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以歌曲導入,明確閱讀要求

1.播放《水滸傳》主題曲,同學們,咱們先來聽一首歌,會唱的同學跟着一起唱。你知道剛纔我們唱的是哪部連續劇的主題曲嗎?(《水滸傳》)

2.《水滸傳》塑造了多少位個性鮮明的英雄好漢形象?(108位)真不錯,同學們知道得真多。

一、談話引入,激趣讀文

今天咱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位——武松,他因何而出名?(在景陽岡上打虎而出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景陽岡》。

板書課題:景陽岡

二、學習提示,初讀感知

1.明確課型,學習提示

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在讀課文之前我們來看看學習這篇課文有什麼務?

指名讀學習提示。

2.讀通課文,初知文意

(1)根據學習提示任務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小黑板出示)

A、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B、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武松打虎?

C、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麼關係?

D、武松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3.自學反饋

課文篇幅很長,誰能用簡要的話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品讀“打虎”,體驗精彩

1.通過剛纔的讀書,你認爲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武松打虎?

2.請同學們默讀8——12自然段,武松打虎的哪些精彩片段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有關句子畫出來。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相應內容,點撥引領,指導朗讀。

(1)預設一[出示第9自然段]

①朗讀感受武松打虎精彩片段

我們把武松打虎的精彩部分讀出來,老師讀寫武松的句子,請個同讀寫猛虎的句子。同桌合作讀。分組讀。

②感受老虎的兇猛。

通過讀句子,這大蟲給你什麼感覺?(虎很兇猛,)作者爲什麼寫虎?(寫虎是爲了寫人,虎如此有氣勢,那麼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這是反襯的手法。)

③通過剛纔的讀,我們發現大蟲的動作是什麼?(“一撲”、“一揪”、“一剪”,)面對大蟲的舉動,此時的武松只有一招,誰能發現?(閃)可以給“閃”換個詞嗎?(躲),那作者爲什麼不用“躲”而用“閃”呢?(閃是突然襲擊的動作,更能表現人物機智靈敏,而躲卻顯的很被動)

④再讀句子(齊讀)。

(2)預設二[出示第11自然段]

①自由讀句子,讀出武松打虎的精彩。

②這時候的武松轉守爲攻,你能圈出武松打虎的動作詞嗎?這些動作的詞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 “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從這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武松的勇敢機智)師小結: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第9自然段反覆用一個“閃”字,寫出了武松的'機智敏捷,第11自然段運用了多種不同的動作凸現武松勇武機智。

③有感情地朗讀。師生合作讀(感受武松的勇武過人、無畏、勇中有謀的性格特點。)四、回顧全文,體會寫法1.“打虎”部分通過對人物動作的描寫,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認爲前面的內容與“打虎”內容有關嗎?又是通過什麼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通過對武松的語言描寫,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點。

“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體會出武松倔強、豪爽。

“就有大蟲,我也不怕”體會到武松很勇敢。

“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裏去歇。我怕什麼!”能夠體會出武松的勇敢。

通過對武松心裏的描寫,感受武松的內心變化,感受他的英雄氣概。如“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這裏雖有猶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氣。當天將黑時,他見沒有老虎,便“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麼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這是他在爲自己壯膽,也很真實可信。所以這些內容看似與打虎無關,實際上與打虎的內容有着密切的關係。

4.武松在這些段落裏,又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小結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藝高強、江湖閱歷豐富……(板書)

5.如此無所畏懼的傳神人物,最後卻一步步挨下岡來,你認爲這麼寫是不是會有損於武松這個英雄的形象呢?

(要打死老虎並非易事,武松雖然力大過人,但已筋疲力盡。這樣寫,更突出了人物的真實可信。)五、課外延伸,鼓勵閱讀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讀讀,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傳神又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書設計:

景陽岡

喝酒(語言)

武松上岡(心理)機智勇敢

打虎(動作)武藝高強

下岡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瞭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徵的仔細觀察。

2、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先……再……然後”說一段話。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麼?

1、你喜歡什麼小動物?同學們看(課件出示松鼠視頻),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導入新課,指導寫鼠。

(反思:看完視頻後,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既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自然而然地導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文中的生字詞你都認識了嗎?下面我們先來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三、整體感知

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松鼠?師板書:外形生活習性(活動、住、吃)

(反思:學生第一遍讀時,我提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讀完後,我卻讓學生說出作者從哪方面描寫松鼠,問題提的有點唐突。如果再上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瀏覽一遍課文,這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問題答案。)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品讀外形部分

1、你覺得松鼠外形有什麼特點?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

2、指讀,思考:你從哪幾方面體會出松鼠的美麗?

3、理解敏捷(誰能把“敏捷”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呢?)

理解嵌(聯繫生活)體會毛的光滑

4、誰能再來美美地讀一遍?體會修飾詞語。

5、再讀,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

6、這麼美麗的小松鼠,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考考你。

7、出示課件:(要求學生完成課件中第一段的填空。)

8、照着圖片背。

(反思:我覺得教學外形部分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我先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松鼠外形的美麗,再讓他們瞭解作者按一定順序描寫松鼠的寫作方法,指導他們按照順序來背誦課文,又讓學生填空,照着圖片背誦等,每讀一遍,對學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遍遍誦讀課文,要求層層遞進,使學生在短時間就能夠順利背誦這一段話。)

(二)作者還從活動、住、吃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生活習性。你覺得哪一段寫得最有趣?

1、讀松鼠活動這一段,體會: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哪些相似之處?指導朗讀。

(反思:這一段在寫法上和第一段有很多相似之處,很適合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本段。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在處理本段時,仍像第一段一樣句句指導學生讀,教法上有些重複。)

2、怎樣搭窩這一段。體會搭窩順序,用先……然後……再……說一句話。

(反思: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本意是重點理解搭窩順序,但是我提問:“你覺得它搭窩的什麼特點。”由於問題提得不恰當,誤導了學生,教學過程有些拖泥帶水。)

3、讀寫吃的一段,體會三個“它們”指什麼?

五、拓展

閱讀鏈接另一篇寫松鼠的文章,體會觀察角度不同,表達方法不同,語言也各有特色。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

(反思:原來設計一節課的目標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瞭解寫作方法,再加上閱讀鏈接,感覺內容有些多,想刪去最後的拓展閱讀部分,但是覺得這部分內容,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動物,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內容,又可以和開頭呼應,想來想去捨不得丟棄,所以一節課下來,內容太多,個別環節處理得過於粗糙。現在想想,不應該讓學生服務教案,而是應該讓教案服務學生.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把閱讀鏈接部分放在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紮紮實實地品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松鼠

外形美麗

習性活動住吃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採用多種方法鼓勵自學感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感受葉挺將軍對國民黨統治派黑暗統治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知道什麼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瞭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準確地理解部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瞭解本詩寫作背景。

2、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蹟資料。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1、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請同學們聽到一段朗誦,聽完之後,告訴老師:你感受到了什麼?

2、播放《囚歌》朗誦帶。

3、學生談感受,師生交流,引出課題,並板書。

二、釋題,瞭解背景

1、觀察“囚”字的小篆體,你能從中瞭解到什麼?“囚歌”這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

2、師:課前,同學們已經收集了有關這首詩的資料,請小組交流。

3、從資料交流中你知道了什麼?

4、師:從而可見,詩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寫這首詩的?

5、老師出示自己蒐集的資料,配樂介紹,然後引導學生動情朗讀題目——《囚歌》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評價讀得怎麼樣?

2、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請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重點詞:

“爲人進出的門緊鎖着”中的“人”指:革命者

“爲狗爬出的洞敞開着”中的“狗”指:背叛革命的'人

“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指:監獄,比喻國民黨統制派派的黑暗統治。

“永生”的含義是:革命精神永存

4、師: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說要給他自由,爲什麼葉挺又不要了呢?這不是矛盾嗎?請小組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比較“爬出來吧,給你自由”與“我渴望自由”的兩個自由。

(2)作者想要的是什麼自由?

5、請發言人彙報。

6、老師相機扮演xxx派,隨機現場與學生演繹“威逼”和“利誘”的場景,促進學生深刻體會葉挺的堅貞不屈的精神。

7、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做出了怎樣的回答?(用文中語言表達),同時帶領學生朗讀第三小節。

8、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深刻感悟:

(1)小組合作讀詩。

(2)請四位同學朗讀。(配樂)

9、師:同學們,你認爲葉挺將軍是個什麼樣的人?

四、拓展延伸

1、你是否知道像葉挺一樣有革命犧牲精神的革命烈士故事?(同時老師呈現相關圖片,並配樂介紹)

2、你知道哪些具有革命精神的名言或詩?

學生回答(配樂)

3、老師與幾位同學共同朗讀陳然的《我的“自白”書》(配樂)

(充分體會革命者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5、老師總結,引導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並珍惜!

6、師生集體朗誦《囚歌》,以表示對革命先烈們的緬懷!

板書設計:

“人”緊鎖着寧死不屈、視死如歸歌“狗”敞開着

(緬懷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情境導入,萌發情感(課件:小姑娘受傷後鮮血直流,暈迷不醒。衆人着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8課《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傷勢嚴重,如果不能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的。輸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願意給她獻血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讀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老師充滿哀傷和渴求的朗誦,激發學生用心朗讀,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現,體味內心

(一)、有人願意獻血嗎?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1、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2、看到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

根據學生提問,歸納三個問題,其他隨機解決。

(1)“一陣沉默之後”說明了什麼?

(2)阮恆舉手時爲什麼“顫抖”?

(3)他爲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重溫讀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產生疑問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聯繫上下文讀書找答案;小組組討論;請教老師或同學等等)

4、請大家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先試着自己運用讀書方法來解決,解決不了,再用其他辦法。(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

5、彙報。

6、指導朗讀。

指名讀,你爲什麼這麼讀?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非常勇敢。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在座位上試一試。

願意讀的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二)由表及裏,洞識內心。

1、終於有個孩子願意爲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板:阮恆),他害怕過,猶豫過,但仍然數他最勇敢。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樣想的?怎麼做的呢?請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讀一讀,把阮恆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2、提問,出示4個重點句。

重點句1

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重點句2

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

重點句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重點句4

“接着,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3、剛纔我們學習第5自然段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會學習,不但能發現問題,而且會運用各種學習方法試着解決。你們有信心繼續學好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些句子,看又產生什麼疑問,自己想想辦法解決。

4、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提問題,解決問題。

5、彙報。

(設計意圖:“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因此,老師努力建設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給予學生廣闊的質疑空間,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6、指導朗讀,深入體會阮恆的內心變化。

(1)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讀好的'句子,讀一讀。

(2)同學們讀得真好,請大家推薦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一讀。

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聽邊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配樂)

(3)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在這些句子中寫他哭的詞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

(4)“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恆獻血的過程演一演嗎?老師來讀句子,大家演一演,體會他內心的變化。

師讀,生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問:你爲什麼這樣哭呢?

(6)如果你們是醫生,你怎麼用輕柔聲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他以爲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讓她活下來,自己就要死了,但他爲什麼還願意這樣做呢?

幾名同學講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說的時候,他是怎樣想的?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阮恆的這種愛心、對朋友的這種友情(板書)把我們深深感動了。(音樂起)小姑娘得救了,她會對阮恆說些什麼呢?小夥伴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僅可以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十分有益。)

結束語:

讓朋友間的這種愛心和友情永遠留在我們心間,衷心地祝願大家友誼地久天長!

四、作業設計

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佈置作業: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恆也安然無恙,他們一起在孤兒院裏生活、遊戲,還會發生什麼事。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寫一個小故事,要寫清楚她們的神情、動作、語言等。(難度較大)

2.觀察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寫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裏,注意寫清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多數學生都能夠完成)

五、板書設計: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恆 獻血

愛心 友情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的分析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動物世界”版塊中,這是介紹小動物的說明文,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

(鑑於七年級學生對文體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以下的幾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先總後分的結構特點,學習觀察動物的特點。

方法與過程目標: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和寫作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了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味本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2、教學難點:

體味說明文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掌握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提高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課件,用直觀展示法帶領學生走進松鼠的世界,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自主合作討論,用比較法、語言品析等方法以品讀帶寫,在學習介紹小動物的語言的同時,感受小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熱愛、保護小動物的感情。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邊讀邊想,邊讀邊做批註,體會句子的含義等;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還有所欠缺;並且這是一篇說明文,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雖在此之前的第三單元有所涉及,但都屬於建築方面較枯燥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低。

三、教法和學法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爲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本文是一篇介紹事物的科學小品文,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給人以知識,所以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並結合教學目標,在教法上,充分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爲學生提供事物說明文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逐步掌握寫事物說明文的思路和方法。

具體做法如下:

1、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先整體感知--再閱讀品析--後遷移訓練:首先讓學生在激趣視頻導入下明確說明對象、及其特徵,並由特徵引出總分結構,理清全文思路。使學生對如何學習說明文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品讀賞析環節,我採用“對比”引路法,重點賞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特別是本文語言生動性方面,着重抓住關鍵段落進行閱讀品析,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細緻觀察特徵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基礎,而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徵的關鍵所在。

2、搭建生活和教材聯繫的平臺,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悟,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正確的情感態度。

3、讓讀成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過程中朗讀、閱讀、品讀等方式貫穿使用,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爲六個部分:

激趣導入、整體感知、合作學習、揣摩探究、課堂小結、遷移訓練

(一)播放視頻,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在此略)

(設計意圖:用視頻導入,既直觀又能激發興趣,學習態度會主動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有了興趣學生學起來就很輕鬆、很用心。並且從視頻內容來說,基本上已將文中松鼠的特徵體現出來了。)

(二)整體感知,理清結構,把握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松鼠是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文章從哪些方面介紹松鼠討人喜歡的?(漂亮、馴良、乖巧)

2、分析文章結構:總分結構。

(藉助每種特徵對應的自然段帶出:總說特點及印象—具體介紹特徵—補充說明其價值的總分結構,簡單易懂。)

3、分別從哪些方面表現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這三個特徵?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幻燈歸納,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讓內容清晰呈現;3張幻燈片在此略)

(三)合作學習,品味語言,突出重點

1、體會以下文字與原文句子哪個好,說明理由

它們是警覺的,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這幾個詞語的作用是用來強調觸動之輕、松鼠的警覺度之高,來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品味語言:找出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按照例句格式理解文中“老是、經常、有人說、好象”等詞的準確性,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比較原文與辭海中介紹松鼠外貌的語句,找出區別

辭海:[松鼠]又稱灰鼠。哺乳綱,齧齒目,松鼠科。長20-30釐米,尾20多釐米,尾巴蓬鬆。體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

原文: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可看出原文句子巧用擬人等手法比較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4、平實說明、生動說明的語言風格比較和科學小品文語言特點

5、品味語言:找出體現說明文語言生動性特點的語句,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重點閱讀品析第2自然段語言生動性的特點,讓學生體會用擬人等手法介紹事物的`好處)

6、歸納達到生動說明效果的方法:

1.使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強;

2.現身說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更添真實性和生活情趣,易於讓人接受;

3.適當運用敘述和描寫,可使說明事物栩栩如生,而非枯燥無味。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品味語言”這個環節分爲3方面:一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二是體味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三是瞭解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別,抓關鍵語段進行口頭朗讀體會和深入閱讀品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要自覺地爲師生、生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創造條件,通過對話、想象,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深入到文章的精髓。”並且藉助多媒體課件,採用“對比”引路法,有比較,纔有鑑別。通過比較,學生更易於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在表達和寫作上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四)揣摩探究,激發情感,強化意識

思考:有人說:“課文結尾是全文一個極不和諧的音符”。對於上述觀點,你怎麼看?(討論發表完畢,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大家圍繞着結尾“該不該寫松鼠的經濟價值”發表意見,從而激發同學們要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然後“趁熱打鐵”的播放一個耳熟能詳的公益廣告視頻,強化人與動物要和諧共存的環保意識,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

五、課堂小結

1、通過學習《松鼠》,我們認識了松鼠是具有漂亮、馴良、乖巧等特徵的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2、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品味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和生動性的魅力,並進一步瞭解了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區別;從而提高了我們的表達和寫作能力;

3、通過學習《松鼠》,我們還懂得了人與動物是和諧共存的關係,激發了我們要關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設計意圖:清晰明朗的再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讓課堂教學成爲“學有所獲”的有效教學。)

六、遷移訓練

寫作訓練:請同學們任選一種小動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它的某種特徵。(字數:600字左右)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成果。作業練習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着本課的重難點,佈置學生自行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寫一篇說明文。)

七、板書設計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再見了,親人》一文,作者巍巍以志願軍的口氣,深情地追憶了與朝鮮人民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表現了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閱讀本篇課文,我們不僅要體會朝鮮人民爲志願軍戰士付出的代價,對志願軍戰士的親情、真情、深情,而且還應深刻地體會到我志願軍爲了幫助朝鮮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朝鮮的土地上浴血奮戰、流血犧牲等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這種偉大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漚歌的!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結合重點句,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結合重點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中朝兩國的偉大友誼。

激趣定標環節:

1、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有幾個親人?這些人都是與你有血脈關係。那麼這節課我們要學的課文中,講的是兩國人民之間雖然沒有血脈關係卻勝過親人的感人事蹟。讓我一起來學習14課《再見了,親人》。

2、展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1)、正確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下自己喜歡的段落。

自學互助環節:

1、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想一想:文中寫到了哪些“親人”?從哪些事情中感受到他們是“親人”?

學習方法:放聲讀,劃句子;讀重點詞句,抓重點詞,展開想象,體會真情;有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1)分小組讀。

(2)小組內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檢查學生小組學習情況。

(4)教師給予補充。

2、想象一下,志願軍叔叔們爲朝鮮人民做了哪些事?可結合學過的課文來說。

(1)小組交流討論。

(2)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並給於補充。

同學們,還記得上個學期我們學過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中,懂得毛主席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壯烈犧牲,並埋在朝鮮的土地上。

3、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下自己喜歡的段落。

(1)小組內練背,背好後試着背給組裏的同學聽。

(2)教師檢查,指導。

點撥講解:

1、對課文內容進行歸納。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雖然沒有血脈關係,但是他們之間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種感情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朝鮮人民爲志願軍戰士付出很高的代價;中國人民志願軍爲維護朝鮮人民的和平而浴血奮戰。他們的這種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謳歌!

2、結合現在國際情勢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孩子們,現在國際情勢風雲變化,國與國之間需要團結互助;我們黎苗在一起讀書,同學之間更需要互相團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盛!

測評鞏固:

一、改成陳述句。

1、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能忘懷?

2、您爲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爲了志願軍,

大娘失去了 ( ),

小金花失去了 ( ),

大嫂失去了 ( ),

朝鮮人民 ( );

爲了朝鮮人民,

志 願 軍 ( )。

所以說,中朝兩國

人民的友誼是用 ( )凝成的。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習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瞭解高粱根的特點。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根據題目、插圖,激發興趣。

出示高粱的圖片,以題目爲切入點:“你們見過高粱嗎?高粱是北方較常見較普通的農作物,高粱究竟是什麼樣的?”

引導學生看圖,瞭解高粱的特點——結合初讀課文,說一說。

①把圖中的“根”放大,可據此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從“情”字入手提出問題:“爲什麼要在高粱的後面加個‘情’字?作者對於這種北方較普通的農作物又懷着怎樣的感情?”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瞭解作者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同學交流看法。

(3)瞭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自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查字典,不懂的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個人閱讀與討論結合。

1.輕聲讀課文,結合插圖。

①想想課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點寫什麼?(在書上批註)

②課文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可讓學生討論)

板書:神聖 敬佩

2.重點閱讀要求:默讀文章的重點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點、作用,並畫出相關的句子,說說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

先獨立閱讀,思考→畫批重點→在小組內交流體會→全班交流。

3.總結學生交流的結果:高粱根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着很多氣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師可啓發學生根據高粱生存的環境,結合整體形象來理解:提問:爲什麼在土地十分貧瘠的雁門關腳下,高粱還能長着“正直的稈子和碩大而血紅的穗頭?”

讀重點句,體會,然後有感情地讀,與作者的情感相溝通。

②“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着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學生體會出:這句形象寫出了高粱根的特點,它不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稈的下端還長着氣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氣根和“榕樹的根”比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土地,說明氣根的堅韌;說氣根“彷彿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說明氣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帶着這種體會,讀一讀,賽一賽,看誰能把高粱根的特點讀出語氣來。

四、深入理解比較,概括表達方法。

默讀分、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樣的地位,爲什麼?(抓“神聖”和高粱與“我”和故鄉人們的關係來看)

②高粱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對”對高粱有着怎樣的感情?帶着這種感情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

五、總結。(鼓勵學生按照黑板上的板書,總結中心)

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讚美。

教學反思

《高粱情》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課文。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及其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讚美。文章雖不長,但高粱離學生的認知距離較遠,他們很難把握其中的情感體驗。如何引導學生採取有效的途徑感悟其中的深義呢?學習了新一輪《語文課程標準》後,我對所執教的《高粱情》有幾點思考。藉此,我談談執教過程中的得失。

一、師生互動,能找準核心問題。

教師要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其他學生對話。找準核心問題是對話必不可少的條件。《高粱情》的核心問題有兩個:高粱的特點,作者對高粱懷着怎樣的感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我精心設計了“質疑”和“梳理”兩個教學環節。開課後,先讀題質疑,讓學生說出心中的疑問。學生圍繞“高粱”和“情”字,提出了許多問題。我引導學生從中梳理出上述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師生互動,共同商定核心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積極實踐,能自讀自悟。

《高粱情》是一篇自讀課文。這就要求教師擺正學生的位置,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進行語言實踐。我圍繞核心問題制定了自讀自悟的課堂結構,讓每個學生經歷了“讀,思,議,品”的實踐過程。其中“讀”是帶着問題讀,讀得有目標;“思”是邊讀邊想,思考有方法;“議”是組內討論,設置交流平臺;“品”是體驗感悟,落實語感訓練。在整個自學自悟的過程中,課堂形成了一種真正的讀書氛圍。學生親自經歷了知識獲得的過程,語文實踐落到實處。

三、注重溝通,對話要通暢。

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師生之間必須要有溝通的橋樑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體”。對話是溝通的主要渠道,保持渠道通暢才能保證教學流程通暢,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時師生之間的對話進行得不夠通暢。問題出現在哪兒?經過反思,我認識到教師也是學習者,教師要善於捕捉對話中的亮點。例如:一名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深刻理解了文中這樣一段話“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着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麼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彷彿擒住一個龐大的活物”。他一口氣說出了自己對這段話的感悟。特別是講到“作者用一個比喻形象說明了高粱根深深扎進土裏的特點。”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由於我沒能抓住這個教學良機,教學時走了點彎路,沒有因勢利導把教學推向一個高潮。教師不但要做“共同體”的輔導者,也是要做“共同體”中的學習者。

四、緣情悟理,理要在情中。

《高粱情》具有借物抒情的特點。作者對高粱懷着怎樣的感情?這是教學的重點。我們只有理解了高粱根的特點,才能領悟到作者對它堅忍不拔品格的敬佩和讚美。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

師補充敘述:我們的身邊,時時會發生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它讓我們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讓我們終身難忘。當我們被一幕幕事情感動着,我們的.心靈正一次次得到洗滌。

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一些感動畫面或場景,營造表達氛圍。

二、拋磚引玉

1.談話,撥動“琴絃”

同學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我想你曾開心地笑過,痛苦地哭過;也曾感動過,懊悔過;更沐浴過愛的聖潔,遭遇過煩惱與無奈……這些情感是什麼造成的呢?你若能把這令你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說出來,定能感動聽衆。老師我也有種種的情感體驗,特別是我親愛的學生最讓我感動。

觀看一則公益廣告: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的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他媽媽洗腳。

看一部電影簡介:一個窮苦的學生爲了完成學業,揹着病患的父親去上學。

2.閱讀87頁口語交際內容提示,說說你通過閱讀明白了什麼?想一想你喜歡選擇什麼內容來和同學交流?

3.學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動的事。

(2)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暢,感情要真實。

5.全班交流

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要求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讓學生”說自己最難忘、最動情的事”,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提取“存貨”,發言交流。教師適當進行點撥。(教師多作鼓勵性點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營造學生的“月亮文化”的氛圍,讓學生浸潤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引信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體驗、感悟。

3、通過吟誦詩詞,激發學生主動積累句子、詩詞的興趣。

4、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學生和內容分析: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的一篇閱讀課文,語文雋永,思想深邃,是一篇構思獨特、感悟趨勢的散文詩,文章主要通過寫“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像。從語文的角度解讀《望月》一文,它既有豐富鮮活的語言表達,又有優美如畫的意境呈現,還有人物形象的詩性流淌,所以引導高年級的學生在語言文字及文章所營造的意境中走個來回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手段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唐老師讓大家課後去搜集含有“月”的詩句,今天我們旅遊事業進行一場賽詩會,好嗎?

2、學生自由交流、誦讀含有“月”的詩句。教師指導: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3、師:作者和小外甥也進行了一場賽詩會,他們又吟誦了哪些詩句呢?

二、研讀課文,體驗感悟。

(一)感悟“詩中月”(第5至第12小節)

師:這每一句詩中都有一輪月,但詩人在月下的感受卻又那麼的不同。我們來讀讀這些詩句吧,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懷。(學生自讀古詩)

2、教師引讀詩句。

3、師:是什麼樣的月,什麼樣的美景讓作者和小外甥有興致賽詩,吟誦了這麼多含有月的詩句呢?讓我們走進那個月夜,走上江輪的甲板,一同去望月吧!

(二)欣賞“眼中月”,再次感悟“詩中月”。

1、師:在作者的眼中,這是一輪怎樣的月呢?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把句子讀流利、注意標點的停頓。

3、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月的多變與豐富,品味朗讀。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

師:月亮出來了,這是一輪怎樣的月呢?(抓住“安詳”,讓學生感受到月的寧靜、安詳、溫暖。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月的寧靜、安詳。)

師:這月是安詳、寧靜,李白望着這樣的月光,會這樣寫到: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學生讀詩句)

“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師:當月光灑落在長江裏,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教師抓住月的靈動、跳躍、活潑指導朗讀)

師:這月光淤泥、調皮,所以詩人才會寫下這天真爛漫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學生讀詩句)

“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

師:月光不僅灑在長江裏,也灑在了江兩岸,這月光又給了你怎樣不同的感受呢?(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月的神祕、曠遠來朗讀)

師:這神祕、清幽曠遠的月光灑落在詩人的身上,詩人怎能不感嘆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學生讀詩句)

“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抓住省略號。此時無聲勝有聲啊!一個省略號將許多說不盡的都概括了!

4、教師小結:指名配樂朗讀

5、齊讀。教師:“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讓我們一同沐浴着這月光,走進這清幽曠遠的月夜吧!

教師引讀課文:夜深人靜,我悄悄地走到江輪甲板上坐下來,擡頭仰望天空……

(三)昇華感情“詩中月”。

1、師:沐浴着這樣的月光,難怪詩人和小外甥會陶醉,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句來。讓我們再讀讀這些詩句吧,相信此時你們一定有了不同的.感受。

教師一句學生一句朗讀詩句。

小結感悟

★打出第13小節:“詩,和月亮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師引讀論都進與朋同時浸潤着我們,才讓我們感覺到……“詩,和月亮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四)幻想“心中月”。(第14至21小節)

導入:這詩一般的月光下誰能不浮想聯翩呢?小外甥想到了什麼?請你自己讀讀後面的課文。2、交流小外甥想到了什麼。讀小外甥的話。

3、講小外甥的話變成詩的格式,再讀。

師:小外甥心中的月亮是一首詩,是詩一般的月亮。我們一起來好好地欣賞一下,你能體會出其中的詩意嗎?

月亮,

像/眼睛,天的眼睛

這是/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

所以/每一次閉上了

又忍不住/偷偷睜開

每個月都要/圓圓的/睜大一次

4、引導想象。

(1)齊讀末1小節。

★打出末一句話:“我久久地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幻想的翅膀…”

(2)引導想象。

師:讀到這裏,相信同學們跟作者一樣,心中也有一輪詩一般的月亮。讓我們插上幻想的翅膀,去勾畫自己心中的月亮……

(3)學生閉目冥想自己“心中的月亮”,並書寫下來。(播放音樂)

(4)交流。

三、總結

月本無情人有情,你有一顆怎樣的心你就會看到一輪怎樣的月。這就是“望月”的樂趣。帶着你對月的理解再讀讀課題吧!(學生齊讀課題)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在極其危險的時刻想着遇難的孩子,這種無私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大家利用課餘時間收集了有關地震危害的資料,誰願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告訴大家?

2、師出示課件。

3、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解新詞

(3)想一想,試一試: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試着用一句長句子講清楚。

2、檢查

3、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三、品讀課文:

1、各自讀課文,把你認爲父親了不起的地方,用你們喜歡的學習方式體會體會

2、彙報:

(1)第二自然段的“衝”,體會作者爲什麼要用“衝”字讀一讀這句話引讀該段

(2)與其他父母比,這位父親了不起之處?

(3)父親做出了驚人的舉動,交流

(4)投示12節,讀,說說這位父親的哪些舉動感動了你們?

(5)引讀父子見面時的對話,分角色讀

(6)這段對話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句?投示兒子的話,體會齊讀12~19自然段

(7)齊讀兒子讓同學先出去的話

3、總結。

四、啓發擴散:

學習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

2.在閱讀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語言的質樸。

3.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讚頌之情,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中感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語言的質樸。

2.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讚頌之情,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課前,教師播放圖片,學生邊欣賞邊感受着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自主讀書,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2.學生瀏覽課文,回憶:作者是從哪兩方面來寫草原的。

3.教師小結並板書:景、情

三、品讀感悟,全體探究。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將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

2.作者看到什麼樣的景色纔有了這樣的感受呢?

3.讀中體會作者初到草原時激動、興奮的心情。

4.讀中體會作者既驚歎,又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的'心情。

①師創設情境,學生想象“一碧千里”的畫面。

②找一找還有哪些句子使人感到一眼望去都是綠的?

③品讀四句話。相機引導學生體會比喻的形象;理解什麼是“渲染”“勾勒”,並想象那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

④體會“並不茫茫”。

5.師小結:作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才讓我們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風光。

6.默讀2—5自然段,畫一畫讓你感受到“人情美”的句子。

7.聽音效,想象畫面,感受盛裝迎客的“人情美”。

8.品味語言感受“人情美”的同時,體會語言的質樸。

四、拓展延伸,語文實踐

1.教師導語過渡後,出示:

夕陽西下

難忘那;

難忘那;

難忘那;

難忘那;

......

2.學生每人寫一句,然後四人一小組合作完成一首小詩。

3.學生深情吟誦小詩,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六、佈置作業,延伸“美”

1.背誦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2.蒐集有關草原的詩、詞或文章,讀一讀。

板書設計

情景交融

草原美

語言質樸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激趣導入

春天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是千姿百態的,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描寫讚美春天。誰能背誦有關春的古詩?

即使是同樣的風、同樣的雨、同樣的花,在不同的詩人眼裏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兩首從不同的角度來寫春的詩,讓我們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

1、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古詩。糾正字音自讀—-交流讀—-小組讀—-齊讀掌握節拍

2、複習古詩學法。我們以前學習古詩採用了什麼方法呢?

①知詩人,解詩題。②抓字眼,曉詩意。③入詩境,悟詩情。

3、同學們通過課前的蒐集資料,現在大家交流後,進行簡單的整合。然後進行彙報第一部分的內容。知詩人,解詩題

4、利用你手中的各種資料,自學第二部分內容。抓字眼,曉詩意

①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理解古詩中所表現的古今漢語不同特點。

②師點撥"憐"在漢語中有"可憐"、"愛惜"兩種解釋,這裏應該是"愛惜"的意思。"小"字本意與"大"相對,這裏引申爲"輕輕"。

③讀全詩。

④完整地說說詩意。

三、品讀感悟

1、學生質疑的問題

2、你認爲園主人是怎樣一個人?淡泊名利的人

點撥:小中見大,給讀者想象的空間。"紅杏"一詞一語雙關,喻園中主人閉門隱居,但他的美德、名聲在外。說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壓抑不住的。

詩人本來要掃興而歸,一轉身卻看到牆頭脈脈含情的一枝紅杏,蒙着陰影的心情頓時一亮,這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板書:掃興、喜悅

3、你認爲這首詩應該怎樣讀更能表達詩人當時的心情呢?前兩句應該讀出掃興、惆悵之感,後兩句應讀出歡快、喜悅之情

4、指名讀,齊讀。

詩人雖然沒有看到滿園的春色,仍然滿腔的喜悅,請同學們看着課文插圖給這個園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滿園的春色是什麼樣的?

5、聽了你們的.描述,老師也彷彿置身於那桃紅柳綠、奼紫嫣紅的美景之中,請同學們帶着這種感覺來背誦全詩。

四、拓展延伸

1、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筆下不息的主題,教案《蘇教版五下語文教案—4、古詩兩首》。老師這裏也有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村居》,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學生有感情朗誦自由欣賞,小組自定。

2、齊讀,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通過感情來朗讀細細體味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麗春色吧!(播放音樂,學生有感情朗讀

3、同學們還蒐集了哪些描寫春天美景的詩句或者葉紹翁的詩句,讓我們大家共同來分享。小組選一名同學讀

4、讓我們用一句話來抒發對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人的方法去發現,去感悟、去動情。但無論用什麼方法,應因文而宜,與時俱進,去雕琢、去彩飾,反璞歸真。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舉世聞名、衆星拱月、估量、損失”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3、4自然段。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使學生牢記國家恥辱,激發熱愛祖國文化、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過,使學生牢記國家恥辱,不忘民族傷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圓明園嗎?誰來和我們分享對圓明園的瞭解?

圓明園被稱爲萬園之園,東方建築明珠,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座舉世名園輝煌的過去。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想想課文圍繞圓明園寫了哪些內容?你又產生了哪些問題?

三、自主探究,感受圓明園的輝煌(2-4自然段)

1、找出文中高度評價圓明園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句子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爲什麼人們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小組合作討論)

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文物珍貴

2、走進圓明園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衆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的周圍”。教師出示圓明園,三園佈局圖、俯瞰圖,理解“衆星拱月”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受建築之美。

過渡:圓明園舉世文明不僅因爲規模宏大,更因爲裏面的建築舉世無雙,來看看園內的景觀(課件出示圓明園的景觀圖)

圓明園既有華麗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華的美,又有幽靜的美;不僅有靈動的美,還有典雅的美,誰來朗讀這如詩如畫的圓明園?(指導學生用語速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來體現景觀不同的特點)。

置身其中,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峯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

課件出示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的圖片,你能用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一下嗎?

這美麗迷人的景色只是圓明園的冰山一角!法國大作家雨果曾這樣形容:“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

課件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讓我們帶着讚美之情再次朗讀課文。

4、文物之珍貴

過渡:圓明園的輝煌不僅在於園內建築的精美,誰來說說自己讀到的?

課件出示: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0xx年4月,北京保利集團以將近4000萬港元將其中的虎首、牛首、猴首買回,使它們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面對圓明園這一人間奇蹟,作爲中國人,此刻在你的心中,又有怎樣的情感體驗?帶着這種感受再讀這句話(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也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所以,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生接)

小結:圓明園是我國建築藝術上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但它卻慘遭英法聯軍的`蹂躪,慘不忍睹,下節課我們繼續瞭解它被無情摧毀的歷史。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可是,這座無比輝煌的萬園之園卻在幾天之內消失了,昔日的輝煌化爲一片灰燼,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圓明園的毀滅。

二、品讀詞句,感受入侵者的肆虐野蠻

1、同學們,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後,他們對圓明園做了什麼?是怎麼做的?

2、讀完,你有什麼感受?(憤怒,難過等等)請讀出你的感受。

課件出示: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3、哪些地方(詞語)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4、更換詞語,比較原詞的表達力。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走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拿走了;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破壞、毀掉。

5、讓我們帶着悲憤之情再次朗讀這段文字。

三、入情入境,勿忘國恥。

1、同學們,看,面對這人類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上的精華,入侵者們竟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觀看視頻《火燒圓明園》)

2、同學們,看完影片你們有什麼感受?假如此時的你正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說什麼?

3、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爲什麼作者用那麼多的筆墨寫圓明園的昔日的輝煌呢?

四、小小爭辯,我看重建

面對圓明園重建,你有什麼看法?

五、總結課文,昇華感情。

1860年10月6號這一天,恥辱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中華大地上,也喚起了我們中華兒女變革圖強的意識,即便是如今,我們也要牢記這歷史的恥辱,銘記民族的傷痛,爲振興中華而努力。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上課前可以交流一下,字的讀音呀,魂是什麼呀?梅花的精神,找出來。其實梅花魂就是一種品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這是解題。

第一板塊:

1、自學交流生字新詞。

2、學習“魂”

3、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梅花魂的句子。抓住重複的“愈是”、“最”、“愈”指導朗讀。

隨文識字,葬可以從字理來講,對眷念來講,眷就是回頭看,是捨不得,用眼睛看。梳理有規律的字。通過隨文識字來記字形字音。

第二版塊:

1、出示第一節和最後一節,請學生閱讀思考之間的關係(隨文識字解詞)

2、根據提示歸納小標題(讀詩落淚、惜畫發火、故土難回、臨別贈畫、送行贈帕)

3、瞭解插敘手法。

接下來,老師出示一共記了五件事,出示讀詩落淚,後面一件出示惜畫,讓學生補充後面的兩個字,這種歸納方法鍛鍊學生煉字的能力。

故鄉的梅花又開了,寫的是什麼時間?“現在”。再出示最後一段是什麼時候?“現在”。當時的五件事是過去,過去的事是放在現在中的,這種方法就是插敘。這個地方講到這裏就好了,不要再說好處,整篇文章說完了,再來說好處。

第三板塊

1、文章三次寫到外公落淚,請找出相關句子。

2、學習第一次“落淚”

(1)解詩,讀句子(2)從“冰涼”“長長地但一口氣”你感受什麼?“我”“不懂”什麼?揭示對比的寫法。

(3)小結:通過重點詞我們感受到外公的思鄉之情

3、學習第二次落淚:

(1)比較這一次落淚和上一次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2)這個部分有對比的寫法嗎?找出來,說說感受。

(3)隨機和學生提煉重點詞,鞏固新知。

4、學習第三次落淚:

(1)自己找重點詞,分析其中的人物情感。

(2)體會破折號和媽媽的描寫的.作用

(3)總結重點詞的類別、作用。

重點就是完成第三條目標。文章三次寫到了三次祖父落淚。直接告訴學生有三次,找出相關語句。三次教學要由扶到放。第一次落淚先來解詩。第一句詩用到了幾個仄聲字呀?七個字中有五個字是仄聲字,表達的是不開心。用方言來吟誦,就是流淚的感覺、哭的感覺。異鄉是針對王維來說的,異客就是當地人來說的,不同的角度闡明王維的身份。這就是外公的感覺呀?第二句:看到的是朋友用過的東西,從朋友剛剛走,我就開始思念他了,情感傳遞更深刻。把這兩句詩的來龍去脈給學生講講,當你把詩解讀到此,再來讀讀每當……拿走冰涼,就不能感受到心中的寒意。嘆氣是什麼?是一種狀態。告訴學生冰涼、長長地嘆一口氣,當學生說不清楚,要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問學生:我不明白什麼?這是伏筆,很重要的。現在要小結,因爲講了一個知識點。“冰涼、長長地嘆一口氣,”這是重點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思鄉之情。全文沒有思鄉,卻處處是思鄉。

第二次學習落淚。把第一次落淚和第二次落淚相比較,一個很含蓄,一個很直接。外公爲什麼要那麼傷心,因爲這是絕別的時候呀。“像小孩子”也是個重點詞。在學生與學生合作時,你要引導,共同去發現重點詞後面的情感。從不同的角度找重點詞,得到的感受是一樣的,這說明作者的寫作手法之高。

第三次落淚,由扶到放。自己找找重點詞。讓學生自己說。提醒他們,不要找單單寫外公的,有的是側面來寫,還有標點符號,這是鞏固新舊,有細微的拓展,以後就可以講側面描寫,爲以後的學習打基礎。就是教會學生找重點詞,通過重點詞體會主題。一定要總結,我們學了重點詞,那些可以充當重點詞,讓學生自己說,所謂重點詞包括了名詞、動詞……只要是表現文章主題特別有用的就是重點詞。

第四版塊:

1、外公思鄉和梅花有什麼關係?(爲什麼不取外公哭了?要取梅花魂?讓學生自己說。梅花與外公的聯繫。有一個文學的意象,讓文章更優美,含蓄。)

2、說說插敘的好處(爲什麼選這些材料)(這些材料能不能刪掉一些,可不可以?進行討論。學生會獲得讀文章的方式,閱讀策略就是這樣一點點得來的。)

第五版塊:

以“梅花”爲線索,用剛纔的方法學習。

1、幾次寫到梅花?

2、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情感。

3、從全文篇章角度說說以梅花爲線索的優點。

文章不能面面俱到,教了等於沒有教。剛纔是鞏固新知,現在要運用新知。這篇文章可以按流淚爲線索,還可以按梅花爲線索。五件事中哪些事有梅花?其中有三次寫到了梅花。用剛纔的方法體會,寫到梅花的語句來體會。從全篇文章的角度說說以梅花爲線索的優點。我把梅花的線索當作操作,抓住重點詞來體會表達,老師只起來點撥的作用。

解題完了,梳理了結構之後,同學們,出現了兩條線索,外公哭了三次,梅花三次,讓學生自己選擇。把其中的一個作爲練習。

作業設計:

1、給外公寫一份小的簡介。用上文章裏的語句。

2、選擇另外的材料,裏面也有很多重點詞,讓學生讀後寫一份小報告,寫一寫你找到了哪些重點詞。

3、再找一篇插敘的文章,讓學生說一說表達效果。

第一、關於解讀課文,一定不要疏忽那些不起眼的詞、字。

第二、一定要結合教學目標,要結合班級,可操作,可檢測的。

第三、教學設計要立足教會學生,向數學課學習,一定不能模模糊糊,我要教什麼,我教會了嗎?我讓學生怎樣從不會到會,一定要有相應的步驟,可以實施的步驟。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學要求

1.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培養熱愛科學的興趣。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繪有鯨呼氣時噴水的掛圖一張。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板書課題。

1.同學們聽說過或見過鯨嗎?誰能簡單說說你對鯨的瞭解?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講的就是有關鯨的知識。板書:鯨

二、檢查預習。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讀課文。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是否讀準了生字的音。

3.“預習”要求把講鯨由於環境變化而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下來,你畫的是哪個句子?

三、默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有關鯨的知識?

(①鯨是很大的動物;②鯨是哺乳動物,鯨的進化過程;③鯨的種類;④鯨的生活習性。)

2.課文可以分幾段?(四段)應該怎樣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出示繪有鯨的外形的掛圖。

2.思考並討論:課文用了哪些方法說明鯨是很大的動物?

(舉數字;和很大的動物——象進行比較;用鯨的舌頭和十幾頭肥豬進行比較;用鯨張開嘴時可以幾個人坐在裏面看書的形象化說法。)

3.小結。

作者抓住鯨非常大的這個特點,並運用了舉數字、做比較、舉例子等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討論:(1)鯨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爲什麼?(2)鯨是怎樣由在陸地生活逐步適應在海洋生活的?(着重引導理解什麼叫哺乳動物,“鰭”的意思是什麼,鯨的後肢爲什麼會退化,課文的第一段爲什麼用“一頭”而不用“一條”。)

六、小結。鯨的外觀像魚,其實是哺乳動物,這又是鯨的一個明顯的特點。七、作業。

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一、二段。說說這兩段分別講了鯨的什麼特點。

二、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麼來分的。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從吃食、呼吸、睡覺、繁殖生長等四個方面來講的。)

3.齊讀介紹鯨魚吃什麼和怎樣吃食物的自然段。

討論:

(1)課文介紹了哪幾種鯨?它們分別吃什麼,怎麼吃?

(2)體會三種鯨吃食物的方法、過程,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

4.默讀介紹鯨呼吸的自然段。討論:

(1)鯨是怎樣呼吸的?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

(2)爲什麼說“有經驗的漁民根據水柱的.形狀,就可以判斷鯨的種類和大小”?

5.指名讀介紹鯨睡覺的自然段。

(1)討論:鯨睡覺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

(聚在一起、圍成一圈、浮在海面上。)

(2)用筆把鯨睡覺的樣子畫一畫。(可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來畫,其他同學在書上畫。)

6.齊讀介紹鯨繁殖生長的自然段。

討論:

鯨的繁殖生長有哪些特點?

(胎生、幼鯨靠吃母奶、長得很快、壽命很長。)

四、小結。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討論。

(1)課文中哪些地方用列舉數字的方法加以說明?這樣寫有什麼好處?(①表示體重、身長的數字,突出鯨是很大動物的特點;②表示食物重量的數字,突出了鯨的食量大、吃很快的特點;③其他數字,突出了鯨大、生長快、壽命長的特點。)(2)從課文哪些地方知道鯨是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胎生、幼鯨吃母奶。)

五、指導朗讀。

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六、識記生字的字形。

“獲”,不要丟掉右下半部的一點;“濾”,右上方是一豎一橫,不要

七、佈置作業。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兩遍。

2.把課文讀幾遍。

3.預習《蟋蟀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