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邯鄲學步成語典故

邯鄲學步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典源出處

邯鄲學步成語典故

《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 (歟)? 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成玄英疏:“壽陵,燕之邑; 邯鄲,趙之都。弱齡未壯,謂之餘子。趙都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國少年遠來學步。”《漢書 ·敘傳上》:“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彷彿,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釋義用法

燕國壽陵的少年到趙國邯鄲去學那裏人走路的姿態,沒有學會,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掉了。只好爬着回去。後用此典形容一味模仿照搬他人,不僅沒有學到別人的'本領,而且失去了原有的技能

用典形式

【學步】 唐 ·駱賓王:“昔予迷學步,投跡忝詞源。”宋·蘇軾:“廣眉成半額,學步歸踔踸。”

【失本步】 唐·李白:“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

【失步人】 唐·胡曾:“青娥莫怪頻含笑,記得當年失步人。”

【壽陵步】 唐·劉禹錫:“空愧壽陵步,芳塵何處尋?”

【邯鄲步】 宋·陸游:“蹉跎已失邯鄲步,悲壯空傳敕勒歌。”清 ·黃鷟來:“多年學試邯鄲步,未抵詼諧對馬曹。”清·呂履恆:“後來者誰可與言,東里之顰邯鄲步。”

【矜學步】 唐·李紳:“恥矜學步貽身患,豈慕醒狂躡禍階。”

【羨邯鄲】 清·蒲松齡:“我自有故步,無須羨邯鄲。”

【邯鄲匍匐】 金·元好問:“著腳繩橋已足憂,邯鄲匍匐更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