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小學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課。學時爲兩課時。

本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先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然後,把桂林山水聯繫起來,作爲一個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是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典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瞭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會理解比喻句並能說出運用比喻句的好處。積

⑵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2、過程與方法:

⑴藉助多媒體課件,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採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方法體會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藉助多媒體課件,在夥伴幫助及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會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本課的學習者爲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了解,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和簡單的寫作手法,寫作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2、學生具有獨立的朗讀能力,對閱讀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3、學生開始學習藉助課件自主學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拓展閱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層次清晰,講授時主要運用講授式、啓發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策略,通過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資源,藉助大量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教學目標。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境:多媒體電教室

資源準備:教學所用的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處很著名的自然景觀,你知道在哪裏嗎?(出示中國地圖課件)廣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風光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想”好!那就一起來欣賞桂林的自然風光吧!(出示課件)

2、剛纔看了圖片,誰來說一說桂林最美的是什麼?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陳淼寫的《桂林山水》,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時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文後試着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讀。

2、交流

隨機板書:

甲天下

畫中游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三)、圖文並茂,賞析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讓學生說說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結

2、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2自然段。

導語:同學們,剛纔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圍繞山和水來寫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灕江的水!

a按要求自由讀第2自然段。(要求:A說一說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B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C找出體現灕江的'水與衆不同的句子。)

b彙報學習情況。

●說一說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相機板書:靜清綠

●(出示小黑板)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讓學生體會先用感嘆句概括,再具體描述的表達方法。)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感嘆概括)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哪是一塊翡翠。(具體描寫)

(2)、品讀作者怎麼寫出灕江水與衆不同的“靜、清、綠”?(出示課件)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靜啊(ā)!真清啊(ā)!真綠啊(yà)!)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4)、引導學生觀察“灕江的……灕江的……灕江的……”這個句式的特點和認識排比的修辭手法。指導分號的用法和書寫。

(5)、作者既然是寫灕江水,爲什麼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這樣是採用“對比”的方法突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及讚美之情。”

(6)、分組讀:一組讀感嘆句概括的,另一組讀具體描述的。

(7)、:體會特點,感悟寫法,感情朗讀,想象仿寫。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

2、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小結學法。

(2)、出示學習要求。

(3)、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自主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出示課件)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麼感受?請看第4自然段是怎樣寫的。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理解有關的重點詞、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爲什麼用“單引號”

(3)、再讀第四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後說說自己的體驗。

(四)、總結寫法,感悟作者情感。

1、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遊玩的感受相同嗎?

(我們隨同作者欣賞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還有空中的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我們就像是進入了畫卷,進入了仙境。)

2、說說你對課題中“甲天下”的理解。

3、體會作者爲什麼能寫得這樣美?(因爲他熱愛大自然,熱愛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自由讀課後“閱讀材料”與課文比較,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

(六)、總結全文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瑕、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峯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峯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峯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

2、閱讀課文,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受到美的薰陶,體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

3、理解重點句段,學習作者用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方法。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桂林山水之美,體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

2、難點:學習作者用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方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處很著名的自然景觀,就是廣西桂林。桂林的自然風光很美,老師去年有幸去桂林遊玩,拍了一些照片,你們想看看嗎?好!那就一起來欣賞桂林的自然風光吧!(出示課件)

(詩講解: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讚譽。)

2、剛纔看了這些照片,誰來說一說桂林最美的是什麼?(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真的是非常美。今天,就讓我們隨着課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麗的山水風光。請把課本翻到80頁。(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請同學們帶着愉悅的心情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文我們已經讀完一遍,不知同學們對字詞掌握怎麼樣?(出示字詞)我找同學讀一下,如果他讀對了,大家就齊讀一遍,如果讀錯了,大家幫他糾正過來。

奇峯羅列:羅列:分佈、陳列。奇特的山峯散佈陳列。

危峯兀立:兀:高聳突出。高高的山峯直直地立着。

怪石嶙峋: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疊。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3、同學們字詞掌握的很好,請同學們再默讀一遍課文,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出示課件)

(1)課文中的哪句話評價了桂林的山和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將是多麼美的景象啊,一會兒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去觀賞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2)文章先寫的什麼?再寫的什麼?最後寫的什麼?

先寫“水”再寫“山”最後寫“山水相融”(板書:山,水)

(3)課文是按什麼結構寫的?(總——分——總)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及方法

(一)灕江的水:

1、同學們剛纔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圍繞山和水來寫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灕江的水!

2、我找同學讀一下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板書: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寫出灕江的水與衆不同的?我找同學讀一讀。(課件)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課件)大家看這三個句子是什麼句?(感嘆句)第2自然段是先用感嘆句概括,再具體描述的表達方法寫出了灕江水的特點。(板書,讚賞—描述)

(爲什麼“啊”的後面不是感嘆號?第一,因爲該句中的'感嘆句並不是結束句。該句中“啊”後面使用逗號,主要是爲了引出句子後進一步描述的形容分句,如引出“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第二,該句是由幾個連續的感嘆句組成的排比句。排比句中間一般使用分號表示幾個並列的句子。因此這裏如果插入表示結束的感嘆號是非常不適合的。)

4、如此美麗的灕江水,真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透過清澈的灕江水,你還看到了些什麼呢?(小魚、山的倒影、水草等等)能用上課文中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拓展練習: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________。(課件)

5、灕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課文中說它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大家知道翡翠是什麼?(課件)(翡翠是一種晶瑩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個斑,我們就稱之爲“瑕”。)灕江的水像一塊翡翠,並且是一塊沒有斑點的翡翠。

6、灕江的水就是這麼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這一自然段,要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a)!真清啊(na)!真綠啊(y)!)(課件)

6、下面我找同學分別讀一讀這幾個句子。(課件)(指名讀)

下面男女生分着讀:女生讀感嘆句概括的,男生讀具體描述的。(生讀)

7、作者既然是寫灕江的水,爲什麼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樣是採用“對比”的方法突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及讚美之情。)

(二)桂林的山:

1、灕江水的“靜、清、綠”,美得獨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與衆不同呢?讓我們把木船靠邊,欣賞一番桂林的山色。請同學按照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想一想:第3自然段寫了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作者採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奇,秀,險,先感嘆概括,再具體描寫)同時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課件)

2、同學們登過什麼山呢?這座山有什麼特點?再來看看桂林的山,好像從地裏拔出來高高地挺立着,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拔地而起)而且一座座山有連在一起嗎?(沒有)這個就叫做(各不相連)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麼?(課件)

3、桂林的山真是形態各異,老師去桂林也拍到幾座奇特的山,看看你們能猜出是什麼山嗎?(課件)

4、大家能發揮一下你的想象力,想一想桂林的山還像什麼呢?(課件)(有的像揹着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

5、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萬千,課文中用哪個字來概括桂林山的這一特點?(奇)這個奇是奇怪嗎?(奇特,樣子很少見)的確,這樣的山,在別處很少見,所以說是(奇峯羅列)。讀出奇特的感覺來。(自由讀指名讀)(課件)

6、除了奇峯之外在桂林還聳立着又高又陡的山峯,我們稱之爲(危峯兀立),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的怪石山,書上用一個什麼詞來說山石重疊的?(怪石嶙峋)

從危峯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麼特點?(險)誰來讀讀這種山勢險峻的感覺?(課件)(生讀,齊讀)

7、除了奇、險之外,桂林的山還有什麼特點?(秀)“秀”可以組成哪些詞表示“美”(秀麗、秀美)由此可見,“秀”就是指“美”,如此美妙的景色,帶着讚歎的語氣一起來讀一讀吧。

8、相信一幅幅的美景,早已烙在你們的腦海中,你能來稱讚一番這迷人的山水嗎?桂林山水!

四、拓展研讀,加深感悟

1、作者乘着木舟盪漾在灕江上,欣賞着這如夢似幻的人間仙境,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齊讀)(課件)

這哪裏是流淌在筆尖的文字,這分明是作者一顆靈動的心啊,讓我們發自肺腑地由衷讚歎——(齊讀)

2、這一段中哪一句話最能夠起到總結的作用呢?(生說)這句話爲什麼用引號引起來呢?

小結:這是一種修辭方法,就叫“引用”。可是自己寫文章,爲什麼要引用別人的話啊?(如果別人說的話剛好能夠表達你的感受或者能夠代表你的觀點,就可以引用過來。當然,用引號標註上,也表示對原作者的尊重。)

3、欣賞了如此迷人的桂林山水後,我們不由得爲它的美景所折服。下面我們就看看這篇文章是怎樣稱讚桂林山水的!(課件)

大家快速瀏覽這篇文章,想一想:文章是按照什麼結構寫的?作者採用怎樣的表達方式?寫了哪些景物?重點寫了哪處景物?(課件)這就是老師拍下的九馬畫山,大家找到九匹馬了嗎?(課件)

在這高懸於青山上的大畫布上面,保留着一幅氣勢雄偉的九馬奔騰圖,這九匹馬栩栩如生,誰見了都叫絕!難怪不少文人墨客都願不吝筆墨地大加讚賞。(課件)宋代詩人鄒浩比作天公醉時的傑作:“應時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課件)清代詩人徐弓也曾賦詩一首:“自古山如畫,如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生齊讀)自古以來山巒都是如畫一般的美麗,而詩人眼前出現如此真實的山,山上呈現出九匹馬,連詩人都感嘆到,真是人間一件奇事!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這節課我們共同遊覽了桂林山水,真是讓人陶醉。古語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夠走進桂林的話,一定別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風景之美,領略它的文化之美。最後,老師給大家佈置一項作業,課後讀一讀這冊書“選讀課文”第6課《秦兵馬俑》,感受一下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遊客們驚歎不已。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甲天下

讚賞——描述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通過比較,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並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瞭解灕江和桂林山水的特點。

2、指導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方法: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領略那裏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爲什麼呢?因爲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二、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播放錄像片,配以課文朗讀,欣賞圖片,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後讓學生談感受。

三、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

四、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錄像中的灕江水

問:灕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淨。)

3、體會最後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五、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峯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揹着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鬥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鬱鬱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峯兀立:即高峯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六、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啓發學生把山、水聯繫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4、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峯兀立”等詞。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根據句子結構及句式的特點把握語調及語速。掌握“啊”的讀音。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萬千”、“危峯兀立”等詞。

2、通過朗讀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着木船,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2、“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

3、下面,我們要隨着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點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3、檢查自學

⑴指名四人朗讀

⑵你覺得課文是按什麼結構來寫的?板書:總起分述總結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請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詩來總結文章。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導學第二節

1、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結構(分層),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等一會兒老師還要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來學習課文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學習的方法、步驟。

2、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⑵分層:三層

⑶修辭手法:引讀

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灕江作比較,強調灕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灕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

對這三個特點,作者用感覺或用比喻來具體說明,並把它們組成一組排比句,文字優美,富有節奏,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最後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⑷描寫角度:引讀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的角度寫;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

“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⑸引讀,說說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並指導朗讀。

“靜,清,綠”三字要讀重音,在“靜得、清得、綠得”後要

有小停頓,以突出後面補充說明得部分。讀這三個分句,音量要漸大,讀出層層推進得感覺。

讀好排比句,注意節奏,幾個“像……”要一氣呵成。

個讀,齊讀。

⑹質疑,解疑

⑺小結你們小組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課文的?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3、背誦第二節,根據板書自背,互背,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把課文背出來的。

4、檢查背誦。

四、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背誦並默寫第二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瞭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3、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4、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二節(默寫第二節)

2、過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衆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

1、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把課文讀懂: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2、交流學習情況:

⑴詞義:奇峯羅列、危峯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⑵分層:二層

⑶寫法:

寫法上與第2節相似,顯示了結構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山形

色彩明麗——山色

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山勢

有形態的描摹,有聯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⑷有感情地朗讀。

⑸交流學習方法: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1、師引讀: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最後這句古詩是什麼含義?

3、這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與第一段的內容相呼應。

4、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

1、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讓我們齊讀課文。

五、完成課後練習。

1、指導課後練習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說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麼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麼樣”和“乾淨得怎麼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的陳設”;“乾淨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2、完成其他練習。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默寫課文。

板書設計:

總起:甲天下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綠

山 秀

總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創造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自悟,自得其樂。

二、通過領悟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愛美情趣。

三、學習作者細緻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悟文章中優美詞句的內在美。

教學方法:

發揮個性,自主學習;“像”“文”對照,多向導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帶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美景中。

1、播放錄像片,配以課文朗讀。

2、學生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談談感受。

3、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思考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聲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換詞練習:區分“觀賞”與“欣賞”。

3、指導朗讀,讀出讚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語氣。

三、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看投影或錄像中的灕江。

2、讀課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麼和灕江的水比較?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3、引導學生找合作伙伴,結成學習小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現大海的“波瀾壯闊”和西湖的“水平如鏡”。

4、讀課文,抓排比句,找出灕江的特點。

5、引讀自悟,學習這個排比句的寫法。

6、指導學生用聲音的變化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第二課時

一、朗讀第二段,表達自己對桂林的水的特點的感悟。

二、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學第三自然段,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1)伴讀、輪讀或自由讀課文,畫出描寫桂林山的特點的詞句。

(2)再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與第二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相似之處?

(3)學生在小組中觀察自備的圖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每組推選“優秀小導遊”發言。

2、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1)請學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險”這三個特點。

(2)請學生彙報兩段文字在寫法上的相似之處。

3、請學生自由發揮想像,動手畫一畫桂林的山。

4、指導朗讀,體味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啓發學生把山水聯繫起來讀。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詞句。

2、自讀自悟作者的感受。

4、自主運用多種朗讀開工,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四、課外蒐集寫祖國名勝、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三課時

一、朗讀、背誦最喜愛的段落。

二、朗讀課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

三、自擬題閱讀作業。

例:

1、找近反義詞

2、劃出一個比喻句,寫出本體、比喻詞、喻體;

3、分層(寫句序),寫出層意;

4、“這樣的水”指的是什麼?“這樣的山”指的是什麼?

板書設計:

水靜水清水綠

山奇山秀山險

舟行碧波畫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學後記:

對於這類寫景美文,主要還是引導學生多讀,特別是多讀有關句子。

資料提供者:丘艾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6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薰陶。”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聲、色的輔助教學,使學生很快入情、入境,藉助生動、形象的畫面理解文字內容,在多元化的閱讀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昇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緊緊圍繞桂林山水的特點,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大量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一幅如詩如畫的桂林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比熱愛之情。

三、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和學習習慣,也有較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深入地感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

四、融入媒體,激活教學

語文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有效的整合,能夠使教學過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很好地解決教學的重、難點;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學到知識。同時,也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級的具體要求:觀察事物能注意抓特點,並適當展開想象。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我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藉助課件演示,採用圖文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七、教學準備

運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八、設計思路

1、激發情感,感受美。《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藉助多媒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自然而然把學生帶入情境,引發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爲整堂課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同學們,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們想不想欣賞桂林的美麗景色,領略它獨特的美?”(播放配樂多媒體課件)“這就是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看到這旖旎的風光,美麗的景色,我們不禁爲之陶醉。觀看後大家還有什麼感受呢?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學生們各抒己見)“想不想到桂林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桂林,好嗎?”對於從未到過桂林的學生,看到這樣如詩如畫的畫面,情感很快被激起,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之中。

2、激發想象,感悟美。優美的語言文字如果沒有視覺形象,學生領會是比較困難的,運用電教媒體將其變成真切的聲音、生動的形象,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形,激發他們的想象,很容易地感受到文字的美,對文章內容的領悟會層層深入,進而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在重點學習桂林山水特點的這部分內容時,我抓住作者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設計了以下環節:

(1)在學生充分研讀課文的過程中,多媒體先後出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引導學生結合圖片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兩個詞語。並質疑“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已經夠美的了,爲什麼作者要提出‘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灕江的水與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有什麼不同之處?”繼續播放課件(出示分別具有灕江水“靜、清、綠”特點的圖片)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進行比較,然後組織學生討論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當學生陶醉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時,我再次加以開放:“灕江的水有多靜、多清、多綠?”結合學生彙報,多媒體出示描寫灕江水美的句子,採用自由讀、指名讀、範讀、小組賽讀、同桌對讀等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班同學共同參與評價,最後伴隨着悠揚舒緩的音樂師生共同背誦。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和有聲有色的朗讀,使學生的身心很自然地融入那風景如畫的自然景色之中,深刻地感悟到課文的語言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爲了能夠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目的,在學習桂林山這一段內容時,我與學生共同總結了學習灕江水的方法,爲了便於學生自主學習,我用課件出示了學習灕江水的方法,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感受桂林山的美。再通過多媒體展示泰山、香山和桂林山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品詞析句,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引導學生把學到的學法緊接着運用,既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又使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學法的運用之中。

3、昇華情感,體會美。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閱讀教學,不但使課堂教學生動、直觀、感染力強,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情感的體驗也會步步加深。

當學生充滿激情的朗讀的餘音還在教室裏繚繞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品味“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並帶着對桂林山水濃濃的喜愛之情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把學生再次帶入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仙境之中,使學生對桂林山水美的形象、美的情調、美的旋律發出由衷的稱讚。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爲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習文章的敘述方法(“總-分-總”);

(3)領悟作者抓住主要特點,運用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方法。

【設計思路】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喚起他們閱讀的興趣。本課通過看圖、學文,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通過反覆朗讀,達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PPT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一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是: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詳)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景佳作《桂林山水》。先讓我們伴着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座美麗的城市。從古至今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寫下很多詩文讚美它,如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留下“風景宜人處:‘獨桂林’”,宋代詩人范成大也曾有“桂林之奇,天下第一”的詩句。

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走進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

二、整體感知,入情入境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瀏覽課文。人們都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桂林山水給你的總體印象的句子。)

預設: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瞭解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即爲天下第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說桂林山水的風景被稱爲天下第一。

3.想一想,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預設:總起。概括說明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的緣由。

過渡: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麼我們就要趕緊跟上作者陳淼的步伐“乘着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吧!(指導朗讀,要讀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的之情以及心情尤爲迫切的語氣。)

(二)精讀第2自然段

1、出示文字: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入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多媒體同時展示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想一想:讀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是來遊覽桂林的,爲什麼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作者並不直接寫灕江的水,而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入手,運用“對比”的手法,用一個“卻”字轉折,說明這些美景雖美,卻不及灕江水,與大海相比,突出了灕江的靜,與西湖相比,突出了灕江的清與綠,體現出灕江水的與衆不同。

2、那麼灕江的水到底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請學生概括地說特點。(板書:靜、清、綠)

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爲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寫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緻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通過範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灕江水的靜、清、綠。(指導朗讀:“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讚歎之情。)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這段先用大海、西湖引出灕江的水,再具體寫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最後一句是感受,也突出了水的靜。

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三、自學課文第3自然段

1、欣賞完灕江的水,我們再來遊覽桂林的山。請同學們按照學習灕江水的方式自學桂林的山。(老師爲同學們準備了桂林山的.圖片,大家可以結合圖片和課文中的描寫,或獨自思考或小組討論。來學習和感受桂林山與衆不同的美。)

2、出示文字: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像,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請學生概括地說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結合畫面,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具體的描述。

(1)“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

(2)“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3)“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

3、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的特點的?

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先以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麼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過渡:遊覽過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作者又有什麼感受?

四、感悟第4自然段

1、出示文字: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桂林到陽朔一帶,沿途都是青山綠水,風景宜人,美不勝收,說桂林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可謂十分貼切)

(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這一句道出了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課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

2、感受桂林山水相依,風景宜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五、總結全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國山河多壯麗!慨嘆之餘,我們不由讚歎陳淼先生的文筆竟如此之美!同學們,讓我們伴着優美的音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再次徜徉於桂林山水之間,回味它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美的享受。

六、知識拓展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素有“金周至”之美譽,這裏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同學們可以仿照課文第2、3自然段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一寫家鄉的山水之美吧!

【板書設計】

2.桂林山水

灕江水:靜、清、綠

甲天下——————畫中游

↓--桂林山:奇、秀、險--↓

(總)-(分)-(總)

【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這篇文章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語言優美,形象生動,讀來趣味盎然,令人嚮往,在教授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管是桂林的山還是桂林的水,我都不想丟棄,所以內容較多,由於時間限制,每個部分講解的不夠仔細,還需要繼續精簡。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希望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在精讀了第二自然段後,讓學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效果良好。

如果時間允許可適當增加檢測練習,鞏固學習內容。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8

一、說教材

爲了巧妙的組織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教材研讀必不可少。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國的魅力,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爲主題,意在培養學生“細緻觀察景物以及學習如何描繪具體景物的”能力。《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着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爲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課堂的主角,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方式是生動課堂的指南針。

四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仍有難度。因爲這篇寫景的課文有很強的抒情性,許多學生並沒有去過桂林,看過桂林的山和水,因此要體會文中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充分考慮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感悟。

三、說教學目標

好的教學目標是一堂好課的風向標,具有靈魂和統帥作用。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波瀾壯闊、危峯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掌握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並能夠領略大自然的美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如果說教學目標是一堂好課的靈魂與統帥,那麼教學重難點則是心臟,處於核心地位。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理解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並掌握作者的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作爲我的教學重點,將理解文章的重難點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作爲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相結合展開我的教學。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是教學通往最優化境界的第一步,也是學生感悟知識情境的開始。

爲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將採取談話導入法,我會讓學生描述他印象最深刻的景色,進而引到有一位作家用筆記錄了他印象最深的美景,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領略一下。順勢導入新課《桂林山水》。

(二)初步感知

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敢於閱讀、樂於閱讀、喜歡閱讀的習慣,而整體感知環節可以體現這一要求。本課伊始,將首先給五分鐘時間學生默讀課文,圈劃易錯易混生字詞,並指名寫在黑板展示區。

接下來,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就展示區的生字詞從讀音、字義、字形三方面進行講解。

通過這種形式的生字教學鍛鍊了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爲之後的文本閱讀掃清了障礙。

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概括課文主要從桂林美景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問題的設置,完全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把握,爲接下來深入研讀文本奠定良好基礎。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深入的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深入也是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深入。

爲此,在這一環節,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以同桌探討,填寫表格的方式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文章中山和水有哪些特點呢?你能否找到原文中描寫這些特點的詞句?作者又是使用什麼樣的表達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呢?(這些問題設置,能夠培養學生把握重要詞句以及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爲後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做下鋪墊)

接下來是對課文更爲細緻的品讀,思考以下問題: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後一句話“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通過小組相互交流以及教師的補充,學生能夠得出課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鞏固提高

鞏固是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化吸收的過程,也是拓展興趣的平臺。

我將組織一個創編活動,學生自由組合,一位同學朗誦課文,另一位同學創編合適的歌舞,並給予點評和評選。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課堂的巔峯,也潛移默化提升了學生們對課文的內化理解和吸收。

(五)小結作業

在語文教學中,小結作業的地位不可低估。首先,我將採用系統歸納與情感昇華相結合的方式對本課重難點進行梳理,並烘托出情感主旨:大家要養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並敢於出現走走,發現新鮮事物,感受祖國的魅力。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佈置一個開放型的作業,以語文興趣小組爲單位創作一幅桂林美景圖,並配上相應的小詩歌。通過佈置這個小任務,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擴充了學生知識面與生活技能,體現語文教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遵循了語文教學由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體現了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的理念。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9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義務教育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第1課。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爲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實際和我對這課教材的把握,我將本課的教學目的確定爲:

(1)會寫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引導學生感受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那種獨特的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本課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能將課文讀通順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學會生字,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選擇自已喜歡的內容小組合作學習

第二課時:繼續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學習作者寫作方法,試着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音磁帶一盒

三、說教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文章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語言文字具有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許多妙詞佳句往往講也講不清楚。《桂林山水》遣詞造句嚴謹,語言優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通過多讀,反覆讀,讀出語感,以讀代講,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溶爲一體。

四、說學法

1、合作討論法

重點段兩小節的結構、寫法頗相似,教師先引導學生揭示規律,掌握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灕江的水”。按這四步來學習。

(1)這小節分幾層寫?

(2)每層各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4)反覆誦讀。

在第二自然段學完之後,讓學生回顧一下剛纔我們分幾步用怎樣的方法學習的,現在用這樣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這樣,從扶到放,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2、朗讀體會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文章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3、課件展示,直觀教學法。

給學生直觀出示各種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個直觀的感受。

五、說教學程序

(一)多媒體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先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同時配以桂林山水的美麗風景的畫面。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那畫境般的桂林,去領略他山水的美。教師用絢麗多姿的畫面、動情的歌曲和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情境,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生字或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課文每一自然段分別在寫什麼?

2、檢查預習情況,讀課文。

(三)教師範讀,激發學生初步美感,形成整體表象。

然後播放錄音,創設美的情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這樣能讓學生儘快融入課文語境中去。

(四)圖文對照,品讀課文。

1、播放灕江水的圖片,創設課文情境,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要讀出美感。

2、按課文的順序概括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作者用什麼與灕江的水相比?比的目的是什麼?怎麼比的?引導學生認識對比句。學生交流彙報後,出示西湖和大海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然後瞭解排比句,並仿照本段的排比句句式練習仿說。

4、引導學生照畫面反覆朗讀,品讀本段。感受抒情句、排比句、比喻句所體現的讚歎之情。

5、多媒體出示總結感悟本段的寫作方法。

抓住特點:靜、清、綠(排比句)

運用對比: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五)創設情境,自學訓練:

1、仿照第二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段,師指導。

2、觀賞“桂林的山的圖片,激發美感。

3、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感嘆之情。

(六)讀中想,想中讀。

教師配樂朗讀第四段,學生欣賞畫面。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闊。

(七)閱讀拓展

播放賀敬之的《桂林上水歌》配以桂林上水的錄像,總結全文。指導朗讀

六、說板書設計

七、說課後反思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圖文結合的文章,其具體描寫了桂林山水的風景,通過本課的學習,藉助於文章作者的描繪,觀賞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我們雖未到廣西桂林,但已經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自己現在已經已置身於桂林,正在欣賞美麗的桂林風光一樣,真是“人未到桂林,但已有那種感覺”。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遵循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基本原則,力求語言、文字和思想感情薰陶的有機結合,既突出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知道桂林山水的特點,初步瞭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推動當地社會發展的作用。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前調查,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課堂展示,教師幫助學生歸納、提煉,提升學生的桂林山水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難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教師要求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特點的圖片、文字資料。

2.製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課件。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有着數不清的美景勝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嶽是各具特點,還有天下第一山——黃山、難識真面目的廬山等座座都令人流連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蕩蕩、滾滾東流的第一大河長江,中華民族的搖藍黃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鏡般的天池又讓人心曠神怡。正是這樣的山山水水將祖國大地裝典得格外美麗。(課件展示1)在祖國衆多美景中有一處非常特別,她的山水極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這遊覽的人的心靈受到觸動,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語讚美她,謳歌她。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詩,我給大家讀讀:諸峯如筍拔垢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羣峯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在老師的描述中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著名的風景區了嗎?(板書:桂林山水)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七課《桂林山水》,共同去領略那兒的獨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瞭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歷史、名稱由來。

1.既然我們要去桂林遊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況。請同學們打開課前老師發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上的這段話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先請大家:

(1)讀一讀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圖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2011+214-1=2224年(4)說一說:桂林名稱的由來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老師相應補充:(1)請學生來指圖。(評價)能不能再給大家說說桂林在哪個自治區,在什麼方位?(2)桂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她不僅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旅遊城市,從古至今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雲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稱。早在1982年就成爲了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時節,在鬱鬱蔥蔥的桂樹掩映下的桂林,不時飄來陣陣桂花的香氣,真是令人心醉呀!

3.過渡:同學們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風景更美!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評價)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桂林山水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覺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學重點)1.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正是獨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構成的錦繡畫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麼,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麼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課前我們班同學已經分成了三大組,每一組圍繞一個主題,按照老師給出的自學提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學習。現在就要請三組同學分別來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組介紹的最好。

(1)我們就按照順序,首先請第一組來介紹山。

師總結: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第一組的介紹。現在我明白了“諸峯如筍拔地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的含義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態,婀娜秀麗啊!(2)接着請第二組同學給我們介紹水。

師總結:同樣也用掌聲感謝第二組的'介紹。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纔他們在介紹灕江的水時仍離不開講桂林的山,是嗎?其實這正是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秀山圍繞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爲一體,相得益彰。所以纔會形成“百里灕江,百里畫廊”的奇觀!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詩句,來體會它的含義“羣峯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3)最後再請第三組來介紹洞。師總結:我們也要感謝第三組的介紹。這奇幻多姿的巖洞被人們稱爲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真是名符其實!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種神奇的景像都會歎爲觀止的!可以說桂林的奇洞美石爲桂林山水錦上添花。

3.剛纔三組同學介紹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誰最好。通過你們的介紹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領略了“三絕”的絕妙之處。大家想想,單獨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渾然一體,那將是多麼嫵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風景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段錄像,整體地欣賞一下桂林美景。(看錄像,課件展示2)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難怪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教學難點)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

(1)請大家看書桂林仙境的奧祕這一部分的

2、3自然段,先自己讀讀,再討論討論:桂林山水形成的二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麼?

x石灰岩: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石灰岩就沒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x含有二氧化碳水(教師板書)

(2)關於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有沒有問題要提?學生提問,教師歸納爲兩個問題。 ①什麼是石灰岩?

②石灰岩是怎麼形成的?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1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將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結合,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導入語: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請有實地感受的同學具體談一談。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說說感受。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讚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爲什麼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4.檢查自讀效果。

(l)重點糾正下列字音:

(2)引導學生體會本課新詞。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灕江水”。

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評點。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寫景散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桂林山水》這篇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開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山水聞名遐邇,然後從灕江的水、桂林的山、桂林的山和水等角度分別描寫了桂林美景的特色。

學習本文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欣賞與熱愛之情,並讓學生體悟作者是如何用優美的語句來表情達意的。

(二)本課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單元主題和本文的特點,設定本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學會用寫景手法描繪身邊的事物。

難點:瞭解本文語言特點,掌握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二、說學情

1、本課教學對象是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之前學習過關於描繪山水的文章,初步具有了欣賞美、熱愛美的能力,但是體會作者如何通過語言運用技巧來寫景達意,並對其中的優秀技巧進行模仿寫作,這樣的感悟力和能力還需要加強。

2、我的學生多是95後,他們已經學會了網上查資料,有的還曾經去很多地方旅遊過。因此,讓他們通過自己查資料先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並不難。他們也已經初具獨立思考問題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可以組織相應的互動活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組詞和聽寫,並能正確讀寫“無瑕、兀立、嶙峋、波瀾壯闊、峯巒雄偉、連綿不斷”等詞語。

2、背誦全文。

(二)方法目標:

1、通過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掌握引用、對比、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2、能夠模仿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三)情感目標: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並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爲此,我主要採用“品讀賞析”和“問題探究”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安排2課時。

藉助反覆品讀,引導學生體味作者在描寫景色時所採用的優美語句;通過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對話的語文課堂。

對於教師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因此,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三)學法

1、朗讀法: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有感情的讀。

2、討論法: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確答案。

3、質疑法: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節新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爲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展示課下蒐集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文字資料或歌曲。

通過對桂林山水的直觀感受,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老師總結同學們的展示,導入課題。(同學們,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們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並讚歎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隨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風采!)

(板書:第2課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讀、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這一部分大約需十分鐘的時間。是這一堂課中佔時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這麼多時間,是因爲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最好的辦法。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巴金說過:“寫吧,只有寫,纔會寫。”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說: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纔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朗讀,然後分排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感受作者的語言美,以及語言所表達的景色美。

2、教師範讀,學生標出生字在課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現重要詞語。

3、教師範讀以後,再請學生默讀,這次是帶着任務的默讀:首先,讓學生藉助詞典查出生字的讀音和組詞,並查出新出現的重要詞語的意思;然後,試着概括每段最主要寫的是桂林的什麼美景。(說明:新課標要求三、四年級的學生,四年級的學生初步學會默讀,不指讀,學會略讀並粗知文章大意,所以在默讀的時候,我給學生布置了簡單概括文章的大意的任務;另要求學生學會藉助相關工具書查閱生字詞的意思,所以我還安排學生自己查詞典並解決生詞釋義。)

4、檢查朗讀的任務完成,並引導學生概括文章大意。

首先我請兩名同學分別讀出8個生詞,並進行組詞。帶領學生解決了生詞的問題,再來初步概括文章大意。這裏仍然採用檢查任務完成的方式,請4名同學分別說出每段最主要寫了桂林的什麼美景。得出如下線索: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

(3)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書。

(三)深入閱讀、攻克難點

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和結構以後,接下來就要重點學習文章如何運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桂林的美景的。在這個環節,我採用讓學生分段研讀的方法,因爲本文每個段落的主題都很鮮明,整體形成總——分——總結構,進行分段研讀非常適合。分段研讀的設計如下:

1、第1段,統領全文:前面我們已經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爲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學習第2段。(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以這7個字爲綱,統領整篇課文)

2、第2段,灕江的水:

(1)請一名同學讀第二段,教師重點講解:波瀾壯闊、無瑕。

(2)攻克重點:體會作者描寫灕江水所採用的手法。

A、作者要寫灕江的水,爲什麼先寫大海和西湖?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描寫手法?

B、作者寫了灕江水的哪幾個特點?具體是怎麼寫的?

(板書:灕江水:靜、清、綠)

靜:採用引讀法(老師讀前面的內容,學生根據老師的引導讀出後面的內容),教師:灕江的水真靜啊學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採用引讀法,教師:灕江的`水真清啊學生: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採用引讀法,教師:灕江的水真綠啊學生:綠的彷彿那是一塊翡翠。

這裏,採用了排比法,突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還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灕江的綠水比喻成一塊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書:桂林的山:奇、秀、險)

A、請一名同學讀第3段,重點講解: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B、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呢?描寫山的特點又採用了什麼樣的手法呢?

(說明:由於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所採用的描寫手法是一樣的,學生根據前面老師的講解,結合小組討論,可以對第三段進行分析了,所以我採用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的方法。)

小組討論以後,預想學生會總結出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險、秀,和採用的修辭手法:對比、比喻、排比,老師就可以根據大家的回答,按照第二段的模式寫成板書。

(4)第4段,桂林山水:

A、請一名同學朗讀,重點講解:連綿不斷。

B、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時,用了什麼手法?作者是怎麼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畫中游”的?

(四)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攻克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會帶領學生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並進行相應的拓展。我是這樣幫助學生回顧整體知識的: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來總領全篇,又分別從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進行景色描寫,最後寫桂林的山和水匯成一副美麗的畫卷,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

2、作者在描寫景色時,用了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使描寫桂林的語言跟美景一樣,格外美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見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描寫你所見的一處風景。

3、我們的祖國,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畫卷一樣。同學們,如果你們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開闊自己的視野,多培養自己開放的胸懷。

(五)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模仿文中描寫灕江水的寫作手法,寫一篇50字左右的片段,描寫你所見過的或者特別喜歡的風景、植物、動物。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文章“總—分—總”的敘述方法,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讓學生初步體會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留戀與讚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桂林山水》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學(5分鐘左右)

(一)啓發談話

同學們,在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國的東西南北中,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處你印象最深的景色?

(學生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

(二)情景導入

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陳淼先生的一篇觀賞桂林山水的課文。(板書課題)桂林,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人們觀賞歸來時都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讚美桂林的山水,那句話呢?誰知道呀?(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2、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板書課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給你怎樣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錄像片)

(三)出示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出示自學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1——2遍,在讀通課文的過程中自主識記生字。

2、試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課文的內容。

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後進生。

二、自學

(一)預習生字的情況

1、分形式讀,指小組讀——齊讀——指到那個生字詞就讀那個

2、學生在練字本上把生字詞寫一次,寫時要注意那個字比較容易寫錯(容易錯在哪),小組長檢查同學寫的情況,並及時糾正組員寫錯的或寫得不好的。

3、指導書寫:瑕、攀、泰

(二)檢查讀的情況

1、指名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2、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

三、互學(不超10分鐘)

1、出示互學的要求,併合作完成。

2、小組長逐一檢查組員讀生字詞的情況,要每個組員過關。

3、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後進生。

四、展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2)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2、自學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文將________、_________與灕江的水進行比較,是爲了突出灕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顯示了灕江的獨特之美。

(2)第2自然段最後的一句照應了灕江“______”的特點。

(3)“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採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用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採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手法,具體寫出了灕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思考:作者是怎樣把灕江水的特點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句子。

(二)、小組內互相交流

五、測評

1、智引精練,靈活拓展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彙報自主學習內容

2、感受“水”美

(1)播放多媒體課件: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灕江的水。(學生憑藉感官從畫面比較中感受灕江水的獨特美。)

(2)你能把灕江的水美美地讀出來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讀)

(3)說一說: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灕江的水靜、清、綠。)

(4)句式練習

A、天氣真熱啊,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湖的景色真美啊,美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反思

通過朗讀課文,你瞭解了什麼?你有什麼感想?

作業1、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學:

1、師:導入新課。(播放畫面1桂林山水圖,)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能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概括你眼前的美景嗎?多生展示。師:知道這是什麼地方的美景嗎?生。師: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陳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師板書《桂林山水》,請生齊讀。

2、師:(播放畫面2詞語薈萃。)師: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開火車讀詞語,要求:聲音洪亮,字正腔圓。生讀,可隨機正音。

二、自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2、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後進生。

三、互學

1、談話激發合作興趣,組建合作小組學習。

2、小組合作,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麗。

4、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後進生。

四、展示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瀏覽課文。師;字詞讀準確了,才能把課文讀流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並思考: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話,一語道出陳淼先生去桂林遊玩的理由?預設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2、總結段意。(師播放畫面3)師:請問,這個“甲”是什麼意思?預設生:第一。師:顯而易見,這句話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地位。師板書“甲天下”。師指名讀文。

3、師:同學們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預設生:總起。師: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豈有不遊之理?出發前老師還有個問題,你能否把“觀賞”換個詞,而句子的意思不變?預設生:欣賞。師:觀賞僅限於看,我們可不能說我在觀賞音樂,應該說……預設生:欣賞音樂。

4、師:好,出發,我們現在就去欣賞桂林的山水。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讀文。

師:那麼誰來做我們的導遊,讀讀第2自然段?

生讀。

師:指名。請你來說說,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什麼?

預設生:灕江水的'特點。

師:灕江水有什麼特點?

預設生:靜、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

2、對比—不同。

師:(播放畫面4並讀文。)同學們,老師不大明白,我們是來賞遊桂林的,爲什麼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

生。

師:那麼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大海和西湖的風光。(點擊超鏈接。)

師:大海什麼樣?預設生:波瀾壯闊;師:西湖什麼樣?

預設生:水平如鏡。

師:那麼,灕江水有什麼特點?

預設生:靜、清、綠。

師:現在明白了嗎?大海有大海的氣勢,西湖有西湖的嫵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過對比這三種景觀的不同特色,來突出灕江水別具一格的美。(點擊畫面,出現“對比”。)

3、灕江水特點分析。

師:(播放畫面5。)作者是怎麼樣描寫灕江水的靜的?

生讀。

師:靜到如此地步,令你想到什麼?

生。

師:請讀一讀關於描寫灕江水清的句子。

指生讀。

師:請問,清得你還能在水中看到什麼?

預設生:小魚、浮萍。

師:描寫灕江水最後一個特點的句子誰來讀?

生讀。

師:你認爲綠得還像什麼?

生。

師:對於這句話的描寫,細心的同學發現沒有,作者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預設生:排比和比喻。

師:讀排比句應由弱到強,讀出它遞進的語勢,誰再來展示讀?

生讀。

師:灕江水這麼美,我們不由讚歎起來,應該怎麼讀?(變陳述爲感嘆)

預設生: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面對這麼靜,這麼清,這麼綠的水,你最想做什麼?

預設生:歌唱、洗臉等。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學生自學。

師:下面請根據我們剛纔的學習方式,自學第3自然段的內容。稍後請你彙報學習成果,可以組內同學互助,生自學,師巡視。

2、自學展示。

師:指名讀,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生。師適時

板書:桂林山奇、秀、險。

3、桂林山特點分析。

師:同學們在自學中碩果累累,值得表揚。(播放畫面6)誰來讀文?

生讀。

師:這一段中,作者繼續採用什麼方法寫桂林山的與衆不同?

預設生:對比。(師點擊超鏈接)

師:(指泰山畫面)泰山有什麼特點?

預設生:峯巒雄偉。

師:(指香山畫面)香山呢?

預設生:紅葉似火。

師:那麼相比之下,桂林山則是?

預設生:奇、秀、險。

4、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師:(播放畫面7)想親身體驗桂林的山有多奇,有多秀,有多險嗎?

生:想。

師:請看!(播放畫面8)

生齊讀。

好,我們先來見識一下桂林山的奇———(師點擊超鏈接—老人山、巨象山和駱駝山。)除了這三座山峯作者沒有再一一舉例,而用兩個詞語表明桂林的山不但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是哪兩個詞?

預設生: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師:我們再來欣賞桂林山的秀———(師點擊超鏈接—屏障、竹筍。)像屏障的山峯有什麼特點?

預設生:翠綠。

師:竹筍呢?

預設生: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師:明麗也就是?

預設生:豔麗。

師:我們最後來感受一下桂林山的險。(師點擊超鏈接—危峯兀立。)危峯兀立什麼樣?

生。

師:怪石嶙峋呢?

生。

師:面對桂林山,我們無法不驚歎———

預設師生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注意“啊”的變音。)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融文入畫,由畫及詩。

師:(播放畫面9)風景美嗎?

生。

由畫及文,你想到課文中哪一段落的描寫?

生讀文。

師指導:你陶醉了嗎?這麼美的山水沒令你陶醉嗎?哪位自覺已經陶醉了,好,請你讀!

生再讀。

師:有山無水則失靈氣,有水無山則少剛毅,山水相依,才相映成趣。思考,最後一小節作者除了山水還寫了哪些景物?

預設生:雲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作者從空中到山間到江上,簡單幾筆勾勒出桂林山水圖,請問:是圖畫嗎?

預設生:是連續不斷的畫卷。

師:是啊,圖畫侷限的,而從桂林市到陽朔縣全程83公里,沿途處處皆景,恍若仙境。泛舟江上,作者詩興大發,不由吟道———

預設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師板書:畫中游。

2、總結寫作方法。

師:(播放畫面10)那麼,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嗎?

生說。

師:最後,文章以詩句收尾,畫龍點睛地概括了全文,這與首句的“人們說”———

預設生:遙相呼應。

師:(播放畫面11)縱觀全文,同學們來梳理一下文章的寫作順序。

預設生: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起,而2、3自然段則分述桂林山和水,第4自然段則是對全文的總結。

師:這種寫作方法就叫———

預設生:總—分—總的寫法。

師:我們在以後的作文中也要嘗試運用這種“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楚。同時別忘了,還要學習作者細心觀察,採用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突出景物特點進行景物描寫的寫法。

五、測評

(一)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桂林山水美嗎?

生答。

師: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國山河多壯麗!慨嘆之餘,我們不由讚歎陳淼先生的文筆更美!讓我們伴着音樂,徜徉於桂林山水之間,嘗試着背誦全文,好嗎?

生齊誦。

(二)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賞讀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2、收集桂林景觀—兩洞的資料。

(三)板書設計: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

3.談感受,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背誦課文

1.自背。

2.交流背誦方法。

二、談收穫

l.結合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生以導遊身份爲大家深情地介紹桂林山水的美。

3.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課文的寫作結構。

4.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注意字形

“漓”:右邊是“離”最後兩筆是“ ”和“丶”。

“瀾”:右邊“門”裏是“柬”。

(2)組詞練習,區分形近字

瑕( ) 巒( ) 槳( ) 瀾( )

暇( ) 戀( ) 漿( ) 斕( )

漓( ) 綿( ) 筏( )

璃( ) 棉( ) 伐( )

離( ) 錦( ) 閥( )

(3)大家互相交流學習生字的體會和注意的問題。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着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3.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視頻。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瞭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3.閱讀《桂林山水感懷》(習題精選中提供)。

語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15

一、導入課文,學習首節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爲什麼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遊覽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後,你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1、先讓我們伴着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演示:“配樂欣賞”。

2、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

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隻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麗啊!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隻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灕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隻多麼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

嗬!一隻多麼逼真的大駱駝!

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徵喲!

三、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

1、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美麗的灕江:

⑴ 介紹灕江:

如詩如畫的灕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源於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

如詩如畫的灕江之所以這麼美麗,是因爲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嗎?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

⑵ 靜:

① 請同學們來看插圖:

看,灕江的水是那麼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一下灕江水的靜?

演示:“桂林的水”。

(點擊略縮圖可放大)

讓同學們體會灕江不的靜。

(灕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麼清晰地投在水中)

② 朗讀指導:

灕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注意“真靜啊”,作者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讚歎)

③ 在多次指名讀後齊背。

⑶ 清:

① 灕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灕江的水到底清到什麼程度嗎?

② 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

(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詳細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灕江水的清 )

③ 看了圖片,同學們對灕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字吧?

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灕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灕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景色如畫。

④ 朗讀指導:

灕江的水清不清?那麼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呢?

⑤ 齊背。

⑷ 綠:

① “無瑕的翡翠”是什麼意思?

② 演示:

“半邊渡”。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教師可根據需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桂林這裏的氣候溫暖溼潤,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⑸ 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

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

簡要說明本自然節首尾兩句,齊讀全段。

⑹ 本節小結,演示:

連續欣賞。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

2、瞭解桂林的山:

⑴ 過渡:

灕江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望了擡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麼呢?

板書:(奇、秀、險)

⑵ 奇:

① 齊讀“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

“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

欣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出現,如不想讓學生看到,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

語言補充:

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

(需要有關這些山的文字說明,請到我的專輯中下載)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② 指導朗讀。

⑶ 結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

⑷ 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

三、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瞭解桂林山水

1、教師接讀:

(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哪兒?

2、理解“連綿的畫卷”:

板書:連綿的畫卷

什麼是“畫卷”,“連綿不斷”是什麼意思?

演示:地圖。

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灕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峯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峯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迴,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再次演示:

“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爲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麼樣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總結昇華

1、本文寫了什麼?表現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2、你遊過桂林嗎?你遊過什麼地方?

(讓學生暢所欲言,讚美祖國美麗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麼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麼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於桂林山水,像剛纔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爲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

3、欣賞“帶”字:最後老師請你們來欣賞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

演示:“鑑山樓石刻”。

讓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結束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