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出現的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朗讀課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3、瞭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4、把握文章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

【教學法重點】

朗讀課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瞭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教學難點】

瞭解想象的寫法,體會想象的妙用。

【教學方法】

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引導學生回憶第三單元學過的兩篇寫景的散文:《春》、《濟南的冬天》。

2、全班齊讀文中導語。

二、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投影出示)

三、出示課件檢察學生預習情況

四、朗讀課文

1、朗讀指導。(投影出示)

2、學生自由朗讀。

3、全班齊讀。

五、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學生先自學,後小組進行討論)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2、作者描寫這些“朋友”時運用了哪些方法?並舉例子說明。

3、摘抄你認爲優美的句子,加以品味體會。

六、分組進行片斷朗讀

七、課堂小結(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八、佈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語句和好的詞語寫在你的筆記本上。

2、做一份文段閱讀鞏固課堂所獲知識。

讓學生產生懸念:《山中訪友》是否也是寫景的散文呢?

讓學生明確學生目標。

初步瞭解課文。

學生根據思考題研讀課文,並進行小組討論,共同參與課堂,活躍課堂氣氛。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讓學生主動總結所學知識。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2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衆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敘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是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應定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

品析優美的語言,體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研討法、情境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衆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投影: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交流探討

播放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提示學生注意生字讀音,並思考下列問題:

1、誰能說說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明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這些稱呼中可看出,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爲什麼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爲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爲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衆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爲 ”的句式說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學生回答時可展示相應畫面)

⑴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爲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爲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⑷喜歡懸崖爺爺。因爲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6、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山中的衆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衆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啓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衆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語言,想象情境

1、這篇散文景美,情美,語言更美,可謂美妙絕倫,行雲流水。請自由朗讀,勾畫你最喜歡的句子,細心品味,說說它好在哪裏?(提示學生可從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人稱變換、寫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我喜歡“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了?”因爲這段對古橋的描寫中,人稱由第三人稱變成了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古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⑵我喜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手勢……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因爲這一段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與整個樹林融爲一體,與自然界融爲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⑶我喜歡“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到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因爲這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具體、生動、形象,感情強烈。

⑷我喜歡“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裏的感覺好清爽!”因爲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清晨一出家門就有香風撲面的感受。同時,又運用了擬人、反覆的修辭方法,生動的寫出了“我”出家門時愉快的心情。

2、這樣一篇美文,你們認爲應怎樣讀?

學生討論後明確:

帶着好心情,心裏想着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要求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

3、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以深情的語調朗讀這篇美文,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中。(播放配樂畫面文字)

四、總結拓展,探索實踐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了山林,探訪了“山中的衆朋友”,與他們互訴心聲,互致問候,最後“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節假日,同學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着小曲兒,不過爲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迴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吧──走進大自然,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訪友 白雲──大嫂 熱愛大自然

(帶着滿懷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愛護大自然

懸崖──爺爺 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

……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掌握8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語。

2.感受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聯想等修辭手法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

製作簡單的教學課件(或用小黑板抄課文重點句子123,抄生字詞;錄音機和課文錄音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大家好。暑假有沒有到什麼風景名勝去旅遊啊?或者到了遠方的親戚朋友家去玩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山中訪友》(板書),喜歡嗎?

二、聽課文錄音(或範讀),出示生字詞,生讀,正音。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題目叫《山中訪友》,訪,用課文的詞來理解,──訪問,拜訪。自已找近義詞,──探訪。友,當然指的是朋友。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呢?瀏覽課文,填表:

我們首先拜訪了( ),然後走進( ),訪問了( )( )和( );接着,我們在山中又熱切地與( )( )( )( )( )( )打招呼。

2.我們訪問好朋友,帶着怎樣的心情?──好心情。

除了看到好朋友,好風景,作者的好心情還表現在什麼地方?

出示(或板書):( )落花──( )落葉──( )石頭──( )雷雨,(填上一個動詞)於是告別的時候,作者帶回了滿懷的( 好心情 )( 好記憶 )。

四、細讀課文,欣賞體味:(過渡語)如此的好風景,不要那麼快地離開吧,讓我們回過頭去重遊一遍。這一回,可要多長個心眼,細心觀察,用心思考,耐心記憶。

1.細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個拜訪的是誰?──老橋。“拜訪”與“訪問”有什麼不同?──還有帶着恭敬的心情。

2.老橋爲什麼讓我恭敬?──德高望重。說說這個詞的意思。

爲什麼說老橋德高望重?找出相關的句子品讀。劃出“站、渡、弓、俯身、凝望”等動詞。

3.有感情朗讀這段:體味老橋默默無聞服務大衆、恆久不變的情懷,讀出緩慢、平靜的語氣,以及恭敬的心情。

反覆引讀: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

4.這個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把( )比作( ),突出了老橋( )、( )的精神。

五、總結學法:

初讀課文,理清(結構)大意。

精讀段落,體會詞句。

六、作業:感情朗讀一二三段,嘗試背誦;抄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清爽 幽徑 拜訪 德高望重 凝望 明滅

2.第一課時用了什麼學習方法?──這節我們就繼續運用第二種學習方法去學習。

二、自讀四、五自然段。

1.說說哪個句子讓你最喜歡?爲什麼?

體會擬人、反問、設問、排比和聯想幾種修辭手法;有感情朗讀與背誦。

2.讓我們與山中的朋友熱切地打招呼吧。──有感情朗讀四、五自然段。

3.假若你是清清的山泉,你聽到了我親切的問候: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會怎樣迴應我的問候呢?(指名說)

4.同位相互問答,清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

三、(過渡)雲雀在嘰嘰喳喳地談論好風景,“我”當然也津津有味地欣賞好風景。除了“欣賞”,我還尋獲了“趣味”。

引讀:

1.捧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

拾起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我看到了──

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

2.理解“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指的是什麼。

3.口頭填空:忽然,雷陣雨來了,像( ),又像( ),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岩石像( )。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 ),誰能說這不是天地( )?

4.理解“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改爲陳述句)

5.小結這部分內容:

(1)作者願意離開這些朋友嗎?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

(2)這部分內容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排比、比喻、擬人)你能背誦哪些優美的句子?

(3)課文結尾怎樣與開關呼應?

四、總結全文:

1.作者以“山中訪友”爲題,其實寫的是自己在山中看到的好風景給自己帶來了好心情、好記憶。把自然景色看作朋友,作者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可見其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當然也熱愛生活。

2.作品“語言優美,情意深長,聯想豐富,意境動人”,每個段落都有各自的修辭特色。

3.能仿照“一字詩”,寫一首詩來概括本文的內容嗎?

例1:一橋一樹一溪流,一花一葉一石頭。一訪一望一陣笑,一風一雨一揮手。

例2:一橋一樹一溪流,一眼山泉一瀑布。一花一葉一場雨,一輪明月一酒壺。

例3:一山一水一古橋,一石一樹一鳴鳥。一吟一誦一唱和,一路月色一路笑。

五、作業:

1.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填空: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懸崖 ( )的白雲 ( )的峽谷

( )的雲雀 ( )的紋理 ( )的氣勢

( )的額頭 ( )的身影 ( )的身軀

3.造句: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4.摘抄優美的句子。

  小學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蘊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的表達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有感情地讀課文中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計劃:二課時

課時一

教學內容:

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能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辨別文體,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初讀課文。

1、教師板書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引導問題:

T:讀了“山中訪友”這個題目,如果讓你來寫這個題目,你會寫些什麼?

2、學生自由讀課文後辯體。

讀書要求:

1讀通課文,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讀得生疏地的地方,可以停下來多讀幾遍。

二、練讀課文中的`生難字詞,學生再讀課文。

1、小黑板出示下列詞語,學生練讀:

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蘊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2、學生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初步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相機學習並鞏固反問句,過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根據下列提綱給文章分段。

提綱:去訪回

2、學生再讀題。由題引發學生讀文本的慾望,初步學習文章的第二部分。

引導問題:

T1:“我”去山中訪了那些朋友?這些朋友有什麼特點?你從文章哪些句子中讀出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老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落花、落葉、岩石……)

T2:老師爲什麼在這些朋友的後面要加上省略號呢?你從文章哪兒讀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子: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引導分析:

T1: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他是個什麼句式?

T2:聯繫上下文,這個句子還是一個什麼句?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四、引導學生對本課時進行學習小結。

五、學生讀全文鞏固本課時所學。

六、作業。

1、課外再讀課文三遍。

2、完成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書寫訓練。

3、讀課文,在下列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老人 ( )的青翠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懸崖

( )的身軀 ( )的白雲 ( )的峽谷 ( )的紋理 ( )的儀式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雲 落花

落葉 雷雨 岩石 ……

課時二

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題,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個主題討論。

1、學生讀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所學,知道課題中的“友”在文章中的所指。

2、引導學生圍繞“朋友”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引導問題:

T1:在本節課深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討論一下:在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怎樣才能稱爲“朋友”?(主要特徵:彼此間有美好的感情。)

注:1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2交情: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而發生感情。3交往:互相來往。

T2:你願意與什麼人交朋友呢?

二、組圍繞“友好”的主題織學生通過“讀讀

議議

說說”的形式引導學生細細品讀課文。

1、品讀文章第二部分。逐段學習,通過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學習作者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引導問題:

T1:作者山中的朋友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呢?

T2: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法?讀讀這些句子,想象一下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注:總結落在文中“好風景”一詞)

2、學習文章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撞”這詞來理解“好心情”,通過理解“好心情”來理解作者文章開始所表現出的因山中美景而流露的輕快與嚮往之情。

3、學習文章第三部分,抓住此時的“好心情”與文章開頭之處“好心情”的不一樣,而昇華主題——感恩(熱愛)自然。

4、學生在讀題。理解“訪”所包含的情感。(訪:拜訪;訪問。拜訪:敬辭,訪問。)

三、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練習冊相應訓練題。

3、把下列句子換一個說法,使句子意思不變。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2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難道不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4、預習《2、山雨》

1讀課文三遍。

2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自己後試着結合課文理解。

3畫出你認爲的好詞好句,並摘抄在你的詞句積累本上。

附板書:

1、山中訪友

老橋 樹林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白雲 落花 好風景

落葉 雷雨 岩石 ……

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