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閱讀仿生學書籍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喜歡大自然嗎?有人說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百科全書,它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啓發。如果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時多觀察一下大自然,一定會獲得許多關於大自然的知識,受到許多啓示。不信請看課文《大自然的啓示》(板書課題)

2、學生齊讀課題

3、同學們發現了嗎?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小文章組成的。一篇是《“打掃”森林》,另一篇是《人類的老師》,(板書。)看看老師寫對了嗎?(“打掃森林”未加引號。)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

二、出示教學目標

過渡: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那麼讓我們來知道我們學習的目標(小黑板出示)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

學習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說說你從這篇短文中受到了什麼啓發?

3、人類的老師講了什麼?

4、爲什麼說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讀了本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啓示?

三、學生自學討論

1、同桌互相抽認生字詞和課文,要求讀熟課文。

2、小組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提問展示,交流感受

1、學生提問生字詞問題(學生解答,教師解答)

(一)學習“打掃”森林

過渡:誰願意當小老師,幫助老師解決一個疑問?

1、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生暢談想法,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

教師出示實物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

2、說說你從這篇短文中受到了什麼啓發?學生自由說

(二)學習《人類的老師》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兩種啓示)學生說出來即可

過渡:那麼(3)爲什麼說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學生自由發表

通過學習本文後,你受到了什麼啓示?學生交流

2、讀出你認爲最喜歡的句子(學生自由讀)

四、鞏固提高

選詞填空

吃 鑽 咬

森林裏的害蟲成羣結隊地向樹木進攻,()樹葉,()樹根,()樹心。

發現 發明

科學家()每隻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幣周圍略重一些的斑點。

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有所創造。

五、全課小結

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人們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可見如果我們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拜大自然爲師,虛心地向它學習,就能從中得到啓發,造福人類。

板書設計:

“打掃”森林 人類的老師

破環是無間的聯繫 蜻蜓 鯨

破壞了生態平衡 防止機翼破碎 流線型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

2. 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 激發閱歷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受到啓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指點學法

1. 聯繫引入,板書課題。

請回憶前三篇課文,說說主要講什麼?你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2. 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學習這篇課文?

如:圍繞“閱讀提示”先自學後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蒐集的資料學習,

等等。

二、熟讀課文,自主學習

1. 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2. 讀讀說說:默讀課文,說說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3. 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註。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於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三、精讀研討,交流收穫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爲主,不脫離於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啓示。如: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可採用結合上下文,聯繫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蒐集的相關資料。可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後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臺”,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啓發。

四、回讀小結,延伸拓展

1. 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小結學習收穫與學習方法。

2. 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佈置學生課外閱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課後反思: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體會文章的優美的語言表達的意境與深刻的寓意的關係,瞭解本文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點。

3、聯繫自然與生活,獲得啓示,豐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啓示的理解

2、難點:體會景與意的對應關係。

教學安排

1、通過朗讀,感知文章的內容,

2、用心體會深刻的寓意,學生自主探究,

3、觀察自然、思考生活,聯想人生,獲得啓示,豐富思想

4、讀寫結合,鍛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深化感受與思想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我們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發,夏的熱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斕,一切生命才如此豐富,生活纔有了意義而顯得精彩。散文《春》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煥發的勃勃生機和無窮生命力,給人精神上的愉悅與激勵。《夏之絕句》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與生命之美是瞬間的,脆弱的,只有我們讓自己浮躁的心平靜下來,關注大自然,才能發現美,才能體會到生活之美。《夏天的旋律》和《唐宋詩中的物候》告訴我們,古人從大自然的觀察中悟出了物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還能借物抒情,表達自己的情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所寫的《大自然的啓示》,看看一個外國人又從大自然獲得了那些啓示。

1、整體感知,讀中說品

㈠初讀文章

⑴檢查預習,梳理字詞

⑵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聽配樂朗誦

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文章的意思或感情

⑶學生讀後自由說說文本的內容

要求:不看書,用自己的話概述或用課文中的重要句子複述:語言通順,意思連貫。

(學生初讀課文,讀出感情,說出大意,加強對文本的理解的力度,爲下一步打好基礎。教師不講,學生自己去讀,在聽讀中感知文本的內容,完成自主學習文本,自主誦讀,自主吸納文中的營養。學生說內容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促使學生提高吸納的效率,另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體現了學生的的學習的主體地位。)

㈡再讀文章,讀中說品析

⑴學習跳讀文章,尋找自己感受最好的或最深的語句或段落品讀。

要求:讀也語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運用朗讀的技巧。

⑵學生交流,說出朗讀的方法與原因,教師點評。

要求:可以說整個語段的語氣語調的特點,也可以說一句話中的一個或幾個詞的讀法。

(這個板塊意在引導學生加強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充分尊重學生個人對文本的個性化的領悟,從學生自主的個性化的朗讀探究中,自主地領悟文本的內涵。讀中品,品中讀,真正達到學生在聽讀中領悟文本的目的。)

2、問題探究,質疑解難,加深認識,品中說悟。

⑴作者在文中寫了大自然哪些物象,從中領悟到什麼人生的啓示?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⑵從全文來看,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⑶本文的描寫的景與表達的意有什麼關係?探究託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的特點?

學生結合問題自主探究

(方法:全班前後四個人爲一個小組,自選一個小組長,進行研討,要求用把理解的意思寫下來。)

過程:第一步。學生自讀,小組探究交流

第二步。小組間交流。

第三步。師生共同對問題進行探究,形成對文本解讀中問題共識。

(這一板塊主要的目的是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並能自主、合作、探究,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主旨。提出的問題,爲的是加深對內容主題的理解。通過合作與探究,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度:在相互交流中,提高理解力,在相互的質疑中,提高分析力,在相互對話中,提高表達能力。養成讀書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習慣。)

第二課時

3、品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的深刻哲理。悟是說品。

⑴學生自由選擇品味點或是難點,進行朗讀。

⑵交流自己的體會,提出自己的疑點。學生答疑,教師點撥。

教情設想:幾個精闢的句子理解。

①人生要經受“風雨的磨練和洗禮”,而事實上人生的風雨是時刻存在着的,就像人生如流雲,時刻變化。在文中找出寫雲變化的句子?在文中找出寫人心、命運變化的句子?

明確:雲,快快慢慢、大大小小、白白淡淡、高高低低,時刻潰散崩離,時刻瞬間組合,各有不同。人的心、命運:明明暗暗、各式各樣、分分秒秒、變幻莫測,人生如流雲。

②人生變幻,悲喜交加,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學生討論明確:得意淡然,失意夷然。每個人都要擁有坦誠、謙虛的胸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的工作,必可體會出那漫長人生中的無窮情趣。

③聲朗讀最後兩段,思考揭示了什麼道理?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啓示?

明確:人生要經歷崇山峻嶺般的起起伏伏,經歷風吹雨打,要振作精神,克服困難,繼續奔向前程,在那山的那一頭,永遠有着我們的希望。這也便是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大自然的啓示。

(這一板塊的教學主要的培養學生從不同有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語言優美與深刻的內涵。體會文章運用語言表達思維的特點,從語言品味這個角度去把握作者思維,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思維的目的。)

4、觀察大自然,結合生活,展開聯想。讀寫結合,訓練能力,拓展思維。

⑴你從作者表達的對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麼一個人?我們應該對待生活?

⑵你還能從大自然中獲得哪些啓示?

學生自由發言,探討與交流。

(本教學板塊目的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課文的深刻思想啓發學生對生活細心地去觀察每一件小事,深入的認識。立足學生的個性的感受,從課本走向課外,學會關注自然與生活的細節,讓學生在讀書中學做人,在生活中學做人,在自醒自悟中成長。)

5、教師小結

6、佈置作業

我們身邊的自然變化,試着也用細膩的語言表達出來?從中領悟到什麼啓示,用抒情議論的句子表達出來?題目自擬,

教師的點撥:

你看過山嗎?山是偉大壯闊的。你看過海嗎?海是寬廣無邊的。一片偶然飄落你手中的落葉能讓你想到什麼?是它過去曾擁有的歷史?是它來自何方?還是依靠在枝頭上的歲月中所看見的大大小小的、數也數不清的人人事事?

我一直認爲,人生在大自然中領悟很多,難道不覺得大自然的一切代表着人的壓力、失意、競爭以及喜樂悲愁嗎?好,就拿月亮來說,月圓月缺這種自然的現象,常常代表親友的團聚、離散。螞蟻和蚜蟲,就表現了爲生存而合作互助。看過獨自生活的蜜蜂嗎?他們講求的是團結、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還帶給我歲月匆匆,務必要珍惜光陰的啓示。你看過那日出和日落,彷彿剛剛旭日東昇,轉眼間卻是星月稀疏。夜來香綻放了,又萎謝了,若是說,落花、殘葉曾代表着一個個絢麗的生命,那麼,它實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轉眼間化爲死寂的乾枯,蝶兒在夏季熱鬧以後,也會僵死在花兒的冷香裏!雖然,它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它們在有限的時間裏寫下最美好的歷史,這不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啓示嗎?

生命雖然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色彩,但可稱之永恆,是嗎?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2、從文中受到啓發。

教學過程

一、前文遷引,導入新課

1.走進第三單元,我們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

2.揭題:學習新的課文《大自然的啓示》。

3.師生共同回顧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並再次總結出來。

4.引導提示學生本文的結構和以往的課文有所不同。

二、初讀感知,認記字詞

1.那麼這兩篇文章帶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詞語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請教。

2.認讀生字新詞,找出詞語中的多音字和讀音發生變化的字。

3.共同解決難理解的詞語。

三、瞭解內容,質疑交流

1.默讀《“打掃”森林》,想想它主要講了什麼?想好了與同桌議一議。

2.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

3.師生共同交流,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爲什麼說林務官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呢?

(2)“打掃”上面爲什麼要加引號?

4.學了這篇文章,你獲得了什麼啓示?

四、遷移學法,運用鞏固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真會思考!剛纔咱們通過讀課文,瞭解了《“打掃”森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並通過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得到了關於大自然的啓示。下面,我們就按剛纔的方法繼續學習《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在感受深的語句旁寫寫感受。

(3)重點感受“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啓示,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課文──《蝙蝠和雷達》等,大家還了解哪些事例?

(4)這篇文章又帶給你什麼啓示?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人們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把你受到的啓示寫下來。

2、學生寫啓示。念給同學聽聽。

3.其實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啓示,遠不止今天課文中所說的這些,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繼續探究。

板書設計

12 大自然的啓示

“打掃”森林 人類的老師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受到啓發。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回憶這個單元前面學過的課文,想想每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給了我們什麼啓示?

其實,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很多。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大自然的啓示》看看這篇文章又能給我們什麼啓示。

2、檢查預習,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3、學習《打掃森林》一文:

⑴ 默讀課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內容。

⑵ 爲什麼題目上打掃兩字要加引號?

⑶ 畫出你讀了本文後理解的生態平衡圖。(枯枝敗葉與動物的生物鏈)

⑷ 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⑸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生態平衡的事例?

4、學習《人類的老師》一文:

⑴ 自讀課文,想想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⑵ 從短文中你讀懂什麼了?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

⑶ 談談讀懂文章後的感受。

看來大自然、大自然中的生物真的是人類的老師。你還知道相關的是烈嗎,講給大家聽吧。如果讀完這篇短文激發了你的探求興趣,那就趕快再去查找相關資料,在後面的口語交際中大顯身手吧。

5、感悟寫法:

你們在學完這一整篇課文後,發現這篇文章與其它文章在寫法上的不同嗎?爲什麼這篇課文既有課題又有小標題?

【板書設計】

12 大自然的啓示

要保持大自然的神態平衡

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6

教學重難點:

明白大自然會給人類以啓發和警示,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樹立自覺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2、學會4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生態平衡異想天開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前文遷引,導入新課

1.走進第三單元,我們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自然之道》、《蝙蝠和雷達》,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

2.揭題:今天我們又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自然的啓示》。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們要善於藉助課文導讀中提出的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這是學習獨立閱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老師就要來檢驗一下昨晚我們展開預習和思考的情況。

4、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打掃森林》。

二、質疑問難,引導初讀

1、看到《打掃森林》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麼?(板書問題)

2、帶着這些問題,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在課文中探索你想了解的內容,注意把課文讀順、讀通、讀正確。

3、認讀生字詞和多音字

遭殃 掃帚 災難 腐爛 土壤 棲息 營巢 逞兇 繁殖 腐殖質

多音字:掃:掃帚、打掃

4、說說讀了課文,你瞭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嗎?還有什麼不理解的?

三、深讀研究,實踐語言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過渡段。

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2、可是事實並不如林務官所願,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規律,再讀課文,找出大自然帶給我們最大啓示的一句話。

出示句子:原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小組合作,用生物鏈的形式畫畫說說森林裏枯枝敗葉、灌木叢、雜草和森林的聯繫。彙報時用因爲……所以……進行語言訓練。

4、是啊,森林裏的這些動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繫的,它們在一起,森林就是這麼美麗(出示森林原貌圖),而一旦破壞這種生態平衡,森林就會變成這樣了(出示毀壞後的森林圖)。

5、幾年後,當林務官看到森林變成這樣後,他向護林工人興師問罪,老師當林務官,請你當護林工人向我解釋一下。

師生合作,模擬對話。

6、林務官後悔了,讓我們和他一起再來朗讀第5、6自然段,好好記住這個大自然的啓示吧!(指導朗讀)

四、拓展閱讀,積累信息

《鹿和狼的故事》

1、自讀,思考:羅斯福總統下了什麼命令?這命令造成什麼後果 呢?讀了這一故事,你又得到了什麼啓示呢?

2、指名回答

3、同學們,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林務官和羅斯福總統都是好心辦了壞事,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你們還知道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嗎?

(我們人類爲了爭奪土地,霸佔了森林,砍掉了一棵棵高大的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類的這一惡行吧!(播放破壞森林的視頻))

五、總結延伸,引導實踐

1、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可見如果我們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讓我們一起記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警示,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2、推薦閱讀《蛇與莊稼》。

3、課後小練筆:維護生態平衡之我

4. 看一篇關於森林的故事或者短文。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自己藉助拼音認讀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閱讀仿生學書籍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板書設計:違背規律受懲利用規律受益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人們從青蛙的眼睛得到啓示,發明了“”。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

引言:可以說,蝙蝠是人類的老師,其實,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有很多。

導入課題:大自然的啓示。

二、檢查預習

1.讀讀拼拼生字:遭了殃 掃帚 腐爛 土壤 逞兇 機翼 略重 關鍵 鯨異想天開 輕而易舉機毀人亡 營巢 繁殖 慘禍自由朗讀,同桌對讀。

2.讀讀說說:大聲朗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說說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3.學生自學。

三、交流學習第一篇

讀題,補充要素:誰下令?如何打掃?結果怎樣?得到什麼啓發?

2.默讀課文,回答問題,串聯成句。

3.批註閱讀,畫出感受深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後交流。

(1)如何描寫打掃乾淨的句子:第二節。品讀。抓住2個“統統”、“連——也——”體會朗讀。

(2)逞兇的句子:說說逞兇的意思?文中用哪些詞語突出了逞兇?“吃、咬、鑽”三個動作詞能換一下嗎?

4.說說啓發。然後點撥學生直接找到句子。理解:“這樣”是指怎樣?遵循自然規律。請學生複述“聯繫”即第五節。

四、快速閱讀第二篇文章,說說主要內容、

得到了什麼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指什麼?再次默讀課文。人們從蜻蜓身上得到啓示,從而改進了,防止。人們從大頭鯨身上得到啓示,從而改進了,提高了。

2.結髮言: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3.你還知道人們從什麼身上得到啓示,從而發明或改進了什麼?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例子(教參)。

4.你想從什麼生物身上得到啓示,從而發明或改進什麼?

五、合併閱讀:爲什麼課文還要取個小題目?兩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六、抄抄寫寫。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文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是略讀課文。短文語言通俗,表達方式獨特,《“打掃”森林》發人深省:林務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護林工人“清掃”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毀了森林,好心辦了極大的壞事。

《人類的老師》短小有趣:通過生動的事例,介紹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啓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讓人們從中受到啓發,人類只有科學認識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科學地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人類只要科學地認識地球上生物一些運行規律,就能有所發明創造。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3、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能給人類警示和啓發,激發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

請同學們回憶《蝙蝠與雷達》一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人們從蝙蝠夜間飛行中得到啓示,發明

了雷達)《在自然的啓示》中的兩個故事中蘊含了什麼道理,讀後我們將受到哪些啓發呢?

(二)按問題自學討論,整體認識課文(問題用PPT顯示)

1、按學習小組分組,自讀並討論;

①《“打掃”森林》的故事內容。林務官“好心”辦成了壞事,爲什麼這樣說?

②《人類的老師》的故事內容,科學家從蜻蜓、鯨身上得到了哪些啓示?

2、全班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說。

(三)重點探討,認識一些自然規律(問題用PPT顯示)

1、朗讀課文,並以讀書回答。

2、探討:

①林務官“異想天開”給森林帶來哪些災難?爲什麼會發生這些災難?

②爲什麼說生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請舉例說明。

③我們國家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其中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3、相互補充、修正,以形成正確認識。

(四)整合課文,深化認識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2、指名一至二生朗讀本文。

3、讀人與物的形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①“林務官”的例子從反面講……

“蜻蜓、鯨”的例子從正面講……

綜合看是:認識自然規律,懂得生態利用……

②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學”“利用自然爲人類服務的故事”(三至五生簡單說)

(五)把自己聽到或從書中看到認識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寫下來(課後完成)。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9

一、說教材。

《大自然的啓示》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有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人類的老師》短小而又充滿趣味,通過生動的事例,介紹了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告訴人們要利用大自然的規律,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大自然,爲人類服務。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閱歷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一、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受到啓發。

二、說教法:指導學生自學。

三、說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及設計理念:

(一)複習導入

以本單元學過的課文給我們的啓示導入新課,並指出與其它課文的不同,有小標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小環節,即: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桌檢查生字詞。

2、快速瀏覽課文,這兩篇課文各講了什麼內容?目的在於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並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概括出課文內容。

(三)抓住重點,合作探究。

因爲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的意圖是指導學生自學,所以我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先自主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看法。在彙報時有說不好的地方我適當點撥、指導,在彙報感受深刻的句子時,讓學生聯繫上下文或結合蒐集到的資料談體會,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並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指導朗讀。在學生體會了重點句後,我又讓學生比較兩篇短文的異同,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整合知識,深化認識。

在這個環節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假如這兩篇短文的主人公——林務官和科學家們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的《人與自然》欄目的節目錄制,面對鏡頭,他們分別會說些什麼?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對兩篇短文的主人公再認識,深化文章主題。

(五)板書設計

板書以兩篇小短文的標題,概括出了主要內容,無知違背、認識利用(自然規律),違背就會受懲,利用就會受益,簡單明瞭,也富有概括性。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反思

《人類的老師》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該課文不光告訴了我們許多科學的知識,使我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在不斷髮展的歷史進程中,生物爲我們人類帶來了智慧,從鳥兒飛行得到啓示,發明了飛機;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從車前草身上得到啓示,設計建造了螺旋型的樓房……這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震撼着學生的心靈,也啓迪着孩子們的智慧。

如果學習就此打住了,那麼這課堂溫度就不可能再上升了。於是,我補充了一則課外的“大自然的啓示”,要讓孩子說說人們從“誰”的身上得到什麼啓示。一聽完,學生就爭相回答:“人們從響尾蛇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仿生紅外線和空對空響尾蛇導彈。”

我又稍稍添了把火,儘量讓水沸騰起來:“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用我們的大腦去思考,我們一定會發現更多。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吧,‘大自然的啓示’可說是無處不在啊!”此時,學生踊躍舉手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的學生還突發奇想,如由荷葉想到了傘,由冰想到了玻璃,由蜻蜓想到了小型直升機,由壁虎想到了粉刷個人使用的“吸力鞋”……

我認爲這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瞭解自然的興趣,讓學生學會了留心觀察自然,學會了從自然界的生物身上獲得發明、創造的啓示。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總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改觀”“遭殃”“異想天開”“生態平衡”“關鍵”詞語的意思。

2. 能在本單元前三篇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學法遷移,運用在前三篇文章中學到的方法,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3. 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4.瞭解《人類的老師》第二段的寫作特點,並能舉一反三,結合“綜合實踐”蒐集到的“生物老師”資料模仿寫。

教學重點:能進行學法遷移,運用不同的方法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瞭解《人類的老師》第二段的寫作特點,並能學寫段落。

(二)分層性目標

上限:1. 能掌握概括不同文章的方法。

2. 能仿寫文章。

下限:1. 認識8個生字,理解“生態平衡”“異想天開”“生態平衡”“關鍵” 詞語的意思。

2. 能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理念

那麼怎樣把握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我的教學預設理論依據是浙江師範大學特級教師、特聘教授 鄭逸農老師提出的“非指示性”教學理念——把學生當做平等的、獨立的、能自主判斷、自主成長的人。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權;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不指示學習目標,不指示問題答案。讓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讓學生自主生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自主生成語文素養,自主走向精神成長。教學內容能做到由重“內容”過渡到重“形式”,即“用教材教”。

概括地說,體現在兩個方面:

1、真正把學生看成“大寫的人”。

2、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

三、教法學法

基於這樣的理解和認識: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方法展開教學:

1、引導學生讀書自悟。概括主要內容、抓住關鍵詞語和感受深刻的句子談體會等,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

2、引導學生合作討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自主學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引導學生領會寫作方法。主要策略是:分螺旋式上升。

學生方面主要是:畫、圈、點、寫、讀、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整堂課。

四、說教學過程及設計理念:

本次的教學設計主要分5大版塊的內容,分別是:

(一)導入

(二)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瀏覽課文,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說出受到的啓發

(四)探究《人類的老師》第二段寫法特點,運用綜合實踐中搜集的課外材料,進行寫作訓練

(五)作業

這五大版塊的教學設計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第二、三大版塊是教學的重點,第三版塊是教學的難點。下面,我說說具體的設計內容:

(一)導入

上堂課,我們學習了《蝙蝠與雷達》,科學家們探究蝙蝠飛行的祕密,從中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可以說,蝙蝠是人類的“老師”。那麼今天,自然界中的事物又要給我們人類當一回老師,這回,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請看《大自然的啓示》。然後出示課題。

導入的文字選自課前提示語。

(二)自學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還是老規矩,以同學們自學爲主。趕快看看課文的導語部分,劃出關鍵詞。

課前提示語:“科學家們探究蝙蝠飛行的祕密,從中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可以說,蝙蝠是人類的“老師”。其實,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有很多。默讀下面這篇課文,說一說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講了什麼,你從中受到什麼啓發。畫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它們抄下來。”

2、學生交流後,輸理出本篇文章的學習任務:

⑴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⑵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並說說從中受到哪些啓發。

3、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回憶一下,概括文章有哪幾種方法?

⑴課題擴充法

⑵段意合併法

⑶要素串連法

⑷句子摘錄法

⑸重點突出法

4、認真默讀課文,自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題

主要內容

運用的概括方法

“打掃”森林

段意合併法

人類的老師

句子摘錄法

5、展示學生的練習,通過評議、比較,幫助下限的學生學習運用簡練的詞語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三)自學課文,理解感受深刻的句子,說出受到的啓發

1、解決了第一個學習任務,再看第二個任務。有人說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百科全書,如果你平時多多留心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一定會獲得很多知識,獲得很多教益。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看看大家能從這篇文章中獲取到什麼?

(1)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後一起完成以下內容:

主題

內容

我們感受深刻的句子

我們找出的關鍵詞語

我們的體會

我們從《“打掃”森林》受到的啓發

我們從《人類的老師》受到的啓發

(2)派代表在全班彙報交流,其他組員可補充。

(參考句式:我們感受深刻的句子是 ,我們抓住的關鍵詞是 ,我們的體會是 ,我們從《“打掃”森林》受到的啓發是 ,我們從《人類的老師》受到的啓發是 )

這是本課的重點,我用學習單的形式來突破。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表格,詞語、句子、體會、受到的啓發,都已經涵蓋在裏面了。而這份學習單體現的是學生的自主、合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四自”:讓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是考慮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讓下限的學生在上限學生的帶動下有所提高。這個環節,體現的是第一個教學理念,把學生看成“大寫的人”。

預設的重點句一: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關鍵詞語是“一切”、“生態平衡”,感受讓學生自己談,不注重答案對與否,能說出他們自己的觀點並言之有理即可。在學生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描寫的“一切事物”具體指哪些?(枯枝爛葉、雜草、灌木、橡樹、菩提樹、昆蟲、鳥類、獸類)這些事物原本都在森林裏自由生長,可是自從灌木被——(砍了),雜草被(鋤了),枯枝爛葉被——(學生自由說,只要恰當就行。),橡樹、菩提樹變得——,害蟲變得——益蟲、鳥類、獸類變得——

預設的重點句二: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關鍵詞語“異想天開”、“災難”,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異想天開”的意思,這句話在課文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麼?爲什麼說這個命令是異想天開的?(瞭解初衷:爲了讓森林更加漂亮。 結果:毀壞了森林)

預設的重點句三:

“它們大量繁殖,成羣地向樹木進攻,吃樹葉,咬樹根,鑽樹心。”

關鍵詞是“吃”“咬”“鑽”三個動詞,引導理解這些動詞能不能調換?爲什麼?聯繫上下文理解害蟲“逞兇”的意思。

預設的重點句四:

“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讓學生結合自己課外收集的資料,舉例談談這些“優良性能”和前面幾種昆蟲飛行的聯繫。

預設的重點句五:

“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讓學生打開思路: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啓示,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課文《蝙蝠和雷達》等,大家還了解哪些事例?

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是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能力,不強求學生一定按照我預設的句子來說,只要是言之有理都可以。

到這裏爲止,課前提示語中要求的學習任務已完成。但我想“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要想把學生培養成“語文人”,還要注重語言形式。下面這個環節體現的是第二個理念,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

(四)探究《人類的老師》第二段寫法特點,運用綜合實踐中搜集的課外材料,進行寫作訓練

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有了自己的感受,那麼這篇課文我們是不是學完了呢?請快速跳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仔細閱讀第二段,探究課文第二段的寫作順序和特點,模仿第二段寫法,你可以改寫自己課外蒐集到的“生物老師”,也可以借鑑老師提供的資料,改寫課文第一段:

最早的的飛機,( )。而長着薄薄的翅膀的蜻蜓,卻能平穩地飛行在空中。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 )。後來,工程師( ),有效避免了飛機因機翼顫動而機毀人亡的悲劇。

二選一主要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一種來寫。語文素養包括語言素養和精神素養,我想精神素養其他學科也培養,而語言素養纔是語文課上所特有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學生明白了怎麼寫,也就知道寫的文字表達的是什麼內容了,這體現出的正是由重內容到重形式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五)用一句話表達自己這節課的收穫

可以是受到的啓發,也可以是寫法上的提升感悟,主要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與學習收穫。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設計 篇11

【說教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表達方式獨特,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人類的老師》短小而又充滿趣味,通過生動的實例,介紹了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從中受到啓發,從而更好地指導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更好地指導我們利用大自然的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爲人類服務。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受到啓發,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說程序】

一,前文遷引,導入新課

1、走進第三單元,我們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了《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麼啓示呢

2、揭題:今天我們又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自然的啓示》、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運用前面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來自讀自悟、

4、同學們發現了嗎?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小文章組成的一篇是《"打掃"森林》,另一篇是《人類的老師》,(板書、)看看老師寫對了嗎("打掃森林"未加引號、)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

二,初讀感知,認記字詞

1、那麼這兩篇文章帶給了我們大自然的什麼啓示呢、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詞語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請教、

2、認讀生字新詞,找出詞語中的多音字、(掃:掃帚,打掃、)

3、共同解決難理解的詞語、(如:生態平衡、)

三,瞭解內容,質疑交流

1、默讀《"打掃"森林》,想想它主要講了什麼

2、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問號,也可以簡單地將問題寫在旁邊;遇到感受深的語句畫下來,可以用一個詞或簡短的句子記下自己的感受、

3、師生共同交流,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爲什麼說林務官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呢

(2)"打掃"上面爲什麼要加引號

4、學了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大自然的什麼啓示

四,遷移學法,運用鞏固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真會思考!剛纔我們通過讀課文,瞭解了《"打掃"森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並通過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得到了關於大自然的啓示、下面,我們就按剛纔的方法繼續學習了《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在感受深的語句旁寫寫感受、(結合課件理解"流線型")

(3)重點感受"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啓示,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課文——《蝙蝠和雷達》等,大家還了解哪些事例

(4)這篇文章又帶給你什麼啓示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人們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可見如果我們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拜大自然爲師,虛心地向它學習,就能從中得到啓發,造福人類、

2、其實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啓示,遠不止今天課文中所說的這些,希望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繼續探究,下節的口語交際課上,我們還要就這個話題作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

《大自然的啓示》教學反思:

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四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教學《大自然的啓示》一課時,我在學生熟讀課文後,讓學生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學生概括起來顯得還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內容的方法來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有些困難。怎麼辦呢?因爲,我們此時學習的是《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所以,我靈機一動,我想既然學生概括全篇困難,那就先練習概括一個自然段吧。於是,我請他們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學生說起來還是羅嗦,我引導說:瞧,雖然兩個同學概括的不是特別簡練,但你們注意到了嗎,在他們的言語中,出現了兩種很重要的事物。學生很快就答出是鯨和輪船。我把他們寫在黑板上,對學生說:看,你能結合課文,用簡單的話說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嗎?學生在短暫的思考過後,順利的答出:科學家根據鯨的體型特點設計出了流線型的輪船,大大提高了輪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導他們採用同樣的方法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後把兩段聯繫起來說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內容。

由這個教學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關鍵詞來概括主要內容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但這個關鍵詞,最初應由教師提出。日久天長,學生就會掌握其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