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教學反思共15篇

語文教學反思共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學反思共15篇

語文教學反思1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爲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爲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讓他們在書的 海洋裏暢想自己的未來,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夢想。

語文教學反思2

通過月考評卷,我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反思,能夠使下一段工作更好地進行。

一、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積累與運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

從做題情況看,學生出錯最多的是在積累與運用上。如:字音字形題,有的學生對字音字形似是而非,造成失分較多;還有古詩的填空題,因爲有的學生沒背過,有的學生字不會寫,所以造成失分較多。

閱讀理解題,學生在一些開放性問題上出現理解不到位的情況,也有失分;語言表達不準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二、問題分析

主要是教學方式和方法不當,或多或少的忽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於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平時還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要實實在在的從字詞句篇開始,點點滴滴打下基礎。

三、改進措施

月考結束了,也讓我發現了工作中的很多不

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應紮紮實實的搞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使自己能有較大的進步。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重視字詞注音之類的基礎知識,側重檢查學生會讀會寫。

二要嚴格課堂管理,使更多學生基礎知識落實到位。

三要突出重點,讓學生養成好的聽課習慣。

語文教學反思3

教過拼音的老師都知道拼音教學非常枯燥,脫離現實生活,學生不太感興趣,但把它們放在情境中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我在教學聲母gkh的讀音時,指導學生聯繫口語的讀音體會字母的發音方法。我讓大家先觀察表音表形圖,同桌兩位同學互相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學生先通過看圖說話發準“和平鴿”、“口渴”、“祝賀”等詞語的音,然後引導學生回憶聲母的發音要領,讓他們相互間再來試試如何發好聲母gkh的音。學生通過比較,縮短“鴿”後面的拖音,讀得既輕又短,準確地發出了聲母g的讀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着他們的成功體驗而高漲起來。這個時候我抓住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嘗試自己看錶音表形圖編兒歌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當然,在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教師先給他們做示範,講清楚編兒歌的要領,讓學生接受新的`挑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表現欲,並努力爲孩子們營設了一個輕鬆、愉快、有趣的教學氛圍,使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興趣盎然,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反思4

本次習作,要求寫學生的一次體驗活動。學生只有親力親爲,才能寫出真實的見聞和感受。爲此,我抓住學校舉行的義賣活動這次契機,首先,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這裏,既包括活動的具體安排,比如,對開展本次活動的意義解說,將學生分成宣傳組、營業組、收銀組、情報組,導購組、讓每位學生各司其職,自主參與,積極協作,形成良好的活動氛圍;再如,讓宣傳組、導購組等如何設計“愛心”公益廣告,吸引顧客心甘情願獻上自己的“愛心”,讓營業組、收銀組怎樣微笑服務,真誠打動每一位小顧客。同時,又進行習作前的相關指導,比如在活動時,讓學生們除了忠於職守,還要學會細心觀察周圍的場面、身邊的每一個“愛心舉動”,專心傾聽每一個“愛心話語”等。不僅讓他們要學會從一個場面上去用心感受,而且要讓他們從細枝末節裏精心地去體會。其次,活動後,搞好習作前的引導工作。一次活動,學生的體驗是豐盈的,又是零亂的。因此,必須讓學生圍繞中心,篩選可以入文的材料。四年級的學生,活動類的習作練習相對較少,應該教會學生在全文的佈局上,如何按照事情發展等順序來展開詳略得當地敘述;在某個場面的描寫上,怎樣做到“點面結合”;在某個人的.描繪上,怎樣抓住他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做到形神一致等。此外,必須讓學生會選擇一些成語,運用一些巧妙地比喻、排比,來形容場面的氣氛。

從習作的質量來看,很多學生能做到總分結合,但對買賣雙方熱情的語言、神態、動作還刻畫得不夠細緻,對自己的活動經歷花得筆墨較少,在結尾時,自己的感受較膚淺,不知道怎樣去深入闡述自己的想法。

語文教學反思5

在2xxx-2xxx學年度,我擔任高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這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閱讀教學上。

這一學期的課堂閱讀教學中,我還特別注意留給學生儘量多地讀課文的時間,要求自己做到“且慢開講,且慢啓發”,慢慢改掉以往爲趕教學進度置學生的感受於不顧的教學套路。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對課文的獨立閱讀及對問題的獨立思考。以往的閱讀課上,我總是先佈置思考題,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方向、思考的重點就明確了,教案預設的教學目標也順利達到了。然而不足的`是,教師的問題在學生的頭腦中先入爲主,造成了思維的定勢,嚴重地干擾了學生獨立自主地閱讀,無形中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長期以來,學校教學中形成的一個怪圈,就是中學師生天天用,天天練語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學科卻是語文,沒有多少學生敢說自己語文學得好,沒有多少語文教師敢說自己的語文教得多好。

這一學年度我是從高三下到高一年級的。從高三到高一年段,語文教學內容有了明顯的變化,教學對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爲高三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十分投入十分積極的,畢竟他們面對自己人生的關鍵選擇。而這屆高一學生,對於他們而言學習似乎是個負擔,他們對學習沒有什麼熱情。

這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從我接手開始。我總在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建立起積極學習的狀態,提供了很多可以執行的學習方案,但從實際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而言並不是很理想。

我在反思:到底是我的教學不夠生動有趣,還是教材缺乏吸引力,還是這些學生早已厭倦了語文學習?我至今還不敢輕易下斷言。因爲高一(10)班的學生,有十幾個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我是比較滿意的,我從這一學年度一開始就佈置的那些積累知識、背古詩、讀名著、練字、增加閱讀量這些工作,他們基本上始終都能夠保持高度的熱情,而且能夠堅持。而高一(11)班的學生相對就要差些。

但另外的學生分了好幾個層次:有一部分是知道怎麼讀語文,但並不願意花時間,認爲考試前突擊很有效,平時能夠偷懶的,儘可能偷懶;一部分是根本不怎麼學語文,因爲他們認爲語文不讀照樣可以學好,反正這麼多年的語文學習都熬過來,儘管成績不理想,不是照樣過日子?還有一部分是因爲毅力不強,總是堅持沒有幾天就放鬆了,老師提醒他,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但是這種學習習慣,長期養成的惰性很難改變,儘管老師鼓勵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並不能真正觸及靈魂深處的那根弦,這些學生事實上他們也很痛苦,而教師面對他們的反覆,不能不打起百倍的精神經常提醒幫助他們,儘管知道非常累,儘管知道這樣做並不一定有效,但我還是堅持做。

於是我在想:也許是我這個當老師的沒有很好的理解學生學習心理狀態,也許是對語文教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還沒有到一定水準,也可能是學生本身的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這屆高二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熱情不高,極爲被動。

也許下一學期我得得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策略,儘可能降低教學要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點興趣和成就感,也許纔可能逐漸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和熱情。

語文教學反思6

這學期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師,時常覺得自己經驗尚淺,理論知識儲備不足,遇到棘手問題總不能很好地圓滿地解決。以下就針對我遇到的教學上的一個問題,膚淺地談談自己的認識。

805班的學生總體水平中等,大部分學生聰明靈敏,有自尊心,有上進心,只有小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自覺地違反課堂紀律,課後作業不按時按質完成,以說謊企圖矇混過關等情況,而以上問題又總不會集中體現在某一個學生身上。於是,我發現,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至少你不會發現某一個學生是屢教不改,惡習纏身的。

但805班的學生完成作業又是在年級中出了名的數量少、質量差,在語文科目上情況甚是嚴重,每一天的作業水平都可謂是參差不齊,不寫、寫少、沒交等,而我時不時地抽查總是能發現,即便是交上來的作業也總存在一部分字跡潦草,抄襲他人,網上抄答案,更嚴重的是拿其他人的作業上交等。我在學期初總會在語文課堂上直接“質問”、批評這些同學,總認爲在班集體面前進行教育,能激起這些學生的自尊心,也能對其他學生有警示作用。後來,發現這樣做不僅降低課堂學習效率,也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有時,我也會罰學生寫作業,這更是大錯特錯。如果一方面要求孩子熱愛學習,一方面又把“學習”當作暴力手段,爲了出氣,爲了讓孩子屈服而運用於對孩子的懲戒上,那麼只會讓學生更加討厭學習,而且爲了逃避再被懲罰而學會撒謊,別說學習了,已經使人格受到扭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壞習慣總不是一日就形成的,所以,壞習慣的糾正也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耐心。我想,在下學期能否嘗試以下方法:

一、請班主任協調好各科教師佈置的作業量,每天的寫和讀記做到均衡,數量又在學生可接受的範圍內。相處半年的經驗告訴我,對805班的學生曉之以理總是比“暴力鎮壓”來得有效多了,所以同時得讓學生明白老師的用心,動之以情。

二、細心發現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原因,主要是不會寫,因懶和貪玩不寫,因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無法寫全。發現一部分學生不會寫,那麼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更加註重課堂教學的效率性,讓學生能對新課知識當堂吸收消化,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適當降低這類作業每次完成的量,更加重質。發現懶和貪玩而不寫,談話和鼓勵已經是用壞了的梗,圍追堵截往往造成更加厭學的心理,我倒認爲應施力在培養優秀學生上,以學習優秀生的示範作用來影響其他學生,大力表揚勤學好學者,而暫時忽略模糊這些“壞學生”。發現學習安排不合理的學生,先管以圖不管,先讓家長配合學生學習計算自己的能力和完成作業的時間,逐漸培養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三、放寬心胸,學會容忍學生錯誤。我想,有時老師知道,一份作業沒有完成並沒有對學生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只是氣憤於學生的不聽話。對學生進行批評訓斥,甚至人格辱罵,這種語言上的說教,有時是一種“語言暴力”,以爲學生好爲名強迫他接受你的觀點,然後乖乖聽話。而罰寫更是一種暴力手段,爲讓孩子暫時屈服老師的權威而不得不去寫,當寫作業變成一種懲罰,你還能說出“我這是爲你好”“寫作業才能提高成績”這種話嗎?況且,學生爲了躲避懲罰,勢必會撒謊,找各種藉口,有極端行爲,久而久之,扭曲思想和人格,對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我想學習容忍學生的錯誤,如果他們誠實向我說出沒完成作業的原因,即使是說“我不想寫”,一次兩次我也會嘗試着原諒,但是讓他們放學留下補作業,告訴他們“因爲你們把順序搞錯了,之前玩,現在就得學習”。

四、將作業與學習聯繫起來。學生常把作業與學習、成績劃分得很清楚,總是表示先完成作業,再有時間學習,作業與學習不是一回事,所以作業馬虎完成也行。但我讓805班學生在課堂上說出昨天完成的練習題答案,然後給分和針對性地點評,肯定他的努力和答對點,糾正其中錯誤。我發現,他們重視老師的評價,得到表揚會開心會笑,得分很低也會點頭表示明白原因,如此一來,他們會注意作業的量和質,希望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結果顯示,805班在期中考後課堂學習效率和成績都有提高,說明這種方法確實有效。

以上是針對學生不能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的問題,我提出的一點見解,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有待考驗,但我總希望從學生角度出發,爲學生輕鬆學習,健康成長做點事。下學期,我會更努力,向其他老師請教方法,虛心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7

今學期開學初,學校決定由我們四年級組研發《語文園地四》精品課,說實話當時覺得壓力挺大的。

一、磨課,破繭成蝶收穫成功

歷時三個多月的磨課終於結束了,用上“終於”這個詞可以想見我此刻的心情。磨課,那真是一個痛苦而又充滿了希望的過程。在精品課研磨團隊各成員的悉心指導下,我進行了多次試教。試教的那種感覺,常常讓我聯想到數學中的無限循環小數——周而復始,無休無止。可誰知,這種循環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每一次試教都是對教學設計和教師課堂調控能力的一次檢驗,一串串問題如列清單似的被羅列出來,問題的指向由最初針對每個教學環節和每個情境的創設,到最後哪怕是一句過渡語、一個神態動作都進行精雕細琢,力求精益求精。經過多次的磨課,使這堂課的環節也漸漸成形,雖然改過的教案還要再推翻,再修改,我們團隊經歷了多次磨課過程,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堂堂課的記憶,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種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洗禮,更多的是那些無形的浸潤。三個多月的時間,可謂是忙碌又充實。生活談不上有多麼精彩,卻處處溢滿激情與幸福。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一則“蝴蝶破繭而出”的故事:當蝴蝶還是一隻小小的蛹時,它被束縛在一個黑暗窄小的繭子裏。蛹爲了鑽出這個繭子,每日都要經受着巨大的磨難。爲了使自己的雙翼充血而更加有力,蛹用自己瘦小的身體努力的把繭子磨破。蛹鑽出了繭子,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怡然自得。

磨課的過程就像蝴蝶破繭而出的痛苦磨難。經過反思、修改、理念上的衝擊,最終“破繭而出”看到天地間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快樂的感覺油然而生,成功的滋味回味無窮。

二、評課,讓我直視不足之處

我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個著名的推銷員成功的祕訣就是經常花錢請別人吃飯,在飯席上讓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他把這些缺點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努力改正,一步步走向了完美。是的,人要學會反思,要

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讓劣勢發展成優勢。除了自我反思,還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反饋,常言道“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上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沒有別人指出來,是很難自己發現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的。

每次上完試教課後,團隊的所有老師坐到一起,坦誠相待,相互評議,交換心得體會,一方面挖掘課堂的亮點,促進我的信心和熱情,營造和諧的教研氛圍。另一方面,聽課老師都十分誠懇地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沒有依綱靠本,把學習的.難度加大,學生學習熱情被難題抹殺了;四人小組合作沒有達到老師的目的;學生對“明褒實貶”的表達方式體會不深;故事的趣味性沒有很好地體現:老師引導不夠細緻,學生沒能很好體會到待客之道??大家還滿腔熱情地幫助我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引導我改進教學行爲,可以使我有一個很大程度的提升和進步,而且毫不保留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和招數,促使我開拓思路,誘發智慧,促進反思。在評課的過程中,我感受着大家切磋技藝、交流心得的快樂,感受着在不斷思維衝撞中所實現的點點滴滴的進步。

回想磨課的經歷,我是幸福的,回頭看看這條路,也許沿着這條路我們無法走到頂峯,但是沿途的風景已經夠我欣賞的了。更幸運得是在這條路上並不是我一個人,有好多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和我一路同行,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不同風格教學經驗,在他們裏我學到了不少教學思想的精華。我相信這種磨課的教學歷練最終會化作我人生的修煉,她必將啓迪我在教學路上奮鬥不息,耕耘不止??

語文教學反思8

早在1978年,呂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這個問題解決了沒有呢?依我看,情況還是沒有多大變化。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十幾年間,語文教學改革一直十分活躍,一些新理論、新觀點、新教法層出不窮,爲什麼情況還是無大變化呢?我思之再三,覺得問題就出在這十幾年來,我們改革語文教學用的是“加法思維”,即不斷地給語文教學累加上去許多新的負載,使本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學生將來怎麼去建設四個現代化呢?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沒有發散思維能力,學生將來怎麼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呢?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要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認識事物的發展與變化。認識事物的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學生將來怎麼能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呢?還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審美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怎麼能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鼓舞學生爲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呢?

無疑,這麼一些提法都是正確的,都是要在語文教學中好好落實的。於是一 項一項地累加上去,語文教學的頭緒便越來越複雜,任務也越來越重。無怪乎有些教師不無感慨地說:“語文教學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然而,頭緒越是複雜,任務越是繁重,語文教學的目標便越不明確。誠如張志公先生所說:“說法越多,花樣越多,頭緒越複雜,目的越不明確,結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學者迷迷糊糊,鬧到畢業,還是不通。”事實正是如此。我們在1991年曾對部分畢業班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作過調查,其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學生寫字姿勢大都不正確,根據抽樣調查,語文畢業考試試卷的書寫工整率僅達17%;在25篇作文中,光病句就達104個,平均每人4.16個。2500個常用字的回生率高達29.1%.距要求相距甚遠,實際上還是沒有“過關”。

語文教學的時間是個常數,語文教師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頭緒越複雜,教師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語文教學要跟着潮流走,於是每當一個新的說法提出來,教師便要兢兢業業地去鑽研這些新概念,去體現這些新精神,這麼一來,課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學活動多了起來,那些華而不實、形式主義的東西多了起來,從而擠掉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誦讀、理解、揣摩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運用,如此進行語文教學,其效率怎麼能高得起來呢?

近來在報上讀到這麼一則消息,說的是華中理工大學最近作出的一項決定:95級的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入學後,都要參加中國語文水平考試。未通過考試者,再以選修、自學的形式進行學習,然後參加以後每年一次的語文考試,畢業前通過考試者才授予學位。該校校長楊叔子意味深長地說:“作爲一 名中國大學生,爲什麼不通過四級英語考試拿不到學位,而中文不過關,作文不通,錯別字成堆,卻可以拿學位,這怎麼解釋?”從校方作出的這個決定中我們可看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儘管不少人已經成爲理工科的本科生、專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語文卻仍然不過關。本來就應該在中小學解決的問題,爲什麼還要讓大學去補這個課呢?這不是很值得我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同志去深思嗎?

怎麼來解決這個長期困擾我們的老大難問題呢?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就是要變過去的“加法思維”爲“減法思維”。要給語文教學減輕負擔,使之頭緒簡化,目標集中,輕裝前進。用“減法思維”來看問題,語文教學並不是那麼複雜。葉聖陶先生過去曾將語文能力概括爲聽說讀寫四個字。其實就這四個字來說,也是不應該等量齊觀的。我以爲小學生進入學校學習語文主要是學習書面語言,而兼及學習口頭語言,這是因爲小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口頭語言,進入學校學習語文是要使口頭語言更加規範,而口頭語言的規範也是有賴於書面語言的學習的。至於聽,就更是無所不在。教師講課要聽,別人朗讀課文、複述課文要聽,別人回答問題、討論發言要聽,同學們口述作文也要聽……總之聽的訓練是寓於上述這些訓練之中的,似乎不必專作安排。

需要說明的是,提出這麼幾項作爲“語文過關”的主要指標,只是強調語文教學的着力點應放在這幾項最主要的訓練上,並不意味着否認語文學科的其它功能。語文學科確實有其思想教育、發展智能、認識事物和審美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但這些功能都應該是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來體現,而不是外加的,更不能是牽強附會的。語文就應該姓“語”,語文課一定要突出識字、寫字、讀書、背誦、作文這幾項訓練重點。目標既明,達成目標的操作方法也就自然清楚了--語文教學不應是教者單方面的灌輸,而應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讀寫聽說的實踐活動中去學習讀寫聽說。

語文教學反思9

語文教學以讀爲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呢?教學《歡慶》時,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頗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課時的小片段。

師範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

生:讀得很好!

師:你覺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爲什麼讀得這麼好、這麼有激情嗎?因爲我在讀的時候腦袋裏想象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麼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國慶大閱兵呢?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自豪和驕傲!現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吧?那我們就帶這這樣的心情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在朗讀中我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讀,小組讀,輪讀,表演讀。《語文課標》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智慧。

語文教學反思10

“智取生辰綱”是節選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片段。文章故事情節吸引學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學這片課文時,我緊緊抓住“智取”這個詞語。讓學生一劃二圈三品四讀。學生找出文章中反映七條好漢英勇機智的語句,體會作者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酒裏怎麼會有毒?七條好漢爲什麼喝酒沒中毒而楊志他們爲什麼會中毒?對於這個問題書上本沒有現成的答案。我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設計七條好漢下毒的可能性。這個環節的設計引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同學們想象出許多種可能性。

1、兩桶酒,一桶有毒,一桶沒毒,事先作好記號。2 、兩桶酒都沒毒,事後再下毒。3、兩桶酒事先都有毒,一條漢子沒喝下去,到竹林裏吐掉了。4、賣酒的好漢在扔酒瓢時下了毒……學生的回答都有可能性。我用讚許的話語肯定他們的想象。

這堂課給我一個很大的啓發: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問題是我們教師在課堂設計上是否安排讓他們想象的`空間?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盡力挖掘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的思維更活躍。

語文教學反思11

《蒲公英》採用童話的形式,寓常識道理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朗讀特點。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落在了閱讀上,並在閱讀的過程中達到積累的目的,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學語文、用語文。

執教時,我以心情作爲教學的主線,首先引導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轉換了角色。假設自己就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去感受小降落傘隨風飄蕩的愉悅心情,再引導學生體驗並讀出輕和柔緩的語氣。多媒體的生動直觀演示,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蒲公英自由飛翔的優美意境中。學生們的眼睛一下發亮了,臉上露出了微笑,學生帶着各自的體驗朗讀第一自然段,學生們讀出了味,讀出了形。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課閱讀的重點段落,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來敘述了太陽公公地囑咐和小種子們三種不同的選擇。想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好對話,必須先讓學生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他們當時的心情。(如:親切地囑咐、大聲地說、得意地說)在教學“太陽公公親切地囑咐”時,首先讓學生聽教師的範讀,潛意識地感受了“親切地囑咐”。再聯繫自己的生活說說“親切地囑咐”,這時,學生很快說出“媽媽親切地囑咐我上課要認真聽講。”等諸如此類的話,這樣,學生不僅準確的理解了“囑咐”,還能用其造句,達到了積累的目的`。我馬上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來當一回太陽公公並進行賽讀,學生讀書的勁十分足,讀出了慢且親切的語氣,體會到了太陽公公的語重心長。面對小種子們不同的回答,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勾畫、去朗讀、去感悟,志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效果並不理想,稍後做了分析)我把這部分內容作爲學生語言訓練的基地,讓學生自由讀、齊讀、指明讀、分角色朗讀,做到讀書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生愛讀,沒有厭煩感。

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積累,朗讀則是積累語言材料的一個有效途徑。“新課標”對此有明確規定,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語段”。勤於積累,方能厚積而薄發。這個過程極其漫長,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這節課上也有所體現,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我抓住“黑黝黝、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這些形容詞設問:“誰還能說一些這樣類型的詞語?”學生們踊躍地回答着:“紅彤彤、綠油油、胖乎乎”,小手舉得象小樹林。但在說ABCC式的詞語時回答的同學只有幾個。隨後我出示了三組“ABCC式”的詞語讓孩子們讀一讀、記一記。雖然這個環節只用了兩三分鐘,卻擴充了學生的詞彙,做到在學習中積累,在積累中學習。

回想這節課,其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雖然也採用了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多形式朗讀課文,學生讀了之後卻沒什麼提高。究其原因:當中讀的時間還不夠充裕,教師的引導也不到位,學生沒能靜下心來感受角色的內心世界,自然無法快速的轉換三種不同的角色。其實,讀書不在於形式的多樣,只有把課文讀流暢,將書面語言轉化爲有聲語言,帶着感情讀書,真正把讀書落到實處,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這些不足讓我認識到在朗讀教學這條路上,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磨練、不斷地總結,才能不斷地進步。

語文教學反思12

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纔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纔有可能被激活,纔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爲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爲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爲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13

本節課,我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鬆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情境活動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造情境,爲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調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激發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二、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針對學生朗讀的情況,應多指導範讀、引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就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到位,不應一帶而過,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悟讀得有情感,有滋味。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彙報關於琥珀相關資料,有的用文字介紹,有的根據圖片介紹,有的利用電腦視頻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這個互動環節他們更全面瞭解了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文中的琥珀什麼樣子?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反思14

《秋遊》這篇課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敘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情景。我覺得這節課的亮點就在於我能隨着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以學生的朗讀爲主,串起看圖、想象、說話,讓學生在讀讀、看看、想想、說說中,用心體驗。不足之處就是學生讀的還不夠多,學生在感悟的時候不夠深刻,讓學生說的少。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總寫了老師帶領學生去郊遊。我讓學生用“誰和誰什麼時間去哪兒幹什麼”這個句式說話,先整體感悟整篇課文的內容。學生能簡單的把話說完整,把句子表達清楚。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通過寫景來展示秋天的美,在這兩段,我通過播放圖片和範讀,讓學生感受秋天,感受各種色彩。並在讀和理解的過程中去思考與顏色有關的詞語,如“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中的“黃、紅、白”相關的詞語,拓展了學生的詞彙量,並用這些詞語來說話,如:稻子黃了,像————,這樣也鍛鍊了學生說話的能力。在指導學生用“白雲有時像——,有時像————。”想象說話時,圖片放得過快,對學生的說話沒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學生想象的內容比較單一,教師沒有及時加以引導。因此,我覺得在低年級,老師適時啓發性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運用一些教學機智。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學生讀出了莊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話讀得不夠流暢,欣喜的語氣還不夠。如果我在備課時能夠充分研讀教材,把場面和語言表達形式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朗讀,那麼學生纔會在讀中體會莊稼豐收時農民伯伯內心的愉悅!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寫了秋遊時的人物的各種狀態,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但是這句話讓學生說的有點少,我自己也沒有完全給學生點透,可能有些同學沒有完全掌握。

我想,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自己把教材研讀通透纔是最重要的,這樣上課也會更流暢,學生接受的時候才能更輕鬆,老師才能上好一節完美的課!

語文教學反思15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複習,結合中考成績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想我們作爲語文教師在下一輪的教學中應該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一、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課標規定的必讀名著,以及《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名著的學習和積累應該是從初一到初三實打實的閱讀和積累。而那些報刊雜誌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我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複習時,老師只是啓發和點撥即可。

二、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佈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能夠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禮貌的辦法”。

三、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豐富課堂資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能夠放開手腳,以教材爲基礎,但不是拘限於教材,能夠大膽旁徵博引,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資料,並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四、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啓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潛力,並落實到了筆端。

五、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潛力,併爲寫作積累鮃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爲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所思爲所行,願在新的初一,新的起點,我能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