我在散文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那些表情達意深刻的詞句,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美妙之處、深刻之意。例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中,“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擠着,好不活潑熱鬧!”這句中,用了“挨”“ 接”“ 推”“ 擠”,四個動詞,通過擬人的手法,把花兒繁密、茂盛盛開的景象生動地描繪了出來,給人一種生動活潑、賞心悅目的感覺,使我們領略到紫藤蘿瀑布的美景。

五、結合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想象在散文閱讀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散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理解文章,想象散文中描寫的事物、描繪的景物,同時可以利用插圖或多媒體課件,爲學生建立廣闊的想象空間。例如,在閱讀《桂林山水》時,教師同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視覺來體會作者的描寫,發揮想象,在腦海中浮現“舟在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畫卷;在閱讀朱自清的《春》裏的語句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着我們上前去”時,教師適時播放一些有關春天的歌曲或音樂,結合着視覺與聽覺感受,學生更容易體會作者的描寫,發揮想象,在腦海中浮現出生機勃勃的、絢麗多彩的春天。

綜上所述,教師應始終將情感投入到散文教學中,因爲情感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筆者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時刻注重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激發學生大膽地想象。在投入情感的同時,還要把多媒體課件適時進行播放,從而一步步對學生進行啓發,使學生動情,最終將情感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相結合,使初中散文閱讀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2

語文味教學法,是一種以語言、文章、文學、文化爲教學內容要素和教學過程層次,以“一語三文”教學模式和其變式爲主要教學方式,以融合文本思想內容與師生生命體驗打造新的教學主題爲教學重心,以營造教學審美意象與意境、建構教學藝術作品爲教學追求,以教學過程中師生共生、共創、共享、共鳴、共融、共進(共同發展)爲教學宗旨,同時又充分具備讓語文教師通過教學抒情言志之功能的一種“有溫度”的表現性教學法。 本文分析語文味教學法在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散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積累

語言是語文味教學法的基點和中心點,這是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公認的語文教學常識。第一環節的語言,是作爲單純的語言來處理,也是初步的語言感知,除了傳統的“掃清攔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強調其基礎性、引導性(起導入新課的作用)、興趣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即除了對文本進行初步的語言感知之外,更多要考慮的是,通過第一環節的語言選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

(一)注重語言積累

不僅重視認讀字詞和解釋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還注重文本優美語句的背誦。如程老師教學《雖有佳餚》,就專門讓學生朗讀、背誦自己所喜歡的`句子。這樣的語言積累,已不單是機械的識記,還是讓學生通過誦讀來初步感知文本,體察語感,激發興趣, 繼而培養語文素養。

(二)注重語言運用

不僅注重文本語言單一的理解與運用,而且善於推陳出新,即將兩個(或以上)並沒有必然聯繫的詞語放在一起,讓學生寫一句(段)話。如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讓學生用文中的詞語“安適、慈善 ” “溫晴、空靈”分別寫一句(段)話。這樣就把機械、單一的語言運用演變成複合的運用,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文章領會

所謂文章,是指能反映一定社會生活,表現一定主題的,用一定結構形式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完整的書面語言。它是客觀事物通過作者頭腦能動的反映的產物。以語言爲手段反映社會生活和表情達意,具有相對獨立完整的內容和篇章組織。 語文味教學法對文章內涵的界定包括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體式(結構、語體、體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它要求對作品的內部脈絡、體式等相關信息進行研讀,繼而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其行文思路之妙。

文章領會是語文味教學法的重點,之所以如此,是基於文章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這一常識。正如著名文章學家曾祥芹先生所言:“文章知識是語文知識網絡的主體”“文章能力是語文智能的重心”“文章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

(一)研究文章脈絡

不僅重視文章結構淺層次邏輯關係的分析,諸如段落劃分,段落間的總分、分總、總分總等關係,更注重文章內部脈絡的起承轉合的深層次邏輯關係的分析。只有明白了起承轉合的邏輯紐帶,才能真正明白章法佈局的精妙之處。如程老師教學《雖有嘉餚》,確立的文章選點是“起承轉合”。作爲“起”句的“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這句話和文章主要內容似乎關係不大,去掉行不行?這當然是指向起句與承句的關係。文章直入正題也可以。可是,有個引子卻可以讓文章寫得更順些,更符合寫文章的章法。這就比傳統教學把重心放在“雖有嘉餚”和“雖有至道”之間的類比關係要有價值。其實,類比手法更多的時候也是爲了文章的“起”,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在邏輯比懂得一些表面的應付考試的概念要重要些。程老師說:“起承轉合是文章結構的基本規律,與思維、邏輯訓練密切相關,是文章結構教學的重點。”

(二)重視段落教學

實際上是把段落當作具體而微的篇章來教,注重段落內部的結構特點(文脈)、語言特點(文氣) 和表情達意的作用(文意)等。有時教學一篇文章,只選擇其中的某個段落來教學,就能讓學生明白全篇的內容,或者爲全文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仿照程老師教學小說《荷花澱》開篇第一個段落的方法,(參見《程少堂講語文》,語文出版社2008年第1版,P116-118),從文氣的角度,先將“空靈水晶圖”這一散文內容不增減文字變成詩歌,讓學生從不同文體語言不同特點的角度,領悟老舍筆下濟南冬天水之美的內在詩情和韻味,再引導學生從文脈、文意的角度進一步明白作者採用如此舒緩的節奏和描繪如此美麗的畫面的用意所在,亦即突出自然之美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從而爲學生感悟“老舍在呼喚農業文明”這一教學主題奠定了基礎。

(三)辨明文章體式

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尤其是教材的單元編排基本上是按照文體來組合文章的。但是,新課標理念下編排的教材,更多的是突出文章的主旨而有意淡化文體,尤其是在考試中,學生的寫作基本上是不限制文體,這樣一來,學生對文體的認識逐漸模糊,以致所學和所寫缺乏清晰的文體概念。語文味教學法把對文體的認識作爲教學的邏輯起點。如程老師教學《雖有嘉餚》,專門就文體知識設計了一個問題: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這樣的問題雖然簡單,看起來沒有必要,但實際上是抓住了語文教學的基本認知規律。學習語文,不單純是學習語言知識和領悟情感,當然有必要認識文章的體式,就像我們認識一個人, 最起碼要知道性別一樣,雖然簡單,但很有必要。

(四)抓住中心詞(句)

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概括內容的能力,那麼抓住中心詞(句)自然而然也是教學中必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是分析全篇的鑰匙。語文味教學法強調要從文章的角度去抓住中心詞(句), 並將中心詞(句)與文章情感的內在邏輯關係理清楚,從而爲深入領會全文的內涵打基礎。

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設計了“用兩個關鍵詞語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這樣的問題,其落腳點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找出這樣的兩個詞語。老師並沒有將教學停留在讓學生概括出兩個關鍵詞“溫晴”“慈善”這個淺層面,而是進一步引申到這兩個關鍵詞實際上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 繼而進一步引申到用寫人的美好品質的詞語來寫濟南冬天的特點,說明了濟南的冬天這個“天”具備了“人”的氣質、品質,達到一種儒家文化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諧和狀態。爲教學主題“老舍對農業文明的呼喚”進一步作鋪墊。這樣抓中心詞(句),就將教學引入了一個較深的層次。

(五)研究句法特點

重視句法特點的分析,即重視語言的內部脈絡和節奏等的分析,因爲語言是承載情感的載體,只有仔細分析其內部的脈絡和情感,才能爲領會文章的情感拓寬思路。

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設計了“文中有幾處分號,爲什麼用分號而不用句號”這樣的問題。用分號,整個語段表意節奏更爲舒緩和優雅。如果把這幾句話中的分號改爲句號,語意的連貫性和舒適性被中斷了。作者在這裏運用分號是一種綿長悠緩的情感在傾訴,這與文中對“慢生活”爲特點的農業文明的呼喚是密切相關的。

文章領會環節的出發點基本上是語言,但這裏的語言與語言積累環節中的語言又不完全相同。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是獲得了一些基本知識,更是獲得了欣賞和寫作文學作品的一種技能。

三、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文學欣賞

文學是以語言爲表現工具,形象地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並通過形象的美感作用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影響,藉此反作用於社會生活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以語言爲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語言藝術”。語文味教學法所指的文學,主要是作爲一種語言的藝術,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學,主要探討語文文本中語言的情境化和個性化以及文學語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運用語言手段刻畫文學形象等問題。

文學欣賞環節是語文味教學法的美點。一方面,它不僅強調重視文章和文學的區別,而且強調辯證地對待這種區別,即文章教學應該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此基礎上,再從文學作品角度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對教材中所有的文章(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在從文章角度進行教學之後,也要從文學角度進行再觀照,因爲凡是寫得好的文章,都需要通過文學手段來潤飾。

(一)領悟文學的錯綜之美

優美的散文,其行文是注重錯綜變化的,就像園林一樣講究曲徑通幽。語文味教學法的文學欣賞,不僅注重意境分析,還重視行文的錯綜變化之美。如程老師教學《雖有嘉餚》,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一個句子中,作者前面用否定詞“弗”,接着卻用“不”,這種現象連續出現兩次,這是無意還是有意?文中的“弗”和“不” 的意思基本一樣,能把“弗”都改爲“不”,或者能把“不”都改爲“弗”嗎?爲什麼?關於“弗”和“不”的比較,二者是同源字,但學術界一般認爲“弗”的否定性更強,所以課文分別用“弗”和“不”,並非“弗”後面用“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推進一層。其實作者主要是避免重複,從而使行文有一種錯綜之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程老師引導學生繼續探討:如果將課文中“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改成“是故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可不可以?爲什麼?這樣的問題都是從文學欣賞的角度對課文細部妙處做仔細揣摩,領會原文有“分開說兩遍,強調的語氣更重,從而給讀者更深印象”的效果,同時使行文也有一種錯綜之美。這屬於文學欣賞性質,目的是引導學生精細看待和使用文字。

(二)體察文學的情味之美

優美的散文,其文學性表現不單純是藉助多種修辭手段和畫面來創造意境, 更主要的是蘊含一種深邃的情感。分析和欣賞時,要善於挖掘其內在的旋律,繼而讓學生體察其文學的情味之美。

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其文學欣賞環節設計的主要問題是這樣的:比較下文與原文的表達效果——“小山圍着濟南,天氣暖和,這樣濟南人就放心了,並且幻想春天就要來了。即使幻想不能實現,也沒有關係,因爲有不冷的冬天比什麼都好。”這個問題表面看起來是將原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去掉了,將內容變成了大白話、大實話。這樣設計的目的,不單純是讓學生掌握運用擬人等修辭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表現力,來突出喜愛之情,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種比較,不僅讓學生明白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更要讓學生明白文本語言和內在旋律,都是優雅,從容的,讀起來彷彿是一個優雅的貴族一般從容、雅緻而富有情趣。這種情致只有內心平和、心靈純淨的人才能表現出來,從而爲文化環節中開掘文化主題——對農業文明的呼喚進一步奠定基礎,因爲文本中的內容再現的是典型的慢節奏、慢生活的特點。如: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這段文字讀起來感覺非常美妙,彷彿是兩個內心平和的人在陽光底下絮絮而談。從這裏可以感受到作者更深層是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

這樣的文學欣賞比起傳統教學中孤立、機械的分析情景交融的繪畫美要深刻且富有新意得多。其出發點依然是語言,但與語言積累和文章領會這兩個環節的語言分析又有所不同,落腳點是通過對語言內部旋律的挖掘和表現力的分析,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文學之美。學生在長期的薰染中,會逐步熱愛語文,並濡染成一種文化風度。

(三)欣賞文學的個性之美

文學個性是作家創作個性的標誌,亦即客觀世界在烙印了作家主觀情感後所反映在文學作品中的一種相對成熟、穩定的創作特色,包括取材、結構、語言、立意等多種元素,猶如詩歌裏的豪放、婉約,在散文裏,則有雄渾、委婉、諧趣、清新、樸素之類個性特點。

語文味教學法不僅注重個性特點的欣賞,更注重形成這一個性的作家心理因素的分析,即作家爲什麼要藉助這樣的語言或意象來表達這樣的情懷。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濟南的秋天》,同樣是寫秋,爲什麼呈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如果簡單的說是作家的創作個性使然,是不能真正欣賞其文學的個性之美的。我們知道,老舍對濟南秋天的那種深入骨髓的摯愛,是源於作家對濟南文化深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而郁達夫對故都的自然風物雖然也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但是,在看起來似乎閒散飄逸的迴歸故都的那段生活中,心中有抹不去的失落感,因而筆下故都的秋,自然而然的染上了一層在“清”“靜”之餘的“悲涼”的色彩了,這有點古代詩人說的“自古逢秋多寂寥”的意蘊了。

因此,我們欣賞文學的個性之美,就要將目光深入到作家內心的深處,去聆聽作家的心聲,去感受作家的呼吸。

如程老師教學《詠雪》,他沒有將文學欣賞停留在“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個句子的美妙之處,而是透過這個美妙的句子,補充謝道韞的個性品質,去欣賞謝道韞的個性之美,爲教學主題的彰顯進一步打下基礎。

基於這樣的個性分析,自然能明白作者爲什麼用不一樣的語言,選擇不一樣的材料,融合自己獨特的主觀情感,繼而形成獨有的文學個性。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意義,而且更有意思。而讓教學變得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其實,語文味教學法的文學欣賞環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對文本語言的分析。只不過,這種分析,不是將語言剝離出來進行孤立的分析,而是根據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蘊,採取上面所述的幾個點去分別進行系統綜合的分析,因而文本語言的表現力能夠得到充分的彰顯和把玩,這就是爲什麼說文學欣賞是語文味教學法的美點的道理。

四、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文化開掘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也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語文味教學法所指的文化,則主要指反映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情感方式和行爲方式的深層結構。文化開掘環節是語文味教學法的亮點。

(一)重視“有我”

王榮生認爲:“散文閱讀教學,始終在‘這一篇散文裏’,要駐足散文裏的‘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嚴防跑到‘外在的言說對象’,演變爲談論‘外在的言說對象’的活動。要着眼於主體,觸摸作者的情思;嚴防滯留在所記敘、描寫的客體, 演變爲談論那人、那事、那景、那物的活動。要關注作者獨特的情感認知,引導學生往‘作者的獨特經驗裏’走;嚴防受既成經驗的遮蔽,演變爲談論各抒所見的活動。”語文味教學法的“有我”從其教學主題的設置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這個教學主題(文化主題)是從教材中來,融合進教師的生命體驗,因而高於、大於文本主題。在這個主題中,“有我”是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的。這個“有我”是教師藉助文本主題把師生對生命的理解融入進去繼而傳達出來,以此來感染師生雙方。“有我”不是“自我”,通常涵蓋了對尊重生命的謳歌,對陽剛的讚頌,對人性美的呼喚和傳統文化的繼承等內涵。

如程老師教學《詠雪》,其文化開掘環節設計的問題就是“爲什麼千古文人都有世說夢”。千古文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獨特的個性和特立獨行的精神追求,這是自古以來知識分子的精神品質,而這種品質在當下式微。作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達這一思想。這種思想既是自古以來的文人的獨立人格的體現,也是當下知識分子應該傳承的優良品質。程老師在這裏借《世說新語》這杯酒澆心中塊壘。

(二)呼喚和諧

和諧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和諧的表現。語文味教學法在文化開掘中,同樣呼喚和諧的儒家文化。

有老師教學《濟南的冬天》,其文化開掘設計的問題是“老舍在呼喚什麼?”老舍通過濟南冬天之美,實際上是在呼喚一種和諧的生活境界。因爲老舍對濟南的文化有一種認同感,“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這裏每一個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跡;就是一風一雨也彷彿含着無限的情意似的。它雖是個大都市,可是還能看到樸素的鄉民,不像上海那樣完全洋化,它似乎真是穩立在中國的文化上。一個不以跳舞開香檳爲理想的生活的人,到了這裏自然會感到一些平淡而可愛的滋味。”在這塊厚土上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點,這正是中國傳統文人喜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她是老舍這樣的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家園。這是他喜愛濟南冬天的心理原因,更是老舍對農業文明的深情呼喚。

(三)價值推送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傳承文化、進行價值觀培養的人文學科,語文味教學法注重價值推送,是從文本本身的內涵出發,進行恰當的分析。這與新課標所倡導的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是一致的。

如程老師教學《雖有嘉餚》,其文化開掘設計的問題之一是:“從這篇課文內容和語氣看,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從文章內容看,這篇文章的作者和道家不同,道家不僅不提倡學習,更不提倡教別人學習。他應該是剛健有爲的儒家形象,因爲文本表現的是一種積極有爲的人生態度,不光自己要學,而且要主動教別人學,不僅自己要修身,還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程老師本人是深受莊子影響的,其逍遙的理想在做學問的實踐中如影隨形,但其積極而爲的人生態度又是典型的儒家形象。因而其在教學實踐中,將莊子的“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抱負通過儒家“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動力來踐行。

要強調的是,語文味教學法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合情(教材之情、學生之情)、合理地把“一語三文”四個元素給予合適的時間分佈,就是平均分佈,文化環節的時間也不要超過四分之一,反對用文化教學取代語言、文章、文學的教學與賞析。文化環節是語文味教學法的亮點,但這一亮點不能通過形而上學地過分強調文化內容而忽視語言、文章、文學的教育來實現。語文味教學法的文化環節是畫龍點睛,是春暖花開,是自然提升同時也是發人之所未發、闡人之所未見之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