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成語】: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邯鄲學步

【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解釋】:

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出處】:

《莊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1] ”李白詩曰: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

【舉例造句】:

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清·樑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成語故事】:

《莊子·秋水》篇裏寫道:“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學行於邯鄲歟?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這個典故的意思是:戰國時,趙國都城邯鄲的人以走路姿勢優美而著稱。有個燕國人來到邯鄲,要學習他們如何走路。他發現滿街的人走路各異,但都優雅,就見一個學一個。結果,他什麼都沒學會,連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詩句。成語典故“邯鄲學步”即出於這則故事。

有學者研究認爲,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古都邯鄲城流行踮屣舞,是一種類似於現代西方芭蕾舞的點着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回車巷窄和爲貴,學步橋寬嘉壽陵。”這是今人馬新民創作《邯鄲賦》中的一句對句。作者認爲壽陵少年來邯鄲學習的是類似現今芭蕾舞樣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壽陵少年刻苦學習,把腳跳到了腫脹而無法走路的地步,這種精神不但不能恥笑,反而應該嘉獎。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們不可以一味地模仿,失卻了本性。但邯鄲人絕對不可以以此來笑話前來刻苦求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