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丹青深處真性情的散文隨筆

丹青深處真性情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有人這樣評價龐佳麗的畫:沒有氣勢恢宏的蕩氣迴腸和劍拔弩張,卻像一闕闕宋元小令,有着一種沁人心脾、牽動心靈的美麗,在小中見大的追求中體現着高貴的雅緻和淡淡的情思。在龐佳麗的山水畫前佇立,總會帶給人以悠遠的情思——那一個個或空靈縹緲,或恬靜溫暖的意境,予人寧靜,予人歡喜也予人淡淡的惆悵。

丹青深處真性情的散文隨筆

“我喜歡畫畫,那是我心靈和情感釋放的空間,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秋陽從窗子外射進來,映在龐佳麗身上,淡雅的針織衫,麻質長褲,嫣然一笑間,彷彿來自武陵人的世外桃源,不帶都市的浮華。

困惑的少年時代——上下求索

龐佳麗出身於書香世家,從小父母教她閱讀古典詩詞,詩詞中特有的韻律和意境,成就了龐佳麗最初的審美啓蒙。幾歲時,小佳麗就給自己設計服裝,“指揮”媽媽裁剪縫製。家裏雖沒幾件像樣的傢俱,但她過段時間就會重新佈置,沒有裝飾物,就從野外找尋一些喜歡的的樹枝柳條,然後插上各色花朵來裝飾。

幼年時的龐佳麗很“不安分”,有許多奇思怪想會突然冒出來,讓父母着實頭疼。她常追着父母問一些古怪的問題,比如我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爲什麼到了這個家裏等等,她還時常在大雨中衝出家門,任性而爲,隨心所欲,興盡而返。即便進了小學,那種叛逆心理也使她上課時經常跑出教室。“那時候,我很喜歡思考那些怪異的問題,喜愛新奇的事物,喜歡不受束縛的生活。”

日月如梭,就是在這種追求自由,酷愛幻想,喜歡思考的“神祕”世界中,龐佳麗逐漸長大了。自然而然,那種“野性”在大人們的管教中慢慢減少,最終變得“規矩”“老實”了,按部就班地讀完中學,大學,但她卻依然感到壓抑和苦惱——真正的自己究竟在何處?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當他人聚會狂歡時,龐佳麗卻分外孤獨寂寞。

困惑茫然,龐佳麗試着一個人走出去,聽鳥叫蟲鳴,觀風起雲涌,看炊煙裊裊。置身自然之中,龐佳麗找到快樂,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我總認爲,自然中一切皆有靈魂,自然景物有着生命的呼吸,秋蟲彈琴,鳥兒鳴唱,無不使我入迷,讓我沉溺。”

推開了那扇門——繪畫的起步

1991年龐佳麗調到河北工藝美術學院當了一名教師,教授中文和中外美術史,同時爲她困惑的世界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在這裏,龐佳麗開始生命中的真正追求,這,就是繪畫藝術。

“我們學校藝術氛圍很濃厚,老師們都有自己的畫室,每天看他們在緊閉的屋裏畫畫,感覺很神祕,後來壯着膽子去看他們畫畫,時間一長,心裏萌動了學畫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看到畫冊《畢加索》。”

畢加索的畫與衆不同。他筆下的線條分明就是一支支歡快的樂曲,不但能自如且又微妙地變化和銜接,而且還饒有韻味,或疏密,或簡潔,有節奏地跳躍着,時而緊張,時而舒展,不停地舞動。“天才的繪畫線條天真親切,坦率自然,畫面是流動的,看到那些畫,我彷彿進入了童話的世界,幻想自己像小鳥一樣,本能地飛翔。”此刻的龐佳麗被感動了,被震撼了,她開始用筆隨性地畫,無拘無束地信筆塗鴉,沒想到這些稚嫩的作品居然得到一些行內人士的肯定。從此,她快樂地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游戲。

龐佳麗說,她很幸運,得到幾位亦師亦友的大家點撥,才得以在繪畫的.路上一路歡暢地奔跑。

劉耕濤老師是龐佳麗走上繪畫之路的啓蒙老師。劉老師有一套很獨特的教學方法,他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先鼓勵學生大膽去表現,等你有了思想而找不到方法時纔給予具體的指導,比如如何構圖,設色,用筆用墨等等。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適合龐佳麗,讓她在學畫的初始不受束縛,任自己的想象自由飛翔。

劉運君老師文學底蘊深厚,龐佳麗是在畫了一段時間後,看到他的一本畫冊,感覺他畫中的線條很自由浪漫,特別符合自己的性格,於是前去拜訪。那次相談甚歡。“一起談了關於繪畫的認識後,又聊了些對人生,對歷史對文學的認識,剛好我大學就是學文學,學歷史的,我們談得很融洽。臨走時我表達出拜師的想法,劉老師當時沒有立刻答應。過了幾天,老師來電話才鄭重答應,顯然這是經過深入思考後才決定收下我這個學生的。從此,我們雖然不常見面,但通過網絡電話書信,劉老師總是耐心給予我指導。”

石虎老師是一位大師級畫家,他的繪畫思想給予龐佳麗很大啓發,“他是那種既傳統又現代的畫家,穿着中式服裝,梳着西式髮式,畫作中大膽創新但又堅守中國畫原有的氣韻。在他的作品中我體會到什麼纔是真正的繼承與發展國畫藝術。”

有着老師們的指導,有着自己的靈性悟性和努力,學畫短短几年,龐佳麗已如一顆新星光耀四射,爲畫壇所矚目。她的作品陸續發表在《大衆文藝》、《鑑寶》、《藝術家風采》、《中國書畫報》、《水墨中國》、《《散文百家》等報刊雜誌。出版有個人畫集一本。作品亦多次參加省級畫展,受到業內人士一致好評。

沉醉其間——丹青深處真性情

龐佳麗有着矛盾的兩種性格——外向時,遇到知己,談詩論畫,激揚澎湃;內向時平心靜氣、寡言少語。這也就表現出她作品上的兩種不同風格:一是初水芙蓉,自然可愛型;一是鋪錦列繡,錯彩鏤金型。龐佳麗說,心靜時,我畫山水,畫作中潛存着一層深深的寂靜,那時的我心靈與自然是完全合一的。而煩惱時,我用濃豔重色潑墨揮灑,以擺脫苦惱,放鬆性靈。每一幅畫,都是我曾經的“心靈的棲息地”和“靈魂的避難所”。在這裏,我可以笑着流淚,哭着吟誦,愛的純淨,活的坦然。可以讓疲勞緊張的身體放鬆一會兒,讓躁動的心靈安頓一下。

“龐佳麗的山水畫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是她不畫名山大川而是把平時常見的最熟悉的一草、一樹、一石很隨意地組織在一起,不刻意構圖,卻無意中透露出天趣與稚拙。沒有傳統功力的束縛,恰恰更能發揮作者的天性。用筆空靈、鬆動,用墨隨性自然,這也是她的畫能引人入勝的地方。”著名畫家,前河北工藝美術學校校長王春元對龐佳麗的畫這樣點評,對此,龐佳麗有着自己對繪畫藝術獨到的見解和感悟——畫畫是需要多方面知識積累,多品讀大家的書,多鑑賞名家的作品,在實踐中培養對美的認識和感受,眼高才能手高;畫畫特別要重修身立德,畫忌俗,人俗,畫必俗。俗與不俗是價值觀決定的,一個見到領導就滿臉堆笑的人,一個見到美女就走不動的人,一個見到金錢就滿眼放光的人,想不俗都難。一個氣質不俗的人一定是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一個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畫是心緒的自然流淌,一件作品的好壞,取決於情感的真僞,修養的高低。“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苦難,它是要掉眼淚的!梵高的畫,比如他的《向日葵》,他畫的爲什麼與衆不同,帶給人強烈的震撼?因爲他是把更高的愛與自己一顆真摯的心融入到畫面中去。畫畫也是一件很單純的事,不能帶有任何功利在裏面,要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這樣纔能有真性情的融入。”龐佳麗粲然一笑,“人必老,沒有追求和思考的人,更易老,老了更是無邊的苦惱。然而上天卻給我們灑下拯救苦惱的種子,比方藝術!藝術讓你永遠年輕!”

記者分明看到了一組畫面,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微微的秋風送着襲人的涼意;若夢若幻的深秋清晨,畫家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那首古老的詩經在輕輕吟唱:蒹莢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