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材料作文(15篇)

高考材料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材料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材料作文(15篇)

高考材料作文1

有一個人,他從小生活在美國芝加哥貧民區。童年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少年時後的她深受母親的影響,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開始利用假期爲保險公司推銷保單。第一天推銷的他,有一點害羞,有一點害怕。那一天,他拜訪的大多數客戶都是對他冷眼相待,但是他卻完全不理睬,依然繼續着他的工作。那一天他終結出一句話:“當你嘗試去做一件對自己只有益處的,而無任何的傷害的事時,就應該勇敢一些,而且還要堅持不懈。”10幾20年過去了,他成爲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他身兼三職:美國混合保險公司董事長、阿伯特公司董事、霍斯恩公司董事長,他就是——克里曼特斯通。

有一種花,它生長在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上。它剛剛長出來的時候和雜草一模一樣,雜草們都嘲笑它,都說它不可能開花,而它卻說:“我要開花,是因爲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爲了完成一株花的使命。”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它還是堅持不懈,它每天都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將自己的根深深地紮在斷崖上。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爲斷崖上最美的一處風景,它就是——百合。

這兩件事是不一樣的,但他們有一個相同點:堅持不懈就會成功!克里曼特斯通堅持不懈,把從前只有他一個人的公司發展成了美國第一家混合保險公司,他完成了他的夢想;百合堅持不懈,在雜草、蜂蝶嘲笑它的時候,它還能開出美麗的花,它完成了它的使命。這就能說明:不管是人,還是植物,只要爲了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使命去奮鬥的話,終究是會取得成功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些人永遠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向着理想奔去;有的人則是永遠待在原地,停滯不前。上天是公平的,上天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實現自己的理想最關鍵的是看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勇氣面對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戰勝所有的一切;看自己有沒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看自己有沒有不輕易向困境認輸的鋼鐵般的毅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一步一步的堅持下去,纔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高考材料作文2

那顏色紅的似火,彷彿要燃燒了整個世界,我在那一刻放慢了呼吸,生怕驚醒這令人如癡如醉的畫面。——題記

那一整片的白色,刺鼻的藥水味充滿我的眼球,充斥我的呼吸管道。又聽見醫生的嘆息和母親的喚求,對於這個世界我彷彿是外人,融不進它的歡聲笑語中,走不出我的黑暗城堡。從小,我右耳缺了一小部分,顯得極其難看,以至於母親每年帶我四處看醫,結果還是失敗。我留了“妹妹頭“掩蓋着,也使內心更加孤獨。下午,黃昏的陽光跳入我的窗臺,我從窗中向外望去,一棵高大的楓樹,紅的不那麼明顯,透過楓樹,見同院的小夥伴在跳皮筋,一個個高高蹦起,在空中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夕陽西下,院子裏充滿歡聲笑語,卻聽不見他們說累,我怕嘲笑,經受不起挫折,這便讓我“與世隔絕”了。

晚上,淅淅瀝瀝下起雨來,越下越大,如傾盆而倒,令我不免有幾分害怕,忽然想起那株楓樹,便跑上樓。推開窗,已有好多葉子受不住,落了下來,我不禁感到可惜。晚上母親說有順車正好去一家剛找的大醫院看一下。2天后回來,便向楓樹走去,心中想,那多大的雨,樹葉一定都落了,可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夕陽照到它的葉子上,竟折射出光芒,火紅的楓葉像火一樣,彷彿要燒了整個世界。我呆了,那一刻我放慢了呼吸,生怕打擾你的“美麗”。悄悄走過去,慢慢撿起一片楓葉,面對陽光,我清楚地看到你的紋路是那麼清晰,彷彿訴說着你的堅強,我拿着這“堅強”輕輕地走出你的夢。回家,夾在我最愛的書本中,因爲是它讓我學會了如何堅強。

我第一次把頭髮紮起,夾了個楓葉型的髮卡和母親去買菜,母親呆了一下,然後笑了,拉着我的手下了樓,我與樓中人和藹地打招呼,沒想到她們竟笑着應着,眼中全無嘲笑。現在我懂了“堅強”。

再給我兩分鐘,讓我把時間結成冰,停留在有“你”的那一刻,再次感謝你讓我學會堅強,我怎會忘記那一刻。因爲有你,我纔會有了信心。

那紅色似火燃燒了整個世界,燃燒了我的懦弱,它教我學會堅強。

高考材料作文3

聽不見,漫卷黃沙裏經卷的屢屢哀鳴;覺不到,孤寂沙漠中的聲聲嘆息;風雨中,泥濘和黃沙訴說着不盡的哀愁;霜夜裏,冷清和一座石窟爲伴,“享受”着冷落與污辱……眼淚,究竟是人類歷史上起伏跌宕的曲譜,還是民族文化史上屈辱與沒落的標誌?莫高,詮釋着真理。

當人們爲了自身更好際遇的升遷時,他們不惜毀掉一切,以作爲自己通往光明大道的“橋”,哪怕這“橋”傷心、悲痛,他們也在所不惜,卻以爲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當那些白皮膚,高鼻樑爲了“追求”更深的文化修養時,他們不惜萬里之遙跋山涉水來“領略”中國博大的文化。莫高,一個神聖莊嚴的佛教聖地;莫高,一個蘊藏中國萬千底蘊的寶庫,你是多麼的偉大。那些白皮膚、高鼻樑的人看上了你豐富的內涵,他們決定,把你當作一條“金光大橋”,豐富他們國人的內涵,充實他們國家的文化,於是,你成名了,享譽全世界!

金光大橋——莫高窟!

那些白皮膚,高鼻樑的人對你頂客氣,把你視爲“神聖之橋”,他們不惜屈下男兒的黃金之膝,低下尊嚴而高貴的頭,爲了你,三跪九拜,在所不惜。是啊,他們的屈膝,磕頭是值得的。當一列列馬車碾過漫漫黃沙路,當一卷卷經書、字畫飛越中國邊境,成羣的鳥兒也爲其“送行”,翩翩的蝴蝶也爲其“留念”。“好博大精深的文化呀!”那些異服人士拍手稱道,狂喜之情溢於言表,無恥的語言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中迴響……而我們中國的文化從此飛越千山萬水,遠走他鄉,更名改姓,不復飄香。

於是,一座名爲文化的金光大橋建起來了,燦爛的敦煌文化做了它的橋墩。白皮膚高鼻樑的學者踩踏着這座橋,走向世界文化的塔尖高叫着:中國人沒有能力研究敦煌文化,從這麼一個蠢人手中搶救出這筆遺產是多麼重要,是他們的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

多年以後,中國學者苦苦地研究屈辱地從國外高價買來的微縮膠捲。多年以後,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在莫高窟舉行。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何其悲哉!

莫高窟淚水漣漣……

高考材料作文4

逐步以材料作文取代命題作文已是高考作文命題的趨勢。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題押寶的弊端又具有綜合考察讀寫能力等優勢,因而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由於審題立意難度的增加,對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這裏着重談談材料作文的“第一關”,也是最困難、最重要的一關:審題立意。

吃透材料,整體把握。試看這則材料《盲子過涸溪》:有盲子過涸溪,失墜,兩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墜深淵。過者告曰:“無怖,第只要放下即實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長號。久之,手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實地,何久自苦耶”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對他的態度是諷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這樣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得出“第放下即實地”、“學會‘放手’”、“有所不爲纔能有所爲”等立意及命題了。如果從“過者”的角度,得出“幫人要幫到底”的立意,或者從“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於聽從勸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適。前者雖然可以說通,但“過者”是次要人物,着眼於他就不得主旨,沒有做到“整體把握”;後者從邏輯上講屬“推不出”,是沒有“吃透材料”。

善於抓住關鍵詞語。關鍵詞語往往是“文眼”,它蘊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爲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如上則材料中的“放下即實地”就是關鍵。又如有人問巴西球王貝利:你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答道:下一個。這“下一個”三字擲地有聲,既體現出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又蘊含着藝無止境,不斷創新的哲理,閃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這個關鍵,審題到這樣的程度,立意與命題還能成爲問題嗎?

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有一則材料:某省一扶貧工作團,做了件扶貧實事,向某個貧困山區贈送了一批優良種羊。幾個月後去瞭解情況,村民們說,羊肉的味道很好,請再送些來。對這則材料,如果僅理解爲山區村民好吃懶做,或者扶貧工作流於形式等,都是較爲膚淺的。通過分析,這則材料揭示的本質是:山區貧的“根子”在村民觀念落後,素質不高;而扶貧工作團沒有看到這一點,治標不治本,其結果肯定是無效的。這樣就可以得出“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標本兼治,雙管齊下”等立意與命題了。

高考材料作文5

話說有一處窮鄉僻壤,基層幹部走馬燈似輪換,就在大夥以爲你方唱罷我登場已成定律,卻出一奇人留守八年,真真是將此處變成了“最美鄉鎮”,聞者皆惑問因,答曰:“心在哪裏,風景就在哪裏。”本宮以爲,說一千道一萬,真要落到實處,不外乎一顆紅心,心若到了,力也付了,事便成了,諸位以爲如何?

鎮還是這個鎮,地也還是這個地,風景一直都在,只看的人不同。無心的,過眼只是浮雲;有心的,看了便也動心。心念一動還要用心,艱難險阻奈何執意,日裏琢磨夜裏尋思,任地辦法就來了,想法萬千付諸行動,這地於是看着漸次就有了不同,竟是因了用心每一處都附上了情,一草一木皆爲之生動。

要說那些個不安心的,自然也就想着法子離開,即便這滿眼奼紫嫣紅,怎奈他無心觀景寄情,精巧可人偏說成狐媚相兒,又或者一股鄉土氣息,見着圓的說愛方的,見着薄的偏想厚的,到底了終是不入法眼。性情好的,只不吭聲四處鑽營外調,心當然未曾用在此處;性情不好的,保不定成天牢騷滿腹怨天怨地,眼見得大好時光蹉跎,捱過些時日走了便是走了,不走的又焉能呆得長久?入眼均是無物,無心定然無力,無力則步步難行。也罷,不可強求。

單論此事,且說前幾位基層幹部,而今已非從前,學府擴招受教者衆,又歷招考過關斬將,自是良才,履職者學識才華俱佳,想來該是不辜上意皆有作爲,但爲何脫穎而出獨此一人?同處景,同爲人,若說其他已屬無益,究其實質不外乎用心。

上天予各人平等,風物一處,行則一端。若不能沉心,則必敷衍於事,於表面浮,於事外漂,故不識事之本質,難尋事之解途,遂難成事。

閒聊一番,可巧想起昨日入集市,見一賣餅人家攤前長隊,旁邊同檔購者寥寥,一時好奇探之,見攤主女兒後院晾曬芝麻,手揀雜碎之後又幾番翻簸去除空殼,觀之已知其用心,雖未嘗餅不明其味,想來味道定然極好,欣欣然排後食之,果然真真堪稱美味,繼而心生感慨:不過一張小餅,卻也如是。想來餅家風景同此村之美,併爲異曲同工,倘使處處皆用心,又豈知何處無風景?

今日略有些興致,話語絮叨得多了些,只恐親們膩歪。到末了,說句人話:用心方能成事。

高考材料作文6

  立意話題1:表象與本質適用類型:議論文

以小事件爲切入口觀點應能自圓其說

具體解讀:此類議論文要求考生思路清晰,邏輯條理分明。最重要的是考生的觀點要能自圓其說。

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金融危機雖然發端於美國,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似乎都逃不掉被波及的厄運。

考生在把握這類話題時,一定要將事物間內在的連帶關係闡述清楚。最好以一個小事件或小案例爲切入口,進而闡述事件中各方存在的關聯。

  立意話題2:危機與機遇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逆向思維立意切忌一味追求新奇

具體解讀:逆向思維和辯證地想問題,可能會是今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一個方向。

出現危機時,人們就會竭盡全力在逆境中尋找轉機。此類逆向思維立意的作文中,考生切忌不要一味地追求思路的新奇。

如果是寫議論文的話,考生可運用正、反例子,並對例子加以解說,再深入分析一下,也是不難得高分的。

關鍵是要從材料中挖出主題,立意要高。假如不能寫得很深刻的話,可以在語言上取勝。

如果是沒有進行過基礎訓練的同學,要慎寫記敘文。

  立意話題3:挖掘潛能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容易出現材料考前可先記下名言

具體解讀:這類立意話題比較容易出現給材料作文,文中的寓言、故事、典故或詩歌都需要考生從中挖掘到一個立意方向,並圍繞這個方向進行寫作。

給材料作文中往往會出現引用的名人名言,建議考生在備考階段可以有意識地記下一兩句可能會在作文寫作中用到的名人名言和幾段相關材料。

但不是一定要引用名言,而是要使它們運用得恰如其分,起到給文章加分的效果。

  立意話題4:團隊合作或共贏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切忌空泛事例不要落入俗套

具體解讀:團隊合作的題材切忌空泛,一定要有具體事例。

這是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團隊合作的話題看似很好操作,但考生選擇的角度和事例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比如青少年的偶像姚明,他所從事的籃球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極強的團隊精神才能取勝的項目。

考生可以從自己很熟悉的人或事着手。

高考材料作文7

鴉兄:

弟不幸聞其遭際,念之不勝悲慟。鴉兄嘗學歌於桂枝,如何又鬧出了東施效顰的故事?況君英明一世,奈何糊塗至此?而今落入人手,弟不悉爾生死沉浮,故聊作文一篇,生則驅邪,死則謝後世。

吾嘗聞兄偶遇鷹抓羊,便有此念頭。鴉兄好不糊塗!先者,鷹本天生食地遊者,利爪鋼嘴君有之乎?其器不備,此君遭患第一原因也。再者那鷹自鷲峯如天降隕石,君有如此之勢乎,所謂力不足而強爲之,不敗則已矣,即敗悔之晚矣。君當思己之利,慮己之能,不可 妄自揣摩他人,做好分內之事亦足矣。

既學之,則思之。君忘之乎?不可師心自用。鷹有挾靈雲之勢,君亦有哀萬物之聲,君初何不兼而用之。使山羊聞聲而喪膽,使牧者聞聲而受驚,君亦趁此時活掉山羊何其易呼?嗚呼,有如此之勢,而爲己頑固思想所封,極力模仿,生搬硬套,終至牧者之手,君實有勝之勢反爲敗家,實爲天下人笑。君尋記莫要邯鄲學步。

學問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本能亦如也。君爲鴉非鷹,君需謹記自己的姓氏。數典忘祖者,罪不容誅,忘姓迷本者,無知不可免。此世不同於往日,分工越來越細,每人專司一職,倘若盡心焉,亦足以顯於衆庶之中,成爲鶴立雞羣者,行行出狀元此之謂也。若君性命免乎,願君歸家教子掌握好自己的本能。美食不可貪,錢財不可貪,美色不可貪,已無人不知矣,孰不知有時候非己所能爲之的本能亦不可學。是故中國功夫所精其傳門之武藝者亦能成主英蓋一方的豪傑。莫管外來和尚念啥經,先要念好自家經。

言至此,弟仍不禁痛哭流涕。儂今作文人笑癡,他年述者知是誰。是的,弟已嘗犯此大忌,只因幸運之神照顧幾次免於災難。唉,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舊相識。吾定將兄之事蹟刻入碑文,遺於後世,警後人莫學此類耳。

午夜時分,外面“嗚嗚嗚嗚”是君之聲乎?君之魂不散兮名未記,撒金紙一籃,化爲灰燼,君之去兮,曾記否,君之名:烏鴉也。

高考材料作文8

當亞歷山大許下滿足任何要求的重諾時,狄奧哲尼斯卻沒有選擇昂貴的珠寶或是高貴的地位,只是要求他不要擋住自己的陽光是的,對於狄奧哲尼斯來說,在陽光沐浴中靜靜品悟生命的美好,遠比追求功名於利祿有價值得多。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的時代,當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成爲當代人生活的一種常態和寫照時;當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變爲了一句世人奉行的處世真理時,似乎鮮少有人還記得川端康成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的那份閒適之情。誠如紀伯倫所言:我們已經走了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爲什麼出發。當人們爲了生計而忙碌奔波時,卻不知他們已經離生命的本身愈發的遙遠。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爲了內心的物慾遊走於城市的邊邊角角時,我們應當想一想,那個只求一米陽光的哲學家奧哲尼斯,至少他在選擇與誘惑面前,從來都沒有辨錯人生的方向。

要記住,名利與財富帶來的幸福終究有限,而狄尼斯所沐浴的陽光背後那種對待生活認真而悠閒的態度則是無價的,帶來的幸福感也是無限的。

我寧願獨自坐在一隻南瓜上,也不願意和貴族們擠在一個沙發上。拋棄上流社會的優越生活,梭羅選擇一個人離羣索居,漫步於林綠水清的瓦爾登湖畔,梭羅滿足地發出觀察四季,也是一種職業的低吟。都市的繁華或許能夠帶給人們短暫的刺激與滿足,但唯有自然的鳥鳴與花香,才最接近生命真相,纔是心靈的淨土。

陶淵明採菊東籬種豆南山,即使短褐穿結也不願爲五斗米折腰。隱士自有隱士的風骨,既然已經視金錢如糞土,便無需巴結顯貴、趨炎附勢,一壺薄酒已足矣!都說哲學家、詩人這些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孤僻傲氣,但這或許只是因爲他們不若普通人那般攀附權貴,願投入更多的精神於心靈的探索之上。

是的,我們也許無法做到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山林,也做不到如梭羅那般離羣索居,但我們至少應當分清究竟什麼是我們在生命中真正要追求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心中的後花園修籬種菊。

唯有此,我們才能以有限的生命,體悟最本真的人生。

高考材料作文9

一個孩子負責切橙子,另一個先選擇切好的橙子,這是保證公平的絕妙方法。但實際上,一個孩子只需要果肉,另一個孩子只需要果皮,所以與其一人二分之一,不如當初各取所需,一個全要果肉,另一個全要果皮,以避免浪費。

現在,國家厲行節約,倡導節能。而材料中的分配方法看似公平,實際上資源只利用了一半。因此,公平不一定是機械地平分,有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特別是要保證節約。

當國家需要時,《無衣》的作者決定與猶豫的戰友同袍、同澤、同裳。“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他不認爲這樣對自己不公平,因爲到了戰場上,面臨的就是生與死,何惜一條褲子?

朱元璋給官員規定了“四菜一湯”的最高標準,意在使社會更公平,使官員更節約。毛澤東有一件睡衣補了幾十次,穿了二十年,還主動降過自己的工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只要美人有意,茅草也很珍稀。所以作者並不覺得不公平,反而很高興。這也是一次節約型戀愛。而現在很多青年的婚禮往往導致傾家蕩產。不過近來又興起了“裸婚”,就是不買房子、不買汽車、以民政局登記爲主要內容、只在小範圍慶祝的結婚方式。他們不去追求豪華,不在婚禮方面追求所謂“公平”,婚禮後在經濟上不是更從容嗎?

我國恢復高考後,教育基本上實現了公平;但現在過長的教育週期卻不利於節約。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4年,從7歲入學到大學畢業,一般23歲。可實際上,由於我國的大學往往是“嚴進寬出”、60分萬歲,所以在大學虛擲青春的現象不少。大學畢業後,他們又會發現,剩下的工作崗位對文憑的要求往往並不高,工資又低,所以很多人高不成低不就,這不是對社會資源和勞動力的浪費嗎?毛澤東曾說:“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這雖是“文革”中說的話,但在今天還是有重提的必要。

一個聰明的父親或母親,會給愛坐船的孩子分一個游泳圈,會給愛坐飛機的孩子分一個降落傘,會給愛騎車的孩子分一個安全帽,會給愛畫畫的孩子分一塊調色板。這看似不公平,實際上纔是真正的智慧。

高考材料作文10

看了唐代海通和尚治水的故事,覺得可笑之至。他募集了民間大量錢款,在大渡河畔的凌雲山邊主持鑿了大佛一尊,企圖借佛力永鎮勢如奔馬的河水。可是,石頭佛像再高再大,對滾滾滔滔的激流又有什麼作用可言?其結果可想而知:船隻照樣傾覆,船伕和船上乘客照樣不能擺脫葬身的命運。雖然海通爲了保護佛財不讓官府詐去而獻出了一隻眼睛,後人因而給他塑像紀念,並冠以“爲民獻身”、“普渡衆生”之類的美,但頭腦清醒的人卻不會被他所迷惑。

我認爲海通治水是可笑的,他的方法不僅沒有成效,而且勞民傷財。有人或許要說什麼“不看功勞,還要看苦勞”,來爲海通辯護,但我以爲,他的一隻眼睛犧牲得並沒有價值。海通此舉實爲不重科學的中國傳統弊病的典型病例。對於奔騰咆哮的大渡河水,他茫然不知所措,只祈求於佛的法力。他根本不會躬請水工共商治水之策。囿於傳統,他這個佛門弟子怎能與水工來往?因爲水工之輩處於封建社會的最底層,人們是不屑同他們往來的。

海通離我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但他所犯的病仍然在當今的中國流行着。因爲這種病的病毒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這一溫牀的。中國文化的弊端一天不除,病號就一天不斷。從校園這小小的窗口便可窺一斑。有的學生課後遊蕩,但聽課效率高,學習方法好,考試得高分;有的學生卻終日端坐桌子前,埋首書中,不懂科學的學習方法,只知死記硬背,考試也能得高分。老師往往欣賞後者,說他們是好學生,要大家向他們學習;對前者卻扣以“不守紀律、自由散漫”的帽子。後者的學習方式不是海通治水嗎?他們書雖然讀好了,但身體也垮了。終於當立業之時,羸弱之身不允許他們專注地投身於工作之中,而終日與藥片、針劑打交道。

從海通治水到“愚生求學”,中國傳統文化弊病已流行了千餘年了。但何以沒有解決的方法呢?這值得我們深思!但有個答案是肯定的:提倡科學。

高考材料作文11

歲月悠長,我夢猶在;風雨無常,信念永堅。在人生斑駁的記憶裏,這中間必然經歷曲折、磨難。當你遭遇到挫折時,你是否會坦然面對,抑或是逃避懊惱呢?

其實,挫折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當我們身陷逆境,即是聚斂財富的過程。

挫折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奠基石。學會接受挫折,接受現實,纔會激發鬥志,勇往直前。就像林肯總統一樣,他一生處在逆境之中,8次競選,8次失敗,但正因爲他無私無畏,勇於面對,所以獲得成功,成就個人夢想。的確,只有勇於接受挫折的磨練,不斷積累人生經驗,纔會收穫人生的第一桶金。

挫折是人生的潤滑劑。當人生的車輪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幽徑小道時,路旁的荊棘就成爲我們的障礙。就像人生航海的旅途上,忽然遭遇狂風暴雨;當破繭成蝶的幼蝶折翼時……生活中總有些許不盡人意,正如泰戈爾所說:“上天完全是爲了堅強我們的意志,纔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但在失去的同時,我們收穫了應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使自己不斷提升和完善。

挫折是人生的一首詩,是直麪人生度過艱難後的靈感。詩人屈原雖有滿腹才華,忠心耿耿,偏偏遇上昏聵的楚懷王;岳飛揮軍北上,誓要直搗黃龍,恢復中原,卻偏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這些有識之士飽經挫折和遺憾。屈原詠歎“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千古絕句,充溢着詩人的偉大情懷,詮釋着詩人靈魂最深處的召喚。所以挫折散發着一種詩意的美,是一種美的精神之光的閃爍,是自由的心靈在廣闊世界裏飛翔撞擊出的美麗火花。

挫折是一把解讀人生的鑰匙。人生好比爬山,人生這座山,從不缺少攀登的人,只是有的人半途放棄,看到的只是身邊的小片風景;但惟有堅持下來“會當凌絕頂”的人,才能“一覽衆山小”,收穫最美麗的風景。當人生遭遇挫折時,只有堅持纔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挫折具有兩面性,假如我們把它看作是一件醜陋的衣衫,那麼我們就真的遮住了它的光芒;假如我們把它看作是一件結實的布料,那麼我們就會步履鋒芒,不畏束縛。所以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挫折,因爲我們始終堅信逆境成就人才。

學會面對挫折,在我們遭遇挫折時,心中多一份淡然,挫折並不可怕,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堅強和勇氣,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筆財富。

高考材料作文12

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對學生說:“我再看你們。”

馬上說再見,老師不捨,要“再看看”。是啊,生活路那樣漫長,可老師能伴隨學生走過的,終究只有一段路。這段路是艱辛的,傳道、授業、解惑,都是這條路上必經。老師要對學生們傾囊相授,讓學生從不知到知之;要對學生正確引導,讓學生不只掌握常識,還要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價值觀;要對學生倍加關懷,讓學生感覺到他們不只在獲得常識,尋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師的愛。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這樣,圖中的老師這樣,普天之下的老師也莫不這樣。也因着這一顆心,纔有了“我再看你們”的那份不捨。

當然,除去不捨,還有希冀。

正如圖中老師對學生說的那句:“你們再看看書。”

對於老師而言,馬上揮手作別的是學生。老師期望學生再看看書,字短情長:再看看書,學生們才能更熟練地學會所學常識,更好地應付考試,更穩健地走好將來的路。

師生一回,學生們終究要遠行,老師能給他們的,是不捨,是希冀,是一場充滿愛的目送。

如此充滿愛的目送,我肯定是擁有過的,可惜的是,在我擁有些時候不曾有太強烈的感受,直到畢業多年,纔在回憶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學畢業後回東北故鄉探親的時候,小學班主任遠遠看見我並喊我名字,說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過去教過的學生,說這部分話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眼裏滿是真摯。

那之後我在反問自己,若是我遠遠看到老師的背影,我認得出麼?恐怕不可以。譬如我的初中語文老師在多年之後託人打聽我的手機號碼,同我聯繫,只不過想了解我過得如何,她說她會爲我驕傲,而我呢?接到語文老師電話那一刻,我除去感動,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對老師也有一樣的牽掛?上述種種,應了一句“當時只道是一般”,老師對大家那份愛,那份不捨與希冀,一直在分別之後,才被感知。

老師們知曉的,是分別時,他們對學生們那一場愛的目送。

老師們不瞭解的,是分別後,他們也正在或終將成爲學生們心中一道愛的風景,伴隨時光永恆。

今天,因着圖中這一場愛的目送,也讓我想對過去教過我的老師說一句:“請讓我再看看書,也請讓我再看看你!”

高考材料作文13

郭氏尊重好人,卻未重用;厭惡壞人,卻未清除。兩方面都不能徹底,結怨反多,使其城池變爲一片廢墟。而一位高材生因初出茅廬,未引起國家重視。當他在外國成名時,政府竟不惜一切代價,請他歸國。從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要使國家興旺發達,就必須懂得愛護人才,重視人才。

首先,要想治國安邦,國家昌盛,必須重視人才。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所以他很重視人才,且用人惟賢,不拘一格。魏徵曾與李世民有過一段過節,然而李世民不但不記舊恨,而且還重用魏徵,拜他爲大夫。魏徵是個有學問的人才,並敢於大膽進諫,使唐太宗一生中少犯了許多錯誤。後來唐太宗爲了納賢,還確立了一套科舉制度,選拔了大批優秀人才。在他的統治時期,國家更加興旺,社會更加安 定,經濟與文化得到了較快地發展。這個時期被譽爲“貞觀之治”。他爲何能將國家管理得這麼好呢?這正由於他“以人爲鏡”,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能善於用人,愛護人才,不像郭氏那樣不重用好人,使之城池敗亡,變成廢墟。

其次,要使國家事業發達,必須重用好人,清除壞人。隋煬帝妒忌心極強,他妒忌那些才華超過他的人,並把他們殺害了。他還寵信重用一些專門阿諛奉承的卑鄙奸詐的小人,致使隋朝很快地滅亡了。隋煬帝不但沒有重用好人,也沒有清除壞人,而且聽信小人之言,增強了壞人的勢力,隋朝迅速衰敗是情理中的事。

再次,要招納人才,禮賢下士,要肯花大代價。比利時政府爲了使高材生博爾德特回國,不惜一切代價,把建築一艘驅逐艦的專款拔出,來建築一座式樣與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相同的研究院。博爾德特大爲感動,終於返回自己的祖國。因此我們必須肯花大代價,才能招納大量優秀人才,爲國家作貢獻。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培育大量優秀人才,只有懂得愛護人才,重視人才,才能振興中華,實現四化。

高考材料作文14

心中,那個月亮彎,停泊着歷史的古船,沉澱着文化的靛藍,靜靜地,爲你守盼,那份真實的燦爛。——題記

很喜歡一個人捧着茶杯品茶的感覺。漸漸西斜的殘陽,一抹霞紅穿透剔亮的玻璃,掩映着書房裏一排排古色發黃的線裝書。一騰熱氣沖淡了黃昏,凝縮的那份脆乾的青綠在熱水中翻躍,升騰,一旦浸潤了溼,就貪婪地吮吸久違的甘露,伸伸懶腰,緩緩的,蹬蹬腿,在古銅色的花杯中舒展開久封的筋骨。於是,脈胳漸顯了,青綠在熱水中延散了,一片片風乾的茶葉在浸潤中尋到了綠的真實,回到了曾在樹枝上招搖的青春與真實,清清的,露珠,泥土的味道瀰漫在小屋,一份還真帶來的醉香盪漾在心頭。

因爲品茶,因爲愛真,談及歷史,談及文化,也守着不變的概念——真。

我的書架上有着古老而真實的文化,明刻本,線裝書,發黃的記憶,永久的思索,不管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捧起一本原版古書,放在心頭,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從一頁頁幾欲風乾的書頁中,我品到了一份歷史的真實,文化的真實。

從未想過要爲文化說點什麼,只到昨天,同學凌到我家,對着這一排排原版古舊的陳書而大笑,“你真傻,何不買幾張電腦光盤,既不需像你這樣舊書堆得似山高,又不需捧着文言實虛詞嚼半日卻難解其內容。”我先是驚愕,繼而苦笑。莫名中有絲淡淡的哀愁,名著古書融注於光盤,竟還翻譯成淺顯易懂的白話文,我不敢想,我不知道“兩彎似蹙非蹙絹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該怎樣翻譯,我不知道“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用時髦的白話文該怎麼講,我不知道“冷雨敲碎吟上心”的心情用白話文如何描繪,又如何讓讀者真正領會?古典的故事,歷史的沉重又怎能用一兩句乾巴淺顯的白話文闡釋得清?

還記得餘秋雨寫在《藏書》中的那句話,當學生問他爲何藏如此多明刻線裝書,藏這些原版發黃的記憶時,他說:“那是歷史風塵,舊得有味,真實”是的,原版的文言書固然難讀難懂,但有厚度,一旦失去了原版的真實,幾句百話文,簡寫本已失去了厚度,很容易被歲月長河風乾,甚至脆折。

我們需要真實,需要那種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而非簡單的故事情節,淺顯的內容。

永遠爲“真”守盼。

高考材料作文15

去黃山旅遊,總會對那怪峯孤鬆遐想萬千,等到我親眼見識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壯麗——那孤鬆,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峯,亦崎嶇險峻,有欲傾之勢。兩個個體本身都算不得美,卻在相融中構造出了清雅高絕的圖景!

一些個體,它們本身或許有特點,略有不足,但他們未曾勾心鬥角過,未曾針鋒相對過,在如斯的統一中,倘若你以總體之角度觀之,竟是別樣和諧。走下黃山,我不禁陷於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是求個體的方正,那麼最終所得可能僅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無趣。君不見,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嗎?八股文根本不講求相融,不講求文章總體的韻味,它只求聖人之氣,只求體制規範,每一字的方方正正,這種是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終讓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與美感,更讓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絕不應該如此!它應當是支點的尋覓,是元素的交融,是單一的顛覆,更是和諧的統一。

個體的波瀾不驚,甚至旁逸斜出,卻是在同一後成就整體的雲蒸霞蔚,別樣風采。鄭板橋先生曾說:“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他也正是這樣詮釋自己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成就了和諧的同一,成就了“板橋體”的藝術高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以前讀何立偉先生的《日月鹽水豆》一文,不僅爲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歎服。文言,精巧而意賅;白話,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許僅取一者,會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詞肥意瘠,但兩者的兼用卻令整篇文章彰顯了別樣的韻致。

非獨文學如是。榮格說:“文化最終沉澱在人格上。”我想,我們的內心中或許也要依靠無數不調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爲飽滿。“我的心裏又猛虎在細嗅薔薇。”這是詩人薩鬆的詩句。猛虎不免生猛,薔薇過於柔韌,倘若兩者並參,方爲豐滿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女兒情態;亦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氣貫長虹。她的人格,非婉約,非雄健,而是兩者兼具的浪漫,是令人懷想千年。

道與萬物參,萬物的和諧統一,方早就世間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抹遒勁的孤鬆,再看向那面絕然的峭壁,在夕陽下它們長久地融爲一體,錯落有致。我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