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設計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設計人教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設計人教版

1、 知識與能力:積累字詞,感受作者別具特色的語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主旨,進行探究性學習,獲得思想啟迪。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的含義;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學習魯迅的字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學重點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主旨。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創意說明: 從情感角度切入,說說讀讀,初識人物,把握情感基調,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從而帶動對全篇的深入研讀和領悟。有些難句除了指導學生多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外,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髮問精神,採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讀。

  一、匯入新課 :

聽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簡談感受: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談放風箏時的感受嗎?

引入正課:風箏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這份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於風箏的故事。

  二、板書課題,簡介文常:

★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

★課文選自《魯迅全集》

  三、正音釋義

1.掃除字、義障礙

2.勾畫文中的註解(音、義、文常)

  四、閱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

1、 範讀:注意文中生字。

2、 朗讀:思考問題

①作者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由什麼引發寫下這篇文章?回憶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的什麼故事?

中年 北京 風箏

小時候 家裡 不許弟弟放風箏,折斷撕毀弟弟的蝴蝶風箏

②本文分為三個部分,你認為該怎樣劃分,理由是什麼?

段落結構:

第一部分(1、2),由景入題,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對故鄉春天的描寫。

第二部分(3—11段),敘述“風箏事件”的經過。

第一層(3、4段),我少年時虐殺了弟弟的風箏夢。

第二層(5、6段),我中年時讀了兒童教育的.書籍後感到無限的懊悔。

第三層(7—11段),“我”想補過而不得的經過。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襯情,即由故鄉的春天回到北京現實的冬天,照應開頭。

  第二課時

  (二)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思考問題:

1.“我”為什麼不讓弟弟放風箏並毀壞他苦心製作的風箏?(用原句作答)

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

2.“我”和弟弟對待風箏的態度和行為有什麼不同?

物件

比較點弟弟“我”

平時對風箏的態度張著小嘴、呆看、驚呼、跳躍笑柄、可鄙

“我”發現弟弟偷做風箏時驚惶、失了色瑟縮著憤怒、折斷、擲、踏

結果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傲然走出

3.第三段對弟弟進行了哪些描寫?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4.第四段對“我”進行了哪些描寫?有何作用?

“折斷、擲、踏”——動作描寫,形象地表現“我”粗暴專橫、凶神惡煞的封建家長作風。

5.“我”和弟弟對於放風箏的觀點有何不同?請各用一個兩字詞語加以概括。

我:嫌惡 弟弟:喜愛

6.閱讀課文第4段,找出少時關於風箏往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填表。

時間有一天

地點堆積雜物的小屋

人物“我”和弟弟

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我恍然大悟……

經過我發現弟弟在專心致志地製作風箏,粗暴地拆毀了弟弟精心製作的風箏。

結果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

7.聯絡作者所處的時代,說說為什麼小時侯會把放風箏看成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

因為“我”生長在封建社會,深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響,心靈扭曲,相信“玩物喪志”,因此過分少年老成,失去了一般少年的活潑天性和對於遊戲的愛好。

  (二)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二層,思考問題:

1.“我的懲罰”是指什麼?

指我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知道了自己拆毀弟弟的風箏是扼殺了弟弟喜歡風箏的天性,自己心靈受到懲罰,良心受到譴責 。

2.“精神虐殺”和“這一幕”分別是指什麼?

“精神虐殺”是指“我”扼殺了弟弟喜歡風箏的天性。

“這一幕”是指我粗暴、蠻橫的拆毀了弟弟的風箏。

3.你認為“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成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表達了“我”知道自己錯誤行為後的無限後悔、沉重的心情。

4.為什麼說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

  第三課時

  (三)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思考問題:

1.“我”在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之後感到了深深的自責,想了哪些辦法去彌補自己的錯誤?效果如何?

辦法一:送他風箏,一同放風箏--“他和我一樣,早已有鬍子了”

辦法二:“討他的寬恕”--“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效果:失敗。

2.“我便敘述到這一節”中的 “這一節”指什麼?

指我當初毀掉弟弟的蝴蝶風箏。

3.“臉上都已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生”是什麼意思?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陌生。二十年前弟弟還是孩子,如今他已有鬍子了,我也老了,都改變了許多,自然顯得陌生。

4.“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這句話是實寫還是虛寫?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虛寫。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弟弟的原諒。

  (四)閱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問題:

1、為什麼說看見 “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溫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

2、第一段屬於什麼描寫? 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渲染嚴冬肅殺的氣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回憶,定下感情基調。

3、為什麼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麼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眼前的風箏引起了對故鄉風箏往事的回憶。

  (五)閱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問題:

1.為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弟弟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能。

2.為什麼“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

3、文章結尾突出了嚴冬的“寒威和冷氣”,你能體會出幾層含義?

不僅指當時天氣的寒冷,更指作者心頭的悲涼。

當年虐殺者和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六)小結:

1.本文飽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悲哀、自責、後悔、同情。

2.從作者對待、處理風箏事件中,可以看出魯迅哪些精神品質?

嚴於解剖自己 知錯必改 勇於自責反省 為人嚴肅 善於思考

附:板書設計

風箏_魯迅

北京的冬天

入 題 少時虐殺弟弟的風箏夢(天性)

故鄉的春天 風箏事件: 中年感到無限懊悔

襯 情 補過而不得(永遠沉重的悲哀)

北京的冬天(照應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