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2023年龍應臺的語錄58條

2023年龍應臺的語錄58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壞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偉大的作家使你看見愚昧的同時認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憫。這是叄個不同層次。下面是關於龍應臺的語錄58條,大家快來看看吧。

2023年龍應臺的語錄58條

1、所有的可能,像滿地繽紛繁茂的野花,全在門外。你是門。

2、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的這間零亂的花鋪。

3、醉生夢死的意思,是說,生是一場醉,死是一場不醒的夢,我說。

4、每個城市有它的履歷。這個城市,處在古老的泥土上卻面對着大江大海,永遠有豁出去的氣魄;這個城市,挾着西洋的骨架卻又緊緊繫着中國的胸懷;這個城市,時時趕着現代的步伐但怎麼邁出也總帶着傳統的負重。

5、大武山上最後一道微光,越過渺茫從窗簾的縫裏射進來,剛好映出了她灰白的頭髮。

6、母親以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7、"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

8、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使音樂家無法譜曲,使畫家無法作畫,使學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閒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9、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澱、寧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音樂家無法譜曲,畫家無法作畫,學者無法着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閒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10、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從賣菜的小販手裏接過找來的零錢?

11、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12、我們畢竟在同一條歷史的長廊裏,或前或後;鮮花釋出清香,像絲帶潦繞。

13、漸漸地,我認識到,所謂父女一場的緣分,不過是今生今世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與他告別,而那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14、不必打開,我就知道,存摺裏頭,誰裝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因爲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裏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15、我要一個理直氣壯的政府,不心虛、不愧疚、不道歉,不怕嫌疑;這樣的政府,只有實質的民主可能產生。

16、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閒暇、逗留,確實是創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17、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18、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19、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衝刺(當然也有爲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後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並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麼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龍應臺 《野火集》

20、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於貧窮,或是由於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爲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爲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21、金門的美,怎麼看都帶着點無言的憂傷。一棟一棟頹倒的洋樓,屋頂垮了一半,殘破的院落裏柚子正滿樹搖香。如果你踩過破瓦進入客廳,就會看見斷壁下壓着水漬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蒼白了,逝去了。一隻野貓悄悄走過牆頭,日影西斜。 ——龍應臺 《目送》

22、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臺 《目送》

23、如果科學家能把一滴眼淚裏所有的成分都複製了,包括水和鹽和氣味、溫度——他所複製的,請問,能不能被稱作一滴"眼淚"呢?——《目送》

24、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爲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25、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26、畢業,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

27、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28、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29、德國像一個徹夜失眠,夜夜失眠的老人,在黑暗中睜大着眼睛無盡止的反省自己,審判自己,捶打自己,和醒着的靈魂做永無止盡的辯論。一個患失眠症的民族! ——龍應臺 《百年思索》

30、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於是,所謂以智慧面對敗壞,就是你面對老和死的態度了。 ——龍應臺 《親愛的安德烈》

31、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爲社會。

32、歷史條件更少不了政治現實。德國人懺悔對象是猶太人——戰後團結起來聲大勢大的猶太人。同樣被屠殺幾近滅種的吉卜賽人卻鮮有人提及。誰都知道"六百萬"這個數目,可是誰知道吉卜賽人被害的數目?吉卜賽人沒有組織。沒有勢力。沒有聲音。反省,顯然不是一個單純的道德問題,它可能更是種種政治勢力較量的產物。

33、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將不同世界的人牽引在一起,是因爲不管他們經過了什麼看見了什麼,在心的最深處,他們有一樣的害怕與追求、相似的幻滅與夢想,午夜低迴時有一樣的嘆息。我們畢竟在同一條歷史的長廊裏,或前或後;鮮花釋出清香,像絲帶繚繞。

34、在人生的行旅踽踽前行,一路上和形形色色的人或者牽手終身,或者擦身而過,或者共行一段,或者驚鴻一瞥。大多數的人,像傳真紙上的黑墨一樣,當時鮮明,後來惘然,墨跡再濃也抵不過時間的消滅。有些人,即使是吉光片羽的交會,卻納入了記憶的盒子。盒子在歲月裏塵封,但並不消失。它只是等待,等待你有一天不小心碰倒了盒子,裏頭的東西,所有你以爲早已忘懷了的東西,撒了出來,清清楚楚在眼前,消失的竟然是時間。

35、我有一種鄉下人特有的愚鈍。成長在鄉村海畔,不曾識都會繁華,十八歲才第一次看見同齡的女生用瓶瓶罐罐的化妝品,才發現並非所有的女生都和我一樣,早上起來只知道清水洗素顏,在臺南的鳳凰樹下閒散讀書,亦不知何謂競爭和進取,畢業後到了臺北,大吃一驚,原來臺北人人都在考託福,申請留學。

36、政客關心個人權利,譁衆取寵。政治家關心國家整體前途,有拒絕媚俗的勇氣。拉賓以生命來證明了這個分野。

37、講"道德勇氣",也不是可恥的事,說"社會良知",也並非不膚淺。受害者在主義與戰亂洗禮的現代人以複雜悲觀自許,以深沉冷漠爲傲;你就做一個簡單卻熱誠的人吧!

38、或者說,二十年裏,價值翻轉到一個程度,所謂思考、判斷,所謂勇氣、良知,都不再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龍應臺《野火集》

39、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衆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龍應臺《這個動盪的世界》

40、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甜蜜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1、你一震,醒來的時候,仍舊閉着眼,感覺光刺激着眼瞼,但是神智恍惚着,想不起自己是在哪裏?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城市,自己是在生命的哪一段二十歲?四十歲?做什麼工作,跟什麼人在一起?開始隱約覺得,右邊,不遠的地方,應該有一條河,是,在一個有河的城裏。你慢慢微調自己的知覺,可是,自己住過不止一個有河的城市河,從哪裏來?

42、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龍應臺語錄

43、中國人沒有這個問題。8月份在北京農村,走過"大隊"的高牆,我問那在村子裏生長的婦女:"文革時候欺凌別人的壞蛋,今天都到哪裏去了?"她笑笑,指指高牆。"在裏頭哩!"中國人喜歡講寬恕,因爲寬恕不但道德上好聽,而且用起來方便。有了速食麪似的寬恕,人就可以飽飽的上牀,倒頭就睡。我倒是再喝一杯咖啡,今晚就要失眠了。出處:百年思索

44、人對自然、對生命過度地暴虐、褻瀆之後,他究竟還有什麼依靠呢?如果勇敢領袖們的心裏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幾個我們疼愛的孩子呢?出處:目送

45、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出處:目送

46、我相信,如果你會看見敵人的傷口,你就不會拿起槍來對着他。出處:誰欠了她們的人生

47、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着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後的轉身離開。出處:目送

48、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利的測試。

49、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

50、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可是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51、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52、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說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53、凡是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54、人生其實就像一條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的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擁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可以愈走愈孤獨。

55、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56、不要以爲你是大學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爲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爲你是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爲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你一定要很大聲的說!

57、十六歲的菲力普,在我們做過多次的實驗後,曾經下過這樣的觀察歸納,他說:"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學校裏,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 ——《親愛的安德烈》

58、我恐懼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賞月,能飲酒,能作文,能會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記憶,能堅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爲,能愛。每一樣都是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是可以瞬間失去的。 ——《親愛的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