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15篇)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年味初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15篇)

年味初二作文1

墨香濃郁的新春對聯,親人團聚的歡呼雀躍,響徹神州、辭舊迎新的新年鞭炮,都是我心中的年味!

臘月三十是除夕,到了貼對聯的日子,我們一家老少早早地起牀準備。現在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買的對聯,而我們家依然是使用的手寫對聯,那執筆之人,就是我們家的“活寶”爺爺,他寫得一手好字,年輕時經常有人找他寫對聯。只見他拿出一張紅紙,平鋪在桌上,“嘶嘶”幾下,就裁成了寫對聯用的長方形紙條,爺爺手拿毛筆,雙眉併成了個“一”字,醞釀了一陣之後,提筆“嘩嘩”,不要一會兒,書寫對聯的任務就完成了。爺爺寫的字排列的整整齊齊,橫直豎挺,帶有勁鍵的筆鋒,字形或婉轉婀娜,或如矯健勇猛的戰士,或深沉冷峻,整體看起來或如春風拂面,又如繁華一片,給人一種不可名狀的美感。我正沉醉於其中時,爸爸端來煮好的漿糊,用刷子在門框上均勻的刷一層漿糊,爸爸按住上端,我用力扯着下端,對聯就整個的貼在門框上,最後用紙板把它抹平,就大功告成了。不一會兒功夫,各個門上都煥然一新。

我心中的年味,就在那紅紙黑字中。

我們正忙於貼對聯時,媽媽、奶奶、小姨們也已經開始準備連夜飯了。太陽漸漸落山了,廚房裏飄來陣陣香味,這香味沁人心脾,衝擊着我的味蕾,我叫上弟弟,一起去廚房看看。我們潛入廚房,剛剛“得手”,“啪!啪!”兩聲,我們兩個人一人被打了一巴掌,“都這麼大了,還偷嘴!”奶奶略帶着微笑說,我和弟弟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出了廚房。過了不久,就聽到小姨的呦呵聲:“開飯啦!”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爺爺、奶奶坐在上席,我們小孩子坐在他們對面。待大家都入座之後,爺爺、奶奶長輩們動筷後,我們才能開動。桌上的美食佳餚琳琅滿目,時不時媽媽會給我夾菜;有時,小姨會給我到飲料;有時,爺爺會……從這些美食裏,我吃出的是溫暖,是年味。大人們互相敬酒,有的送新春祝福,有的談一年的收穫……親人們微紅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心中的年味,就在那美味佳餚中。

我們家習俗,鞭炮是在大年初一早晨放的,不是在凌晨,所以大家在看完春晚之後,都先去休息了。早上五、六點鐘,迷迷糊糊的就被爸爸叫起來了。出門一看,大家都已經起牀了,每個人都換上了新衣服。“捂好耳朵,準備放煙花了!”爸爸大聲提醒着我們。“嗖—嗖—”一束束煙花直衝天際,“咚—咚—”煙花在空中開放,照亮了半個天空,絢爛無比。不遠處的山坡上,也升起了煙花,“咚、咚”,那邊又響起來了,又是一處……頃刻間,像萬馬奔騰,像憤怒的江水,洶涌澎湃,愈來愈多,愈來愈大的煙花、鞭炮聲響徹神州大地。

我心中的年味,就在那煙花爆竹聲中。

我心中的年味,在那紅紙黑字中,在那團圓飯中,在那煙花爆竹聲中,在那親人團聚中,在那歡聲笑語中,它是幸福,是溫馨,是和諧,是我們心中永遠丟不掉的情結!

年味初二作文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隨着耳邊陣陣鞭炮聲,看到親人帶着年貨,載着希望,回到老家,團聚在一起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放鞭炮,年味越來越濃了,心中的喜慶也油然而生。

除夕終於到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春聯,貼到門邊,貼春聯必須從左往右貼,“福”字則要倒過來帖,寓意着福到了。退後一看,春聯上這幾個大字寫得剛勁有力,被陽光照耀得金光燦燦。掛上紅燈籠,也爲新年染上一絲紅火,增添一份希望。

奶奶叫到:“快來吃年夜飯啦!”我看着滿桌的美食,又聞了聞這滿桌飯菜,香氣中滿是親情的味道。我不禁嚥了咽口水,滿臉笑容地夾起一塊魚放到爸爸碗裏,希望我們家年年有餘。我往嘴裏塞進一顆湯圓,卻流了滿嘴的芝麻糖。這個除夕夜,人們在屋內歡聚一堂,開懷暢飲,說着吉祥的祝福語,這些祝福語如蜜糖,溫暖了我的心窩。

過年放鞭炮當然是最有意思的,無鞭炮不過年。當天空微微抹上一絲黑夜,整個縣城都成了“煙花展覽秀”的場地。晚上,我也放起了“孔雀開屏”、“財神到”、“沖天炮”、“三角鼎力”,火光照亮了黑夜,煙花如同妝後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白天就放擦炮,“嘭”的一聲響起,地上就留下了一個瓶蓋大的黑印記,這或許是年獸逃跑時飛奔而留下的腳印吧。看着滿院子五彩繽紛的煙花,耳邊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新年的氣氛在這歡樂的笑聲中愈加愈濃。

八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站在燈光四溢的舞臺上,神采奕奕的向大家道着春節的祝福語,一派喜氣洋洋的氛圍。表演正式開始了,一個個小品逗得我開懷大笑,一個個精彩的舞蹈令我嘖嘖讚歎。這個歡樂的舞臺向人們展示着春節的隆重與喜慶。

半夜時分,家家戶戶都在熬年,要麼說笑聊天,要麼下棋畫畫,大家在一起玩得熱火朝天,屋裏不斷飄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牀,家家都在開門炮仗。一陣陣喜慶的鞭炮聲大肆宣揚着春節的喜慶,這歡樂的鞭炮牽引着絲絲縷縷的親情。吃了一碗湯圓後我走到親戚鄰居家,拱手做輯,一句“拜年”,道着新年的祝福。大街上,滿街的紅春聯,沒有一處不是喜氣洋洋,沒有一處不是紅紅火火。

年味是鞭炮,是煙花,喜氣洋洋;年味是燈籠,是春聯,紅紅火火;年味是湯圓,是餃子,團團圓圓;更重要的是,年味是親人,是那揮之不去的親情。

年味初二作文3

年味,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它隨着人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隨着科技的發展而變化,隨着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而變化。只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一個人,或一羣人,對於“過年”這個人人期盼着的日子的特殊感情,特殊體驗。

懵懂時

那時的我,對過年有着無限期待。總會在春節前一個月就牢牢記下這個特殊的日期,總會早早地跟爸爸去買了鞭炮買了對聯,總會早早地挨個逛了每一家超市找了每一個平時玩得好的夥伴。那時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圍着火鍋,滿臉抑制不住的笑容,滿桌豐盛的飯菜。咀嚼時,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淡淡的年味在口中蔓延。吃過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春晚,討論這裏那裏的笑點。年味,是歡樂的,祥和的。

在飯桌上聽奶奶講過,她小時候的年,沒有電視機,沒有這麼豐盛的年夜飯,只有難得才能盼來一次的丁板肉。但一家人也是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嘮着東家長西家短,小孩子們就算聽不懂也笑得很開心。她小時候的年味,也是歡樂,祥和的。

在那個什麼也不懂的年紀,歡樂的感覺似乎是不需要理由的,年味永遠是歡樂、祥和。

少年時

今年的除夕來得猝不及防,待我反應過來時,面前已躺着一副春聯。

我放下手機,難以置信地望了媽媽一眼:“已經除夕了啊……”她更難以置信地看着我:“是啊,你以前不是老早就喊着要過年了嗎?怎麼今年就只記得手機了哦。”“呃…反正我懶得貼春聯了,你們自己貼吧。”說着,我把目光再次聚焦回手機屏幕,暢遊於網絡海洋。

年夜飯依舊豐盛,家人依然圍着桌子乾杯。可是,大家臉上不再有滿臉欣喜,取代而之的是平靜與淡漠。吃過飯,電視機仍放着春晚,電視機前依舊坐着一家人,可看着電視哈哈笑着的只有三歲的妹妹。或盯着手機,或默默看着電視,回想曾經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的歡樂。

年味變了,變得淡薄了,不是以前霧般的輕淡,而是你努力去尋找,卻再也找不到的感覺。你感覺不到它在那,可它就在那——寡淡、默不作聲。

年味變了,從無到有,它隱匿於網絡海浪中。曾經網絡不普及的時代,年味都在現實裏,很溫馨。而現在,網絡貫穿人的一切,網絡海洋中的一切都比現實快捷。人們選擇了網絡,在網絡裏過年。網絡裏的年味是充滿活力的,也是娛樂性的。人們將現實中的一切壓力抒發於網絡中,過年時,網絡年味便體現在對春晚的吐槽上,就像對某個遊戲直播者開掛的吐槽一樣,是一道網絡海浪,過了之後人們便遺忘它,等待下一道海浪的到來。網絡上的年味也是快餐般的。

年味在變,有的人想阻止這改變,卻無能爲力,只得隨波逐流。是的,我們無法阻止年味的網絡化,網絡化似乎是種可怕的東西。但是,哪種新的事物不是陌生的,危險的呢?唯一的選擇只是順其自然,順着時代的浪潮前行吧!

年味初二作文4

“長大離開了家,品嚐過各種山珍海味,最懷念的,還是除夕的團圓飯。”一位遊子那樣說。

都快過年了,反而覺得冷清了些,往日早起晨跑的,打太極的,買菜的,帶着小孩出來溜達的……都通通到哪裏去了?嗯,估計都在家忙着過年的東西,忙着除夕年夜飯吧!我無聊的猜想着。“不夠,再放點,把酵母放進去。”聽到聲音,我跑了出來,原來外婆和媽媽準備做包子,外婆和麪,媽媽打下手,我沒有看錯吧!離開了老竈臺,怎麼蒸包子?媽媽咧着嘴,笑着說:“你外婆問人家借了一套小蒸鍋回來,做包子給你吃呢。”

忙活了一上午,醒了面,弄了幾種餡,吃過中飯,準備做包子了,媽媽先撒了點麪粉在桌上,又在手上沾點麪粉,分了一塊麪團過來,連拍帶滾的把麪糰搓成條,再分成許多小塊,嫺熟的拿起小麪糰,輕輕地在桌上一按,麪糰變成了麪餅,一隻手拿着麪餅,另一隻手挖了一點菜陷,放在中間,沿着邊,一點一點捏起來,打個轉兒,一個包子就做成了,褶子一道道排開,有序分明,都趕上店裏買的了!“呦!媽媽還有這手藝啊!”我在一旁,半開玩笑的衝着媽媽說,媽媽笑道:“你外婆做的比我做的還要好看。”兩代媽媽配合的還真默契,沒多久,就做好了三籠,要開蒸了。

“什麼時候好啊?”我有些迫不及待地問。“快了,我掐着表呢。”一旁的外婆高興的對着我說。我聽着水冒泡泡的聲音,喜悅之情,涌上心頭。“好---囉!這籠唯一的一個豆沙的給你。”外婆迷着眼睛,遞給我一個白白胖胖的包子,我小心翼翼地接了過來,一股濃郁的麥香味,輕輕咬一口,豆沙的甜味慢慢地溢了出來,甜徹心扉。

細細品嚐着這普通的包子,竟漸漸吃出了不普通的味道。這小小的包子裏,包的是外婆對家人的關懷,包的是年的味道。

在蒸包子的間隙裏,媽媽還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夜幕降臨,廚房裏“噼裏啪啦”的炒菜聲與鞭炮聲渾爲一體伴隨着絢麗的煙花,年夜飯開始了,一家人圍着大圓桌子,許下新年願望,說着新年祝福,在吃喝中歡笑,年的味道愈漸清晰了。

原來,年的味道就是團圓的味道。這種“味”,不在珍稀的食材裏,而在全家人的嘮嗑裏;不在豪華的宴席上,而在全家人的祝福裏……所有最普通,最簡單的家常話,都是桌上最美味的佳餚,團圓纔是壓軸大菜!

除夕的團圓味,讓年回味無窮!

年味初二作文5

一年365天,到底盼個什麼呢?當然是盼春節啊!

一個學期眨眼就過去了,感覺所有的事都在昨天發生一樣,馬上要過年了,我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家,和外公外婆等一起過完這個年。

回到老家,我和媽媽在商場準備一些要在春節用到的東西,比如說給小孩零食,還有老人用的東西,比如說,買些營養的東西燕麥。還買一些水果,魚肉,還有鞭炮,鞭炮在我們老家那邊當然是不可少的一部分。當然,還要貼對聯,封紅包,拜年等。

過年還有守歲,守歲是整夜不睡,在凌晨的時候,我們那邊都能聽到放鞭炮的聲音,望着天空,非常的美!每戶人家都在放鞭炮,鞭炮的顏色互相交錯着,五彩繽紛,非常好看。過春節的氛圍,讓我忘掉了所有的不愉快。靜靜的享受這美好的一刻。

過年,我們家要做十幾道菜,甚至二十道菜,色香味俱全,一家人都齊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團圓吧,過年就是爲了與家人聚在一起,多少人就是爲了這團圓一刻啊!所有煩惱都忘掉了,在外的辛苦也拋之腦後了。現在就只想和家人待在一起。

在我們家,不管他們離老家有多遠,都要回來一起吃個團圓飯,多少家庭等這一刻等了很久,我們家有很多人,所以過年就非常的熱鬧,雖然鬧哄哄的,但內心也非常激動,小孩跟小孩玩,大人跟大人玩,各有各的玩法,而我們那邊大人聚在一起就是打牌。輸了也沒關係,因爲是一家人,就當給他們封個紅包。一家人其樂融融,外公外婆看到了,也很欣慰。

春節最響亮的聲音最清脆的聲音就是放鞭炮的聲音。聽起來一點也不刺耳,而是溫暖的走進我們的耳朵裏。似乎和鞭炮也成爲了好朋友。

吃飯當然少不了喝酒了。我們家自己做了藥酒,沒有外面的這些酒貴,也比外面的那些酒有營養。但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們一喝藥酒馬上就醉了,喝外面的酒沒有這麼快醉。也許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才叫藥酒吧。

過年的飯,對於我來說,肯定少不了青菜,肉還有,湯。平時外公外婆自己都不捨得吃鴨,雞。但是一過年,就殺了好幾只雞和鴨,讓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味的菜餚。

而過年,當然少不了別人給我們封紅包,或者是我們給別人封紅包的環節啦。紅色象徵愉快和好運,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感謝或者是愛意。

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在過年就能最好的體現出來。所以,這也是我們喜歡過年的原因了吧。

年味初二作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爆竹聲中的笑聲,新年不知不覺的來臨,濃濃年味兒也瀰漫開來。每個人穿着着新的衣裳,乾乾淨淨的過個年,家裏的座位上座無虛席,各個歡聲笑語,聊着家常。家裏頭乾乾淨淨,只爲迎接財神爺的到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古人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除夕的時候家人們陸陸續續的歸家無論是你在南我在北,總會經歷春運而回到那溫馨的家與家人們吃個暖心的年夜飯,一同舉杯歡慶這美好佳節。有一首歌曲中唱到“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沒錯。家永遠歡迎你的歸來,不論你功成與否,有妻無妻,這都是你的歸屬。只有這樣才能品味到中國那濃濃的年味。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各個坐在電腦前,看着春晚聊着家常敘敘舊,聊得是這年我們有何成長,有何收穫,我們將通宵達旦,伴着歡聲笑語,持着美酒糖果,一起暢聊直到天明。年味也在我們的聚會聊天之間蔓延開來

5,4,3,2,1。過了12點,過年了!我們點燃鞭炮,趕走邪祟,趕走年獸,共同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新年新氣象

過年,自然少不了春聯,我還親自寫過哩,那紙上一筆一劃你每一筆都剛勁有力,寫出來的春聯有越有吉祥味兒。那春聯貼在大門前我常常自豪的說:“那是我寫的”。

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也有驅除邪祟的意思,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希望給小孩一個好兆頭,一個美好的開端。

其實還有很多的習俗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也是因爲時代的進步而被淘汰,例如北京的“踩歲”等等,像這種文化習俗不應該被忘卻,他們也想那些消失殆盡的文化傳統一樣值得被銘記與傳承。即使我們不去傳承它也要去銘記他,因爲這是年味的構成之一。

這就是年,中國的年,年味在每個人之間蔓延,我們向天祈求一個美好的一年,美好的人生,美滿的家庭,我們討論着過去的事兒,不是留戀,而是回顧,讓我們對新的一年的期盼更加的濃厚,讓我們用盡自己的力氣去拼搏餘奮鬥,只爲了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年味初二作文7

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一條特殊的路線,是回家,是愛的集結,是永恆的親情!

——題記

每年一放寒假,我就會掰着手指算着回外婆家過年的日子,一遍遍地催促着媽媽早日啓程,在外婆家過年總是我記憶深處最溫暖的回憶。

終於到了臘月二十九,我按耐不住內芯的狂喜陪着媽媽到王府井購買年貨,進入超市,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耳邊傳來的是人聲漸沸,買爆竹的、挑春聯的、挑水果買蔬菜的……好一派熱鬧的景象!我和媽媽大包小包的把年貨搬進車的後備箱,年味是什麼?我想年味就是一輛輛開往家的方向的車輛無論天南地北,陰晴雨雪!年味就是後備箱裏的大包小包;就是我此時此刻迫不及待的回家過年的心願吧!

大年三十,華容外婆家,空氣中過年的氣息早已濃到了極致,外婆家今年的年味比往年不一樣,我們有了一個自己的生態農莊——張家灣生態農莊,農莊大門掛起了嶄新的燈籠,那火紅的顏色如山茶似嬌陽,新年的味道就這樣熱情的渲染在這火紅的燈籠中,這大概就是最幸福、最甜蜜的紅色了吧!

外婆非常的好客,我們家的親戚也特別的多,午飯過後,來拜年的親戚就絡繹不絕的來到外婆家的生態農莊,大家說着客套話,說着祝福的話語,對外公外婆行跪磕禮,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稍作片刻後客人們有的來到帶有豪華音樂系統的娛樂包廂開始盡情的歡唱,有的會到茶室裏搓幾把麻將,有的到戶外賞花,觀魚塘,荷花塘,桂花林……到處呈現欣欣向榮,喜氣洋洋的年的味道!

到了下午五點鐘,年夜飯,香噴噴的飯菜擺了一桌,我們圍坐在大圍桌旁,吃着可口的飯菜,喝着醇香的美酒,舉杯再舉杯,一聲聲新春祝福洋溢在整個空間,真是其樂融融啊!我彷彿聞到了濃濃的年味兒,好香好甜!

當然,餃子在年味中是必不可少的,外婆包的餃子色香味俱全,個個像金元寶一樣,媽媽告訴我:“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三十到初一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因爲餃子長相就像金元寶,我們吃進去就好似招財進寶,難怪除夕晚上的餃子這麼好吃,這就是年的味道啊!

吃過年夜飯,我們開始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而窗外,煙花開始燦爛,一陣陣“嗖”“啪”的聲音不時的傳入耳間,一團團火焰,一閃一閃直衝夜空,綻放出五彩斑斕的花朵,舅舅也拿出鞭炮“噼裏啪啦”的響聲響徹夜空,伴隨着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是那樣的美,那樣的醉心!

離24時越來越近,跨年倒計時開始了“十、九、八……”隨着指針的走動,爆竹聲也越來越響,越來越密集“三、二、一……”響,到時間激動、感動、快樂在我的心頭漫開,久久的!

此刻,新年的鐘聲就這樣植入了我的記憶,煙花就這樣燦爛了我的心情,年的味道就這樣滿載着欣喜款款而深情的走來,讓我們在年味中向着新的目標進攻吧!

年味初二作文8

春節即將到來,它好似一塊巨大的磁體,吸引着無數漂泊在各地的遊子回到家中,所以每年春節前,都會迎來一場盛大的活動——春運。這不僅僅是在外打拼的遊子們必須要做的一個動作,而是無數遊子對家的熱愛,對這濃濃年味的渴望。

我雖然談不上游子,但對於以兩年沒回老家的我,這次過年回家,我已是無比的期待與興奮了。年味就是這過年回家的味道。我喜愛過年,喜愛這年味,所以,這濃濃的年味使我儘管經過了一兩小時回家之路的奔波,卻還是精神抖擻。到達老家瀏陽時已是夕陽漾滿天際,頭頂是忽而濃烈忽而清淡的紅色夕陽,我仰望天空,微笑着又有點哽咽,“是啊,我終於到家了”。

我顫抖的手輕輕敲響了奶奶家的房門,隔着門已聽到裏面熱鬧的談笑聲,此時,我的心已接近沸騰了,門開了,奶奶笑着站在門口,不等奶奶開口我已一把抱住她在她耳邊輕輕說了聲:“奶奶,我回來了。”親人們牽着拉着我把我“擠”進了飯桌,突然,一陣陣香味撲面而來,是菜濃烈的香味夾雜着米飯純純的清香,這是年味的香呀。家人們團聚在一張大圓桌上,菜已上齊,好是豐盛。酸辣的梅菜埋在油而不膩的扣肉下面,泛着點點油光。奶奶親手熏製的臘肉,是瘦肉與肥肉最好的結合,烏黑的瘦肉連着玻璃般透明的肥肉,讓人垂涎欲滴。我起身舀了一碗羊肉湯,這肥美的羊肉浸在肉乳白色的清湯裏,綠色白色的蔥花是小巧的點綴,我品了一口,好是鮮美,彷彿是記憶裏的味道,這可能就是年味的鮮了吧。年味是奶奶飯菜的味道也是家溫暖的味道。飯後,那些剛剛結束了一年拼搏回到家的親人們,品着小酒,說着方言,笑着談着這一年的收穫與快樂,又皺眉訴說着這一年的艱辛與愁苦,奶奶笑了笑說道:“累了吧,這不,到家了。”是啊,家好像是無數漂泊船隻最終的港灣,它是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也許這也是那份充滿家溫暖氣息的年味吧。

突然,一陣“嘭”的炮響,把我驚了一跳,我往窗外望去,是接二連三的鞭炮衝向雲霄的聲音。我的家鄉,盛產鞭炮,所以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着各式各樣的炮竹。這一聲炮響彷彿喚醒了全城的鞭炮,馬上耳邊響起接連不斷的“嘭嘭嘭”的炮響,寧靜的天空頓時被撕碎了,黑色的背景下,五顏六色的鞭炮在空中盛開着,彷彿是春天某個角落的花園裏,百花爭奇鬥豔,競相開放。好一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這是年味喜慶熱鬧的味道。

年味是過年回家的興奮,團圓飯的美味,鞭炮的美麗……也是家人的熱情,家的愛與熱鬧。春節是一個充滿愛的磁體,它喚醒着無數遊子思家之心,讓他們快快踏上回家之路。我喜愛過年,我喜愛這濃濃的年味。

年味初二作文9

進了臘月門,年味越來越濃重了,初雪未融,初雪未融,陽光於雪地上反射,涼涼地透過睫毛灑在眼睛裏,映上門前的對對紅福,年味是獨屬於寒冷中的溫暖。

窗櫺上爬滿的六棱冰花,與清早鍋竈前飄出的白熱霧氣交織不下,冰花融化成水,順着窗沿流淌而下,奶奶的催促伴着屋外菸花閃耀的一股幽香沁入鼻翼,濃濃的年味喚醒了晨夢中仍在打盹的我。

披上衣櫃裏的新衣,綰好頭髮,打着哈欠出門的同時,看見奶奶正在水池邊忙碌着,我揉揉眼睛湊上前,原來奶奶正在仔細地浸泡、清洗黃豆,等它們因喝飽了水鼓脹,這是做豆腐的前奏。這是一年中最繁絮也是最幸福的味道。幾顆黃豆浮於水中,豆臍的地方已微微開裂,奶奶曾經說過,時間泡得過短不出豆漿,過長則會使豆腐發酸發黏。果然是做了幾十年豆腐的老手啊!聽爸爸說,以往在鄉村,沒什麼大魚大肉的,過年時的豬肉也是幾家分一頭豬,那時候只有奶奶親手現磨豆漿做豆花吃,那滑嫩的美味質感才能與肉媲美。現在在這城市之中,奶奶已老,沒有力氣自己磨豆漿,就連磨坊也寥寥無幾,在林立的高樓中顯得格格不入,十分難找。我與奶奶帶上泡好的豆子,徑直奔向南街的磨坊裏,請師傅幫磨。大石磨足有上千斤重,拉磨得兩個人配合,一人在後控制,一人握住拉桿往前推。推磨的人一邊推,另一隻手飛快地就用勺子把豆子和水點到了磨眼裏,黃豆的汁液便泉眼一般地流了出來,油汪汪白亮亮的。磨好的豆漿裏面有豆渣,得放在用紗布做成的大包袱裏過濾。那撈出來的豆渣也會用鹽醃起來。等到過完了年,再取出來當菜。一塊生薑和一把大蒜葉子切碎了,拌在豆渣裏炒熟了,也是別有味道的。

磨好的豆漿白花花的,放到大鍋裏煮着,我迫不及待地端着一個大藍碗,在鍋旁等着,早已禁不住唾津的潛溢了而奶奶則在一旁輕點我的眉心,輕笑嗔怪道:“人不大,饞癮倒挺大的!”

將豆漿放入鍋中細火慢燒,燒開後的豆腐是乳黃的,稠稠的,入口一股純純的豆香味。但若要做成豆花,這時候就得請師傅來點漿了。漿點得好,豆腐既白又嫩,討個好彩頭,寄託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憧憬着來年的生活,白白嫩嫩的豆腐寓意着發財、發福、發旺。

一口醇香的豆花入口,嫩滑可口,入口即化,微微有些燙口,我吃了一勺,像想起什麼似的,忙又舀上一勺,放在嘴邊輕輕吹了一吹,遞與奶奶嘴邊,奶奶先是驚了一驚,隨即笑着張嘴品嚐,眼角的皺紋裏盪漾着幸福的味道

細細品嚐之間,也不免有些遐想,城裏過年吃豆花的人越來越少了,磨坊的生意也日漸蕭條,我們家年年保持的習慣,其實也源於奶奶的一種堅守,而現在奶奶的身體日漸衰老,眼睛也不行了,不知道這做豆花的工作,哪一天會終止,我家的年味,會不會也和這豆花一樣,只存在於回憶之中?

年味初二作文10

朋友,不知你是否來過這座美麗而又安靜的小城——肇慶市封開縣,不知你是否聽說過嶺南狀元故里小鎮?這裏有一支古老而神祕的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一會出現在封開縣河兒口鎮“小桂林”風景區內。

踏着新年的鞭炮聲,踩着輕快樂曲所跳出的舞蹈叫“麒麟白馬舞”,是廣東省封開縣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取材自唐代封開人莫宣卿赴京趕考榮登榜首、高中狀元、衣錦還鄉的故事。麒麟白馬舞由一男一女分別扮成狀元、狀元夫人,分別騎着白馬、麒麟,前面各有童子引路,後有兩人撐羅傘、兩人提花燈,隨鑼鼓節奏穿插起舞,表現了狀元省親的歡樂熱鬧和狀元郎堅如磐石的愛情。舞蹈動作多變,氣氛熱烈,即增添了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1988年曾代表肇慶市參加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的演出。

大年初一,在聲聲爆竹與夾雜着煙味的風中,狀元故里小鎮甦醒了,一反平常的安靜,“她”在喬裝打扮,坡上了一身的“紅紙毯”,她歡笑着,伴着爆竹的聲音。她戴上了一排的紅燈籠,她在向所有人展示她的美。小桂林風景區裏那兩潭湖水,便好似她那汪汪的雙眸,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着全國各地遊客來過年,春節期間更是車水馬龍,萬人空巷,節目活動精彩紛呈。

最具特色的民俗舞蹈《麒麟白馬舞》在原創的輕快曲調下邀人共舞,臺下聚集了許多父老鄉親,一羣孩子擠在前面,不停踮起腳尖去看。忽的,從後臺轉出了幾朵大白花,定睛一看,才發現是幾位如花兒般清純可愛的女孩,正在新年陽光下綻放最動人的笑容,白色的長裙隨着輕快的曲調不停的飛舞旋轉,一朵朵新開的白花點綴在鋪着紅毯的臺上,女孩細長的腰枝在舞動着,踏着白色舞鞋的腳整齊地在紅毯上滑動,跳躍,讓人目不轉睛。白色的花兒拉開了舞蹈的幕布,兩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火光與濃煙交閃之處,十幾個手持羅傘,花燈的人閃了出來,像變魔術一樣,孩子們伸長脖子眨着眼睛。人們喝彩稱好,“麒麟”“白馬”應聲而出。孩子們哇哇大聲喝彩,一邊追着去看。四個鑼鼓手隨在尾後。“咚咚咚!”一隊人馬便在景區內裏走動,一邊放爆竹以迎新年,一邊以歡歌來趕走上一年的惡運,以輕快的舞蹈來迎接好運。孩子們嘻嘻哈哈地跟來後面跑,裝模作樣地學着跳舞,這是熱鬧急了。

在這青青的湖水旁,在藍藍的天空下,加入《麒麟白馬舞》的隊伍越來越多,這支迎新年的隊伍走在翠綠的龍山大佛下,繞過大大的蓮花池,紅豔豔爆竹給一切都蒙上了一層紅衣,十分喜氣,活躍。這支舞彷彿使滿地小草也跟着跳起來。

朋友們,你想來這裏看看《麒麟白馬舞》這支遊行的隊伍嗎?你想來感受一下狀元故里的年味嗎?你想來看看這座依山傍水、人傑地靈的小鎮嗎?歡迎你到我家鄉來過年,這支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曲,一定會給你眼前一亮的。狀元故里一定會讓你感受不一樣的年味,來吧,朋友們,美麗的封開,靈秀的河兒口歡迎你的到來。

年味初二作文11

年味,各個城市,各個地區,各個家庭都有那獨一無二的年味記憶。

——題記

日月星辰東昇西落,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輪迴,也引來了新的一年。

清晨,熹微的陽光從窗紗的間隙中透到我的牀上,伴隨着窗外鳥兒的歌聲將我從睡夢中引領出來。我走出房門,瞬間被一股撲鼻而來的香氣所牽引,我在香氣的牽引下來到了廚房“原來是媽媽在做年糕啊”是啊,過年怎麼能少得了年糕呢?

我走出家門,一陣陣鞭炮聲吸引了我,我朝着聲音發出的方向走了過去,原來是一羣小孩在放鞭炮啊,他們一個個穿着大紅的新衣,還真有點過年的.感覺呢。我繼續走,來到了長沙市最熱鬧的步行街。是啊,一樣的街道異樣的氛圍,整個步行街都充滿着過年的氛圍,充滿着春天的生機。

我走在大街上原本髒亂的街道都煥然一新,變的異常乾淨,路燈上掛着各式各樣的福字,馬路上的車大都是駛向火車站的方向,我想都是着急回家過年的人吧。街上好像是特意迎接“年”的到來似的,變的異常熱鬧。賣糖葫蘆的吆喝聲,擊打年糕的敲擊聲,以及人們喜悅的笑聲。這些都構成了一曲動人的新年交響曲。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各式各樣的春聯,中間夾雜着一個倒着的“福”字,爲什麼福字要到着貼呢?曾經聽家裏年長的長輩說:是因爲倒着貼就寓意着福到了。我走到了家門口正巧碰到了爸爸在貼春聯,我連忙上去幫忙,只不過中間貼的不一樣,我們家貼的是財神。此時,傳來了一曲《新年好》傳了出來,春聯上的字也隨着着美妙的音符舞動。

傍晚,太陽落下,月亮又接替着它升起。我追隨着太陽的腳步,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就是幾個大大的紅包向我遞了過來。這便是我過年時最喜愛的環節。我一時沉浸在收紅包的喜悅中。過了一會兒,菜都上齊了,人也來齊了。我們便動起筷子品嚐這美味佳餚了。吃完後,大人們在暢聊,而小孩子們卻在低着頭看着手機,都在等待着20:00的春節聯歡晚會。開頭一曲《萬紫千紅中國年》唱響了整個春節聯歡晚會。其中一曲《中國》唱出了中國的強大與全中國人民的團結一心。最後一曲《難忘今宵》結束了整個春節聯歡晚會。這也預示着整個春節正式開始了。

晚上,一陣春風襲來,拂過耳畔,雖略帶些許寒意,卻又格外親切,爲我攜來了一縷年味。

是啊,每個地方年味各有不同,卻又大同小異,只不過是氣氛的不同罷了。

年味初二作文12

天剛剛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窩裏,流着口水和周公約會。一串響亮的爆竹聲打破了院子裏的沉靜,爲年的到來拉開了序幕。不一會兒,爆竹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響亮,而我也終於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個懶腰來迎接新年的到來。向窗外望去,滿地鋪着火紅的爆竹碎屑,彷彿春日裏大地上開的串串鮮紅的杜鵑,把這隆冬也打造的鮮活閃亮,或許這就是過年所特有的”年味兒“吧。

“過年了,你有點精氣神行不行?”門突然打開,母親走進來對我輕輕地說。我不語,過年,這個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陌生,變得索然無味了。

記得以前,每次過年都數我們小孩子最高興了。四處都瀰漫着喜慶歡樂的氣息。屋檐上都掛滿了紅通通的燈籠,門前是紅紙黑字的對聯,窗上是各種各樣精美絕倫的剪紙圖案。啪啪的鞭炮聲,大人們的談笑聲,孩子們奔跑時歡快的喊叫聲,還有家家戶戶飄來的飯菜香,這纔是一箇中國人真正的的傳統新年。

拜年時,孩子們隨着父母走親訪友,這會子突然變得乖順起來,一口一個“叔叔”“阿姨”的,“新年好”的祝福說的十分順溜了。然後眼巴巴地望着對方,直到裝着壓歲錢的紅包遞到手上才喜笑顏開。偷偷抓了一把糖塞進口袋後,孩子們早就不知跑到哪裏瘋玩去了。嘎吱嘎吱地踩着新雪。他們在潔白的雪地裏肆意丟着雪球,堆起不成樣子的雪人,嘴裏哈出一股白氣,手和小臉早被凍得紅紅的,也依舊揮霍着這難得一見的南方的白雪。

當吃過一頓美美的團圓飯,夜幕降臨,放煙花便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一邊在心裏害怕着,一邊又大膽地點燃了煙花,帶着一點點激動和欣喜,仰頭觀望那簇煙花竄上偌大的夜空,綻放出五彩斑斕的花紋。這一刻,煙花在孩子們的眼眸裏流光溢彩,充滿希冀,火光映照着一張張童稚的面龐。在幼小的心裏許下美好的願望。

而現如今,好不容易聚一聚的親朋好友坐在一塊,卻都不約而同地掏出了手機,所謂的春晚擺在那裏播放着卻無人觀看。好像我們都忘了這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節日到底佔有着一份怎樣的地位。陌生地過着我們早已熟悉的節日,手機裏滿是新年祝福的信息和紅包的消息,然後等待時間一點點流逝,看不見的是長輩們斑白的鬢角和孩子們失望的臉龐。不禁想問,年味都去哪了?是否還有人會真誠地對待每一個新年?

走在夜晚的大街上,天空煙花還在綻放,我撿起地上遺落的爆竹,用火點燃,想小時候一樣拋向空中,“蹦”,一陣響亮的爆炸聲散着濃濃的兒時年味。

年味初二作文13

特別的一天,除夕。這天我們一家四口都會到奶奶家吃團圓飯,團圓飯上,我最期待的,就是那一盤特別的餃子。

一大早就被鬧鐘叫了醒來,到奶奶家已經快十一點了,一進院子就聽見奶奶在剁肉的聲音,“咚咚咚咚咚咚……”這是清脆有節奏的聲音,我輕輕的走進院子,趁奶奶不注意,輕輕的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嘿!”奶奶嚇了一跳,轉過身來,又好氣又好笑的說:“你這個壞丫頭,大過年的還嚇奶奶。”“哈哈,奶奶你膽子小,不怪我,嘿嘿嘿。”我做了個鬼臉,笑着說。奶奶也笑着繼續剁肉,“咚咚咚”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坐在一旁,看着奶奶剁肉,看着那張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已經爬滿皺紋的臉,和滿頭銀霜的發,突然間覺得心情有點沉重。奶奶一直專注地剁肉,等肉完全變成黏糊糊的肉泥時,那清脆的聲音就消失了,我恍過神來,奶奶把剁好的肉泥裝進碗裏,笑着說:“傻丫頭,你包餃子嗎?”“好!”我笑着說。記得小時候,包餃子沒有我的份,奶奶怕我包不好,只讓堂姐包餃子,我那是真的特別羨慕,也想包餃子。奶奶卻說:“等你長大了就來包餃子。”我只笑着點點頭。

奶奶從廚房拿來一袋餃子皮,我有點疑惑:“奶奶,你今年不自己做餃子皮嗎?”“今年不做了,麻煩。”“偷懶,嘿嘿嘿。”我笑着說,“壞丫頭,你纔是最懶的。”奶奶戳了一下我的鼻子,轉過頭把餃子皮一個一個放在撒了生粉的大鐵盤上,又端來放了調料的肉泥,熟練的將餃子皮攤在手上,放一點肉泥在中間,然後對摺壓一下,一會兒,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了出來,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做了一個,相貌差別有點大,。“果然還是長大些包得好看。”奶奶看了看我的餃子,然後放到了盤子裏。我和奶奶又包了很多,感覺沒過多久,一袋餃子皮就包完了,看着包好的餃子,我覺得特別滿足。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大圓桌上擺滿了跟多菜,我卻一直等着奶奶端來那一盤餃子,過了很久,終於端來了,餃子放下在圓桌中間,晶瑩剔透,散着熱氣,冒着清香,我迫不及待的夾了一個,看了看,這是我包的餃子。然後吃咬了一口,好燙!我吐了吐舌頭,然後吹了一下,接着吃完了整個,餃子的香味在嘴裏環繞,一種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年味,就是和奶奶一起做的餃子,幸福,就是一家人團聚一起,這樣的年,纔是最美滿的年。

年味初二作文14

年的味道在我的記憶裏就像鐘錶錶盤上的刻度,雖然一次又一次的經過它,刻度卻依舊十分清晰,“年年歲歲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又會長大一歲,長高一點。

年味,就是在香噴噴的年夜飯裏。在過大年這一天吃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餐桌上全是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有梅菜扣肉、雙色魚頭、糖醋排骨、珍珠糯米丸子其中最讓我“流連忘返”的菜還是外婆親手製作的珍珠糯米丸子,每次外婆把這碗菜蒸好之後我就會“潛伏”到廚房不爲別的只爲吃到一個小丸子,有時候還會多拿幾個去給鄰里的夥伴分一點,有時候去拿就會被外婆抓個“現行”所以現在外婆蒸完珍珠糯米丸子就會放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防止我偷吃,今天我跟外婆體驗了一把做糯米珍珠丸子,先是將肉剁成肉餡做這一步時外婆“左右開工”這兩把刀差點就被外婆剁出缺口了,然後再把肉上面撒上澱粉是爲了減少肉得膩感,最後在將肉搓成圓形“滾”上糯米放在蒸鍋裏一蒸就大功告成了,其實最難的一步是第二步撒澱粉,既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要適量,珍珠糯米丸子一蒸出來必須是硬硬的用筷子夾不散的纔算是合格的珍珠糯米丸子。其它的菜也各具特色比如:梅菜扣肉裏的肉那是肥而不膩的;糖醋排骨裏的排骨夾一塊就能扯出絲來;雙色魚頭中的魚肉與淋上去的湯汁相結合堪稱美味。我們家還講究十碗十盤,預示着來年十全十美。

年味,就在不遠千里也要回家過年的路途上。我有三個姨媽,我們分別居住於三個城市:廣州、江西、長沙,每年過年我們都會輪流聚集在一個人的家裏,每次我的二姨媽從廣州來長沙都要坐12個小時的車程,每次我我問起姨媽爲什麼這麼遠這麼辛苦的坐車回來過一個年然後又坐車回去呢?姨媽說“即使坐車在辛苦,只要陪家人過一個團團圓圓的好年,才最重要。”過年不是要有多好吃的佳餚,不是要有多好看的裝飾,而是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纔算過了一個好年。

年味,就在大街小巷裏流淌。每逢過年最冷清的是大街上而最熱鬧的是一條條小巷子裏,裏面人山人海每一個店鋪裏幾乎都站滿了在選購人羣,而我們家鄉的巷子裏不僅有年貨買還有一些平時買不到的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的一些新鮮玩意,我們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大年三十早上起來首先就要吃一顆竈糖,爲的是封住竈王說壞話的口,讓他來年多說說好話。每次外婆帶我去選年貨時我都很高興因爲碰運氣可以遇上結婚的夫婦,他們的婚車一停下來就會丟喜糖,大家都會蜂擁而至去搶去沾沾新郎新娘的喜氣。

年的味道,是一種奇妙的味道。它既體現在人們買年貨時的高興中,又體現在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坐在桌前品嚐團圓飯裏的佳餚時,又體現在兒童們看春晚守歲的快樂中。

年味初二作文15

年味,是沸地笙歌的賽竈神

鄉下人家的送竈神活動是很熱鬧的。在一片空曠的坪前擺上一個紅木方桌,桌上擺着豐盛的酒食,正中央擺着一個被擦的金光閃閃的香爐,香爐中一堆厚厚的香灰上直直地插着三根長長的燃着的香。方桌後立起了一幅大大的竈神像,畫上的竈神爺爺和竈神奶奶面容祥和,服飾華麗,平靜地望着每個來捧場的人。

一位年輕的小夥穿着一身喜慶的紅色,在方桌前唱着送竈神的歌。歌聲時而悠揚,時而急促,時而婉轉高亢,時而渾厚低沉,唱功好不厲害!另一位年輕的小夥同樣也是身着一身紅,和着水流一般的歌聲,舞動着身體。他那健碩的身體靈活得很,婉若游龍,翩若驚鴻,猛然一躍,更甚麒麟。圍觀的人大多是小孩子,圖熱鬧。別的大人都在屋中燒關東糖,塗在竈神的嘴上,聽老一輩的人說,這是爲了黏住竈神的牙,這樣竈神上天后就不能說壞話,天帝就不會降下懲罰。

年味,是爆竹聲中的一歲除

小孩子們之所以那麼那麼喜歡過年,不只是因爲有新衣穿,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放!鞭!炮!過去人們還沒發明火藥時,爲了驅趕傳說中的“年”,就把潮溼的竹子丟進燃燒着的火堆中,其中的水分被急劇蒸發,竹子就發出了“噼裏啪啦”的炸裂聲。那時的竹子到處都有,但現在我們這些小孩都要提早至少一星期,騎着小小的單車,一路上伴着單車發出的“吱吱呀呀”聲到鎮上去採購各種各樣的鞭炮,不然鞭炮就都會被別的小朋友買走。

除夕晚上可熱鬧了,煙花在各家門前衝上雲霄,在天空中綻出好看的圖案。有一家的煙花在空中爆炸,白光猛然一閃,讓人愰了一會兒神,等人回過神來,再看向空中時,只見如同一塊大黑布的夜幕中彷彿被撕裂開了一道口子,透出遮住的亮光,並越裂越大,然後又是一記爆炸聲,像是從口子中噴涌出來的一樣,七條不同顏色的綵帶般的光芒漸漸往下延伸,然後與口子一起漸漸在空中淡去。這時新年的鐘聲敲響,孩子們又唱又跳,歡迎着新的一年的到來,煙花也放得更激烈了。

年味,是舉筷入口的皆思念

年夜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春節習俗。每家每戶在除夕那天一大早就從牀上爬起,開始準備製作年夜飯所需的各種材料。我常常幫我媽媽打下手,洗白菜、刷扇貝、燙碗筷、煮米什麼的我都能立馬做好。媽媽則在旁燉豬肘、蒸魚、蒸饅頭,其中有種饅頭叫“佛手”,媽媽說吃了這種饅頭來年可以受到菩薩的保佑。

到了晚上,年夜飯準備得差不多了,客人們也陸陸續續地到了家中。隨着菜被一道一道地端上桌,大家肚中的饞蟲也被一次又一次地勾起,碗筷一端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舉起了筷子夾取菜吃。吃到盡興時,大家便舉起手中的玻璃杯,有的杯子中裝着白酒,有的杯子中裝着果汁,有的杯子中裝着白開水,但大家寄寓在杯中的真心與熱情是同樣的。小孩子們吃完便都跑下樓去玩煙花,大人仍依依不捨地在桌上大談這一年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直到鐘聲響起,新年到來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