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積甲齊熊耳歷史典故

積甲齊熊耳歷史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典源出處《北堂書鈔》卷一一九引《東觀漢記》雲:“劉盆子將丞相以下降,奉高皇帝璽綬,詔以屬城門校尉,賊皆輸鎧甲兵弩矢繒,積城西門,適與熊耳山等。”《後漢書·劉盆子列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積甲齊熊耳歷史典故

釋義用法後漢時劉盆子率軍向光武帝劉秀投降,脫下的.鎧甲及兵器等堆積在一起,與熊耳山一般高。後用此典指軍隊投降; 或指繳獲對方的兵器鎧甲甚多。

用典形式

【熊耳甲】 宋·楊萬里:“只悲熊耳甲, 誰怨憬稹”

【熊耳兵】 清·吳偉業:“曳履叢臺客,投戈熊耳兵。”

【甲齊熊耳】 宋·陸游:“明日受降處,甲齊熊耳高。”

【萬甲積山齊】 明·高啓:“不假五丁開道遠,俄看萬甲積山齊。”

【積甲齊熊耳】 宋·陸游:“已聞三箭定天山,何啻積甲齊熊耳。”

【積甲熊耳齊】 唐·李白:“破胡 必用龍韜策,積甲應將熊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