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精選1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

在介紹背景解詩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課標十分重視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不用舊模式老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效果更好。學生在介紹李白和寫作背景時,便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爲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

在理解詩意時我注重多讓學生朗讀、交流。這樣既不會破壞詩歌的朦朧美,又可以促使他們動腦思考,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沒錯,學生們喜歡讀書,喜歡多種形式、變着花樣讀書!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着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古詩教學也要力求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古詩的閱讀、鑑賞能力的提高,將會使學生在今後的習作中,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那麼教會學生自學的能力,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大的一筆人生財富啊!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2

一、釋題,瞭解學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根據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所以,在導入詩題後,我首先了解學情: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古詩嗎?(大部分學生聽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瞭解呢?(有的會讀、有的已經會背。)

正是在這種瞭解學生“所知”的基礎上,我嘗試了分層教學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爲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

(1)已經會讀會背的學生找學習夥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

(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夥伴(包括老師)一起藉助拼音合作學習。

其次,教師巡視,瞭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最後,學生交流時也分層次進行,先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再讓高層次的學生與夥伴開展競賽,學生自己評議。這期間,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並能持之以恆,使其成爲學生頭腦中的一種精神積澱。

另外,對於詩意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也不要牽強,不能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感悟,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在《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上,我注重聯繫學生對生活的切實體驗:“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具體說說當時的感受。那麼大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寫了這首古詩。”可以說,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受,會使學生在濃濃的思鄉情中再次誦讀這首古詩。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3

古詩《靜夜思》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差不多都會背,可是通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爲自己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爲他們長句都讀不好,怎麼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裏還是沒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啓發。

一,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出課題後,讓學生讀讀《靜夜思》三個字,然後請他們說說: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靜"讀後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體認讀,不能拼讀。於是隨機教學靜與夜,給它們找找朋友,說說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但我還不滿足於此,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詩人是在什麼時候哪個字告訴我們周圍有沒有聲音"思"是什麼意思他在思念着什麼呢意外的是,學生很快都明白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麼呢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馬上進入了閱讀。

二,從生活情感啓發詩的情感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纔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有的說是玩過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課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於是我又問他們:你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麼時候最想我特意讓全託生戴紫薇先說,她說每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媽媽,於是學生的話題就這樣打開了,就這樣他們明白了詩人的心情,知道了什麼叫做思念。此時,我讓他們再去讀一讀詩。最後,我問他們,你覺得你讀懂了哪一句或哪一個詞,於是所有的詩意都在孩子們的嘴中被解釋,他們甚至說:月亮都圓了,爲什麼我與家裏人還沒團圓呢!我明白,此時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麼。

沒想到這節課有了這麼多意外的收穫,感謝我的學生,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潛力,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體驗也嘗試。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4

有趣的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環節識字教學中,因爲對孩子們的充分信任,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識字,互幫互學,但是,大部分學生憑藉對詩歌早已耳熟能詳的自信,沒有認真學習生字,以至於第三環節復現生字時佔用了大量的時間。這個失誤讓我明白了,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應該充分了解學情,才能更好的爲課堂教學服務。另外這堂課的紀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着老師一起學習,但是後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怎樣掌控好低年級課堂紀律,讓孩子們動而不亂,活而有序呢?我想這還有待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取更多的教學機智和更好的教學設計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學習這一教學理念。在新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教學第四環節設計比較合適。這首詩很短,含義又及深,很難讓一年級的學生全面理解,怎樣深入感知課文中的情感?我沒有用分析的辦法逐字逐句地講解,而是利用詩意的畫面和故事,用播放音樂和觀看朗讀視頻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整體感知,這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別是農村裏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兒童感受得會更深。當問及“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這一輪明月想到了什麼呢?”孩子們都紛紛回答,在創造性想像中,學生們更真切地領會了詩的靈魂,並與詩人在富有創造性的詩意情境中相會、相融了,他們的心靈也和詩人的心靈變得一樣詩意。他們在這在濃濃的詩意中感悟、體驗着、想像着、創造着、發展着。最後一個環節欣賞學唱《靜夜思》這首兒歌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都大聲地深情地歌唱着,我相信每一個學生今後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這首詩。

儘管教學是個不完美的藝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深入研讀教材,就可以把缺陷減少一點,再減少一點。把文本與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會喜歡,就會愛上語文。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5

優點:

在朗誦方面注重引導學生將古詩讀出節奏感,通過老師範讀、學生自讀、跟着音頻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最後達到會背的學習目標。

缺點:

1、準備的不夠充分,沒有做到對課件內容的完全熟悉,課件內容太單調。

2、本節課與學生的互動不理想,沒能與學生進行連麥互動,所進行的一些互動也比較慌亂。

3、對於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不足,電腦再次出現問題那一刻自己先慌了,沒能調整好自己的思緒,這也導致後續的授課環節沒能環環相扣,語言也不夠順暢,多次出現卡殼或者是前後相互矛盾的語句。

改進措施:

1、提高自己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平時多練一練,熟悉講課的感覺,做到處亂不驚。

2、對待每一節課都要做好十分的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今天的課十分不理想很大原因是自己的準備沒有做好。

我給自己今天的課評爲不及格,可以說這就是一起教育事故,我會引以爲戒,將今天的課再次分析,揣摩。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6

1、在教寫生字時我一般是讓學生說說寫該生字的筆畫順序,以及要注意的地方,這也是我平時教學時常用的一種,是希望孩子能自己用眼睛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讓孩子描紅,而後在田字格中寫,而我就在孩子寫時再巡視指導,最後將錯誤較多的地方指出來,提醒孩子。改進辦法:最好能在孩子說完後再演示生字的書寫過程,教師要一邊寫一邊說筆畫順序,再請孩子書空,然後才讓孩子寫,最後是展示學生寫的情況,糾正錯誤。

2、在教認讀的生字時,我主要用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說該生字在讀音方面要注意什麼,比如平翹舌、前後鼻音等。再說要用什麼方法記住該生字,比如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等。改進辦法:教給孩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在認讀生字上,可以讓孩子通過讀音來歸類,比如翹舌的歸一類,或者是後鼻音的歸一類。讓孩子用歸類的方法記住一類的字。而到了下學期則可以提高爲按字的結構歸類。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7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閱讀活動”,一年級的主要內容是背誦《三字經》和《課程標準》規定的70首古詩。我深深知道,作爲剛入學的孩子,興趣是引導他們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最重要的動力。因此,我準備利用本課來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從而爲以後“大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中,我採用少講、精講的形式,給孩子們留下充足的時間反覆讀,並在讀的過程中滲透朗讀古詩的方法,然後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小組讀、比賽讀、表演讀,孩子們的興趣在讀中得到了激發。此外,我知道孩子非常喜歡畫畫,我又引導他們將這首古詩變爲一幅畫,從而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實現了課前的設想。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8

1、採用低年級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突破識字和寫字的難點,防止平均用力。

2、指導方法,重視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

3、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部分學生對詩歌已耳熟能詳,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孩子自己識字,互幫互學。同時採用多種教學手段,讓生字多次復現,加以鞏固。在廣泛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4、深入感知課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辦法,而是利用詩意的畫面和故事,用播放音樂和有感情地朗讀的辦法,使學生整體感知,這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別是農村裏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兒童感受得會更深,這首詩很短,含義又及深,很難讓一年級的學生全面理解,這裏只是讓學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後每一位學生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這首詩。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9

教材採用“讀詩、唱歌、配畫”的呈現方式,將音樂與文學、美術等學科內容融爲一體,以倡導學科綜合這一基本理念。

《靜夜思》的歌詞是一首深受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唐詩,語言流暢,琅琅上口,淺顯易懂又意蘊深遠。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給學生提供了把握、體會、想象與表現的極大空間。它的旋律古樸、典雅,那低沉的、似吟似唱的旋律風格與詩歌結合得天衣無縫。但它採用的崑曲的音調,演唱時要求的戲曲的行腔韻味等,又不是我們現代的孩子能輕易把握好的。

整堂課通過划船律動──熄燈欣賞──演唱歌曲──繪畫表現《靜夜思》,都一直在引導學生尋找思念的感覺。音樂在渲染着氣氛,我的語言柔和,表情雖然親切但不帶微笑,學生們很安靜,他們在想象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離開很遠時,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心情。這種生活中的體驗豐富了她們演唱時的情感,也進一步地拓展了課的內涵。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我教學了第六課《靜夜思》這首詩,教學之後感觸不少。

《靜夜思》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之一,其語言凝練,感情真摯,反映了外出遊子深夜思鄉之情。爲了讓一年級的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結合預習,讓學生看拼音自讀《靜夜思》要求讀準字音,初步識字。因爲學生有以前的基礎,再加上預習,所以對於古詩的背誦是很輕鬆的事。然後我就採用多種形式檢查、鞏固識字。在學生讀通了生字後重點就是朗讀感悟古詩的意境了。對此我先讓學生讀,然後我範讀,通過對比讓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想去學,讀好古詩。再通過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的樂趣。

在學生熟讀後,我又引導他們提出不懂的問題,隨機予以解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問題很豐富,有字詞類的、有詩句內容的,還有的問他爲什麼想家鄉呀等,這些問題都說明孩子們在動腦思考了。我們就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1

《靜夜思》這首詩是孩子們在幼兒園就倒背如流的詩,今天在來學這首詩,我應該教給孩子們什麼新的內容呢?

我想從體會詩人的情感上挖掘。一打開課文,同學們就得意洋洋的背起來,但,他們大多是毫無表情地唱。當學生能讀到“低頭思故鄉”這一句時,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課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於是我又問他們:你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麼時候最想?學生的話題打開了,這樣他們也明白了詩人的心情,知道了什麼叫做思念。此時,我讓他們再去讀一讀詩。最後,我問他們,你覺得你讀懂了哪一句或哪一個詞,於是所有的詩意都在孩子們的嘴中被解釋,此時我的教學目的也達到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麼。

沒想到這節課有了這麼多意外的收穫,感謝我的學生,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潛力,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體驗也嘗試。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2

同事們都說古詩課難上好,嘗試了之後也知道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在平常,我們班課堂上高舉的小手挺多的,發言積極,討論熱烈。而此時卻難得有幾隻小手,還好,回答的都不錯。所以我覺得這堂課還是成功的。

在教學過程的安排上,參考有關老師的教案後,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省時、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生對這首詩已很熟悉,課前我瞭解到,包括葉婉兒(落後生)都能背誦。也爲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把教案上的集體嘗試默寫,改爲請某生板演,而且只是填一些生字和容易出錯的字。在出現錯誤或寫不出時,再反饋、矯正,並集體書空。在這堂課上,這一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新課程的要求。在這裏,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述說學懂的'、和有疑問的。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中,達成了教學目標。例如:開始解讀詩意時,請學生自己去理解,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緊接着不馬上反饋,而是在合作小組中互相交流,不懂的,在小組中能解決的問題就解決好。還有不懂的,再進行全班的交流、研究。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3

《靜夜思》這首古詩對於學生來說十分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能夠倒背如流。如何讓孩子在誦讀中去體會李白望月思鄉的感情就成了本課人文主義目標的集中體現,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李白隻身在外,望月思鄉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語言去鋪墊。如月亮常被人用來寄託思鄉之情;八月十五團圓夜,全家一齊團圓賞月。在這些基礎上,我再讓孩子去體會如果一個人身在異地,不能和家人團聚,吃不到父母親手做的菜,聽不到父母的聲音講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境。而此時的李白就身處於這樣的情境下,你覺得他的情緒會是怎樣的?伴隨着音樂,再加上我繪聲繪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時的表情都是複雜的。此時,彷彿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悲傷情感中,想讓每個孩子都走進文本,貼近作者的感情。

課後,我一向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就應在意外發生之前就就應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4

《靜夜思》是一首深受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唐詩,語言流暢,琅琅上口,淺顯易懂又意蘊深遠。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給學生提供了把握、體會、想象與表現的極大空間。

在板出課題後,“我會背了!“”我也會呀!”……一上課,學生就自信地背起了古詩。這首詩是學生在幼兒園裏早就會背的兒歌了,但第一次學生背的時候,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這跟古詩的意境不符。我並不急着去範讀,並讓學生讀好課題,再問:哪個字告訴我們詩人是在什麼時候?哪個字告訴我們周圍有沒有聲音?“思”是什麼意思?他在思念着什麼呢?意外的是,學生很快都明白“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麼呢?並問學生你們有沒有長時間離開家人的時候,你有怎樣的感受,有的孩子說我有一次離開爸爸媽媽一天,白天和別人玩的時候不想爸爸媽媽,晚上就哭了。有一個孩子說媽媽出差一個星期,晚上做夢總做到媽媽和他玩的情景……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馬上進入了閱讀。

最後學生都能感受到原來詩人李白在思念自己的妻子孩子及故鄉,那是何等淒涼的事呀!再讀古詩的時候,學生的表情就發生了變化。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5

古詩文的教學,一般來說都偏於單調,老師講得乏味,學生也聽得疲倦。更何況是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永遠是他們的天性,怎麼保持好課堂紀律已經成爲我的難點,更不必說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一陣苦思冥想後,我決定放長線掉大魚。

在上課起初,我是這樣問學生的:你們看過夜空嗎?通過這樣的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着手,漸漸把他們帶入到學習中去。

在教學時,我主要從兩大主脈入手。一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第一次採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學生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由小組長帶頭,組內的各個成員分工合作,每位學生對此都是樂於接受的。(這個手法,我是主要在朗讀初期和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時採用的)。我的另一個方法是,抱着指導學生背誦的願望,而進行的對詩逐句逐句的翻譯。用上了師生合作的方式,我翻譯一句詩意,學生來說詩文。後來直接讓學生站起來說說詩意,讓我來對詩。在平常的教學中,都是由老師向學生提問,這次換成學生來向他們老師挑戰,膽子大一點的學生,對這種兌換角色的教學,是樂此不疲的。

教學後,我是這樣問我們學生的:從今天的學習中,你學會了什麼?要是學生回答不上來那樣也不要緊,我可以變換我的提問內容,選擇更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的特色語言:在課文中,你最喜歡什麼?爲什麼?這樣一來,學生的答案雖說是相差無幾,可我認爲,這節課,我的初衷是達到了,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6

《靜夜思》這首古詩膾炙人口,千古傳誦,是我國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李白的經典詩作,它語言凝練,感情真摯,反映了外出遊子的深夜思鄉之情。

此篇課文大多數孩子都早已熟背,然而能真正瞭解其中深層含義,體會詩人情感的仍是少數。全詩總共4句,其中“疑是地上霜”這句是本詩的難點。我首先借用圖片,讓孩子們瞭解什麼是霜,再結合現實生活。“霜”會帶給你們什麼樣的感受呢?“涼、冷、凍”有孩子搶答了。是啊。這時孩子們終於可以體會到,當時詩人李白在外遊蕩時,在靜靜的夜裏那種迫切的思念家鄉的之情,像“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詩人的心絃,此時的淒涼孤寂的夜晚,說明當時李白的心情非常的孤單、非常的寂寞,懂得了這種感覺,對讀好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很大的幫助。正因爲作者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無法立刻回去和他們團聚,所以纔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覺。像這樣突破難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我在學生熟讀古詩以後,又引導他們提出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隨機給以解決。所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問題很多,還有的問他爲什麼想家鄉呀,這些說明孩子們動腦思考了。但因爲孩子們都還小,對漂泊遊子孤身在外的寂寥無法切身知曉,對此文的理解可能仍還有限。這些可能都將慢慢沉寂,希望在孩子們以後的人生中終會頓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內涵吧。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7

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並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爲此,我在本課的設計中,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利用舊知,鋪路搭橋

新舊知識的切入口,從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識的重點,爲突破難點做好準備。

2.體現活動的雙主體性,採取各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多層次的信息反饋,全班的教學活動與個體差異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思考狀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生動有趣的電腦畫面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美妙動聽的故事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電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手段,它能通過動畫、聲音、色彩等來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本課始終穿插着電腦畫面,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愛玩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始終由李白天鵝來牽線,在意境中完成識字、朗讀。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認識字寶寶。這樣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並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到爲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能興趣盎然,做到了教與學融爲一體。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8

20xx年3月18日上午,我聽了同組一年級語文老師張xx和夏xx兩位老師對《靜夜思》這篇古詩的授課,受益良多,特記錄反思,以備在自己今後的教學中揚其優點,避其不足。

優點:

1、古詩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讀,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能通過反覆朗讀古詩,讓學生在情境朗讀中體會意境,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老師再相繼點撥引導,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2、《靜夜思》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寫的,老師通過出示《靜夜思》背景插圖,優美的配樂,李白的圖像,尤其是張金哥老師在理解“霜”這個字時,搭配的圖片,形象、直觀,易於學生理解,能夠很好地帶領學生走進詩的意境。

3、在田字格生字教學中,兩位老師對生字講解細緻、認真,值得學習的是能把學生書寫反饋羣中的生字再進行直播展示、點評,讓孩子明白書寫的要點,從而把生字寫得更規範。

不足:

《靜夜思》學生在幼兒園時就能背誦自如,我想詩句的意思的可在反覆誦讀過程中,引導孩子自己理解、體會,必要時連麥讓孩子做一做詩中李白的動作,演一演。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等。舉頭、低頭等動作,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體會作者李白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小班靜夜思教學反思 篇19

《靜夜思》這首古詩已經教過很多遍了,可是直到今天才第一次理解題目的意思,安靜的夜晚在思考。今天在教學上比較成功的是孩子們能夠配合動作進行古詩的朗讀,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很高。而今天在教學上,我一改往日的批評以及強調紀律爲主,而是採用表揚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發現今天的課堂氛圍很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而效果也要較以往要強一些,孩子們學也學了,玩也玩了。同時,也經過今天的教學,我發現了胡的反常,班上的孩子們都在認認真真開開心心地上課,可她卻雙目無神的望着別處,聯想到這幾次數學老師反映的不寫家庭作業的情況,我認爲有必要和家長談談胡的情況了,真正下決心讓我打電話是因爲我在清作業時總是少一本,點名才發現是她,把作業拿過來一看,竟然還沒有做完。於是我跟胡的爸爸打了電話,她的爸爸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說今天回來看看她。通過了解才知道胡的奶奶最近經常打她,而上個星期差點掉到河裏受到驚嚇,這也是胡最近越來越沉默的原因了。而這些也恰恰說明了我們不管是作爲老師還是作爲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沒有更加及時的發現孩子的異常,讓孩子受到這些傷害。

這課不足的地方大概是在於孩子們對詩意的瞭解還不夠,我的講解也不夠直觀吧。總之,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