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大綱

《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江村經濟》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江村經濟》讀後感1

我無法體會鄉村的生活。

但是通過費孝通先生《江村經濟》一書,從社會關係到社會經濟的詳細描述中,我對1930s的鄉村樣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江村經濟》本質是一篇社會調查報告,讀來十分流暢,但是要做分析與思考卻並不容易:從調查區域(背景)、江村的家庭關係到家族財產與繼承、親屬關係的擴展,在從家庭內部關係到戶與村的關係,這樣一系列的“關係”構成了後續的消費、職業、勞動、產業、貿易種種現象,並且最終歸結到鄉村經濟的基礎與根本——土地。

“我們必須認識到,僅僅實行土地改革、減收地租、平均地權,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最終解決中國土地問題的辦法不在於緊縮農民的開支而應該增加農民的收入……恢復農村企業是根本的措施。”

現代的中國已然不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了,現代中國的鄉村也不是那時的中國鄉村了。現在,日益突出的土地問題、剩餘勞動力的流動以及它造成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等)是一樁樁一件件擺在我們眼前的社會現實。

我們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但是他們並沒有變得富有,或者說,被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並不能實現整個鄉村的振興。

這其中的根源便是中國鄉村中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傳承千年的鄉村文化。而現在生長在城市中的人,不能理解這種文化。

人們往往從政治角度理解鄉村問題,比如科技含量低下,人口多耕地少等等,試圖通過“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穩定土地政策”這樣的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江村經濟》從文化角度解釋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例如財產的傳承和“分家”現象,就導致了一塊大土地被分割爲很多塊然後被無數小家庭佔有,這導致了人均土地佔有量很少。在這種基礎上,人們還會想着去買拖拉機,去買抽水機嗎?農業的機械化隨之難以實現。

另外,現在對於迷信、舊俗等等,大多數人是持着懷疑與排斥心理的,因爲身處城市的我們不需要這種民間信仰來構建我們的社會。

民間信仰卻是鄉村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在人們對社會關係以及人與自然關係的調整中產生,是有其充分存在的合理性的。這就是鄉村文化。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華裔導演王子逸的《別告訴她》。

如果說電影中把中美文化差異歸結於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差異,是一個海外華人的尋根電影中那些早早離開故土的中國人再次重新踏足這片土地的陌生與彷徨——他們試圖去證明他們來過這裏,但往往最後自己只剩下一口不那麼漂亮的普通話。

不過,陰差陽錯間,《別告訴她》在末尾的細節中有了奶奶對孫女的這樣一段叮囑:“生活中啊,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你一定要想得開,千萬不能鑽牛角尖兒。因爲生活啊,不光是你去做什麼,更是你如何去做。”

其實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縮影:我們之所以如此強調家庭、如此敬重長者,不是單純的集體主義和形式主義,而是因爲從很久很久以前,從我們擁有記錄的能力開始,我們就無比看重歷史。歷史中有先輩的經驗和教訓,可以讓我們在發展中少走彎路。

幾千年來,我們不斷地從歷史中汲取發展的養料,但也從來不盲目迷信,我們會實踐,在實踐中那些亙古不變的真理,就會成爲整個民族的燈塔閃閃發光。

所以說,正如那些從海外歸國的人對中國文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包括矮化中國、辱華等等),有多少是刻意爲之,又有多少僅僅是因爲相隔太遠、離開太久而不得已的曲解和遺忘呢?

那麼,我們這些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孩子,就算家裏的長輩還能娓娓道來他們兒時的鄉村生活,我們對鄉村文化又有幾分的“近鄉情怯”呢?我們一提起鄉村,就彷彿看到了貧窮和落後的代名詞。

《江村經濟》給了我另外一個視角。

“開弦弓的鄉親們對我們這樣親切,他們看見我們來了,抱着很大希望。如果我只寫篇論文,出本書,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這不是太對不住他們了麼?但是要拿出主意來,遍索枯腸,半夜不寢,還是不得其門。窗外,春雨綿綿,看來今年的春花又要受影響。白天雨稍停,我徘徊田畝間,東張西望,看看所有的土地都已用上,連走道都狹小得叫人舉步維艱。再在這土地上打主意,希望是不大的,怎麼辦呢?”

我們都從鄉村來,卻不都回到鄉村去。我也應當算是從村子裏出來的孩子。怎麼辦呢?

  《江村經濟》讀後感2

初聞此書之名,總覺得這是一篇關於鄉村經濟發展的實地考察報告,但是在自己耐着性子的閱讀之下,突然發現本書所要說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簡單。

《江村經濟》雖說以“經濟”爲題,但是其內容卻含涵蓋了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方面,其根據對中國東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本書旨在說明本地域的經濟體系與本地與特殊的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這個地區的小型的社會結構關係。和中國大部分農村一樣,在經濟逐漸發展的時代,這個小鄉村也經歷着巨大的變化,費老這本書主要就是通過實地的考察來說明這個正在變化着的鄉村經濟以及其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看到的關於《江村經濟》的介紹中知道,這本著作是費老的博士論文,於是,着重去分析了一下本書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前言,在前言中,費老主要闡述了本書調查的重要性。第二章是調查地域,主要是對選擇“江村”這個概念的界定、描述和介紹和選擇這個地域的理由。第三章至十五章,主要是詳細介紹“江村”內部的各種和鄉村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家的內涵、“江村”的財產和繼承以及親屬關係的拓展、戶與村落、“江村”的生活、職業分化、農民的勞作日程、“江村”的農業、土地佔有、蠶絲業、養羊與販賣、貿易和資金,最後作者在最後一章做了自己的總結,他指出在這個村裏,當時經濟蕭條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業的衰落,而且僅實行土地改革、減收地租、平均地權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但是這些改革也是鄉村發展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書的最後,費老希望“未來的一代”可以通過此書,正視時代的問題,創造一個嶄新的中國。

在看本書的時候,上網看了一下關於此書的介紹與評價,瞭解到此書形成背景,知道了費老在新婚妻子逝世和自己重傷的打擊之下仍沒有阻擋他對學術追求的腳步,心裏很是敬佩,而且在本書中,費老對於學術那種嚴謹求真的精神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當今調查報告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但是像費老這樣在一片調查報告裏使用如此之多的專業數學模型和其他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卻是很難遇見的,而且在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調查的內容提出了很對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對但是甚至現在中國農村的發展具有很高的借鑑意義!

  《江村經濟》讀後感3

老師推薦我們去讀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覺得似乎和我們這門課沒什麼關係,後來老師說是這一本經典著作,於是加深了印象。從網上下載了電子版的書來看,粗略看了一下,發現雖然他研究的內容許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運用的實地調查方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江村經濟》是立足於長江流域農村生活的實地調查。全書分爲十六章,其中涉及一個小農村的方方面面,寫的很具體,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在當時)中國農村調查研究的模式。儘管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對中國科學研究的貢獻不容忽視,值得我們仔細品讀。

這本書打破了學術研究的常規模式,採用實地調查的方式,將一個村爲研究點,具體考察農村的家庭關係、財產與繼承、戶與村、產業和商業等方面,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小農村的真實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的生產、生活狀態,以小見大。作者的研究意圖不僅僅是要弄清“開弦弓村”的農民的生產、生活、消費、分配和交易狀況,尋找其中的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問題,更要表現這個村莊發生巨大的`變化,同樣在當時中國的許多農村發生着。

我們在研究一些教育問題的時候可不可以也借鑑這種對個案的研究來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現在我們並沒有豐富的資金、資源和強有力的人脈支持,對一些宏觀問題的研究會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關鍵。而且,對於微觀問題的研究,如果採用常見的調查研究方式,總免不了流於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問題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經濟》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啓發應當多多運用在我們平常的教育研究中,畢竟將來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面對的更多是一個個個體,也只有將個案研究透徹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江村經濟》讀後感4

《江村經濟》這本書是費孝通在英國留學時的博士論文,同時也是費老的第一本書和成名之作,論文的指導老師是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後者將此書譽爲人類學發展史上“里程碑”。

因爲從小生活在城市,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村,所以一直到現在對於農村的印象還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時在高鐵上所看見的窗外的風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這本書把農村的樣貌向我娓娓道來。正如序言中馬林諾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羅斯爵士看完本書的話所說的:“我們曾經有過統計報告、經濟研究和地方色彩濃厚的小說——但我未曾發現有一本書能夠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江村經濟》就是這麼一本書,“隨着本書的描述,讀者本身將自然地被帶入故事發生的地點:那可愛的河流,縱橫的開弦弓村。他將看到村莊的河流、橋樑、廟宇、稻田和桑樹的分佈圖,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於瞭解這個村莊。他將欣賞到具體資料、數據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間很協調的關係。對農村生活、農民生活資料、村民的典型職業的描述以及完美的節氣農曆和土地佔有的準確定義等都爲讀者提供了一種深入的確實的資料,這在任何有關的中國文獻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序)

它不僅在其專業性方面給人以知識和啓蒙,而且書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準則以及社會責任能夠給讀者以無限的使命感。

雖然費孝通先生只對研究對象——太湖南岸的開弦弓村做了兩個月的實地調查研究,但本書無愧於老馬的盛譽,它開創了研究中國社會——尤其是鄉土社會的一個先河,並通過從中國傳統社會的經濟結構的內在理路——農工混合的鄉土經濟——出發,去探討這樣一種社會經濟結構向現代轉化的可行道路。這對中國社會——尤其是傳統的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有着原創性的意義。

同時,《江村經濟》中從微觀到宏觀,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區,完全參與的參與觀察法等調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江村經濟》中費老獨到視角觀察到的種種現象在目前來說還是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伴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制度政策可能會出現滯後現象,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社會制度,當然在完善的過程中,我們要仔細研究學習《江村經濟》這樣的社會調查研究鉅著,從中學習大師們的思維方式及獨到的視角。作爲國家的棟樑,我們任重而道遠。

  《江村經濟》讀後感5

第一堂,社會學與生活任老師極力推薦了這本書,外國人瞭解中國的必讀刊物,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里程碑——《江村經濟》。帶着好奇和瞻仰,我翻開了書的第一頁。

有一個地區是中國東部,有一個小村莊叫開弦弓村,小範圍的深入實地調查,從宏觀入微觀,透過微觀分析宏觀,傳統力量與行動力的交融、合作,在當時那個局勢,社會制度如何變革,人們的固有思想和社會組成方式讓這個小村莊極具那是的中國社會特色,以它作爲一個縮影,在農戶聚集的緊湊居住區內展開研究,天時地利爲這次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前言中,我瞭解到開弦弓村是當時中國國內蠶絲業的重要中心之一,把它作爲在中國工業變遷過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從工廠代替家庭手工業系統的變化中探索社會問題。全書從區域、人際關係和生存三個方面進行細緻的論述,將理論付諸於實踐,反映出一個作者亦或是學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書的內容很豐富,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對於“家”這個單位的剖析。

農村中的基本社會羣體就是家,相比於目前對其較爲狹義的理解,在當時的開弦弓村,它代表着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是促進社會延續家庭成員間合作的基本單位。

因爲當時受傳統封建思想及經濟壓力的影響,嬰兒死亡率較高,各種各樣在現在看很荒誕的想法在當時的社會中卻成爲衆人默許的規矩,“滿月”剃頭,名義過渡子女,冷漠的態度換取一個心理安慰,不知這是否是一種思想上的悲哀,但不贊成並不意味着不能夠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當時的現狀。我可以理解這種現象的存在,因爲傳統舊思想的束縛讓學習不感興趣、不重視,對產婦的不關懷顯得不足爲奇,這是一種事實更是一段無法更改的歷史。

關於對開弦弓村婚姻問題的描述,我也十分感興趣。首先,和其他地區一樣,兒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並且服從這種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的雙方互不認識,在訂婚後還要互相避免見面,可是,爲什麼此類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失敗率並不如我們認爲的那麼高?或許是當時以離婚爲恥,或許是當時真愛和自由對他們而言不可遇也不可求,其中還介紹了表親婚姻與“小媳婦”,一個女孩子嫁給她父親的姊妹的兒子,叫“上丫頭”,“上”意味着家庭的興旺,女孩子嫁給她母親的兄弟的兒子,叫做“回鄉”丫頭,被認爲是對這家的不利,其實按照科學角度進行分析,此種興旺與不利十分荒謬,但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看做是家庭是否和睦的衡量準則,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作者的調查研究數據中,我們分析得出:從成婚率和人們關心的程度看,傳統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小媳婦”制度是受到輕視的,因爲它產生於經濟蕭條的時候且通常是貧困的人家纔會這樣做。

將現在於過去的社會形態進行對比,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戀愛和婚姻自由的出現都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那些我們現在不能理解的現象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沒有對錯之分。

看完了這本書,我更詳細地瞭解了當時一個村莊、一個社會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狀態,也體會到隨着歷史車輪的前進,社會日趨完善,不斷進步的勢頭,傳統腐朽的社會模式被不斷地替代。以史爲鑑,重民心聽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江村經濟》讀後感6

今天終於將費老的《江村經濟》細細品完。真的是挺慚愧的,由於一些瑣事,我前前後後近三週纔讀完,由於不是一口氣,所以下一次讀的時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溫習一下,雖然覺得看的挺透的,但是這種效率,我自己都汗顏…

我覺得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悟到了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從作者闡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對社會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細緻程度。而且,這種分析不是紙上談兵,它結合了實際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開政治立場、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所做的調查和研究,這反映了作者實事求是的立場和客觀務實的科學精神。

本書行文通俗易懂,沒有晦澀的名詞,以一種平易的敘述方式描述了開旋弓村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結構清晰、邏輯清楚。第二章說明了爲什麼選擇開旋弓村作爲調查對象以及開旋弓村的大致情況。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當時中國農村的特點,介紹了開旋弓村的實際情況。從第七章開始,是這本書的重點吧,分別描述了開旋弓村的生活、職業分化、勞作日程、農業、土地的佔有、蠶絲業、養羊與販賣、貿易和資金。其中對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土地的佔有這一章,土地真的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之於農民如同水之於魚,沒有水,魚無法存活。同樣,沒有土地,農民也將無法生存,所以當土地只屬於地主階級時,農民最終會受不了剝削而起來反抗。

但是,現在土地公有化了,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他們生活就變好了嗎?我無法給出直接的答案。近年來涌現的數量龐大的農民工羣體或許能給出一些回答,他們有的甚至是將家裏的土地荒蕪,也要到充滿誘惑的城市來用低端的勞力賺取他們認爲比種地強的價值。是土地不夠?還是土地質量不好?又或許是土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太低?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深入,農民和土地的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許,這就是我所學專業“農業推廣”的使命所在?

  《江村經濟》讀後感7

關於《江村經濟》一書的意義,也許對於我們90後的一代來說,就是豐富了我們對於那個年代的歷史的瞭解。尤其是對我這樣的文科生來說,在歷史課上所瞭解的只是被教科書美化過的一部分,真正的歷史事實我們知道的少的可憐。而它其中所講的中國農民的生活也算是貼近我們的生活。

鄉村經濟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都瞭解到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男性傳承,女性的地位低到塵埃。而本書詳細的寫出來了當時的狀況。在開弦弓這樣的一個小村莊裏,封閉,自給自足,延續着以父系爲主的家族傳承製度。我一直都覺得男女應該被平等對待,甚至於女性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因爲正是有這樣一個羣體,人類才得以延續下去。可是,本書中寫道:土地有限需要進行人口控制,這使殺害女嬰變得更爲經常。而婦女只有在生下男嬰後,地位纔會得到確認,以及女兒沒有資格繼承父母的家產等等。

我看到以後,回想起以前學過的知識,婦女的地位一直都是這麼低。從西周一直延續的嫡長子繼承製,從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從教育制度上,從政治制度上,我們一直沒有重視過婦女的權利。而對於她們的幸福,她們的婚姻只不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時候就像一件任人宰割的物品或者是生意場上,官場上的交換物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孃家已經回不去了,沒有繼承權也沒有侍奉父母的權利,而婆家又不把她當自家人,甚至於她們連一個爲自己找解脫的方法都沒有,只能“被離婚”。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至民國纔得到緩解,可也只是輕微的緩解。

而到如今,雖然一直在倡導男女平等,但是反過來問問,這真正做到了嗎?從下面這幾個例子來說:不允許驗胎兒的性別難道不是爲了防止女嬰的死亡嗎?二胎政策爲什麼是生女生才能生二胎,而男生就不可以,難道光是一個女兒不好嗎?男女性別比失調不也是因爲這些才造成的嗎?以前看到過一個極端的例子,爲什麼像李宇春這樣的中性女生會受歡迎,本質上還是對男性的尊崇。也許我這樣說顯得我有些極端,畢竟我也是女生,在看到女性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心裏會覺得產生共鳴。但是,女性受到不公平對待這是一個不可磨滅的事實。這也是我對這一章節特別有感覺的原因。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章農業,我來自浙江衢州,與現代大都市不同,那兒還保留着一些耕地沒有被蠶食。而作者從農田安排,種稻,科學與巫術等等都讓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家鄉郊區的那些土地。而作者無微不至的觀察,對各種細節的把握,以及他的社會調查方法是作爲公共管理的學生需要具備的。身處同一片藍天下,我對自己家鄉的農業就一無所知。

還有第十一章的土地所有制問題,通過考察中碰到的例子說明,讓人身臨其境,充分展示了當地甚至那時候的農民對村莊公共土地,河流湖泊的認識,同時他們也有對土地的依戀和期待愛護。這種表達,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能夠通過簡練的語言說出,讓其他人明白。這種能力也是我們通過社會調查方法這個課程應該要學會的。也讓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前段時間的穹頂之下,柴靜自立自費耗時一年拍的紀實片在短時間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然而隨後接踵而至的是各種負面消息。有人說她是得到了美國某個實驗室的贊助,也有人爆料她的私生活如何如何。在國外呢,她享有的是良好的聲譽,曾經被稱爲央視記者中的女英雄,報道了很多其他記者不敢報道的內幕。而費孝通呢,剛開始在國內鮮爲人知,在國外卻引起了巨大反響,有人將這本書當作研究中國農民的教材。我想說的是我們中國不缺乏能調查,能報道,肯紀實的人。像費孝通教授一樣肯爲造福社會的調查報道奮鬥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少的只是我們對這些英雄的敬重和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