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選】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精選】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300字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高考作文300字 篇1

孫水林、孫東林兄弟當然是誠信和道義的象徵,但光“信義”兩字還無法詮釋他們價值的全部。因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僞誠信”、“僞道義”在我們國家比比皆是。我記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腦白金時,第一件事情就是還債,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誠信典型”,其實目的還是獲得銀行的信任。所以,其後來被曝出的“漏稅”醜聞也就不足爲奇了。

但孫水林、孫東林兄弟不同,他們的信義行爲因爲哥哥一家五口的災難而凸顯出來,更因爲弟弟的主動接力而得到彰顯。中國人講究“人死賬消”,但孫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賬不但沒有消,而且在沒有賬目的情況下由民工憑良心領工錢。這說明孫水林、孫東林兄弟的行爲是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爲,而不是爲了信義而信義。這種內心的信義之心、責任之心和良善之心,纔是我們社會的最珍貴寶藏。

高考作文300字 篇2

縱觀20xx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在形式上、主題上與往年相比既有繼承,又有發展,特別是與“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相關的話題佔很大比重。

一、繼承性:

形式上依然是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等幾大類,尤以前兩者爲主,如全國卷、北京卷、遼寧卷等等。而重慶卷、江蘇卷則是命題作文。

基本要求諸如文體、字數等限制則沒有改變。

二、新特點:

1.大量取材於“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相關話題。如全國卷1、四川卷、陝西卷均直接或間接與之相關。

2.更加註重地方特色和現實生活。如江西卷的“洞庭湖鼠災”、浙江卷的“觸摸城市與感受鄉村”體現地方的實際生活,更爲生動可感。

3.抽象式話題依舊佔有重要地位。如山東卷、安徽卷、重慶卷等,特別是作爲高考大省的地區,其影響不可小覷。

4.大量運用常見材料。如全國卷2、北京卷均採用常見材料,沒有選取較爲晦澀難懂的作文材料。

綜上,20xx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在大量沿襲往年作文題目特點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凸顯時代性,更具地域性和多樣性。

高考作文300字 篇3

高考已經進入到計時,我不知道該一怎樣的心情面對剩下的時間,我很無奈也很茫然。自己天天那樣度過真害怕失敗的那一天。我對它的到來我想挽回,但我明顯的感到力不從心,那麼的疲憊。曾經歇斯底里的吶喊此時也已經變成了永遠也無迴音的無底深淵。

自己的路總要自己走,總是很懷疑這句話是否正確。也曾懷疑自己選的路是否會通向成功的彼岸。沒有怨言自己的無能爲力,畢竟經歷過就不應該後悔。

每天坐在教室裏學習,可有誰知道自己究竟怎麼想的,我想找到答案,但現實讓我一次又一次的額搖頭。我不知道這意味着你是將一天重複一萬次還是經歷一萬次不同的每一天。

有時遙望窗外彷彿看見曾經那個了無牽掛的自己。此刻的我竟是那麼的意外,和現在的自己天差萬別。自己看書但不會用,作很多的題竟不能拿很高的分數。

第一次的考試已經結束,對於自己無疑是個打擊,看着寥寥的幾分竟苦笑自己的無奈,苦笑自己曾經的得意。在分數面前仍然不想放棄最後的掙扎,自己也曾經夢想拿全班第一,可從來沒料到現實與夢想還會有那麼大的差距,每次從滿懷希望到徹底絕望。

高考作文300字 篇4

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後,有兩個農夫上街尋找食物。一個聰明,一個愚蠢。他們發現一些燒焦的羊毛,便說這些羊毛有用,便一人一包背在身上。

路上,他們看見街上有許多布匹,聰明的農夫便扔掉羊毛,捆一捆布背在肩上,愚蠢的農夫說:爲啥要扔掉羊毛?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他一點布也沒拿。

他們往前走,看見一些扔在街的衣服,聰明的農夫又把布扔掉,拾起衣服。愚蠢的農夫說:我爲啥要把羊毛扔掉?

繼續往前走,看見扔在地上的一些銀餐具。聰明的.農夫把衣服扔了,儘可能把銀器收拾好帶走,但愚蠢的農夫還是不肯丟棄他的羊毛,因爲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

再往前走,他們看見路上有金了。聰明的農夫扔掉銀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農夫卻說:羊毛已經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了。

回家的路上,下雨了,羊毛淋得響透,愚蠢的農夫只好把羊毛全扔掉,兩手空空回家;聰明的農夫卻因得到金子而富裕起來。

高考作文300字 篇5

身尚存,心不死;

個性如岩石,精神是紅日。

席幕容如是說: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是的,每個人的人生之路與未來之路是靠着如岩石般的個性不得不挺過來的。

個性如岩石,成就個人價值。

餘秋雨先生曾評價他說:因爲太有才,太響亮,所以引得同時代的人有點尷尬,有些狼狽。

他正是蘇軾。

遭遇了“烏臺詩案”,他仍堅強,面對權貴打壓,他仍不低頭;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各種不測,各種磨難,他仍用他的堅韌給世人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正是他有着如岩石般的個性,所以無論生活給予他什麼,他仍傲然屹立,留給後人仍是他不朽的詩作,爲古代文學史中塗抹了最濃厚的一筆,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個性如岩石,所以陶淵明毅然離開了官場,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雲淡風輕的生活;正是因爲個性如岩石,所以文天祥纔有了“巨心一片磁針石”的鏗鏘誓言;正是因爲個性如岩石,所以纔有了蘇武持旄節定格在歷史的畫卷。

個性如岩石,笑着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