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蟈蟈竈散文

蟈蟈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每次路過縣城興隆市場口的小吃攤點, “洋芋、熱包穀!”的叫賣聲中都會勾起我心底沉澱的洋芋情結,並憶起當年煙熏火燎地燒蟈蟈竈的情景。

蟈蟈竈散文

蟈蟈竈,就是以地爲鍋臺,在鍋臺上沿的竈膛邊,用土塊碼起來像裝蟈蟈的籠子似的鍋,家鄉人形象地叫這種燒洋芋吃的方法,爲:“蟈蟈竈”。這種吃法起源於農村,流行於農民生活拮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農業合作社的年代。挖洋芋時,在田間地頭壘起蟈蟈竈,燒一鍋洋芋,讓所有幹活的一起分享勞動的成果。

參與燒洋芋的人都是大家推選出來的技術過關的,因爲燒洋芋是個技術活,雖然程序相同,但技術的好差一燒便知。技術好的燒出來的洋芋熟得好,破的少,大家都能吃個飽;技術差的不是沒燒熟,就是熟的比生的少,每人有時候連一個都分不到。技術體現在燒蟈蟈竈的全過程的每一個步驟中。不參與燒洋芋的,一邊幹着手裏的活,一邊議論誰的洋芋燒得好,哪次的洋芋最香,心頭無不充滿對農家風味食品的期待……

壘竈先要勘測最適合挖鍋臺的地形,雖然任何坡地都可以,但高手總能根據風向,把鍋臺挖在背風、土質酥軟且離崖較近的地方。一是爲了燒火時不受風的干擾,使鍋能夠均勻受熱;二是從崖上取土塊方便。其次,按人數的多少,估算着在地上挖一個多大的坑作爲鍋臺,坑前面開一個像竈臺一樣燒火的門,算是完成了燒蟈蟈竈的初始階段。接下來碼蟈蟈竈更是耍匠人的時候。碼怎樣的形狀,多高,土塊合起來有多大的體積,能燒多少洋芋等,要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在崖上用鐵杴撬一些大土塊,抱來,讓碼竈人根據竈臺的大小和高度自由選裁,一週一週小心翼翼地壘成如蟈蟈籠子似的圓錐體。土塊的選擇也是有學問的,一般底層的土塊比上層的個頭要稍大點,長而棱角少,越往鍋頂,土塊越小。如果技術不過關,不是碼這邊那邊倒了,就是還沒有燒好蟈忽然塌了,以至於“前功盡棄”。

鍋碼好,就開始燒鍋。用幹麥草或秸稈向內燒火,直到火苗把乾土塊舔的一半紫紅的時候,整個土塊就燒得滾燙,達到了最理想的火候。然後停火,從門中挖去中間灰燼,用另外的土塊把門封嚴,用燒火棍將頂部的兩、三層土塊撥入鍋膛,在其底部搗碎、攤勻一層,然後一邊將洋芋逐個擲入鍋膛,然後再往爐子裏搗入第二層土塊,再扔第二層土豆,如法炮製,動作迅速直到竈膛裝到八九分滿,這時要趕快用溼土將小土丘埋嚴實,不能讓裏面的熱氣冒出來,捂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開鍋吃了。

捂了一段時間,似乎聞到洋芋飄香的時候,人們心裏想吃的慾望就開始涌動,嘴裏涎水也頻頻地下嚥。大家便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活,向蟈蟈竈聚來,圍坐在鍋邊,一邊聊天,一邊嚥着口水期待開鍋。

這時候把鍋的人是最牛的。不關你是天王老子,必須聽他的,他說啥時候開鍋就啥時候開,誰也不能干預。等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用鐵杴扒開竈門,一邊小心的掏,一邊給人分散。拿了洋芋的在旁邊把洋芋捧在手心,邊搓邊撅起嘴脣噗噗地吹土,雖然沒有加任何調料,甚至還散發着一股生灰的'味道,但依然把噴香滾燙的洋芋喂進嘴裏。一時間熱鬧的場合安靜下來,搓土的,吹土的,燒着呵氣搶吃的,嘖嘖讚歎的,吃完再取洋芋的……人影攢動,就像是狼吞虎嚥地吃一桌饕餮盛宴。

有時碰到半生不熟的,也不挑剔,拿在手裏照樣津津有味地啃,以致鬧出許多經典俚語,至今還在故鄉人茶餘飯後流傳,諸如“洋芋沒血,只要暖熱”、“你的那個生着哩”、“生了生硬啃呢” 等……

洋芋的這種天然吃法代代流傳,包產到戶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生活好了,不再把洋芋當成主食,洋芋成了餐桌上的一種可有可無的食品。如果饞洋芋了就煮一鍋解解饞,再也找不到蟈蟈竈的痕跡。鍋鍋竈成了人們在茶餘飯後閒聊時說給後輩的一段往事,一段存留於那個歲月里人們的記憶。而現在鍋鍋竈吃洋芋的方法進了農家樂的小院,並且走上街頭成了一道稀罕的小吃。在滿足人們懷舊心理的同時,也推廣了這道家鄉的美食。

我曾聽在磚瓦廠上班的人說,磚窯裏燒得洋芋比較好吃。於是找來一根鐵絲,串了一串子洋芋去燒,燒出的洋芋外表金黃,味道也不錯,但總覺沒有蟈蟈竈裏燒得味美。總吃不出當年的那種香味來。我才發現,吃東西吃的是一種氛圍,一種心情。

我樂意沉浸在回憶裏,回味昔日的那些事兒,重溫燒蟈蟈竈的無窮樂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