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3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泥鰍外形特點及與生活環境的關係,對自然生物感興趣。

2.願意用各種材料進行操作,感受光滑與摩擦。

3.敢捉、玩泥鰍,體驗快樂。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在班級的自然角中飼養泥鰍,開展事先的觀察活動。

2.關於泥鰍黏液知識介紹的視頻。

3.泥鰍若干,養在幾個大盆中。

4.捉玩泥鰍的工具與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動過程

一、徒手玩泥鰍,感知泥鰍的外形特徵

1.第一次玩泥鰍:

教師引出活動主題:讓我們一起去和泥鰍玩玩,看看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1)幼兒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參與及指導。

重點:教師引導部分膽小、怕髒的幼兒逐漸敢於觸碰和捉玩泥鰍,並鼓勵幼兒間用語言交流、描述玩泥鰍的感受。

(2)玩泥鰍後,師生共同分享趣事。重點突出:幼兒自我感受泥鰍的特性,學習相應的詞句,如滑溜溜、很黏、調皮地逃來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鰍:

(1)教師提出探索重點:試試怎樣才能用手捉住泥鰍,不讓它滑落。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捉泥鰍的方法,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展示徒手捉住泥鰍的方法,如捏緊、貼臉盆壁移動、兩手捉等。

(3)教師再次提出捉玩泥鰍時的觀察重點:泥鰍這麼調皮,它身上有什麼祕密讓我們難以捉住它?大家來找一找。

集中反饋觀察信息,請有相關知識的幼兒進行介紹,並結合看知識光碟進一步瞭解黏液的形態及作用。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看、玩、捉的過程中瞭解泥鰍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鰍的體型細長、身上的黏液濕滑等,並能用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描述,為下一環節嘗試用各種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鰍打下鋪墊。)

二、使用材料捉泥鰍,感知光滑與摩擦

1.幼兒敍述經驗:生活中,大人們是怎樣捉住泥鰍的。

2.出示各種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師介紹,幼兒指認。

3.幼兒分散自由試用材料,教師巡迴瞭解信息。

4.交流梳理:説説用了哪種材料或工具,怎樣使用這些 工具捉住泥鰍的,為什麼能捉住。(讓成功者演示)

5.比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瞭解摩擦力的現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較容易捉住泥鰍。)

6.借鑑別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使用各種材料與工具時,感覺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樣光滑,似乎變得粗糙,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過運用材料捉泥鰍.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給人帶來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鰍比賽

1.教師出示勞動手套,幼兒説説為什麼要戴手套捉。

2.幼兒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鼓勵幼兒捉得又快又多。

3.請幾名幼兒進行戴手套捉泥鰍比賽,最後比比誰多誰少,並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樣的手套,為什麼捉的數量又不一樣呢?(鼓勵幼兒在捉泥鰍時要膽大心細,眼捷手快。)

(本節重點: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鰍,但捉住的數量卻不一樣,由此引導幼兒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影響捉泥鰍的效果,比如膽量、運氣、靈敏度等。知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除了運用合適的工具與材料,還要依靠自己的膽量、睿智等。)

四、活動結束

讓幼兒説説泥鰍是屬於哪一類動物.這類動物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幼兒經驗反饋,教師不作評述。)

(本節重點:讓幼兒憑藉對泥鰍的認識,自由説説泥鰍的類別。教師重在瞭解幼兒對動物歸類的原有經驗,為下次繼續認識泥鰍,並與其他相類似動物進行比較、歸類打下鋪墊。)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小百科:泥鰍的身體表面沒有魚鱗,但卻有黏黏、滑滑的黏液。泥鰍、鱔魚、鰻魚這些表面有黏液的魚類,一般都是沒有魚鱗的,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知道和推測,這種黏液肯定是取代魚鱗成為了它們的保護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主題產生:

幼:“老師今天怎麼這麼熱,我出了好多汗,昨天也很熱!”,我説:“因為夏天到了,天氣就變得很熱很熱了”,孩子們紛紛將自己的外衣脱掉,穿上了小背心,説“夏天真熱啊”。隨着連續三天高温天氣的出現,由温暖的春季進入了炎熱的夏季。根據季節特徵和幼兒的興趣點,我們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炎熱的夏天》的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內容我們預設了“理髮店”“好玩的水”“夏天真熱啊”。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主題網絡:

線索一、理髮店

美工:製作假髮套

兒歌:小刺蝟理髮

遊戲:我是小小理髮師

線索二、夏天真熱啊

美工:製作小涼帽,做雪糕,小毛巾,救生圈。

兒歌:乘涼、花露水、洗澡泡泡多;

故事:夏天好熱啊;

遊戲:我會倒水;顏色變變

語常:夏天飲品。

線索三、好玩的水

線索1、好玩的水

嬉水遊戲;吹泡泡;運水;幫水搬家;倒來倒去真好玩;灑水車;

浮浮沉沉;會變的顏色;給玩具洗個澡

線索2、水的用處多

日常生活少不了;萬物生長都需要水;水是我們的好朋友;花兒口渴了

線索3、我在哪裏找到水

談話:你在哪裏找到水?

線索4、我喜歡水

兒歌:洗一洗;多喝白開水;我愛洗澡;洗頭我不怕;節約用水;

故事《小河生病了》;意願畫;魚寶寶學本領

環境創設:

1、資料庫:夏天的圖片。

2、環境佈置:森林裏的小動物——誰來了。

3、幼兒收集的各類冷飲的

4、區域活動夏天的美工材料——製作小涼帽、扇子等。

家園共育:

1、幼兒園:環境佈置(森林裏的動物——誰來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親子活動;資料庫的增添。

2、家園共育:引導幼兒觀察夏天的`季節特徵;知道找陰涼的地方玩,及時擦汗。

3、家長配合:家長幫助收集夏天的資料;收集配料中有水的“水產品”;帶一些能在水中玩的玩具;利用廢舊物品進行親子製作生活在水中的動物或水中活動的物品;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同探討“水有什麼用?”並將答案以圖片或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並和幼兒講解有關水的知識;在家督促幼兒節約用水。

活動反思:

夏天真熱,幼兒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活動之前,我利用晨間時段鼓勵幼兒觀察夏季的景色、人們的穿着、氣候的特徵,當幼兒有了充分的感受,他們在活動中就有話可説。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讓幼兒在與同伴的語言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小車製作,體驗製作完成小車後的成就感。

2.大膽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積極參與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製作車輪會轉的小車,探索車輪與車軸連接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小朋友有玩過玩具汽車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輛會跑的玩具小汽車,在不同位置鑽孔的牙膏盒和沒有鑽孔的紙盒,鑽好孔的瓶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各種圓形積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雙面膠,透明膠,音樂《雪之夢》。

三、活動過程

1.觀察小車,瞭解小車的基本結構。

(1)指導語:看這輛小汽車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2)小結:小車由車身和車輪構成。(該部分略作詳細觀察車輪與車軸之間的關係,車輪與車身的高度)2.幼兒思考怎樣做一輛會跑的小車。

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説一説,各種材料適合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想請你們親手做一輛會跑的小車,請你們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邊的朋友他説一説,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什麼?怎麼做?

3.幼兒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第一次操作)教師按半成品車、部分零件已組裝配套、單一的材料分為幾組擺放,幼兒自願選擇小組,嘗試製作會跑的小車。

4.幼兒檢查自己製作的小車。

(1)幼兒介紹自己做的小車。

指導語:你們的小汽車都做好了嗎?説一説你是怎樣做的。(各小組在自己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車)(2)檢查小車能否跑起來。

指導語:請同伴相互檢查,你做的小車能跑起來嗎?看看能跑的小車和不能跑的小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在相互檢查和比較中,讓幼兒發現車輪和車身位置、車輪之間距離的關係。

(3)小結:車輪要安在車身合適的位置上,車輪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小車才能跑起來。

5.幼兒改造自己的小車。(第二次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修理小車,讓跑不動的小車都跑起來。

6.教師再次總結。

(1)先讓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兒説一説,他是怎樣改造自己的小車的。

(2)教師做總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理解鳥類築巢的不同方法,積累相關經驗。

2、樂意用語言和動作表現鳥類築巢的不同方法,並知道鳥兒是我們的朋友,產生對鳥類的愛護及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準備:

豐富相關知識,每人一冊圖書。

三、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謎語:“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麗的小茅屋。”(鳥巢)

(二)導入故事、激發興趣1、出示四類鳥(山雀、老鷹、啄木鳥、火烈鳥)問問這些鳥你們認識嗎?

2、你喜歡它們嗎?為什麼?

3、它們還是建築師呢,它們建造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大家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三)欣賞故事,理解內容提問:

1、麗麗出門後,遇到了那些鳥類朋友?

2、這些鳥朋友正在幹什麼?它們是怎樣築巢的`?

3、它們築巢的方法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4、你最喜歡哪一類鳥兒朋友,為什麼?

5、如果你是一隻鳥兒,你會怎樣築巢呢?

(四)再一次完整欣賞,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及對鳥類的關愛之情。

1、提問:鳥類是動物朋友,為什麼説它是建築師?

2、世界上的鳥有九千多種,你知道還有哪些鳥會築巢嗎?它們又是用什麼材料築巢的?

3、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們、愛護它們呢?

4、小結:讓我們種更多的樹,並向人們宣傳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讓我們的地球成為一個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綠色大家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的含義,知道太陽的`作用。

2、 能夠萌發對太陽的興趣,嘗試尋找太陽,知道太陽無所不在。

活動準備:

最好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自制太陽一個;繪畫用的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小水滴對太陽説感謝的話。

小水滴説:太陽公公,您讓我變得很輕很輕,飛到天上去。我們在高高的天空上變成白雲,飄來飄去,真快活!謝謝您,太陽公公。

二、學習詩歌:太陽,您好。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提問:為什麼我們要感謝太陽?

(3)、太陽在哪裏呢?請你們找一找,然後向太陽問好。

(4)、引導幼兒在自然環境中尋找太陽的“痕跡”,如:花上、草上、昆蟲身上以及每一樣東西都沐浴着陽光。

(5)、學習詩歌。

三、引導幼兒向太陽問好,從心裏感謝太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因此身與心也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許多身體表現帶有心理因素,許多心理反應與身體狀態也密不可分。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是幼兒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即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情感、認知及生活方式,幼兒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幼兒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讓幼兒愉快、健康地生活。

二、設計來源

我所教的中班孩子已漸漸開始進入換牙期,孩子在面對自己從來沒經歷的事情時,都有一種不安甚至恐懼心理。因此很多孩子對拔牙感到害怕,對看牙醫存在恐懼心理。有些孩子甚至因為害怕拔牙,不敢把乳牙鬆動告訴父母,而錯過了最佳的換牙期。這樣、那樣的換牙經歷對孩子來説,是非常真切的成長體驗。有趣的是當我們把看牙醫當作一件可怕的經歷時,從來沒有想過牙醫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難聞的口氣,可怕的蛀牙,還有病人的慘叫……《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以其角色對話的相同性而使整個故事幽默詼諧,鱷魚和牙醫表現出的不同心理感受和變化貫穿了故事的發展。我藉助《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這一繪本故事及其生動形象的圖片作為一次嘗試,設計了這一活動,目的是藉助繪本這一載體,對幼兒進行一次生動的健康教育。

三、教學思路設計

這是一本能吸引人的繪本,簡單的語句,在反覆之中,將兩個角色間複雜的心理變化刻畫地淋漓盡致。這樣一個經典的繪本,如何呈現給孩子?選擇什麼內容呈現給孩子?從繪本內容來看,心理變化這條線索是作品最顯現的內容,可以與孩子蛀牙、看牙醫的生活經驗相鏈接,讓孩子在同樣的經歷中理解故事,體驗情感。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理解故事,發現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對話,體會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過程。2、懂得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3、懂得愛護自己的牙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為:

首先,出示故事主要人物牙醫和鱷魚的圖片,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自己看牙醫的經歷等,使幼兒對人物心理產生共鳴。

然後,引導幼兒一起閲讀繪本故事《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並根據故事內容,瞭解、體會鱷魚、牙醫矛盾的心理變化過程。這個心理變化的過程也是孩子情感思考的過程,這一環節,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使幼兒懂得要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的、困難的事情。讓活動主題得到昇華。

接着,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中相同的對話,並與教師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對話。再次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

最後,再次結合幼兒生活經驗,談談如何保護牙齒,瞭解一些換牙的知識,在歡樂地《刷牙歌》表演中結束活動,並最終能和鱷魚一樣堅持刷牙,保護牙齒。

四、活動亮點

本次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深入挖掘繪本讀物的教育價值,關注幼兒的心理及身體的健康。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幼兒情感、能力的發展。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發現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對話,體會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過程。

2、懂得勇敢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

3、懂得愛護自己的牙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每天早晚刷牙 、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愛牙重要性。

難點:感受鱷魚和牙醫的心理變化過程,懂得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可怕、困難的事情。

活動準備:

1.《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

2.鱷魚玩偶及牙醫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調動興趣

1. 通過出示鱷魚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鱷魚圖片(小鱷魚長了一顆蛀牙,它要去看牙醫,可是他從來沒有看過牙醫。小朋友長過蛀牙,看牙醫嗎?你看牙醫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2. 出示牙醫圖片:他是一位醫生,一位從來沒有給鱷魚看過牙的醫生。

3. 一隻從來沒有看過牙醫的鱷魚,和一位從來沒有給鱷魚看過病的牙醫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二、共讀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關鱷魚和牙醫的故事,名字叫《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第一遍閲讀繪本《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引導幼兒逐一看圖猜測故事發展,重點引導幼兒體會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的過程。然後教師用課件上的文字逐一講述。

重點提問:

1. 剛才老師説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2. 説一説為什麼鱷魚會怕怕?牙醫會怕怕?

3. 後來鱷魚去看牙醫了嗎?(面對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時候,鱷魚也想過逃避,但是最後它還是很勇敢面對,並堅持把它克服。)

4. 鱷魚長了蛀牙需要去看牙醫,還有哪些情況我們需要去看牙醫?

第二遍閲讀繪本: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對話。

重點提問:

1.誰發現了一個祕密,鱷魚和牙醫説的話是怎麼樣的?

三、師幼分角色講述故事,進一步體會心理

引導幼兒表演故事中的對話(教師先説一句鱷魚的話,幼兒學説一句牙醫的話)根據故事情節,把鱷魚(和牙醫)從害怕——面對——忍耐——克服的過程表現出來。

四、懂得愛牙,保護牙齒

1、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分享保護牙齒的知識及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2、《刷牙歌》,邊表演邊離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探索,瞭解種子的內部特徵。

2、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放大鏡、紙、記號筆、錄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進行提問:

1、“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為什麼叫種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師提問:“請你們猜猜種子裏面有什麼?”

(幼兒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2、幼兒介紹自己猜測的答案

3、師再次提問:“種子裏面到底有什麼?種子有哪些部分組成?”

(幼兒解剖各類種子,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再次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4、幼兒介紹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觀賞結束

1、幼兒觀賞錄象,驗證自己的答案

2、師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欣賞圖片,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通過辯論,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瞭解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差異,懂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動準備

城市圖片與鄉村圖片各一;活動教具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各一。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看看是誰?(兩隻老鼠)一隻老鼠住在城市裏,所以我們叫它城市老鼠,一隻老鼠住在鄉村裏,所以我們叫它鄉村老鼠。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要請我們到他們住的城市和鄉村去看看呢!

(二)欣賞城市與鄉村的圖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圖片和鄉村的圖片:你看到了什麼?這兩張畫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三)分段講述故事,在辯論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內容

1、用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幼兒想象故事內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住膩了現在的生活,它們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們覺得會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2、講述故事第一段,幼兒討論

城市老鼠喜歡鄉村的生活嗎?為什麼?(鄉村雖然美麗,但它吃得住得都不習慣)

3、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再次進行辯論

(1)鄉村老鼠喜歡哪裏的生活嗎?為什麼?(城市裏雖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導:鄉下老鼠為什麼緊緊拽着城裏老鼠的胳膊?它怕什麼?

4、討論:為什麼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引導幼兒説出:他們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長了,已經習慣了。)

(四)通過分組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

你喜歡城市的生活還是鄉村的生活?為什麼?(請幼兒自己作選擇,喜歡城市的小朋友為“城市隊”,喜歡鄉村的小朋友為“鄉村隊”)

師小結:其實城市和鄉村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每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會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習慣了這個地方的生活了,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過得開心、舒服了,你們説對嗎?

(五)結束

我們都住在xx這個地方,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了,但是到底這裏有什麼好的地方吸引我們呢?

逛逛我們的鄉村,找找我們鄉村美麗的地方吧!

附:

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

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它們過膩了現在的生活,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

城市老鼠來到鄉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太陽公公正對着它咪咪笑!小鳥對着它喳喳叫,好象在説:“歡迎,歡迎!”果園裏長着大大的果子;草地上開着美麗的鮮花;稻田裏長着綠油油的麥苗。一陣風吹來,新鮮的空氣讓城市老鼠覺得全身都舒暢:“啊!真舒服呀!”來到鄉下老鼠的家,鄉下老鼠非常高興。它搬出了稻穀、玉米、土豆......好多好吃的,對城市老鼠説:“兄弟快請坐,放開肚皮吃吧,這裏有的是食糧。”城市老鼠捧起玉米啃了啃,皺者眉頭説:“兄弟,太硬了!我都吃不習慣呀!還是讓我帶你到城市裏去走走看看吧!”

鄉村老鼠跟着城市老鼠來到了城裏。呀!城市真漂亮: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城市真熱鬧啊:來來往往的汽車和人們、滴滴答答的喇叭聲和人們嘻嘻哈哈的吵鬧聲。鄉下老鼠心想:真厲害呀!它們竟然能建起這麼高、這麼多、這麼漂亮的高樓大廈,真了不起!鄉下老鼠正準備大搖大擺地往馬路上走,城市老鼠一把抓住它説:“小心,有車!”這時,車子“唿”地一聲從它們眼前開過。鄉下老鼠嚇得直髮抖,緊緊地拽住城市老鼠的胳膊。城市老鼠拍拍它的肩膀説:“別怕,別怕,跟我走!”不一會兒,它們來到城市老鼠的家。鄉下老鼠看得眼睛都發直了:“哇!好氣派呀,還鋪着地毯呢!”城市老鼠説:“走,咱們到餐廳裏去,看看今天有什麼好吃的。”走進餐廳,只件餐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讒得鄉下老鼠直流口水。它正要咬一口紅蘋果,突然主人走了進來。城市老鼠一下子躲進洞裏,對着嚇呆了的鄉下老鼠直叫:“快,快,快躲起來!”鄉下老鼠急得團團轉,連滾帶爬地躲進了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記了飢餓,它用發抖的聲音説:“我還是回去吧,我不吃了。鄉下平靜的生活比較適合我。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去過的快樂!”説完,鄉下老鼠便離開城市回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