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四年級試題 > 四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啓示》教案設計

四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啓示》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啓示》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四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啓示》教案設計

  【教材理解】

本文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是略讀課文。短文語言通俗,表達方式獨特。

《“打掃”森林》發人深省:林務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護林工人“清掃”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毀了森林,好心辦了極大的壞事。

《人類的老師》短小有趣:通過生動的事例,介紹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啓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讓人們從中受到啓發,人類只有科學認識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科學地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人類只要科學地認識地球上生物一些運行規律,就能有所發明創造。

  【設計理念】

本課主要的教學思路是“以導促學,讓學習成爲學生事”,因此,首先課前學生根據預習指導進行自學和資料的收集,然後課堂師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後拓展延伸,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科普讀物。學生活動方面主要是:讀、找、議、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整堂課。

 【導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激發閱讀仿生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導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啓發,激發閱讀仿生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方法】自學釋疑法、講授法、分組討論法、品讀、朗誦等。

【教學準備】教師製作PPT課件(演示文稿) 導學卡

【課時安排】1課時

 【導學過程】

【課前預習】

1.我能自主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並會給生字標音。

遭殃( ) 掃帚( ) 腐( )爛 土壤( )

機翼( ) 大略( ) 關鍵( ) 鯨( )

2. 我能聯繫上下文找出相應的詞語。

(1)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可行。(異想天開)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輕而易舉)

(3)在生物界的生存和發展中,各種對立因素互相制約而達到相對的穩定和平衡。(生態平衡)

3. 我能說出兩篇短文的大意。

《“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 ),一上任就命令( )把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 ),結果此舉( ),好心辦了( ),把森林漸漸給( )了。

《人類的老師》通過生動的實例,介紹了科學家從( )、( )等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課堂探究】

《“打掃”森林》

1. 仔細讀文,找出林務官的命令:

2. 劃出森林變化後的句子。

3. 小組討論:爲什麼說林務官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呢?(小提示:重點閱讀第5自然段)。

4.學了《“打掃”森林》這篇課文,我獲得的啓示:

5.從題目中我發現 ,我明白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 。

《人類的老師》

1.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各得到什麼啓示?

從蜻蜓身上得到的啓示:

從鯨身上得到的啓示:

1. 資料閱讀: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遊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覆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

蒼蠅的眼睛是一種“複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複製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鳥類的翅膀具有許多特殊功能和結構,使得它們不僅善於飛行,而且會表演許多“特技”,這些特技還是目前人類的技術難以達到的。小小的蜂鳥是鳥中的“直升機”,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飛。在吮吸花蜜時,它不像蜜蜂那樣停落在花上,而是懸停於空中。這是多麼巧妙的飛行啊。製造具有蜂鳥飛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飛機,已經成爲許多飛機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願望。

在企鵝的啓示下,人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用寬闊的底部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推動前進,這樣不僅解決了極地運輸問題,而且也可以在泥濘地帶行駛。

你知道嗎?

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蠅眼攝象機。

蒼蠅的靈敏感知,發明了危險探測儀,用在危險工作場所。

鷹的滑翔技巧,發明了滑翔機。

鳥類的留線造型,改變了飛機的外型,更符合空氣動力學。

鳥類的骨頭,改進了飛行器的骨架結構,更輕,強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聲波探測,發明了超聲波雷達。

3.通過閱讀課文和上面的資料,我們不由地讚歎:“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你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嗎?

  【當堂檢測】

《大自然的啓示》告訴我們,研究( )的特點和規律,研究( )的特性,可以從中受到( ),從而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 ),爲( )服務。

 【教學反思】

本節課與以往教學比較,最大的突破在於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和引導。首先,我根據課文的特點,深入把握了課文的重點、難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了“導學案”,從學生學習的角度預設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可能遇到的困難,在學法指導的部分給予提示和幫助,從而把課堂的主動權儘量的交還給了學生。在課堂上,由於學生預先了解了學習的內容,並得到學法提示,因此,各個層次的學生均有自己的.學習所得,激發了參與的熱情;而我通過檢查導學稿的預習情況,對學生的學情也有清楚的認識,引導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語中的。因此,整個課堂,體現了我個人比較期望達到的“生動、生本”的狀態,較好的達到了預設與生成的統一,學生熱情高漲,一直到下課鈴響起還在爭取表達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成果。互聯網的運用一直貫穿在學習的過程,包括學生與老師課前的準備,課堂上的展示以及課後的拓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網絡的強大,並滲透給學生查找、選擇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合理運用網絡資源的能力也是本課學習的一個有利學生今後發展的目的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