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激趣。

複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採用“古詩接龍”的方法進行。

二、師配樂朗誦《暮江吟》。

生觀看圖畫。

三、初讀課文

師:這首古詩意境很美,同學們,你們覺得美在哪兒呢?試着讀一讀。

1.學生練讀,讀通。

2.指名讀,集體訂正。

3.討論,你覺得這首詩美在哪兒?

四、看圖,播放音樂《古事曲》,邊聽邊看邊讀邊理解。

1.出示圖,說一說,畫了些什麼景物?這些景物怎麼樣?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同桌練說)

2.出示前兩句。

①要求邊聽音樂邊看圖畫邊輕聲讀這兩句,仔細體會。

②結合圖,指名說一說這兩句的意思。

③評一評。

④再仔細讀一讀,你不理解哪個詞或你認爲哪個字、詞用得好,爲什麼?(“鋪”與“射”“照”相比較)

⑤這麼美的詩句,如果我們用文章寫下來,給它定一個什麼題目呢?作者是怎麼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學習三、四句。

①讀後兩句,說一說不理好的詞語,師相機指導理解“可憐”。

②這兩句是什麼意思?討論設疑:

A.像珍珠一樣(晶瑩、發亮),夜晚天黑怎麼發亮?

B.許多人都喜歡寫“月亮像個大圓盤”。如果白居易寫“露似珍珠月似盤”你覺得怎樣?爲什麼?

③歸納總結;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徵,連用兩個比喻,貼切地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筆畫一畫這美麗的月夜。

五、再讀古詩,加深理解。

1.你們說這首詩美嗎?該怎麼讀呢?

2.配樂朗誦《暮江吟》。

3.指名朗誦。

六、練筆。

1.導入:這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親自欣賞一番?

2.出示提示語:

①傍晚,微風漸停,我漫步江邊(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練寫。

4.指名讀一讀,評一評。

七、總結。

理解字詞 練中悟情《暮江吟》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寫了詩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看到江上從日落到夜晚這一段時間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對深秋季節美景的喜愛之情。詩中描繪了兩幅畫面:殘陽斜照和新月明露。其中“鋪”字形象地表現出了夕陽的柔美,而“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動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憐”一詞恰恰表現了詩人對夜涼如水,“露似珍珠月似弓”這一靜美景色的熱愛和留戀。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理解古詩的內容,討論解決學習中有價值的問題。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入情入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並展開想象,把詩句所描繪的景色轉化成畫面。

3、運用已有的知識自學課外古詩,積累古詩,感受古典文化,弘揚古典文化。

設計理念

這首古詩文字淺顯,意境優美。鑑於這是我校《大班額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應用》這一實驗課題的研討課,因此,教學設計中着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合作、探究來理解詩歌內容,突破學習難點;同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完古詩後,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欣賞古詩、自學古詩的活動,旨在讓學生積累古詩,自覺弘揚祖國燦爛文化。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蒐集有關詩人白居易的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錄音帶,教學掛圖,寫有《憶江南》和學習目標的投影膠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在課內和課外背誦了許多古詩,其中大量是寫景的詩,能背幾首嗎?大家喜歡怎樣的方式學古詩?這節課我們就以同學們喜歡的方式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暮江吟》。

2、解題:

讀題後說說題目中自己理解的字和不理解的字,(重點理解“吟”)再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傍晚在江邊吟詩,這是誰呀?(白居易)誰來介紹介紹。

他的詩容易讀懂,因爲他寫詩的時候,總是要把寫好的詩讀給老百姓聽。他有個師傅叫顧況。

二、初讀感悟。

1、要了解這首詩,還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邊紅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詩一首,這就是《暮江吟》,每一首寫景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首詩向我們展現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放配樂朗誦磁帶,生想象畫面)

2、聽了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3、(生彙報)多美啊!接下來,同學們也去美美地讀一讀。

4、彙報朗讀。(指名讀詩)(齊讀)

三、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1、同學們讀得真好,學習一首詩只讀好就行了嗎?(根據學生的思路)找要好的夥伴,藉助註釋,理解品味,瞭解詩歌所描寫的美麗景色,在討論中來領悟詩中最美的地方在哪裏?

出示合作學習目標:

(1)藉助註釋,理解詩意,然後在小組中交流弄懂的問題。

(2)提出自己經過努力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試着討論解決。(生自由學習討論)

2、請各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

(1)理解詩意:一道夕陽照在水中,一半變成紅色,一半變成綠色,草地上的露珠晶瑩美麗,月亮就像一張弓一樣。

(2)相機引導:太陽都是照射的,這裏爲什麼用“鋪”呢?

師引導大家做“照”、“灑”、“鋪”的手勢。從這個手勢中你感受到什麼?(很柔美。)能讀出來嗎?(生讀)

(3)那詩中所描繪的景色你認爲最美的是什麼? (生彙報)

(出示掛圖)欣賞“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意境。

想象“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情境。

四、悟情評讀。

1、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會怎麼樣?

2、課文中有一個詞就表示這個意思,是什麼?對,“可憐”就是“可愛”的意思。能把剛纔理解到的讀出來嗎?

(生讀詩)

3、教師從你們的語言和動作中感受到了現在你們就是白居易,誰來吟吟這首詩(指名吟詩,並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讀)你覺得他吟得怎麼樣?(學生爭着,比着讀)

4、看着同學們吟得這樣好,老師也想吟一吟,好嗎?師吟詩

5、我們現在一起來吟一吟。(師深情描述創設情境)你們現在就站在江邊(生吟詩,音樂起)

6、小結過渡:太美了!在陶醉於這夕陽新月的美景之中時,我們不禁感謝詩人白居易用他清新通俗的筆墨,給我們帶來這身心絕美的享受,其實白居易的寫景詩還有很多,接下來我們再欣賞一首他寫的《憶江南》。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古詩《憶江南》。

2、生齊讀。

3、大家利用註釋來看看這兩首詩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指名彙報(一首是寫日出的,一首是寫日落的。)

(都是寫江的。)

(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寫的。)

4、師簡介此詩背景資料。

5、我們再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好嗎?

(配樂,生齊讀)

6、同學們也收集了很多白居易的詩,下課後,相互交流。讓我們用這樣的熱情去讀古詩,學古詩,弘揚中華古典文化。

七、作業設計。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喜好自選作業:

★背誦並默寫《暮江吟》,摘抄課外描寫四季景色的一首詩。

★★背誦並默寫《暮江吟》,抄背課外描寫四季景色的一首詩。

★★★背誦並默寫《暮江吟》,用寫話或作畫的方式展現詩中描繪的一個畫面。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1、理解古詩優美的語言,瞭解唐詩是我國文學的瑰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鋪、瑟瑟、可憐、似”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正確回答課後問題。

3、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情感、意境、潛詞造句的體驗,有感情的背誦古詩,默寫《暮江吟》。

4、引導學生由書本走向生活,通過廣闊的生活空間、網絡空間去獲取資料。培養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詩詞。

學習重點:

學習古詩體會詩中的名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詩句概括的景物,體會其中的詩味。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正確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指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展開合理想象,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轉化成畫面,讀中感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蒐集描寫夕陽的詩詞;

2、溫習《夕照》;

3、準備水彩筆

教師準備:

1、描寫夕陽的一些詩詞、文;

2、欣賞的《暮江吟》教學課件;

3、自譜的樂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談話入課

1、今天來給同學們上課,心理上免有點惶恐。不知道同學與一個陌生的老師第一次上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激動?忐忑?還是像老師一樣的惶恐?能不能給佘老師一點信心和鼓勵呢?

2、哪同學跟老師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聲的對自己說:“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學倆倆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對對方說:“你能行!你最好!”

(3)閉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語氣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麼樣?這會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們來做個詩詞接龍的遊戲,就是老師說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詩。

(1)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3)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看來老師是難不倒你們了,哪位同學來出出題呢?

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6、對!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爲後人留下三千多首詩。他的詩內容充實,語言通俗,大多反映現實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們常常說“如詩如畫”,一首詩就是一幅畫。今天我們要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風景詩———《暮江吟》(板書)

二、聽詩。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詩詞

1、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有心去欣賞這首詩。你會看到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再來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誰能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三、讀詩。初讀課文,從語言文字中去感受畫面。

1、自由讀詩。注意用筆圈畫出描寫景物的詞,進一步的感受畫面。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藉助註釋理解詩歌內容,瞭解詩歌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詞句,瞭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具準備:

古箏音樂、《暮江吟》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學習

1、知詩人,解課題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大約是公元822年白居易赴任途中寫的。通過一時一地地吟詠,一笑一吟地流露,真實表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反映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心情。

(1)“暮”是什麼意思?(傍晚,日落西山)

(2)“暮”和“江”在這兒各交代了什麼?(時間和地點)

(3)吟:作吟詠講。

(4)釋題:從題目中我們知道詩人在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抓字眼,明詩意

(1)師範讀全詩,將學生帶入詩的意境。[音樂]

(2)藉助註釋並聯繫上下文,然後自由說說詩句的意思。

a、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殘陽:夕陽

鋪:照射

瑟瑟:碧綠的顏色

詩意:夕陽從地平線上照射水中,江水一半是碧綠色,一半是紅色。[課件]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憐:可愛

真珠:珍珠

詩意:可愛的九月初三夜啊!露水像晶瑩的珍珠,月亮如同懸掛在天空上的彎弓。[課件]

3、想意境,悟詩情

(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前兩句寫夕陽照耀下的江水,它呈現給讀者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這裏不僅寫出了秋天夕陽的柔和,而且還給人們親切安閒的感覺。尤其是“鋪”的運用。因爲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着地面照過來的,的確像“鋪”在江面上。

(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夜景。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升起,涼露下降的時候,眼前呈現出一片更爲美好的境界。[課件]

4、誦佳句,背詩文

(1)朗誦這首詩時,注意下面的節拍。[課件]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道殘陽鋪水中,”要讀得平緩、輕柔;

“瑟”“紅”要拉長語調;

“可憐九月初三夜,”要讀出讚美喜愛之情。

二、朗讀欣賞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三、鞏固練習[課件]

1、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 代詩人 的作品。全詩描繪了一幅 的畫面。

2、辨字組詞。

暮( ) 殘( ) 瑟( ) 鋪( )

慕( ) 淺( ) 碧( ) 哺( )

3、說說下列詩句意思,注意粗斜體字詞。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5

理解字詞 練中悟情《暮江吟》教學設計

史桂華 郭錫洋

一、導入激趣。

複習以前學過的描寫景色的詩,採用“古詩接龍”的方法進行。

二、師配樂朗誦《暮江吟》。

生觀看圖畫。

三、初讀課文。

師:這首古詩意境很美,同學們,你們覺得美在哪兒呢?試着讀一讀。

1.學生練讀,讀通。

2.指名讀,集體訂正。

3.討論,你覺得這首詩美在哪兒?

四、看圖,播放音樂《古事曲》,邊聽邊看邊讀邊理解。

1.出示圖,說一說,畫了些什麼景物?這些景物怎麼樣?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同桌練說)

2.出示前兩句。

①要求邊聽音樂邊看圖畫邊輕聲讀這兩句,仔細體會。

②結合圖,指名說一說這兩句的意思。

③評一評。

④再仔細讀一讀,你不理解哪個詞或你認爲哪個字、詞用得好,爲什麼?(“鋪”與“射”“照”相比較)

⑤這麼美的詩句,如果我們用文章寫下來,給它定一個什麼題目呢?作者是怎麼定的?

⑥理解“暮江吟”。

3.學習三、四句。

①讀後兩句,說一說不理好的詞語,師相機指導理解“可憐”。

②這兩句是什麼意思?討論設疑:

A.像珍珠一樣(晶瑩、發亮),夜晚天黑怎麼發亮?

B.許多人都喜歡寫“月亮像個大圓盤”。如果白居易寫“露似珍珠月似盤”你覺得怎樣?爲什麼?

③歸納總結;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徵,連用兩個比喻,貼切地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

④用彩色筆畫一畫這美麗的月夜。

五、再讀古詩,加深理解。

1.你們說這首詩美嗎?該怎麼讀呢?

2.配樂朗誦《暮江吟》。

3.指名朗誦。

六、練筆。

1.導入:這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親自欣賞一番?

2.出示提示語:

①傍晚,微風漸停,我漫步江邊( )。

②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

③啊!( )。

3.練寫。

4.指名讀一讀,評一評。

七、總結。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瞭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景,領悟詩情。

能夠有感情地讀詩,理解詩句的意思,聯想其意境。

掌握詩歌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形象比喻的寫法,學到一些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以小組合作方法,自學瞭解詩歌意思,意境,朗讀提高詩歌品味力,培養學詩,作詩興趣。

教學難點:

對"瑟"字的字型的糾錯與提醒。引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聯想意境。

教學手段:

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詩歌賽背,導入主題

出示"古詩",激情介紹中國"古詩":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往今來,多少往事不再,可謂"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然而,"古詩",作爲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是人們吟誦不朽的話題。多少文人騷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激情豪邁在短短的詩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循着古人留下的文字,走進他們……

(相應出示古詩句)

小隊賽詩會。

出示:十秒中內,你們小隊能背出多少首古詩

出示:白居易

(!),看到這個名字,你會想到什麼

(2),朗讀相應的古詩。(草,白居易簡介,江南好)

交代今天學習的詩《暮江吟》。

,釋題。

,出示全詩,自由朗讀,說說自己的感覺。

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要求:

(1),讀準字詞音,劃記易錯字。

(2),結合註釋理解字詞。

(3),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詩句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

指名上臺講詩。(組內可以補充,結合出示課件)

講詩時引導學習:

(1),本首詩中最值得注意的易錯字是哪個

(2),哪些詞用得好 爲什麼 (體會"鋪,可憐,露似,月似"等詞;擴展聯想:說說你想到了怎樣的意境 )

朗讀悟情。

(1),交流:怎樣才能讀好一首詩——抑揚頓挫,輕重快慢的注意。

(2),小組合作讀詩練習,互評。

(3),小組讀詩對抗賽。

(4),抽背詩。

我們學寫詩。

小組合作模仿本詩寫一首寫景詩。

評議1—2首詩。

讀學生自創詩。

總結全文。

1,通過本課學習,你對學習詩歌,瞭解了那些方法

2,你覺得這節課學習中,你最感興趣的環節是什麼

板書設計:

暮 江 吟

殘陽 月

瑟瑟

江 可憐

景情融合 美的享受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吟誦《暮江吟》,體會古詩描寫的景,體會作者的心情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感悟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古詩中有很多這樣的寄情於景、借景抒情的佳作。今天我們學習的《暮江吟》就是了。

2、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嗎?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腐敗的朝廷,到杭州去當刺市史。上任路上,他遊山玩水,心情舒暢,寫下了這首廣爲流傳的山水風景詩。)

3、釋題:《暮江吟》(就是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範讀詩歌(聽錄音)

三、自學古詩

1、這首詩較好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參照書上的註釋或利用工具書,理解每句詩的意思,然後再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2、自學,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記下來。(老師巡堂,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參與部分小組的學習,掌握學習情況。)

4、彙報交流

(1) 你們自學時有沒有不理解之處。請質疑。解疑。

a、 鋪:太陽的斜照。

b、瑟瑟:碧綠色。

c、可憐:可愛

(2) 再說:你學懂了什麼?(四人小組代表發言)

(夕陽照在江上,江水半紅半綠。到了夜晚,一彎新月像弓一樣掛在天邊,草上的露水像珍珠似的在月色下閃閃發亮。)

四、指導朗讀

1、我們在學習古詩時,不僅要知道“詩意”,感悟“詩情”,還要進入詩的意境,想象畫面。這首詩的意境很美,請大家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2、個人讀、小組讀、齊讀。

3、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4、(1)句要讀得平穩,輕柔;

(2)“瑟瑟”和“紅”要拉長語調,顯示顏色的奇特。

(3)、(4)句:則要讀出讚美喜愛之情。

五、老師總結: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學生討論後派代表說)

(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2、《暮江吟》描繪了深秋從傍晚到入夜江上景色。寫傍晚時江上景色着重描寫色彩;寫入夜江上的景色着重描寫形態。

3、師雖然沒有一字一句來指導你們,你們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嗎?會讀嗎?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質疑。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詩歌。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七、課外拓展

請在《小學生必背優秀詩文》中找出白居易的詩來讀一讀。

板書設計:暮江吟

暮 江

時間的變化 殘陽鋪水中 瑟瑟

紅可愛

夜 露似珍珠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反覆閱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瞭解詩歌的意思。

情感目標

運用多媒體盡情欣賞美麗的風景,入情入境地學習古詩,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能力目標

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高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閱讀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古詩體會詩中的名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引詩入畫,以畫解詩,畫出詩的意境,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古詩的意境美,受到美的薰陶,使創造能力得到培養。

三、教學準備

課件、多媒體教室。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爲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自主的學習過程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收穫,我運用了“欣賞美景引入——指導學詩——體會意境——質疑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畫面引入。

1、多媒體播放《漁舟唱晚》古箏曲,欣賞“殘陽照水圖”和“新月東昇圖”。同學們看了這麼美的畫面,有什麼想說的嗎?用自己話說說畫面的內容。(根據不同的話進行點評)同學們講得很詳細,語言也很美,但是有一個人比你們還厲害,他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兩幅畫面的意境描述得淋漓盡致。相信嗎?服氣嗎?想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怎樣講的呢?

2、觀看多媒體(走進作者及課文內容)——瞭解詩人及作詩背景,想說,想畫。

(二)指導學詩,體會意境

1、理解題意。

(1)題目你是怎樣理解的?

(2)從題目看出這首詩是寫景還是敘事?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

2、學生讀詩自學,初步弄清詩的含義,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大膽想象,用彩筆繪畫一幅《暮江吟》的圖畫。

這首詩只有四句,你能不能把它讀懂?好!下面請同學們自學,一句一句弄懂每個詞,每個詩句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詞,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和同學小聲討論,甚至可以離開座位和好朋友討論,我們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三)通過“繪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從學生的繪畫中挑選出幾份具有代表性錯誤的圖畫張貼在黑板上(事先與該生商量好),讓學生觀察,對比詩文進行評析。

2、多媒體出示前兩行:“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我問,這兩行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一道快要落山的太陽的餘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綠色的,有一半是紅色的)然後我指着黑板上的畫面問:有錯誤嗎?許多同學回答:有!有!

詩中“瑟瑟”是碧綠色,顯然這位同學沒有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他把江面上畫了許多波紋。誰能上來幫他修改這幅畫呢?學生紛紛舉手,我請畫這幅畫的同學改圖畫,這個學生很快把不恰當的地方改過來了。

多媒體出示後兩行詩:“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示註釋,學生自讀自悟後兩行詩。▲可憐:可愛。▲九月初三夜:指農曆九月初三。

“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爲什麼“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師指點:指名回答(因爲這是可愛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還是彎彎的月牙。)

(3)最後一行詩用了兩個比喻,它們分別是把什麼比作什麼?你們能說出來嗎?師指點:生很快說出了: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瑩發亮的珍珠。

提問:詩中描繪的是什麼時候江邊景色?(是從日落時候到夜晚的江邊景色,可見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新月升起的時候。)從詩中描寫的景物,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可以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指名上黑板畫後兩行詩的畫面。這次學生一下就畫對了,而且學生通過着色把小草上的露珠在月亮的照映下閃閃發光畫得栩栩如生。

4、朗讀指導。

(1)請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詩文,看誰能讀出詩的韻律美,節奏美。讀出詩人的情感。(自由讀文)

(2)(爲畫面配音)教師播放flash動畫:詩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誦——此時你們就是那位身着古裝的白居易,面對奇景吟詩一首……誰先來展示一下?

(3)有與他不同理解的嗎?以你的理解讀讀吧……全體同學按照你贊同的方式誦讀。

(4)看同學們讀得熱火朝天,我心裏直癢癢,誰來和老師比試讀一讀。

(5)聽範讀(課件: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緩,輕柔;第二句驚歎;後兩句讚美)。

(6)大家看着畫面,聽着音樂再次齊聲讀一遍。(秋景圖,古典樂)。

五、繪畫着色,充分感受詩文描寫畫面的美

學生通過學詩,瞭解詩中描寫了深秋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邊的景色,你們能把這兩幅畫塗上適當的顏色嗎?學生興趣高漲,完全陶醉在詩情畫意之中。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古詩的教學尤其要注重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與文本進行自由、充分的對話,在閱讀中披文入境,“讀”佔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驗,再現詩中情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出學習內容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古詩吧?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麼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

(課件演示:《春曉》《詠鵝》《登鸛雀樓》……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有一定難度的,想挑戰嗎?接着演示:《古朗月行》)

2、老師已經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了。望着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板書題目:鳥鳴澗 暮江吟)

設計意圖:以看圖猜古詩、背古詩這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二、整體誦讀,初識詩文

1、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後藉助課文註釋,嘗試着說說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指名讀詩,其他同學評價是否讀得正確,適時指導學生學會6個生字。

3、齊讀兩首古詩,讀後思考:這兩首古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處?

4、交流讀後收穫:

(1)作者都是唐代詩人。(可讓學生再說說自己對唐代詩人和唐詩的瞭解。)

(2)兩首古詩都是寫景的。

(3)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情。

(4)《鳥鳴澗》寫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寫的是秋天的景物。

設計意圖:知人論詩、整體觀照乃古詩學習的重要門徑,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後即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在藉助課文註釋初知大意的基礎上聚焦古詩同異,這樣的設計將同一主題古詩的學習進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分步解讀,體察詩韻

(一)學習《鳥鳴澗》

1、過渡語:唐代詩人王維描寫山水的詩歌很多,尤其對明月情有獨鍾,他寫的《鳥鳴澗》就描繪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圖,想去看看嗎?

2、品讀《鳥鳴澗》,想想古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3、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1)寂靜山村,人已入睡,在這樣的夜裏,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板書:夜靜)後來詩人聽到了——鳥鳴(板書:鳥鳴),詩人認爲是什麼使鳥兒受驚了呢?(月亮出來,照亮了大地)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月亮,但是卻說月亮出來後使鳥兒受到了驚嚇,那你認爲這月亮是什麼樣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書:月明)你認爲這聲音破壞了原先那種寧靜安逸的意境了嗎?(沒有,有靜有動,反而是更加使詩人陶醉於其中)你認爲這樣的環境怎麼樣呢?這時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會如何呢?(板書:境美)

(2)觀看課件,展開想象,再現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並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爲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閒,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古詩)

4、參讀《鹿柴》,拓展理解。

(1)課件出示《鹿柴》,對比“空山不見人”與“夜靜春山空”,“但聞人語響”與“時鳴春澗中”,你發現有什麼異同之處呢?(體會王維詩作的意境美)

(2)詩人筆下的景物都是那麼美麗,來說說你對王維的評價吧。

(3)王維的詩作人們非常推崇,後人對其詩作的評價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認爲這樣的評價如何呢?

(4)請閉上眼睛,聽課件吟誦這兩首詩,在頭腦中再現詩中描寫的情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古詩描寫的情景,通過比較參讀和課件演示的形式再現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過渡:一輪冉冉升起的明月,讓王維陶醉其中,而白居易也在江邊流連忘返,他在欣賞什麼美景呢?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2、學生讀詩。讀後質疑、討論: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白居易在江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樣景物呢?和同學討論交流。

3、師生對話交流,在對話交流中引導理解:

(1)爲何不說“殘陽照水中”而用“鋪水中”呢?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引導看圖理解這個詞: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着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看上去就像鋪在水面上一樣。板書:殘陽→鋪)

(2)“瑟瑟”什麼意思?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呢?(看插圖結合註釋理解: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綠色(江水的原色)。受光多的地方呈現出紅色(陽光的顏色)。

(演示課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讚道——“半江瑟瑟半江紅”。板書:江水→瑟瑟)

(3)“可憐”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呢?(可愛)那詩人爲什麼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

(4)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呢?(板書:露水→珍珠月亮→弓)這樣的景色是多麼美麗。(板書:景美)

4、這樣迷人的景色確實容易使人陶醉其中,難怪詩人白居易流連而忘歸呀!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首詩美美地多讀幾遍,然後閉上你的眼睛用心感悟,再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結合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反覆吟讀,近距離觸摸古詩所描寫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體會詩人內心的感受。

四、整體回顧,感悟詩情

同樣是借景抒情,兩位詩人卻分別用“境美”和“景美”來表達,當兩處美景分別展現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想呢?你想說什麼呢?(自由暢談,體會兩首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在索解兩首古詩的內在聯繫上再次整合,體會詩人借景抒情之妙,激發學生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五、積累詩句,遷移詩境

1、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借明月思故鄉;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以月爲友留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描寫的海上月……)想必大家意猶未盡吧。我這裏爲同學們推薦一些與明月有關的古詩:《關山月》(李白)、《中秋月》(蘇軾)、《霜月》(李商隱)、《江樓月》(白居易)等,大家可以去讀讀背背。

2、佈置自選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的一首古詩,將其改寫成一篇文章。

(2)自由選擇文中的一首古詩,將描寫的景色畫出來。

(3)祖國山河無限美,你的身邊(生活中、家鄉、家裏、學校等)有什麼美麗的景色嗎?將你所看到的美景結合你的想象將其創作成古體詩或現代詩。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理解詩歌《暮江吟》的意思,領悟景物描繪的美麗景色,感受古詩的語言藝術美。

2、體會詩人情感,入情入理地誦讀並背古詩。

3、通過學習古詩,激發學生對古詩熱愛之情,並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查找詩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介紹作者。

二、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練讀(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讀,無拘無束地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使教師發現學生在練讀中出現的問題,爲下一步正音探虛實)

2、指名朗讀正音。

三、學習《暮江吟》

1、初讀,理解詩意

(1)自學:藉助註釋自己弄懂詩意,感悟詩中最美的地方,並提出疑問。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彙報:結合手勢表現“鋪、灑、照”和課件,感受“鋪”的意境。

2、品讀體會情感

從哪裏體會到美麗的江景,邊讀邊品析。

品讀:半江瑟瑟半江紅

(1)出示課件,用“像、似、彷彿”說一說:

江水是怎樣的紅,又是怎樣的綠。

(2)朗讀感悟

品讀: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示課件,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3)課件展示,體會情感,把體會到的心情讀出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連讀整首詩。

(5)誦讀,進入意境。

小組參賽的形式,讀出美麗的江景,誦出喜悅舒暢之情。

3、品評欣賞,昇華情感

(1)你最喜歡哪一句或哪個詞?

(2)背誦古詩

(3)回味詩境,擴展詩境

傍晚,微風漸停,我漫步江邊,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展開想象,可以想象詩中的意境,也可以想象詩以外的意境。

(4)此時此景,你用什麼方式抒發心中的感情。

4、拓展練習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生字詞“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讀出節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比喻的修辭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情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談話導入

請學生分享描寫太陽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進而引入課題《暮江吟》。

四、初讀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讀,糾正字音瑟,明確朗讀節奏

五、析讀

以小組爲單位,合作討論:說說你最喜歡的詩句,並說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能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一句嗎?(畫面感)

2.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下這是怎樣的場景嗎?(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時候,柔和的陽光鋪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綠的,一半是鮮紅的)

3.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喜愛、讚歎)

4.你能帶着這樣的心情爲我們讀一讀嗎?

(二)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爲什麼喜歡這一句呢?(比喻的修辭手法)

2.你能想象此時的畫面嗎?(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爲可愛就像一顆顆圓潤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彎新月就像一張彎彎的弓。)

3.你們見過月初的新月是什麼樣子的嗎?(視頻)

4.讓我們邊想象畫面,邊進行朗讀。

六、品讀

讓我們將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樂,一起來朗讀這首詩。

七、小結作業

作業:用畫筆將這首詩畫出來。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運用上節課自學古詩的方法自學本課的古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關鍵】:

重點:靈活運用自學古詩的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畫面的能力。

關鍵: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善於與別人交流。

【教具準備】:

1、學生比較熟悉的古詩畫面。

2、古琴曲。

【教學內容】: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交流上節課佈置的作業古詩配畫。

2、板書本節課要學習的古詩《暮江吟》的課題。

3、解釋課題,交流對白居易的瞭解。

二、初讀

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生字。

2、檢查對三個生字瑟、殘、吟的認讀情況。第一遍帶着拼音讀,第二遍去掉拼音讀。

三、細讀

1、學生小組內交流課前預習情況,結合課文註釋,理解詩義。

2、圖詩結合,用自己的話說說本詩的意思。

3、班內交流。

四、美讀

1、配樂範讀,啓發學生進入詩歌情境。

2、學生練習朗讀。

3、配樂,指名感情朗讀。

4、加表演動作,背誦古詩。

五、鞏固

用搶答方式,理解詩中的加點字的意思。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2、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3、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知君。

六、延伸

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召開一個古詩朗誦會,把自己會背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七、佈置作業

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2、能力目標:通過反覆朗讀,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通過小練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3、背誦並默寫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

師:我們在低年級曾學過一首詩《草》,記得嗎?

(師生齊背《草》)

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

師:我們今天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出示課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簡介)

師指名讀白居易的生平簡介。

二、學習新課

1、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寫下這首詩,通過課前的預習,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指名說題目的意思)

2、師:到底詩人吟了什麼詩,我們來聽聽看。

(生聽課件中範讀)

3、師:現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合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師:在這兩行詩中,有什麼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師生共同解答殘陽、鋪、瑟瑟等字。)

師: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過渡語:下因爲江邊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覺已到夜晚。

6、指導學習三、四兩句。

師:這兩句描寫了江邊的哪些景色?

師:詩人用了什麼方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

師:把

比作,又把比作。

師: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連用了兩個比喻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詩中還用哪個詞來形容?(可憐)

師:可憐是什麼意思?(可愛)

7、指導朗讀三、四兩句。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師: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奏,我們根據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生有節奏地朗讀古詩)

9、指導配樂朗讀。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着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生配樂朗讀)

10、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美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指名說感受)

三、小練筆。

你能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做一首新詩,或畫一兩幅簡筆畫嗎?兩樣選擇一個來完成。

四、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學詩、吟詩、還做詩、做畫,同學們表現得很不錯,希望課後同學們能收集有關白居易的詩,我們下節課交流。

五、佈置作業。

小學五年級語文《暮江吟》教學設計 篇14

一、板書並解釋詩題

解題是學習這首詩的一把鑰匙。板書詩題後,提問:“暮”是什麼意思?“暮”和“江”在這兒各交待了什麼?“吟”當吟唱講。從題目中我們就知道詩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過解題使學生對詩的內容有個大概瞭解,爲學詩奠定基礎。

二、運用配樂朗誦方法範讀全詩

先放一段古笙樂曲,再配樂朗誦全詩,把學生帶入詩的意境,調動學生的情感。

三、運用工具書自學古詩

預習,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出示寫明自學要求的小黑板,讓學生按要求自學《暮江吟》。

1.默讀《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3.《暮江吟》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景色是什麼樣的?

四、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1.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啓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根據詩句中一些難於掌握的關鍵字、詞,設計一些問題:“殘”是什麼意思?殘陽的形狀和顏色是怎麼樣的?“鋪”在詩中是什麼意思?聯繫詩句判斷“瑟瑟”和“可憐”兩個詞在詞典中應取哪種解釋?詩人描寫了什麼景物,景物有什麼特點?夜幕降臨了,詩人看到的夜景是什麼樣子?要求學生了解詩人是怎樣抓住景物的色與形進行描述的。

2.師生依詩作畫,加深學生對詩中所寫景物的方位和詩意的理解。依詩作畫,既能檢查學生對詩意理解的情況,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把美育和語文課結合在一起了。

3.指導學生表情朗讀,體會詩的感情色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是理解詩意的關鍵。讀的方式有個別讀、齊讀、配樂讀等等,並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如“一道殘陽鋪水中”,要求學生讀得平緩、輕柔;“半江瑟瑟半江紅”,要讀出驚歎的感情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則要讀出讚美的情感。

4.運用根據詩意自制的彩色幻燈的投影,來加深學生對詩的美感,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五、總結概括詩的主題思想和寫作技巧

1.《暮江吟》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繪了深秋從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詩人描寫景物的着重點相同嗎?

六、課堂鞏固練習

讓學生根據詩的意思和彩色圖片,將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短文。這比老師在黑板上抄一句詩意,學生再寫一句要強,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進行了寫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