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精】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精】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

我從奶奶家拿了一個礦泉水瓶、小蘇打、雪碧、漏斗和氣球,開始了我的實驗。

我先在瓶子中裝入了四分之三的雪碧;接着又拿了一個氣球,用漏斗往氣球里加入了兩勺小蘇打;再慢慢將氣球套入瓶囗,小心翼翼把氣球豎起來,將氣球內的小蘇打倒入瓶中。可是瓶中的雪碧和小蘇打沒有反應,氣球也沒有任何變化。我心想:咦,難道是小蘇打和雪碧加少了?於是我多加了一些雪碧和四勺小蘇打,然後我把氣球再次豎起來。沒想到氣球一下就從瓶口彈出去了。我又想:咦,怎麼還沒成功?難道加多了?於是我又重新做了一次。這次,我加了比四分之三多一點兒的雪碧,三勺小蘇打。當我開始把氣球豎起來時,氣球慢慢變大了,我興奮地說:“媽媽,我終於成功了!”媽媽表揚了我。

我問媽媽爲什麼氣球會被吹大,媽媽回答說:“小蘇打是鹼性物質,與雪碧混合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越聚越多,就把氣球吹大了。”原來是小蘇打和雪碧產生的二氧化碳讓氣球吹大的,二氧化碳的力氣真大啊!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2

今天,老師興致勃勃的走進教師,說:“今天我們來做一次趣味小實驗。”

首先拿出一把尺子,接着拿出一張紙把它撕成小小的紙屑,也就是第一步,然後把尺子在頭上摩擦,摩擦到尺子發熱就可以了,接下來將尺子靠近紙屑。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可是第一次我並沒有成功,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認真回想老師講授的步驟後,我覺得可能是我的操作順序不對導致的,我是先摩擦的尺子然後才撕的紙屑。

帶着好奇的問題,我又開始了我的第二次實驗旅程,這一次我先撕小紙片,然後再在頭上摩擦尺子,並且這一次我要在頭上摩擦的時間更久一些,我相信在我的認真操作下,這一次實驗一定能夠成功,果然這次成功了,我非常高興而且超級興奮。

爲什麼尺子在頭上摩擦後會讓紙屑吸附在尺子上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帶着這個問題,我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這是由於摩擦起電的科學原理引起的,“真的是太神奇了!”我興奮的喊出聲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3

那天,我不小心把一杯水弄翻了。“譁”地一聲,水灑了我一身。我想:要是有不會灑的水就好了!今天,一個同學告訴我,真有不會灑的水。哦?是嗎?我有點不信。

我們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吧!首先準備一個杯子和幾張紙巾。先把杯子裝滿水,再用一張紙巾把杯子外邊擦乾,接着,把兩張紙巾交叉放在水杯上。最後一步,也是最讓我緊張的一步。實驗會不會成功呢?我邊想邊猛地把杯子倒了過來。可是,“砰”,紙破了,水“譁”地流了出來。唉,失敗了!我只好再來。“譁”“哎!又失敗了!”“滴答……”“什麼!又漏了!”“滴……”“怎麼辦”……終於,我成功了!

這是怎麼回事?我查了一下百度。哦!原來是這樣:只要杯中水是滿的,讓紙與水之間沒有空隙,那不管什麼方向都倒不出來。這時紙片外部是受大氣壓作用,而內部由於水是滿的,所以氣壓爲0……

原來,我前幾次失敗是水和紙之間有空隙。

今天的實驗真有趣!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4

今天我在家裏做了一項小實驗,這個實驗的名字叫“鹽水浮雞蛋”,我想測試一下鹽水是否能把雞蛋浮上來。

實驗需要準備的材料有:一袋食鹽,一個勺子,一枚新鮮的雞蛋,一個盛了清水的玻璃杯。

首先,我拿起準備好的一枚新鮮的雞蛋,放在裝有清水的玻璃杯裏。然後用勺子舀了三勺鹽,一邊用勺子攪拌,一邊注意這不要打碎雞蛋。一會兒,雞蛋往上升了一點兒。我又往杯子里加了兩勺鹽,一直攪拌,杯子裏的雞蛋又往上升了一點兒,正好在杯子中間,我非常高興,迫不及待地又往杯中加了三勺鹽,我一直攪拌,雞蛋逐漸上浮,終於浮出了水面,我興奮得歡呼起來:“實驗成功咧,我是最棒的!”

爲什麼雞蛋在清水裏不能浮出水面,在鹽水裏可以浮出水面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雞蛋有一個向下的重力,在水中水會給雞蛋一個向上的浮力把雞蛋拖起來,鹽越多,浮力越大。當雞蛋的重力大於浮力時,雞蛋就在水底下;當雞蛋的重力小於浮力時,雞蛋就會被託着冒出頭來。

這個實驗真是太有趣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5

今天,老師教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我覺得很有趣。

老師拿來一張A4紙、水、小小的水杯。教室裏傳出一些疑惑的聲音,老師叫我們安靜下來,我們的嘴巴像被膠帶貼住了似的。我們目不轉睛的看着老師,老師首先拿出一杯水,水倒得滿滿的,再拿出A4紙,用手緊緊按在水杯的面上,然後把水杯倒過來鬆開了手,就完成了實驗。哇!水竟然沒有流出來,紙緊緊地貼在水杯上,我們驚訝得連眼珠子都蹦到了外面去了。

我們也照着老師的動作,做了起來,有的拿了一件舊衣服,生怕水倒在衣服上,有的小心翼翼的倒水,我卻很緊張,小心地拿起了杯子……到最後一步時,我的心像蹦到了我的頭頂上,我慢慢地倒過來,突然,一個同學碰到了我的手,我大叫一聲,閉上了眼。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驚訝得不得了!因爲紙還安全地貼在水杯上,我的心也回到了原位。

小朋友,你覺得這個實驗有趣嗎?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6

爸爸說,一枚硬幣上可以滴好幾十滴水,你信嗎?我用懷疑的目光看着爸爸,於是,我們一起見證了一個“奇蹟”。

做實驗一定要有道具,我們準備了硬幣、色素、吸管。用吸管將混有色素的水,滴到硬幣表面,不斷往上滴水,硬幣上的水珠越來越大了,晃晃悠悠的,應該承受不了更多水了吧!停頓了一下,我繼續小心翼翼地往上滴,心也跟着怦怦跳,緊張得不得了。硬幣上的水看起來鼓鼓脹脹的,似乎快溢出來了。待硬幣上的水滴到第29滴時,硬幣終於承受不住巨大壓力,疼得眼淚嘩嘩往下直流。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太不可思議了!

硬幣可以存貯這麼多水,其實並不是硬幣的功勞,而是藉助了水的張力。液體表面分子密度不同導致受力不同。爸爸說的很專業,我聽得似懂非懂。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要向喝不飽的硬幣一樣,多吸收,纔會讓自己的知識更充盈!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7

今天是我和爸爸約定做小實驗的日子——“不會下沉的雞蛋”。心裏想想就覺得興奮,於是催促爸爸說:“爸爸,我們快開始吧。”說完這句話我們就開始準備材料:一杯水、一個玻璃杯子、一個雞蛋、鹽。

第一步:我先把水倒進杯子裏,接着把雞蛋放進帶有水的杯子裏。一會兒,爸爸讓我觀察雞蛋有沒有浮上來。結果雞蛋沒有浮起來。我連忙說:“爸爸,你是個騙子。雞蛋根本不會浮起來。”爸爸笑着說:“涵涵,別心急,這是沒加鹽到水裏的狀態。我們再來看看,往杯子里加一大勺鹽又如何呢?”於是我往杯子里加了一大勺鹽,來回攪拌。雞蛋還是沒有浮上來。同樣的方法加第二勺,還是沒有浮起來。我越來越覺得實驗失敗了。爸爸看着我笑了:“別心急。”我加了最後一勺,攪拌均勻後,結果雞蛋浮了起來。我激動的跳了起來:“爸爸,成功了!”

“爸爸,爲什麼往水裏加了鹽後會讓雞蛋浮起來呢?”爸爸說:“因爲鹽水的浮力大,密度大於雞蛋,才使雞蛋浮起來了呀!”我摸摸腦袋,一臉疑惑。爸爸說:“你呀,還小,再長大多學知識就明白了!”

通過這次小實驗,不但讓我增長了知識,更增進了我和爸爸的“父女之情”。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8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做了一次有趣的實驗——“彩色螺旋”。你們可能在想:“有什麼神奇嗎?”“能告訴我怎麼做嗎?”神奇是有的,下面告訴你吧

我們需要一個盤子,一盒牛奶,七種顏料(紅,橙,黃,綠,青,藍,紫),一瓶洗潔精,一根牙籤。先把牛奶倒入盤子(注意:不要到太多)一定要小心翼翼的。接着把七種顏料每個擠一點在盤子裏,也可以擠在牙籤上,然後在牙籤塗一層洗潔精,最後把牙籤輕輕的貼在盤子的中間。忽然牛奶中的顏料慢慢盪漾開去,猶如彩虹,是不是很美麗呢?

爲什麼牛奶碰到洗潔精就會盪漾開去?因爲牛奶密度高於顏料,所以幾種水質顏料加入後可以短暫漂在牛奶表面,加入洗潔精(表面活性劑)後,顏料表面張力迅速下降並形成擴散效果。

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生活中的祕密可真多啊,以後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發現更多的生活奧祕。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9

今天我去格倫學校上課的時候,老師拿了一個杯子和一盆水、幾張紙片走進了教室,小朋友們都很好奇老師今天要做什麼東西,老師說:“我們今天來做紙片託水的實驗。”

一開始,老師拿起杯子,慢慢地把杯子裝滿水,並拿了一張紙片蓋到有水的杯子上。緊接着,老師把杯子快速地翻轉過來,那時小朋友們都擔心,我猜老師的心裏也在想:水會不會灑下來啊?小朋友他們一直看着這個杯子。老師把手輕輕地放了開來,水竟然沒有倒出來,小朋友說:“老師是不是有魔法?”老師說:“你們可以去拿杯子自己試試看。”

小朋友們高興地去拿杯子做“紙片託水”的實驗了。輪到我做的時候,我拿起一個杯子,然後拿了一張紙,我把杯子裝滿了水,把紙片蓋到了杯子上,然後把杯子翻轉過來時,我很小心,可我依然失敗了,但是我也很開心。

小朋友們,你們也來試一試吧!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0

雞蛋能浮在水面上?直到老師給我們做這個實驗之前,我都是將信將疑。

在同學們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中,老師一臉神祕地亮出了塑料袋中的“寶貝們”:一個大玻璃杯、一袋鹽、一大瓶水和一根筷子。最後,他小心翼翼地從口袋中請出了今日的主角:生雞蛋。

一切準備就緒,在衆目期待下,實驗開始了。老師先將清水注入玻璃杯中,再將今日的`“主角”送入杯中,只見它拖着沉重的身軀緩緩沉入水底,安詳地睡去了。接着,老師往水中加入了少許鹽,用筷子轉着圈兒攪拌。雞蛋被攪得暈頭轉向,有了些許上浮的跡象。可沒一會兒,它又縮回了水底,不再動彈了。真是個貪睡的寶寶,賴着不肯起牀呢!

“你看,又下去了!”同學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老師一點也不着急,繼續往水中加鹽。這一次又加了不少,鹽粒在老師的攪拌下宛如一場水中的暴風雪。而雞蛋兄弟呢?它再也坐不住了,它一邊心裏抱怨着不能睡個好覺,一邊吃力地浮了上來。伴隨着同學們的驚呼,雞蛋真的穩穩浮在水面上了!

最後,老師爲我們揭開祕密:原來,雞蛋會浮上水面是因爲鹽水的密度大,浮力就大。當浮力比雞蛋的重力大時,鹽水就能托起雞蛋了。生活中真是處處有科學,處處有奧祕啊!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1

一天下午,我來到車庫裏,我準備做瓶子‘吞’雞蛋的實驗。

我要用的工具是瓶子、火柴、熟雞蛋。

首先,我將“蛋寶寶”的“外套”脫去,然後又把紙撕成條狀,將紙點燃後迅速塞進瓶子裏,等瓶內火一熄,又立刻把一絲不掛的“蛋寶寶”扣在瓶口上。本以爲瓶子可以把蛋吸進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個被脫去“外套”的“蛋寶寶”很調皮,怎麼也不肯下去。怎麼回事?難道我的實驗過程出了什麼問題?我仔細的閱讀科學書。原來,我撕得紙條有點兒少,瓶內溫度不夠熱。我又撕了些紙條,點燃後塞了進去。這一次,雞蛋終於被吸進去了。我興高采烈地歡呼着:“我幫助瓶子吞掉雞蛋了!”可是,有一個問題涌上了心頭,爲什麼瓶子可以吃掉雞蛋呢?

帶着疑問,我問姐姐“爲什麼燃燒完的瓶子會把雞蛋吸進去呢?”說:“可能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吧。由於燃燒,瓶內溫度是熱的。當火熄滅後,瓶內溫度降低,瓶外氣壓比瓶內大,所以雞蛋就被擠進去了。”

其實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善於觀察,勤於動手動腦,一定會發現許多科學奧祕。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2

今天,我們在作文班做了一項浮蛋的小實驗。

一上課,老師說:“我們來做個浮蛋小實驗吧!”老師剛說完,班裏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一個個歡呼雀躍。需要用的材料有雞蛋、鹽、杯子、熱水、勺子和攪拌棍。我心想:雞蛋怎麼可能浮起來呢?

實驗開始了,老師先把雞蛋放入杯中,雞蛋“撲通”一聲,沉入杯底,就一動不動了,它沉在水底的樣子,讓我想起了潛水艇。這時,老師在杯中放了一勺鹽,攪拌融化後,可雞蛋還在杯底紋絲不動,老師微微一笑,又在杯中放入了第二勺和第三勺鹽,可雞蛋還是紋絲不動,像是睡着了一樣。有的同學不相信這個實驗能成功,但有的同學仍目不轉睛地盯着雞蛋,生怕錯過精彩的一幕,果然老師再次放鹽時,雞蛋居然真的浮了上來。同學們大喊:“浮上來了!浮上來了!”這時,有個調皮的同學用手按了一下雞蛋,雞蛋下沉了,但立刻又浮了上來。這時,同學們問老師是什麼原理,老師說:“因爲鹽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能讓雞蛋浮起來。”同學們恍然大悟。

今天的實驗太神奇了,回家後我要給媽媽做一遍。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3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懷着好奇心和爸爸一起做摩擦生電的小實驗。完成摩擦生電這個小實驗只需準備一堆小紙片、一支筆就行了。

實驗開始了,我拿筆在頭髮上輕輕地摩擦了幾下。摩擦完之後,我小心翼翼地用筆去吸桌上的小紙片。可是,這些小紙片一動不動,就像被粘在桌子上了似的。難道剛纔沒有產生電量?又或者是電量太小了?於是,我又拿起筆在頭髮用力地摩擦起來,再次把筆靠近小紙片。這次小紙片被吸上來了,不過很快就掉下了。我懷疑,留在鉛筆上的靜電太少,紙片也不夠小。然後我把紙片撕得更小,又重新摩擦起手中的鉛筆,這次我不僅用力還加長了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紙片全部被吸到了鉛筆上,而且停留時間更長了,但最終所有碎紙片都落地了。這是爲什麼呢?爸爸告訴我,鉛筆摩擦頭髮所帶的靜電停留時間不會很長。原來如此!“如果一直摩擦,那麼所帶的靜電就會很多,是嗎?”我問爸爸。爸爸笑着點點頭。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呀!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4

今天,老師讓我們做了一項有趣的科學實驗——浮雞蛋。

“叮叮叮……”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們做一項浮蛋的實驗。”老師話音剛落,教室裏像炸開了鍋,我也高興地手舞足蹈,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材料有杯子、雞蛋、筷子、鹽、熱水。

實驗開始了,我先往杯衝倒了一些水,接着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入玻璃杯裏,雞蛋像灌了鉛似的沉入杯底,老師說:“不行,你倒的水應該沒過雞蛋才行。”我聽完後又往杯中倒了一些水,這時我一看,雞蛋吐出了小泡泡,像小魚吐泡泡一樣,然後我滿懷期待地往杯裏倒了一點鹽,用筷子攪拌了幾分鐘,雞蛋紋絲不動。我心想:難道我倒的鹽不夠嗎?於是我又往杯中加了一把鹽,慢慢地攪拌了一下,雞蛋搖搖晃晃地上升並浮出水面,它露出白白的肚皮活像個會游泳的小娃娃。

這次實驗我終於明白了雞蛋浮起的原因,根據阿基米德定律,液體的密度越大,它的浮力就越大,清水的密度越小,鹽水的密度大,往清水中加鹽製成鹽水,當加到鹽水的密度大於雞蛋的密度時,雞蛋就會浮起。

這個實驗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收穫了許多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15

就在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叫“調皮的紙團”的實驗,這個實驗看似簡單枯燥無趣,但是隻要用心去做和觀察,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下面我們一起觀察這個小實驗吧!

首先,我準備了一個礦泉水瓶和一張紙巾,接着我把紙巾揉成了大中小三個紙團,然後我慢慢地將水杯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準備好的紙團放在平瓶口用力一吹氣。“哇!紙團飛出去了!”我叫道。

我反覆做了許多次實驗,我發現吹得越用力,紙團飛出來得越遠,就像離弦的箭。我還發現紙團的大小不一樣,飛出來的距離也就不一樣。我那不到15個月的小弟弟,在我的旁邊站着,手舞足蹈地叫着:“耶……耶……”好像在說這個實驗真有趣。

我問媽媽爲什麼紙團會飛出來,而不是進去瓶子裏。媽媽說:“由於瓶內被空氣佔滿,我們吹出的氣流進不到瓶內,卻在瓶口形成了一個低壓區。我們吹出的氣流比瓶內空氣的壓強低。於是紙團不但不會被吹進瓶子裏,反而會被瓶子裏的空氣推出來。”聽完媽媽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生活中有着無窮的奧祕,等着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哈哈,這有趣的實驗沒收了我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