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三試題 > 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4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

A.恫嚇(dòng) 眼瞼(liǎn) 埋怨(mán) 愛憎分明(zēng)

B.甄別(zhēn) 應酬(yìng) 嘮叨(láo) 因噎廢食(yē)

C.蒞臨(lì) 木訥(nè) 紕繆(pī) 斂聲屏息(bǐng)

D.中樞(shū) 贗品(yàn) 遊弋(yì) 妍媸畢露(chī)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這所由特殊黨費聚匯而成的學校綠意蔥籠,書聲琅琅,有標準的紅色塑膠跑道、碧綠的人工草坪球場、寬敞堅固的教學大樓。

B.使用滑鼠時,總是反覆、集中、機械地活動一兩個手指,結果累及手腕韌帶,進而蔓延到前臂、肘部甚至肩部,這被稱為電腦綜合徵。

C.在鎂光燈下,成功和順遂伴隨著他,他成績蜚然,聲名顯赫,但從沒把自己當成苦情勵志的偶像,認為自己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D.在眾人皆嘆這個社會物慾橫流或被權欲遮避時,能以真實的筆觸為困頓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靈撫慰或靈魂庇護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創新。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A.雖然把酒精當做替罪羊在今天還有一定的市場,但“醉酒”之說既不能脫罪,又不能挽回顏面與損失。無論如何,飲酒總還是風險自擔的行為。

B.他走進曠野,被黃昏裹挾而去,他的背影越來越單薄,彷彿一枚枯黃下墜的松針,就算落了地,也不會有半點聲息。

C.美國的學生現在越來越不重視英文語法課,因為他們覺得電腦軟體可以一了百了地解決這個問題,即使輸入了拼寫錯誤的詞,電腦也會自動改錯。

D.那些榮登富豪榜的作家,讓人們豔羨不已,縱然其中有一些人讓人不以為然,甚至很不屑,但他們能登上這個榜,多少證明有可取之處。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明年年初,貝南中心一樓展廳內將設立貝南中國品牌展銷中心,這也將成為首個寧波品牌商品在貝南乃至西非市場銷售的長期展示交易平臺。

B.沒有多領域的資訊資源共享和交叉學科的檢測預報技術發展,就難以從一般性的天氣預報基礎上真正做到對氣象的預報預警和有效防禦。

C.在作者眼中,這些民辦教師是國家基層教育重任的承擔者,採用“天行者”的書名錶明瞭作者充分的對這群樂天苦行的民間英雄的虔敬之意。

D.今年開始,國際棋聯重新舉辦對抗賽制的世界冠軍賽,這是對傳統世錦賽淘汰賽制的重要補充,目的自然是為了擴大國際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

5. 用一句話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資訊。(不超過30個字)(3分)

風靡數十年的科普叢書《十萬個為什麼》將迎來第六次改版,據報道,“時代不同,孩子們的問題已經大不相同了”,這是促成《十萬個為什麼》再版的直接原因。當年孩子們提得最多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變的”“冰棍為什麼會冒白煙”……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現象充滿疑問;現在孩子的興趣和知識面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深受網路和影視劇的影響,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過去嗎”“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嗎”……據說在徵集的問題中,“2012是世界末日嗎”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幾百次。

6.根據下面的情境,補寫香菸與蠟燭的對話。(4分)

每當看到讚美蠟燭的文字,香菸就有些不服氣:“ ,聽到的多是警告和恫嚇的語句!”

蠟燭的火苗輕輕地跳了起來:“老兄,你只說對了一半。你毀滅自己,

!”

7.對下面這則通緝令,人們議論不一,請你對此發表看法。要求表達準確、態度鮮明。(60字左右)(5分)

親,被通緝的逃犯們,徐匯公安‘清網行動’大優惠開始啦!親,現在撥打24小時客服熱線021-64860697或110,就可預訂‘包運輸、包食宿、包就醫’優惠套餐,在徐匯自首還可獲贈夏季冰飲、編號制服……

二、現代文閱讀(共29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9分)

如果全球化已經成為今天不可迴避的事實,那麼它對教育或課程改革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誠然,全球化加速了其蘊含的主導價值觀或“文化霸權”在世界範圍內的流通,而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在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鑑也日益增加。因此,全球化會帶來同質性,會讓各國的教育改革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都似曾相識。

但是,教育政策與改革措施是無法被借用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任何改革脫離了本國的文化生態都無法長久立足。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人們在引述這個道理時,往往關注的都是改革要符合國情,而忽視了國情,也會“調適改革”。正因為如此,各國即使遵循的是同樣的改革理念,其具體的實施過程與效果也會出現差異。在一項同樣是針對全球化時代課程分權改革進行的大型研究計劃中,學者們先對美、法、西班牙、哥倫比亞四國做了個案描述,然後又對39個國家的課程分權改革狀況做了量化分析。結果表明,雖然全球化已使課程分權成為當今一個全球性的改革專案,但各國在實施這項改革時所選擇的重點、採取的策略及其效果仍然各有差異。其中,基於本國的文化傳統、歷史脈絡、社會環境以及國家政治氛圍進行的地方調適是造成這些國與國之間差異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球化不僅僅意味著同質性,同樣蘊含著創造多樣性的可能,尤其是在我們能夠主動調適外來的改革理念和措施的時候。如果說發現同質性意味著我們要警惕全球化外衣下的文化霸權的話,那麼創造多樣性則意味著我們應具有足夠的信心,依託本土文化傳統,主動調適和應對全球化的挑戰。用我們的話來說,和而不同,才是中國的課程改革在這個全球化時代的應然追求。

這也不只是理論假設,而是有其現實依據。早在十年前,當中國兩岸三地啟動課程改革時,人們已經發現三地的改革無論在理念還是措施上都頗為相像,均折射出課程改革的全球化時代特徵。在這種市場導向的氛圍中實施改革,人們不得不面臨著質量與公平、競爭與合作、標準與多元、控制與自主的困境。在大陸,這種困境則集中表現為改革中期外來的改革理念與傳統文化與價值觀之間的衝突與磨合。

作為擁有深厚文化積澱的中國,在面臨洶湧而至的全球化改革浪潮時,完全可以做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不迫。我們有著自身獨特的教育傳統與文化價值觀,如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式決策體系、重視學生基礎訓練的傳統、完備的教研體系甚至飽受抨擊的應試文化。它們都會對那些“外來的”改革理念與措施產生壓力、作出調適,而對改革實施來說,所有這些其實都是雙刃劍。重點在於,我們是如何發揮它們的作用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系統各個層級上出現的地方調適的?

8.下列不屬於“課程改革調適”的原因的一項是( )

A.任何改革脫離了本國的文化生態都無法長久立足。

B.全球化不僅意味著同質性,也蘊含著創造多樣性的可能。

C.具有足夠的信心,依託本土文化傳統,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D.許多國家有著自身獨特的教育傳統與文化價值觀。

9.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全球化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互為影響與借鑑,教育政策與教改措施也是如此。

B.各個國家的文化傳統、社會環境及政治氛圍等是造成國家多樣性的根本原因。

C.中國的課程改革面臨的諸多困境體現了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衝突與磨合。

D.中國的課程改革做到了“和而不同”,既適應全球化挑戰,更具有本國特色。

10.根據文意,舉例說明文中“雙刃劍”的含義。(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照章理髮

[德]拉里夫•維內爾

深夜,我走進車站理髮店。

“非常抱歉,”理髮師殷勤地微笑著,“按照規定,我只能為手裡有車票的旅客服務。”

“反正現在你們店裡連一個顧客也沒有,”我試著提出異議,“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來個例外?”

理髮師朝我這邊稍稍轉過臉:“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現在是夜裡,我們得遵守規定。一切都應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這兒刮臉、理髮。”說完,他又把臉扭過去了。

於是我走到售票視窗。

“請給我一張火車票。”

“您上哪兒?”

“哪兒都行,反正對我都一樣。”

“別裝瘋賣傻了!”年輕的女售票員發火了。

“我一點兒也沒裝瘋賣傻,”我心平氣靜地說,“您只要賣給我一張離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愛的姑娘,我已經說過了,隨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員顯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碼應當知道要上哪兒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女售票員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幹嗎買票呀?”

“我想理個髮。”

砰的一聲,小窗子關上。我等了一會兒,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語氣和緩一些,“好了,請給我買張票吧。”

她像瞅一個瘋子似的打量著我。然後開始翻一本書。

“是理髮店問我要車票!”我朝緊閉的小窗子喊起來。

女售票員把窗子打開了一條縫:“理髮師要什麼?”

“他要車票。他只給有車票的旅客刮臉。”我重複道。直到這時,女售票員似乎才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好吧,賣您一張去萊布尼茨的票。您付1歐元吧。”

我攥著火車票,第二次走進理髮店:“請看,這是我的車票。現在我想刮臉。”

理髮師的頭腦並不那樣簡單。“您不打算乘車上路?”他問。

“我已經給您看過這張到萊布尼茨的車票了,這還不夠嗎?”

理髮師把雙手交叉在胸前,和藹地說:“ 。”

我艱難地喘了一大口氣。“勞駕!”我大喊起來,“我只要有這張車票,就可以上萊布尼茨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是乘客!”

“但是您並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髮師冷淡而有禮貌地反駁著,“這樣一來,儘管您手裡有車票,也不能算是乘客。”

我只好又來到售票窗。“姑娘,”我對女售票員說,“車票也不頂事,請給我退掉吧。”

“不能退。”她遺憾地把兩隻手一攤。

“為什麼?”

“如果您是為旅行而買的車票,結果沒有乘車,我可以把票錢退給您。”女售票員笑容可掬地解釋,“一切都應照章辦事。剛才您宣稱並不打算旅行,您就無權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個理髮師?要知道您是為了他才買的車票。”

“也許您能代我為這張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藹可親的理髮師。

“請等一下。”理髮師放下手裡的報紙,拿起桌上的電話。“好了,”打完電話,他說,“您現在可以刮臉了。”

“總算可以了!”我高興地喊出了聲。

“不過不是在這兒,”理髮師說,“而是在萊布尼茨車站。”

11.開篇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深夜”,有什麼用意?(3分)

12.概括寫出小說中車站工作人員所遵守的“章”。(3分)

13.根據情節,補寫文中畫線處的內容。(不超過30字)(3分)

14.小說的結局有什麼特點?請作賞析。(5分)

15.這篇小說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香山同知彭君小傳 袁枚

君姓彭,諱翥,字竹林。雲南大理府進士,選廣東封川縣知縣,調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餘寓端州,彭君來見,執弟子禮甚謹。其人秀羸多能,賓賓然一學子也。所著詩甚多,頗得唐賢神韻。別五年,音問亦不時接。忽一日,見訪山中,帽曳孔雀翎,襢襢盛服而至。餘驚問所由,方知立功海外,裁入覲歸。

五十三年,海賊侜張,有號平波大王者,率眾為寇。福敬齋公相總督廣東,調水師營兵出海擒捕,飭香山令辦軍需,半年不獲一盜。將弁無以自解,反造蜚語,誣君供張不周,器械朽鈍。福公怒,召君入,厲聲曰:“汝齷齪不任事,雖文官,我獨不可以軍法從事乎?”出諸武弁密揭示之。君神色不變,但申明香山小邑,所辦糧餉,業費三萬餘金。所以久而無功者,緣武弁退縮不能軍之故。公相默然,顏稍和。君知兵事不可以口舌爭也,即奮曰:“翥願解任,親往擒賊。”公相莞然曰:“汝孱弱書生,果臨陣,得不被賊靴尖蹴倒乎?”曰:“翥非手打賊也,乞公相賞精兵二百,聽翥指揮,必有以報。”公相許之。

君歸署,捐俸支帑,造戰船三隻,料簡槍炮火藥,賞賚糗糧,犁然備具。著短後衣,率健兒戌服出哨。諸武弁以為迂且妄,無不匿笑者。君禱天妃廟乞風,舟中忘帶鼓,即借廟中鼓聲之,以壯軍威。次日黎明,風果大順。君徑出海口,公相命諸武弁會剿,相遇海島中。武弁搖手雲:“風雖順,少頃即轉,宜緩行。”或雲:“今日反支日也,不利行師。”或雲:“海賊出入無定,須探明所在巢穴再往。”君毅然不聽,飽餐士卒,揚帆竟行。

行百餘里,遇盜船二隻,發炮擊之,殺十餘人。賊久不見官兵,突出不意,驚乃遁去。君知數日內賊必聚眾來,乃入島,約武弁一齊出洋。眾武弁亦媢君之先得功也,唯唯聽命。翼日,君見風順霧消,開船出,果賊船八九隻從上游來。初猶逡巡欲避,繼見官兵少,乃持槍直犯。發炮擊之,閉。君知賊以穢物相厭勝也,殺黑犬取血釁炮,炮果發。適大軍亦至,擊破賊船,賊盡落水。千百賊頭,出沒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號呼乞命。君命以鐵鉤拉起之,而以長繩匯縛之,累累然魚貫者七百餘人,解督轅請示。公相大悅,飛章入奏。奉旨彭翥著賞五品頂帶,送部引見,授湖南嶽州府同知。福公奏留辦善後事宜,仍補瓊州同知。權知府事。

贊曰:古文武無分途,然卻縠悅禮、樂,敦詩、書,左氏以為美談,几几乎有欲分之意。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本文有刪節)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飭香山令辦軍需 飭:命令

B.殺黑犬取血釁炮 釁:塗抹

C.權知府事 權:代理(官職)

D.敦詩、書 敦:勤勉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襢襢盛服而至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餘驚問所由 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C.以壯軍威 作《師說》以貽之

D.驚乃遁去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與一般的傳記不同,重點敘述了傳主彭翥平定海盜一事,由此表現人物特點,構思頗具匠心。

B.寫彭翥指揮戰鬥用側面描寫,如通過公相的輕視、武弁的嘲笑、海盜的妄為來襯托他的指揮才能。

C.本文起筆描寫彭翥是個文弱書生,寫他指揮作戰則出人意料,又與文末以體弱去世呼應,用筆自如。

D.文章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渲染及場面的描繪,塑造了一位臨危不亂、見義勇為、智勇雙全的儒將形象。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汝齷齪不任事,雖文官,我獨不可以軍法從事乎?(3分)

譯文:

⑵君命以鐵鉤拉起之,而以長繩匯縛之,累累然魚貫者七百餘人,解督轅請示。(4分)

譯文: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21—22題。(7分)

滿江紅 清涼山晚眺

[清]汪鈞

如此長江,嘆滾滾、幾曾休歇。猛記我,孤舟千里,晚行時節。帆影半連雲影暗,雁聲剛過潮聲接。竟歸來,安坐看風波,真奇絕。

疏林外,飛枯葉。荒草裡,埋殘碣。問六朝樓閣,都歸澌滅。天子惜多才子氣,美人同受女人劫。算猶餘、何物到而今,山頭月。

21.從寫景的角度賞析畫線句的妙處。(3分)

22.下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詞作分析。(4分)

(三)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題。(5分)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

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韓非子》)

23.從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韓非子的義利觀。(1分)

孔子:

韓非子:

24.對這兩種義利觀進行簡要評析。(4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⑴子曰:“ ,譬如北辰, 。”(《論語》)

⑵有如此之勢, , ,以趨於亡。(蘇洵《六國論》)

⑶曲終收撥當心畫, 。東船西舫悄無言, 。(白居易《琵琶行》)

⑷萬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四、作文(60分)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看待人、事、物,有仰視、平視、俯視三種視角,用不同的視角看待世間萬物,會有不同的心態,會有各異的結果。我們不必仰視,無需俯視;當平視現實,平視他人,平視自己。

根據上述材料的含義,以“平視”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選擇角度,明確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參考答案

1.A(瞼jiǎn)

2.B(A蔥蘢,C斐然,D遮蔽)

3. C(“一了百了”意為由於主要的事情了結了,其餘的事情也跟著了結,應為“一勞永逸”)

4.A(B雜糅,改為“在……上,“氣象”和“防禦”搭配不當”;C語序不當,“充分表明了”;D贅餘,刪去“為了”或去掉“目的”)

5.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促成《十萬個為什麼》再版。(或,因孩子的問題與以前不同,《十萬個為什麼》將再版。)

6.我也同樣照亮別人,毀滅自己,卻為何無人讚美(2分)卻播下了罪惡的種子,同時還汙染了清潔的空氣(2分)意近即可。

7.認同的:化嚴肅為輕鬆,有利於減輕在逃人員的逆反心理,減輕其對公安機關的恐懼感;使“清網行動”引起更多人注意,不至於淹沒在浩如煙海的資訊中。

不認同的:語言應注意場合與物件,警察對逃犯,不應像淘寶商戶面對客戶一樣親熱;缺乏莊重感,失去了公文應有的嚴肅性,減弱了對公安機關的信任感。

8.C(不屬原因)

9.D(“做到”與“應然”不合,“應然”是應該的樣子;另外,“更”沒有依據)

10.“雙刃劍”用來形容事情既有利也有弊的雙重影響性。如我國教育重視學生的基礎訓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紮實,答題速度快,準確率高,但聯絡生活不夠,自主探究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釋義1分,利弊舉例各1分)

11.作者把場景安排在“深夜”,是為了突出理髮師和售票員機械執行規章的死板作風。因為在深夜,理髮店和售票處很少有人光顧,理髮師和售票員完全有時間為顧客著想,不應死板地照搬規章。

12.⑴只給有車票的旅客刮臉、理髮;⑵不想乘車的即使有車票也不算旅客;⑶不為旅行而買的車票不得退票。(每點1分)

13.“非常抱歉。如果您只是為了刮臉才買車票,您就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表歉意1分,陳述2分;大意對即可)

14.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留下想象餘地。結局前的情節中理髮師的行為固然顯得機械死板,但尚能理解,現在居然讓顧客去下一個車站去刮臉,令人啼笑皆非,這樣一個荒誕的結局,起到了深化小說諷刺意義的作用。可以想象,“我”的心情瞬間會由“高興”的雲端跌落至驚呆的地面,小說對我的反應不作交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餘地。(特點2分,結合內容分析3分)

15.提示:⑴可從工作作風的角度談,如工作人員不顧實際情況、只知照章辦事的教條主義作風等;⑵可從工作態度的角度談,如彬彬有禮的態度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為他人著想、替顧客解決問題的態度等;⑶可從思維方式的角度談,如按部就班、死守規矩、不知變通的思維容易僵化、失去活力等。⑷可以德國民族恪守規章、遵守規定角度談,如一切按原則辦事,就可減少人為因素等等。(談兩點即可,每點3分,其中觀點2分,結合情節分析1分)

(說明:以上幾題的答案僅提供了一種解讀思路。本小說中作者的情感傾向並不明顯,如考生認為小說的諷刺物件是“我”,諷刺了“我”投機取巧、鑽空子的做法也未嘗不可。關鍵應看分析是否言之成理,是否結合文字。)

16.D(敦:崇尚、注重)

17.D(於是,就/才。A連詞,表修飾; B助詞,組成“所”字結構;C連詞,表目的。)

18.B(“多用側面描寫”錯)

19.吾門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張吾軍/覺山林生色/終以文弱故/染煙瘴亡/年裁及艾/為可悲也。(斷錯一處扣1分,相鄰兩處有誤斷,作一處計)

20.⑴你器量狹小不稱職,雖然是文官,我難道不能憑軍法處置嗎?(“任事”1分,“勝任職責”“勝任事情”也可;“從事”1分;反問句1分)⑵彭君命令用鐵鉤子把他們拉上來,再用長繩子把他們捆綁在一起,依次連線成串的共有七百多人,押解到總督官署請求指示。(每分句1分;其中“匯縛之”1分,“累累然魚貫者”1分(大意對即可),“解”1分)

21.前句寫形,帆影與雲影相連,足見夜色之蒼茫,長江之闊遠;後句寫聲,潮聲接雁聲,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生生不息。兩句詞生動地描寫了夜間長江特有的壯闊景象。

22.用疏林、枯葉、荒草、殘碣等意象渲染六朝“澌滅”的淒涼氛圍,寄託了作者對六朝滅亡的深切感慨。末句寫月亮照耀古今,綿亙千古,而“天子”“美人”均已灰飛煙滅,抒發了物是人非之感,表達作者對古今人事湮滅的憐惜之情。

23.重義輕利 重利輕義

24.孔子承認人們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對的是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韓非子認為人受利慾的主宰,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關係,不存在道義關係。(以上“析”)“重義輕利”和“重利輕義”,是兩種對立的思維方式,各有偏頗,應該強調義利的統一,反對以利害義和以“義”害利。(以上“評”)(分析2分,評論2分)

25.⑴為政以德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⑵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⑶四弦一聲如裂帛唯見江心秋月白 ⑷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⑸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


1.2016人教版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2.2016高三語文期末考試卷上學期及答案

3.2016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4.2016高三語文名校聯考試卷

5.2016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聯考試卷

6.高三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卷

7.2016高三語文期中考試卷(上學期)

8.2016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9.2016-2017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

10.2016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