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1

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

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讓學生蒐集季羨林先生寫的謳歌母親爲主題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國留學期間的一些資料,爲學習課文、感悟作者

的思想情感打基礎。接着,在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小苗和大樹的對話》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結合課前瞭解到的有關材料,交流各自對作者及文章背景的瞭解;從各自對母親的感情入手,獲得對文章主題的粗淺把握。由於文章情感豐富,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貫穿全文,所以,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具體感悟,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深厚情感,並以此爲主線,引導學生畫找相關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加深理解,感受作者對母親,尤其是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情感。首先是對親生母親的感情,我讓學生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曾經暗下決心,一旦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就立即迎養母親,以彌補長久離開母親的遺憾。然而沒等作者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作者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了。“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我盡力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接着轉入對祖國母親的懷念。這部分有學生比較難理解的語句,如,爲什麼作者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中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麼?作者回憶房東太太的時候,爲什麼會產生“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念頭?作者到底在尋一個什麼夢?爲什麼作者又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我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並結合相關資料去理解、感悟句子。還有些句子,如,“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此時,我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我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在作者記憶深處的母親的身影,從而體會人物情感。

上完這節課,我發現季老經歷的時代和背景與學生生活的年代與背景相差甚遠,孩子們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受着父母們的百般寵愛,享受着優越的生活條件,要他們感同身受地體會、理解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們根本體會不到箇中的艱辛、痛苦與無助,因此,上類似的課文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激情洋溢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細細體會、感同身受與作者產生共鳴纔是最值得我去思考的。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2

今天教學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懷念母親》。課文以回憶的形式,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對祖國的懷念,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及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 課前,我安排學生先蒐集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期間的有關資料,對季羨林先生有所瞭解。導入新課時,我先讓學生回憶以前所學過的季羨林先生的文章。 爲了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後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我引入了關於季羨林老先生對母親的回憶的相關資料,並以他的《永久的悔》片段作爲課文的引子,帶領學生進入季老的情感世界,感悟他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我將課文的主線分爲“懷念生身母親”與“懷念祖國母親”兩個部分,引導學生先自由讀相關段落,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作者的感受,再細讀相關語句加以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中獲得感知。 從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作者的真情實感。他們明白了母愛不僅僅是理解,寬容,呵護,牽掛,母愛是博大的,更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3

一、成功之處

1.自主預學,注重基礎。

預學是互學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預學充分,課堂上的學生展示纔會精彩,教學目標纔會有效達成。所以在課前,我就設計了預學單,在預學單上包含了認讀生字和詞語,理解重點詞語,讀熟課文,畫出感受較深的句子批註體會,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等問題。在開課後,首先檢查預學情況:認讀生字和詞語,回顧季老在課文中寫到兩個母親及對兩個母親的主要情感。接下來教師開門見山提出:這節課我們主要探究季老對生身母親的感情。然後教師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目標,進入互學階段。

2.品讀課文,感悟情感。

學生圍繞“從哪些詞句體會到季老對母親的愛?”開始學習。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然後展開小組交流,在小組交流時,我深入小組指導小組分工,指導他們交流方法與步驟,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小組展示。

二、不足之處

評學環節,我的設計是,讀了課文我們被季老對母親的思念所感動,此時我們心中一定會有很多話想對自己的母親說吧。現在請大家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爲題寫一段話,在班上交流後回家對媽媽講。

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悟,所以學生都有很多話說,有的`說的感人,有的說的真誠,但是時間倉促,交流不夠廣泛。

 三、改進措施

充分備課使自己的語言更豐富,對學生的困惑或思維障礙準確掌握,要預設充分,才能讓學生體會深刻。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4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新課開始,我給學生讀了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聽後,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爲理解本課做好鋪墊。

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先出示統領全文的問題“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而後,讓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在小組間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我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如下重點句子:“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我請學生談自己的體會,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感受,爲了幫助學生深入體會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歉疚之情,我插入了收集到的兩段資料“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裏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學生的感受就會更加深刻。最後我引用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在”作總結。

在3到6段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找出作者思念祖國的句子,然後寫寫自己的體會,最後在小組內討論。由於學生自己先思考了,所以討論也比較熱烈,我在巡視時發現很多孩子寫的體會也很到位。最後請同學上臺講自己畫的句子,並說出自己的體會,然後請其他同學補充。學生們的發言很精彩。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個來回。這樣的辦法很有實效,每個學生在朗讀、概括、體會的過程中都能各有所得。就這樣,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字裏行間充分體會到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知道了母愛不僅僅是理解,寬容,呵護,牽掛,母愛是博大的,更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昇華。最後我又補充了季老的一段文字:“在夢裏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這面影纔出現的時候,四周灰濛濛的,母親彷彿從雲堆裏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於向我走來了。”驚心動魄的世界大戰,持續了6年,現在終於閉幕了。在我驚魂甫定之餘,我頓時想到了祖國,想到了家庭。我離開祖國已經10年了,我內心深處感到了祖國對我這個海外遊子的召喚。離開時,我頭也沒有敢回,登上美國的吉普。我在心裏套一首舊詩想成了一首詩:留學德國已十霜;歸心日夜憶舊邦,無端越境入瑞士,客樹回望成故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

這節課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相信學生,大膽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去感受文本。只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去思考、去交流,學生一定能有所得。“學生能講的,老師就要大膽放開,要相信孩子。”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5

學完《懷念母親》這篇文章,我感觸很深。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寫出了對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了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作者通過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片段的字裏行間表達了對親生母親和祖國線親的懷念之情,文章先寫出對親生母親愛戀和懷念,又在懷念生母的基礎上融進了對祖國母親的深切懷念,對兩位母親的同樣的敬意,同樣的`愛慕之情表達得酣暢淋漓。本文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爲了幫助學生理解對生的悔恨,怕學生對作者失去母親的那種痛理解的不夠到位,我爲同學們讀了一段課外資料,是寫作者和母親生活的經歷,這樣學生感受到了終天之恨的情感,學生把這種傷心的情感在朗讀中體現出來了。

學習本文,我同樣採用了讓學自己找感受深刻的句子,自己先體會再交流,我在交流過程中適時點拔,這樣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讀的也比較到位。我同時又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因爲,現在很多學生與父母開始有逆反心理,對他們進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是比較合適的。

我感覺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備得還是不夠細,應多查閱資料,對有效的課堂教學會有很大益處的。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6

那天我執教《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爲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

作者的情感是很深沉的,小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我先引導學生了解季羨林的成長過程並補充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深層的思想感情。

課文的第二段是重點段,在指導朗讀時我範讀,竟然讀着讀着讀不下去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孩子對母親深深的依戀和難以彌補的悔恨……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情不自禁抹起了眼淚。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對我從小到大無私地呵護,想到了自己對自己女兒的愛,想到早晚有一天會骨肉分離……孩子們擡起頭看着我,教室裏靜悄悄的,沒有一個學生嘲笑我不爭氣的眼淚。我努力恢復平靜,說:“同學們,我們多麼幸運,我們的母親都還健在,我們的母親是怎樣愛着我們,如果有一天你的母親離開了這個世界,你能理解季教授此時此刻的心情麼?你也會像季教授這樣深深地懷念自己的母親嗎?”他們默默地點頭,他們也被感染了,我沒有多說什麼,情感激發得自然而然,這節課他們朗讀都特別動情。

老師在課上哭了,這算不算失態?“情動於衷”,我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學生不會見笑,自己也不用不好意思。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7

一、教學開始我動情的範讀了課文,我滿含深情的朗讀,學生聽得如癡如醉,教室裏靜悄悄的,真的是連跟針掉下來都能聽得見。那感人至深的文本深深的吸引着我,也吸引着每一個孩子的心。

二、理解詞句,感悟文章思想。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繫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課堂上,學生圍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問題,抓住“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等句子,在讀中感悟作者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三、於情動處寫出精彩。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筆:如果你離開家幾天了,每當夜幕降臨,你在牀上輾轉反側,不能入寐的時候,你腦海中會浮現出什麼畫面?此時此刻,你的母親會在燈下做什麼?回顧課文《懷念母親》,我知道你們心中一定涌動着許多感人的肺腑之言,讓我們用筆來表達吧。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8

教完《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讓我感觸頗深,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以回憶的形式,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充分表達了對兩位母親的懷念,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

一、從題目入手,抓住文章主幹

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我緊緊抓住“母親”一詞質問學生:“這裏的母親指的是誰?”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一個是親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那麼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懷念自己的兩位母親呢?”這樣既交待了作者的寫作背景,又讓學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幹,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爲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二、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

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繫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課堂上,學生們分成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並在小組裏交流,學生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習積極主動,交流時氣氛活躍,他們找到了“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句子,這樣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只要老師引導得當,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三、以讀促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課堂上,我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我讓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等詞語,自己讀句子,談感受,並鏈接《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明白作者對母親的悔恨,在讓學生反覆地讀,從讀中體會到了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對祖國母親的懷念時,我結合課文內容,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對比讀、選擇喜歡的部分讀、自讀等方式,感受作者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

上完這節課,同學們都被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深深地感動了,有的同學甚至熱淚盈眶,這也讓我感受到: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解讀”,更應該引導學生“創讀”,以讀促講,以讀悟情,以讀激情。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9

執教完《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讓我感觸頗深。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難點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很深沉的,雖然季羨林和他母親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爲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爲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種感情沒有切身感受是難以體會的。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更大,怎樣突破難點呢?

我先引導學生了解季羨林的成長過程並補充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深層的思想感情。文章結構層次比較明顯清晰,以課題設疑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聽課的積極性,並能夠很快的爲文章分層。然而,在對季老情感的理解和朗讀上感觸不是很深,因而,在課文學習後我附讀季老的作品《賦得永久的悔》,讓學生在聽中加深對季老感情的體會和理解,更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我讓學生緊密聯繫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抓關鍵詞句,表情達意。課堂上,學生圍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問題,抓住“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等等句子,在讀中感悟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10

首先介紹下這堂課的背景,這是一節接受市教科中心進行教研評估的一堂課。爲了學校,因此,這堂課我還是比較重視的!

《懷念母親》是季羨林老人寫的一篇懷念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散文詩。因此,文章特別“散”。當然,以前我是一直不愛教這篇文章的。孩子們太小,不容易理解季老的感情。

這次我不得不靜心讀讀這篇文章了,讀過了,也愛上了!文章寫得多好啊!“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對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校回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是她的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房東的孩子只是在外讀書,房東太太就對孩子如此思念!而作者呢,6歲就離開了母親,她該是如何分分秒秒思念着孩子呢?她該是如何度日如年呢?或許,她生存的目的就是爲了與孩子相見!但是,可憐的母親,終究沒見到孩子一面,就匆匆離開了人世!母親是帶着相思離開的,母親是帶着不捨離開的,母親是帶着牽掛離開的,母親也是帶着悔恨離開的……想到這些,季老怎麼不肝腸寸斷呢,悲痛欲絕呢?此時我終於理解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這是作者真實的心理,沒有誇張,沒有矯情,這是一個孩子對過世母親最真的愧疚和悔恨!

文章中如這樣的例子太多!這次,我終於理解了季老的這篇文章!我終於讀懂了作者的感情!

那麼,我的教學中是不是非要孩子們理解這樣的感情呢?我想,以我的經歷,我都經過了這麼多年才懂,孩子們怎麼能懂呢?但是我可以找尋另一個突破口,通過對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懷念之情,讓孩子們明白,要珍惜自己的父母,愛戴父母,要熱愛祖國,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

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我調整了教學感情的着落點。我要讓孩子們受到薰陶,愛父母,愛祖國,而不是去理解和季老的懷念之情感到底有多深沉,有多細膩!這樣,我不再感覺這篇課文的內容太散,孩子們學習起來過難。

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很多教學環節是不落實的。我帶着孩子們跑啊跑啊……當然這樣的教學效果無庸質疑——不咋樣!

上完課,慚愧不已,我上課的時候急什麼呢?應該踏踏實實走好每個教學環節啊!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11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季羨林先生寫的,他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表達了對親身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崇高的敬意和不變的愛意。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對祖國的懷念,文章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首尾呼應,說明了爲什麼會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字裏行間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讓人思潮澎湃,情緒跌宕起伏。

新課開始,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學生默讀,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爲理解本課做好鋪墊。接下來,我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先出示統領全文的問題“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着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而後,讓學生細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好批註。在小組間巡視時,我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重點語句來深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愛慕之情。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交流。我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如下重點句子:“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等詞,“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爲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當學生在交流時,仍感到困難時,我引導學生先自由讀相關段落,再細讀相關語句加以體會,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讓學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個來回。每個學生在朗讀、概括、體會的過程中都能各有所得。兩位母親身份雖然不同,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昇華。整體感覺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學生的回答體會很單一,除了懷念就是思念、熱愛,也許一些事離現在距離遙遠,孩子們感受不到當時的情景,不過,我也不知道該用哪些詞彙來表達內心的那份情感,對這兩位母親,也確實只有思念和熱愛了,還是多讀讀課文吧,有一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