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有關高考作文集錦十篇

有關高考作文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高考作文集錦十篇

高考作文 篇1

一、【考場真題】

每個人都向往成功:成功地學會一個本領,成功地克服一個難關,成功地解決一個問題,成功地實現一個目標……

嚮往成功,不是爲了獲取別人的讚賞和羨慕,而是爲了讓自己得到一次提升,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彰顯……

在你的學習或者生活中,一定有過成功的體驗,在你成功的背後,也一定會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請根據自己的經歷或體驗,以“成功”爲主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緊緊圍繞“成功”這一主題。②題目自擬。③要寫出自己親身的經歷或者自己獨特的感悟。④書寫要正確、規範、美觀。⑤內容一定要生動具體。⑥字數400字左右。

二、【寫作點撥】

1、成功可以理解爲“把某件事情做好”, 如寫“成功地進行了班級管理”。寫作時,先寫在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下,“我”被選爲班幹部,開始覺得沒有經驗,怕做不好,辜負了大家的希望。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自己謙虛謹慎,大膽工作,終於將班級管理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得到了大家的好評。最後講一講對自己成功的感悟。

2、成功可以理解爲“學會了一項技能”,如寫“成功地學會了游泳”。寫作時,先寫一寫對游泳健將的佩服和羨慕,引出自己對學會游泳的強烈願望;然後具體地寫自己是怎樣學習游泳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又是怎樣堅定意志堅持到底,終於學會了游泳的;最後寫自己對成功的感悟。

3、成功可以理解爲“克服了一個難關”,如寫 “成功地進行了一次科學小製作、科學小實驗”。寫作時,按“總分總”的結構來寫,先概要地講一講古今中外一些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取得成功的事例,然後引出“我”堅定信念,不怕挫折,經過不斷的探索,終於成功地進行了小製作(或小實驗)的經過,最後再說一說我對“成功”的感受。

4、成功還可理解爲“實現了預定的目標”,如寫“成功地爬上了山頂”。寫作時,先介紹這次體能訓練的目標,有什麼條件和限制,然後寫自己是怎樣在實際訓練中發揚團隊精神,克服困難,最終成功地爬上了山頂的。最後再寫一寫對這次成功的感受。

總之,不管寫什麼,都要很具體地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精心設計好故事情節,使文章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同時還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並把自己的感悟融合在敘事的過程中,使文章能給人啓迪和思考……

三、【滿分佳作】

亮點:描寫細膩,感受真切

我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一考生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是的,那天,我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和“磨練”以後,也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那天,我讓媽媽帶我去學溜冰。來到溜冰場,只見冰場上十分熱鬧,好多小朋友就像一隻只小鳥在歡快地飛翔。看着他們,我真是羨慕極了。於是,我讓媽媽陪我進入溜冰場,趕緊穿上了溜冰鞋。誰知我穿好鞋剛一站起來,就“咚”的一下,摔倒在了地上,我連忙用手撐着爬起來,可腳剛一着地,就滑了出去,就又一次摔了下去。又爬,腳又滑了出去……這時的腳底下,就像是塗了一層油,怎麼也用不上勁。我那窘樣,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媽媽見狀,趕緊上前把我抱着扶起來,讓我坐在場外邊的凳子上,我摸着摔痛的手臂,小心地不敢再隨便站起來……

媽媽見我那樣,笑着說:“怎樣?怕了?還學不學?……”我看看媽媽,再看看場上小朋友自由自在的身影,一種不服油然而生,我就不信我學不會。於是,我摔開媽媽的手,倔強地再次走進場地,緊緊地抓住場邊的扶欄,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腳,努力不讓它滑出去……就這樣,慢慢地,我終於找到一點感覺,漸漸地學會了站立,雖然還不穩,但也總算可以站住了。接下來開始學滑行,我讓媽媽抓住我的手,慢慢地向前移,誰知腳剛一移動,竟又控制不住,重重地摔了下去,但我不放棄,爬起來再學……就這樣,邊學邊摔,屢敗屢戰,別人的笑聲、摔跟頭的痛楚,都沒有阻擋我學習溜冰的決心……經過不斷地練習,我終於可以一個人慢慢地向前滑動了……

歷經風雨,終能見太陽!

從學溜冰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挑戰自我、頑強拼搏,成功就一定會和你握手!

【名師點評】

1、這的確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滿分作文。小作者通過寫自己學溜冰的一次親身經歷,深刻地體會到“風雨之後見陽光”、“歷經磨練嘗成功”……

2、作文在構思上由一句成功的格言引入,道出“我在經過多次的‘失敗’和‘磨練’以後,也得到了成功的體驗”。開篇點題,引人入勝。接下來,詳細地寫了“我”的成功經歷,也就是“學溜冰”的經過。最後通過自己的體驗,感悟到“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挑戰自我、頑強拼搏,成功就一定會和你握手”。整篇文章可謂虎頭豹尾,構思精巧。

3、小作者注重在敘事中寓理,真切細緻地描寫了“學溜冰”的過程,現場感強;生動細膩地刻畫了自己在“學溜冰”中的心理,真實可信。最後的感悟也就自然順暢、水到渠成,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亮點:富的哲理,耐人尋味

進退得當才能取得成功

一考生

有人說:“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決不成功!” 也有人說:“放棄是一種永遠的解脫,輕裝上陣方能成功!” 這裏有兩個故事:

一是說“成功源於堅持”的。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牛津大學邀請邱吉爾來校爲師生作演講,邱吉爾在這裏發表了他演講史上時間最短,也是最膾炙人口的一次演講。他上臺後只說了一句話,“我成功的祕訣有三個:第一是never give up!第二是never, never give up!第三是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沉默了大約一分種後,全場師生猛然醒悟,爆發出熱烈而又持久的掌聲。“never give up”,就是“絕不放棄”的意思。“絕不放棄,絕不絕不絕不放棄”――這既是邱吉爾的成功祕訣,更是邱吉爾畢生恪守的人生誓言,正是他的“絕不放棄希望”,支撐了他一生的信念,並使他取得了最後的成功……

還有一個是說“有一種智慧,叫做放棄”的。有一個年輕人,很想在什麼方面都比別人強,他尤其想成爲一名大學問家。可是,很多年過去了,他的學業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去向一個大師求教。大師說:“我們登山吧,到了山頂你就知道如何做了。”那山上有許多晶瑩的小石頭,非常好看。每次見到他喜歡的石頭,大師就讓他裝進袋子裏,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師,這樣背下去,我可再也走不動了。” “是呀,那該怎麼辦呢?”大師微微一笑,“是啊,該放下了。再不放下,就不能登上山了。”年輕人一愣,忽覺心中一亮,立即向大師道謝。之後,他一心做學問,最終成了一名大學問家……

同學們,讀了以上兩個故事,你是否已明白了什麼?是啊,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成功的真諦,我們又究竟該如何去獲取自己的成功?我們到底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了解自己,看清自己,恰當地堅持,適時地放棄。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在你的前面就會有成功,就會有鮮花與掌聲……

【名師點評】

1、這的確是一篇十分難得的滿分佳作。讀了這篇文章,讓人對“成功”又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和認識……

2、小作者以截然相反的兩個觀點,引出了相應的兩個經典故事,然後再拋出一個讓人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成功的真諦,我們又究竟該如何去獲取自己的成功?我們到底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 最後拋出答案(也是自己的感悟):“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了解自己,看清自己,恰當地堅持,適時地放棄。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在你的前面就會有成功,就會有鮮花與掌聲……”

3、整篇文章構思精巧,舉例典型,論述有力,言之有理……再加上語言簡潔,行文明快,體現了小作者不俗的語言基本功,值得賞讀!

四、【xx模擬文題1】

隨着我們一天天的長大,我們逐漸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比如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勤儉節約,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熱愛集體……每懂得一個道理,背後都會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懂得一個道理,我們就會在成長的路上向前跨了一步。下面,就請你寫一寫自己成長過程中懂得的某一種生活道理。題目自擬,字數400以上。

【寫法點睛】

1、首先想一想,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懂得過哪些道理?在懂得哪一個道理的過程中給你的啓迪最深,教育最大?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件事來寫,這樣才能“有話可說”,並寫出真情實感來。

3、作文在結構上可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懂得了什麼道理,這個道理對自己的成長帶來了多大的作用。然後在回憶中敘事,娓娓講述懂得這個道理的背後所發生的那個動人的故事。

4、在敘事的中,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流暢,要能鮮明地突出文章的主題。

【xx模擬文題2】

讀書能給人以快樂,給人以智慧,給人以知識,給人以希望……讀書,是我們不能缺少一項重要的生活內容。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讀過哪些書(或文章)?哪本書(或文章)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教育最大?下面,就請你寫一寫自己通過讀一本書(或文章)所得到的“快樂”或“啓迪”。題目自擬,字數400以上。

【寫法點睛】

1、首先要選擇一本自己最熟悉的書(或文章),想一想這本書(或文章)有哪些方面給你印象深刻,你在讀這本書(或文章)時,得到了哪些教育和啓迪?

2、作文時,應該先簡要地介紹一下這本書(或文章),使讀者對這本書(或文章)有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具體地寫自己讀這本書(或文章)所受到的教育和啓迪。此時,要十分注意的是不能空發議論、無病呻吟。而要通過一件或幾件具體的事來表達這種教育對你的幫助和提高,這樣才能言之有物。

3、要避免寫成書(或文章)的內容介紹,更要避免寫成讀後感之類的東西。

高考作文 篇2

在考場上,拿到作文題,最怕的是打不開思路,大腦一片空白,打開高考作文思路的三把鑰匙。筆者送給廣大考生三把打開思路之門的金鑰匙,並結合歷年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題說一說如何使用。

置換法。如果給的話題或標題的中心詞比較虛,這時不妨用較爲具體的詞語來替換。這種打開思路的方法叫置換法。如江蘇高考作文題“懷想天空”,“天空”可夠虛的,這不要緊,根據對所給材料的把握置換一下即可。

“天空”可以是父母無邊的愛,可以是老師博大的胸懷,可以是同學長久的幫助,還可以是遠大的理想,等等。總而言之,其特點是明淨、遼闊、深邃,引人遐思,令人神往。通過置換,“天空”也就具體了,自然也就能夠以此爲點繼續擴展開去聯想,尋找到更豐富的內容,以便於行文時所用。

再如上海高考作文題“必須跨過這道坎”,“坎”是什麼?顯然,這裏是比喻,喻指障礙、困難、逆境、不幸、考驗等。比如高考,對有的考生來說是一道不得不過的坎。高考是帶有共性的坎,帶有個性的坎也不少,比如遭遇疾病、遭遇他人的誣陷,等等,也都可以寫,只要真正體驗過,有深刻的感悟。一句話,用本體置換了喻體,也就打開了思路,這樣,自然也就能夠寫出富有個性的感情充沛的好文章來了。

補充法。有時,命題人有意識地將標題或話題中相關詞語的定語或賓語給省略了,其目的是爲了給考生留下發揮的空間,這時,可以把其省略的定語或賓語給補出來。只要補出了定語或賓語,作文思路也就打開了。這種打開思路方法的,叫補充法。如山東高考作文題“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細心一些,就會發現命題人把“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中“時間”、“記憶”的定語給省略了。

考生可以試着補出,老師筆記《打開高考作文思路的三把鑰匙》。先給“記憶”補定語。是什麼樣的記憶呢?應該是能給人以啓迪的,或給人以鞭策的,或給人以警醒的,一句話,就是有助於個人或民族、國家走向進步的記憶。比如20xx年是香港迴歸祖國十週年,關於十年前香港迴歸的記憶;比如自己多年前身處逆境時老師、同學或朋友、家人給自己的幫助,可能是一句話,也可能是一個眼神,等等。

再給“時間”補定語。可以把“時間”置換爲“日子”,再補。這樣,就有了在歌舞昇平的日子裏,在血雨腥風的日子裏,在無所事事的日子裏,在艱苦奮鬥的日子裏,在寂寞難耐的日子裏,在春風得意的日子裏,等等。試着給“時間”、“記憶”補定語,就會知道命題人確實給考生留下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題“季節”,寫什麼呢?可以寫春夏秋冬四季,與這四季有關的故事該有多少啊!如果感覺這麼寫太俗了,那麼也可空靈一些,這就是把季節看成一個比喻的喻體,如此,考生知道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春季,還有人正處在豐收的秋季,還有人已經步入人生的冬季。明白了這些,再構思與季節有關的故事,或者是確定一箇中心論點展開議論,都可以。

“季節”就兩個字,且是一個名詞。可以嘗試着給其添補定語,比如豐收的季節、希望的季節、美好的季節、痛苦的季節、悲哀的季節,等等。有了定語,也就具體了許多,寫什麼自然也就一目瞭然了。

擴展法。有時,命題人在材料中用了省略號,或在標題或話題中使用了具有多義的詞語,這時,就可以將省略的內容在材料的提示下通過擴展加以補充,將多義的詞語在基本義的基礎上擴展補出其比喻義、引申義等,從而打開作文思路,這種方法叫擴展法。如廣東高考作文題“傳遞”,“傳遞”是一動詞,考生可以把其所帶的賓語補出來。看所給材料,知道“傳遞”的賓語可以是技藝、經驗、思想、感情等。“傳遞”有了賓語,題目也就具體了,再寫也就容易了。只要考生在寫作時把重點放在“傳遞”上即可。

在所給材料中,命題人用了省略號,可以沿着命題人的.思路展開聯想,通過擴展的方法將省略的內容補出來,以進一步打開思路。一補,就知道可以是理想、信念、傳統,等等。瞬間,“傳遞”就有了這麼多的賓語,考生總該有熟悉的、能夠把握的,這樣,寫好“傳遞”這個話題又有何難?

再如安徽高考作文題“提籃春光看媽媽”,“春光”,顯然是指成績、喜悅、愛意等。用這些詞將其一置換,也就變具體了,容易把握了。“媽媽”可以是指生身母親,也可以是指我們的祖國,還可以是指待如媽媽般的人,比如老師,等等。這麼一擴展,取材範圍也就寬了。

另外,“提籃春光看媽媽”語言極其優美,這就暗示考生以此爲題所寫文章的,其語言風格應該和標題一致。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這三種方法更多的情況下是綜合運用。這一點,還需要考生在實際運用三種方法時加以注意。

高考作文 篇3

山東萊蕪的九龍大峽谷,峽中谷壑交錯,層巒疊翠。九龍兩條大峽谷組成“二龍戲珠”的景觀外,氣勢恢宏,怪石嶙峋。而景觀內,溪水潺潺,連綿曲折,演繹一幅自然美妙的山水圖。三國時期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裏這樣說山和水:山隨水而行,山界水而止。山貴於磅礴,水貴於縈迂。

我生在長江裏下河地區的蘇北東臺,小時候沒見過山,倒是縱橫交錯的鄉下小河,使得水鄉老屋的前後自然以水爲伴。參加工作後,雖然走過、看過不少山,但始終與水有着別樣的感情。在後來捧讀的國學裏,更是領悟到“天下至親莫若水,天下至柔莫若水,天下至堅莫若水,天下至韌莫若水”的精髓。

山重在磅礴,而水貴在縈迂。這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的色彩,天文、地文是自然界的文彩。而一個人更多像水一樣的寬容、深邃、堅韌、柔和、純淨、百折不回,則是人文。人文乃人類社會賴以健康發展的文化精神特徵。人文是人社會活動中精神、文化、理念及其具有的價值內涵。“人文”的核心是道德、仁愛內涵.其道德、仁愛是對“人”的發現,對“人”本質的認識,對“人”主體性的揭示。

聖者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智者樂水,達於事理而有似於水,智者循水而行,望水而思。“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系水的品質,人的“知行並進,相資爲用”,則是人“不爭”,而重在“行”的可貴。

“靜靜的水”,其實就是一份樂,她在於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雙眼,在於擁有一顆善良感悟的慧心,在於擁有一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然從容,以水爲融,與水爲樂。

而“流動的水”,給了我們“當你第二次走進同一條河的時候,見到的已不是第一段的河水”的感悟。天心水鏡,水鏡天心,知水品性,悟人生真諦。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類通過改造自然,推動了物質生活的改善,這也導致了我們對外界世界的過分關心。

“人定勝天,與天鬥,其樂無窮。”其哲學的釋義是唯物主義。而經濟學在發展的歷程中,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其合理的推理是因爲資源的稀缺性才導致算計與爭奪,導致需求的慾望無限膨脹。而這裏我們需要總結的一個重要原點是,需求應該如何界定,企圖用物質去滿足人的虛假慾望,本身就是緣木求魚,未知甚可。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一個人地位、財富和或可以變,而惟有向水學習,擁有水的心境不能變。君子養源,源清流清。

高考作文 篇4

好的照片在於情感的深度,而非景深。——彼得亞當斯

——題記

“頭靠近一點!”快門一按,畫面便永遠定格,每個人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一刻,他們不僅是用照片,更是用心去記錄了這精彩的瞬間。

在黑白膠片的年代,拍照可謂是一種奢侈。許多人究其一生恐怕也只有一兩張但是卻值得一世珍藏的照片,可能是親人照,也可能是結婚照。而有的人什麼也沒留下,就輕輕地走了。正因如此,每一張老照片背後都有它不爲人知的往事,或許是一次精彩的瞬間,又或許是一段曲折離奇的歷史。然而每次翻開,總能喚起許多用心記錄的記憶。

隨着技術的不斷提高,拍照走進了尋常百姓生活中,人們迎來了“數碼時代”。各類數碼產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雖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卻使他們能夠隨時記錄生活的點滴。人們喜歡“分享”,拍下來還不夠,一定得上傳曬給大家看,彙集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手機也自然成爲了最方便的拍照工具。

但是膠片留不住變遷時代,像素不能重塑當時的溫馨。曾經定格在照片中的古建築羣,如今大多已遭拆遷,它們往日的雄姿只能藉助相片來想象。人生的瞬間雖能被拍下,但當時的溫馨真能重溫嗎?

也不知從何時起,手機似乎佔據了人們生活的大部分,幫助人們記錄着生活的點點滴滴。

美國演員查勒妮曾拍攝一部關於手機的短片,片中記錄了女主角沒帶手機的一天,也因此她才得以看到人們對拍照甚至是手機的病態迷戀。朋友聚會期間,沒說兩句,其他人就開始拿起手機拍照並上傳,完全忽視她的存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的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

這是許多人的心聲,也反映了社會的一種世態炎e:科技拉近了人們,也疏遠了人們,拉近的是距離,但疏遠的卻是感情。

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逐漸用其記錄生活,人的惰性也惡性蔓延,越來越懶於思考。路經一處美景,還沒顧得及欣賞便草草用手機拍了下來併發到朋友圈,等後來翻看卻連自己是否拍過也不記得了。更有甚者,一次拍個幾十上百張也不在話下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被稀釋黑白照片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回憶的瞬間,彩照的出現雖然讓瞬間更完美,但讓許多的美好被我們忽略了。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時代,我們彼此卻遺失了那雙發現美的眼睛。因此,不僅僅只是用照片印刻,更要學會用心去體驗生活,去記錄生活。 重新重視生活中的美吧,用心記錄,並讓美好的記憶永存心中。

名師點評:文章開頭以彼得亞當斯的名言爲題記,開宗明義地提出了作者對於好照片的理解,起了提綱挈領之功效。之後,再以黑白肢片時代和數碼時代的照片不同做對比,詮釋了關鍵在於“用心”。最後再次點明“用心記錄,並讓美好的記憶永存心中”,順理成章,有佘音繞樑之感。文章善於利用多樣素材來提升文章品質,比如美國演員查勒妮的故事,“世界上最遠的距離”的新解,一步一步,都讓人愈發信服作者的觀點。標題點明主旨,爲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句“但是膠片留不住變遷時代,像素不能重塑當時的溫馨”尤其令人眼前一亮,“像素”和“溫馨”的對比,彷彿是科技與人文的分野與鴻溝橫亙在眼前一般,令人印象深刻。

高考作文 篇5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因此,學好語文對每一個人尤其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來說是最起碼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最重要的路徑?

長期以來,考試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用下學生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到短期可以見效益的學科上。於是,語文這門需要長期付出,厚積薄發的學科自然就被漸漸冷落。加上繁重的作業致使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不足,閱讀教學的低效也磨滅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教學的實際看,必須立足於語文課堂,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增加學生課堂的閱讀容量,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的含義,簡而言之即對語文有長久的修養和訓練。這是一個複合性概念,儘管它的內涵和構成要素十分豐富,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離不開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爲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很重要的途徑。

“聽話是憑藉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複反映信息,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可見,聽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鑑於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舉行了課前美文欣賞活動: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接收優美的語言,經過大腦的加工後,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認爲在教學中要積極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語感。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後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覆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覆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會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出。

有一種文化現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起意大利民族文化,人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繪畫;提起俄羅斯民族文化,人們就會想到普希金的詩歌、托爾斯泰的小說;提起日耳曼民族文化,就會想到歌德、海涅的詩歌、劇作和貝多芬的音樂……由此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經受得起時間考驗、長久不衰的經典。丟掉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不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類文化的損失。同理,語文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內容在與時俱進,加強時代性,滿足社會實際需要(實用)的同時,必須加強其經典性,提高課程的文化含量。

作爲民族共同語的教育,當前我們的語文課程尤其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包括革命傳統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強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造和發展。這是因爲,在當今世界上,語言都是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不僅僅是一個符號系統或交際工具。一方面,語言文字本身可以反映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依附於語言文字得以繼承和發展。所以民族文化就蘊涵於民族的語言文字之中,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積澱。它直接與民族感情相聯繫,構成了維繫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中華民族文化是一個豐富博大的有機整體:既包括漢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現代文化;而且弘揚民族文化也不排斥外來的優秀文化,因爲任何一個開放的民族,它的文化發展都離不開學習和吸收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在語文學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現爲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語言文化。語言文化,內涵非常複雜,大致說來,就是指以語言文字爲載體的精神遺產,具體表現爲兩種類別,即文學和典籍。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加強文學和典籍方面的修養,這是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爲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必由之路。但問題又在於人的文學方面的修養和典籍方面的修養是內隱的,不像人的言語交際能力,是外化的,對象化的,可以通過一個外在的表現來進行評價。也正是由於不易檢測評價的原因,文學方面修養和典籍方面修養的培養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長期不受重視。而舊有的應試教育體系和語文考試模式,更爲“不考就不教不學”的功利主義不斷滋長和蔓延推波助瀾,它的直接負面作用就是導致學生少讀經典,甚至不讀經典。這對語文教育來說,真是致命的一擊。

高考作文 篇6

只有學會了寬容,才能使友誼天長地久。

——題記

五年級時,我如願以償地和我最好的朋友(雨)坐到了一起。我本以爲這樣可以使我們之間的友誼更牢固,可誰知……

一次,美術老師讓我們做主題是“花”的手工作業,我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做好。第二天,我興高采烈的帶着我的“玫瑰”上了學校。美術老師來了,他要檢查同學們的手工作品。雨拿出她的作品,我看了一眼,心想:這次手工作品我肯定能拿到優。突然,我的手工掉在了地上,彎下腰正要撿,只見雨一腳將我的手工踩成爛紙。我立刻猛推了她一把,對她破口大罵:“你有沒有毛病!幹嘛踩我的手工!”雨立刻辯解:“我……我不是故意的!”“你還不承認!你不就是看我做的比你的好100倍,你妒忌我,故意踩壞的嗎?哼!我和你再也不是什麼最好的朋友了!”說完這句話,我氣呼呼地扭過頭去。

幾天後,雨再三請求我原諒她,我覺得煩,只好答應了。

但,我對她還是一點好感都沒有,心裏總是排擠她。

就在那一年的秋天,雨遞給我一封絕交信。直到我接過那封信,我才懂得了寬容。我後悔了,但雨離我越來越遠……

只有學會了寬容,才能使友誼天長地久……

高考作文 篇7

有人放鳥,有人捉鳥。如此之惡性循環,何時了……

——題記

天穹蒼茫,映你孤弱身影如汪洋裏的一葉孤舟,舉你欲起的雙翅如斷崖間飄蕩的一片秋葉。你揹負長天飄然萬里,整個天空都是你的。你一路東風來去自由,所以一路東風也是你的。想雲路遙遙,關山冷落,一莖葦葉下的渡宿,異鄉的夢裏,可有親朋的呼喚?遠天的雲影,誤作北上的列車,可憐的孤雁,哪裏纔是你的棲身之地?

麻雀的舊調,布穀的民歌,斑鳩的土謠。如今這仙樂,又有幾人聞?面對兒童一雙雙質問的眼睛——哪兒能聽到夜鶯的歌唱?滿懷虔誠地跪向蒼茫的落日,殷殷渴盼人類的朋友——鳥。人類在不斷地扼殺自己的朋友,自然的大手,總有一天伸向我們,如同我們扼殺自己的朋友一樣。

曾幾何時,枝頭的歌唱已停止。曾幾何時,人類的魔爪伸向了你。一個可憐孤弱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停止。小鳥自由歌唱、自由飛翔的權利被剝奪了。不知何時,小鳥搬家了,從枝頭搬到了籠子裏。籠扼殺了天籟之音,扼殺了自由飛翔的夢。鳥是朋友,我們應該保護朋友。

兒時,那一羣屋檐下的啾啾,那枝頭的高歌,還有那漂亮的外衣……人與鳥應該建立一種彼此依賴、彼此共存的關係。當我們看到受傷的小鳥時應該主動爲它們包紮,還原它們的亮麗;當我們看到孩子用彈弓打鳥時,我們應該及時制止,告訴他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當看到城市街邊一個個人工搭建的鳥巢時,我們感到欣慰,因爲我們已經行動了。讓我們加入到愛鳥的行列中來。

讓我們用雙手托起愛的鳥巢,讓我們用心去爲受傷的小鳥包紮,讓我們用行動來證明一切。奧運即將來臨,我想那“鳥巢”是你我愛的見證。那“鳥巢”不僅是奧運場館,更是對人類朋友的一種呵護,讓我們用心爲小鳥搭建一所鳥巢吧。

高考作文 篇8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想法,每個人都是由源頭、是由一件事而所感觸的。

“一位老人在路上摔倒,一個小夥子扶他,卻反遭老人的誣陷,老人要求其賠償,說他把自己弄倒,小夥子百口莫辯,而衆人又紛紛同情這個老人,紛紛指責小夥子欺負老人。不管小夥子怎麼解釋都不聽,小夥子只好賠償,老人得到500元正要走,小夥子的朋友上來說這附近有攝像頭,我們可以去看一下,老人自知理虧,使用各種理由要走。突然,小夥子說算了,不要管了。”

這篇報道使我感到不舒服,如果我看到一個老人倒在面前,我一定會幫助他的,但如果我遇到報道里的情況,我會怎麼做又應該怎麼做,這樣的事會使多少樂於助人的熱情降低呢?自此,我幫助他人開始有了一些不相信他人的感覺。

我去上街時,看見了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徑直向人馳來,自行車上的那人兩手放開車把手,正在做飛的動作,頭總往後看,不看前面,他正好從我旁邊飛馳而過,而我看着他從我旁邊飛馳而撞的那個人,那個人被撞出血來了,如果我當時把手擡起來就可以攔住他了,而我沒有,那個人受傷了,我口袋裏有紙,我想去幫助他的,但我沒有,我怕他心情不好拿我開刀而那個騎自行車的人,也掉了下來,但他馬上騎自行車走了,因爲怕承擔責任。我的心裏很是自責,我可以攔下他,但我怕他說我爲什麼攔住他,而我沒有理由攔住他,因爲……他沒有撞倒人,爲什麼幫助別人需要那麼多理由,爲什麼幫助別人後,自己反倒麻煩多?

人的思緒有許多,有許多想過而又未做,當他人做時,只能後悔了,那些曾經這樣想過而並未做過的事,只能成爲回憶了!

如果像報道里所說的,如果你摔倒了或是……那麼會有多少人會幫助你,我曾這樣想過!

高考作文 篇9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爲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小說想象力豐富,將神魔與人的形象大膽地結合,創造了一系列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造型。作品格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簡練,生動活潑。歷代倍受讀者歡迎,是長篇神魔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

高考作文 篇10

泱泱華夏,5000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語文,是從我們呀呀學語時的吐字不清,到課堂齊聲朗讀,翻譯晦澀難懂的文言古文,在到我們步入社會,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必備的語言!又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自己情感節操,記錄歷史事件的文字!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一種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

從我們踏入課堂,開始我們從課本上所學到的是中外古人,名人的一些經典詩詞,文章,以及重要歷史事件,在課堂之外通過讀一些小說,文獻,報紙之類的可以達到充實自己詞彙庫,這些都是能在課本上,書上能學到的東西。

當我們踏入社會,我們跟人溝通交流,如果你自認爲看的書多,按書上的語言來跟人打交道,往往你會發現死效果並不是跟說上所說的不一樣,所以在外也要多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怎麼與人交流溝通的,這是一門學問。課堂上的學習,課外的積累,現實社會的運用,都是我們學習這些文字,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在人短短一生中是不可能完全都能給掌握通透的,學無止境,更何況是我們的母語呢,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學鉅作,來彰顯他們的各種精神,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讓這些文化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就是我眼中的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