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

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最近,我閱讀了《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認識了一位堅毅的航海家、探險家,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魯濱遜。下面是關於六年級《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六年級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1

書千奇百樣,有故 事、寓言、小說……然而,《魯賓遜漂流記》以驚險的奇遇展示的故事情節扣人心絃。

我一口氣讀完此書,我被魯賓遜那難以想象的堅強和毅力所折服;被它那克服困難的勇氣所震撼;被它那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所激動;被它那智慧和辛勤的勞動所感染…… 魯賓遜有着不同凡響的離奇遭遇,它的遭遇告訴了我:當遇到挫折與困難的等不幸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作出超呼自己想象的奇蹟來。 那麼是什麼驚人的力量驅使魯賓遜作出那樣的奇蹟來呢?是毅力、勇氣與智慧。魯賓遜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創造家園。

相比之下,我們在這麼好的條件下讀書、生活,我們的毅力、勇氣和智慧在哪裏呢? 在生活中,我們做許多事情都需要毅力、勇氣和智慧。就拿我來說吧:自己學了電子琴,以前並不愛學,中途放棄,既浪費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又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看了此書,我深受教育和啓發,又重新學習電子琴,練琴練得累時,就想到魯賓遜的毅力,不半途而廢才行,遇到困難,學習他的勇氣,又充滿智慧的頭腦擊敗困難。我相信學習魯賓遜的毅力、勇氣和智慧,我一定可以學好電子琴。 讀《魯賓遜漂流記》我在想,如果每個人不管什麼事情都有毅力、勇氣和智慧,何愁我們的祖國不繁榮富強呢?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2

《魯濱孫漂流記》是外國作家笛福所寫的一本長篇小說,整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魯濱孫的年輕人是怎樣在荒島生活二十年之後又回到自己的國家。

魯濱孫在1651年那年的9月1日,不顧父母反對,和朋友一起出海。在海上他們遇到了暴風雨,船上的人全部都跌進了漫無邊際的大海里,魯濱孫和船都被捲到了一個荒島上。從此他開始過起了艱苦的生活。他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夠想到的困難,搭帳篷、採野果、飼養牲畜。

他醒來以後,身上沒有任何工具和糧食,他把船上能搬下的物品搬下來了。他用一塊布搭了一個帳篷,以後他就稱它是“城堡”了。他以爲這島上沒住人,就稱自己是這座島的“國王”。有一天,他遇見了一隻野獸,他馬上用帶在身邊的槍打死了它。後然他又在這島上發現了野生的椰子樹、橘子樹,他採了許多果實帶回家,並又飼養了一隻鸚鵡和一羣山羊,從此他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他在島上竟生活了21年,在第21年,他遇見了一羣愛吃人的野人,他們正要吃一個同胞,魯濱孫看了非常生氣,他拿着一把槍衝了上去,一下子把野人都打死了,救出了被抓的俘虜,並取名叫“星期五”,因爲這天正是星期五。他又把星期五變成一個文明人“星期五”成了他最忠實的僕人……又過了幾年,他們救下了一位船長,船長把他們送回了英國。

如果是是我,可能早就被這些困難嚇得要死。就拿兩次軍訓來說,我都沒有堅持到底,去的時候都是信心滿滿、勇氣十足,但沒想到每次竟都沒有堅持到底,原因是我自己沒有勇氣,不能夠下定決心去克服困難,這和魯賓遜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實一個人經歷的越多,他就會變得更加成熟,我們在和困難做鬥爭的同時,就是在和自己做鬥爭,就是超越自己,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超越自己就是贏!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3

書籍是一縷陽光,照耀着我,使我感到溫暖;書籍是一位良師益友,無微不至地教導着我;書籍是一杯清純而甘甜的美酒,讓你細細品嚐並沉醉於它的清香。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並鍾情於它直白的字眼。

這是一個關於冒險、智慧和勇敢的故事。英國青年水手魯濱遜由於所乘的貨船在海上遭遇風暴而沉沒,只有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了一個無人荒島上,開始爲生存而奮鬥的冒險經歷。在這個遠離文明的小島上,魯濱遜自力更生,種糧食、養牲畜、做木筏,甚至還救了一個土着人“星期五”,最終返回了故鄉。

魯濱遜身上反映了人類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百折不回的開拓精神,這些精神給予了我們挑戰自然的信心和勇氣。對比現實中的我們,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習慣了依靠大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魯濱遜呢?他在孤島上獨自生存28年,他又能依靠誰呢?現在,我們不是魯濱遜,而是過着無比幸福美滿生活的孩子,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呢?我們所面臨的一切困難,與魯濱遜在荒島上那28年的孤獨、寂寞、痛苦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打開另一扇門,就像魯濱遜一樣,在什麼都沒有的荒島上竟創造出了一片生存的天地。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不能遇事就退縮,要敢於面對困難,正視困難,永遠往好的一面看。

這本書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即使在絕望的境地中也要尋找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永遠保持樂觀向上,對生活充滿熱情。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也要尋找生活的意義,保持對生活的新鮮感,熱愛生活,相信生命。這個道理將伴隨我的一生,爲我成長的道路開闢出一番新的天地!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作文4

二十八年,10220天,這是多麼漫長的一個數字呀!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故事的梗概其實很簡單。一位愛冒險的勇者,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還有一場驚心動魄、長達二十八年之久的歷險。這些,就構造了這本書——《魯濱遜漂流記》。

故事主角魯濱遜·克羅索,雖生於富商家庭,可腦子裏盡是些冒險、航海的異常想法。一次,魯濱遜揹着親人去航海,可沒想到卻遇上了狂風暴雨。他,很不幸地被大海衝到一座危機四伏的荒島。如果是你,你是坐以待斃,還是繼續生存下去?魯濱遜用他的實際行動堅定地告訴我們:我要活下去!書中很精彩地描繪道,魯濱遜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智慧,建造了房子和木舟,種植了小麥與葡萄,甚至還養了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言敗的精神,在孤島上生活了長達二十八年之久!在此期間,魯濱遜還與兇惡的野人搏擊多次,並救了一位俘虜與自己作伴。種種的不幸與困難並沒有壓倒魯濱遜,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他在逆境中鍛鍊了自己,成就了一番註定不平凡的偉大事業。

當讀完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後,我想我真的被震撼了。如果我是魯濱遜,我會選擇在荒島上生存嗎?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一個人做,不依賴,不抱怨,我想:那時候我也許會放棄,也許會選擇生存。是的,現在很多獨生子女都過分地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的事情父母做,完完全全地成爲了不折不扣的“啃老族”。我雖然沒有過分依靠,可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比如說有一次,媽媽讓我去晾衣服,我就不爽地嘟囔了幾句,最後還是外婆主動出來替我去晾。現在想想我可真不應該,我們應該要學會獨立,學會自己洗碗折被,學會自己打掃房間,而不是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

學會生存,學會自立,我們要有魯濱遜那樣的精神,要時刻鍛鍊自己,成爲像魯濱遜一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