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劉禹錫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劉禹錫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3W 次

  劉禹錫介紹:

劉禹錫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獨特的遭遇,必然反映在其詩文之中,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彌平不得意,新歲又如何”(《歲夜詠懷》),“此地非吾土,閒留又一年”(《思歸寄山中友人》),“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有感》)等,寫出了作為逐臣的心情。這樣,政治上失去前途,無可奈何,不得不逃入禪學中求取絕望中的安慰。劉禹錫的詩中頗多與宗教界的人士往來酬唱之作,如《送僧方及及南謁柳員外》中的方及,便為在九江出家的和尚。其他如《謁柱山禪師》、《送盧處士歸嵩山別業》、《送深法師遊南嶽》等。《全唐詩》中劉禹錫的詩作,涉及此項內容約20餘首。因此,儘管劉禹錫在哲學思想上持唯物主義觀點,但佛教思想〈唯心主義〉依然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歷經滄桑之後更是如此。因此,佛教的“因果論”、“因緣觀”、“空”的觀念必然深深影響了劉禹錫,特別是“空”的觀念尤能幫助其超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失落與痛苦,排遣憂愁苦悶,達到精神灑脱的虛幻的心境。特別是佛教發展到唐朝,禪宗在經過與儒、道的交融後,所體現出來的“淨心,自悟”的達觀、灑脱,又無拘無束的思想特色,更是文人用以自我解脱的`“不二”法門。如《磨鏡篇》中的“白日照空心,圓光是幽室”,《謁柱山禪師》“色身豈吾寶,慧性非形礙”等詩句便充滿了禪趣佛理。“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其樂觀豪邁,瀟灑自在,可見一斑。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劉禹錫的思想是較典型的“以儒入世,以佛出世”的思想。這是自隋唐以後文人的比較普遍的特色,尤其是在仕途上不如意的文人。即是説:作為深受儒家正統思想教育的劉禹錫,自小便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因此,其積極參與王叔文的政治改革,便理所當然;也因此而表現出了其因深受儒家思想而具有的性格剛毅、意志堅強,富於鬥爭精神而不願隨波逐流的品質;同時,在改革失敗後,長期遭貶的生活,使他嚐到了官場傾軋,政治黑暗之苦,但因深受佛家思想的影響,並不悲觀、頹廢、絕望,倒是時時以樂觀進取的精神勉勵自己,不屈不撓的作鬥爭。

這種思想在《陋室銘》中表現也是十分突出的。文中通過對室外景、室中人、室中事的描寫,融鑄這樣一個陋室“主人”形象:或與有識之士縱情暢壞,談笑風生;或撫琴調絃,展卷唸經,絕沒有世間俗事纏身,更不把功名富貴放在心間,在幽雅動人的環境中,清靜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的生活着。因此,作者雖身居陋室卻不覺得簡陋,怡然自得之情躍然紙上。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雖因參加改革而失敗遭貶,“兼濟天下”的儒家理想雖未實現,但因作者有着深厚的佛學修養,並不消極、悲觀,反倒是“世事洞明”之後,依然以古代名賢自況,並引用孔子的話,表明自己的志向,從而在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之上,隱含着更為深沉的理想,開拓了文章獨特的思想境界。正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二者兼而有之,融為一體,別有一番滋味。

綜上所述,《陋室銘》的思想內涵也正是劉禹錫思想的複雜而藝術的再現,其中高尚的人品與高雅的志趣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但是又要看到,畢竟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又有着其正常的歷史侷限性。托勒講:人類經歷了三個時代,一是“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農業時代,二是“金錢是萬能的”工業時代,之後便是“知識就是力量”即“知識就是經濟時代”。劉禹錫及其《陋室銘》無疑是第一時代的產物。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不能也不可能再像劉禹錫那樣囿於陋室而怡然自得,但是像他那樣至死不渝追求人格的完美,從而“善其身”的思想卻是不可拋棄的,這是人“立身”之本。另外,笑對坎坷,笑對人生,沒有必要為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憂愁苦悶,則成功的機遇往往會特別垂青於你。這同樣是作者所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