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15篇)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15篇)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

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教師的熱情都很高漲,個個都氣勢昂揚,有信心把語文工作做好,但經過幾年的探討,我們教師對語文課改還屬在不適應階段,在這就談談我對語文新課改給我帶來的一些困惑與相應的對策。

一、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發覺裏面的新事物。爲了適應新課程教學,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會產生拖堂現象,那我們如何去完成教學計劃,識字能力又怎麼樣培養?那就必須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不能讓課堂的時間浪費掉,防止外界干擾,減少維持課堂紀律,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重要的事情,提高課堂效率,時間不可以隨便浪費的。我們還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最感興趣文中的重點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它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對於較爲精彩的話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

要培養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集體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內容中,要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發現,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三、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

作爲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麼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語文課到底是什麼課?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四、給學生營造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在課堂培養學生的“語感”

談到語文教學時,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地掌握知識和籠統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時多,收益少”。重視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基礎知識,那不學語法知識,“語感”又怎麼樣培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就突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可以通過吟誦法,讓學生利用讀書的語氣感悟,主要通過學生,老師進行有感情的朗誦,進行對比,而產生共鳴;也可以進行教學情境法,來讓學生感悟,主要通過教學內容,精心佈置情境,讓學生們都能融洽到情景中;還可以利用傳授的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思維裏產生感悟。

五、把教師的教學理念貫穿到行動中去

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爲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然而,以學生爲中心,意味着教師轉爲合作者,那麼一堂課,教師如何去備課,如何去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教師教學行爲的轉變,教師由權威變成合作者,那麼教師跟學生是平等關係,在學習中,備課中,可以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通過課堂的組織,並引導學生髮現並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問題,可以同學提,老師提,再一起解決;還可以通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六、把學生帶到更廣闊的社會實踐中

新課改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教材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然而就在課堂中經常出現一句課堂口頭語“你們讀懂了什麼”,從這句話中,我們就知道還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課程的教材,使我們在課堂提問下,學生無語。我們是想讓學生弄懂教材,並從教材中引發到現在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師們還是拘謹於教材,不敢突破。還由於學生在現在生活的閱歷和社會接觸較少,讀課外圖書也有限,也很難去領悟教材,甚至一些關鍵詞、句難以表現出來。真正樹立爲學生而教,根據學情而教,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啓,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爲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教學要沉下心來咀嚼教材,發現、選取典範語段、欣賞點評;要開掘出蘊涵於母語中優秀的民族文化;對課文的主體特點、語言特色應瞭然於胸,還要自己準備好課文的相關知識、背景資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能自己收集信息最好。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信息調控的功能。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2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語文課堂逐漸“活”了起來。然而,用心觀察便不難發現,某些課堂上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一、一味追求熱鬧而忽略雙基

新課改以來,“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爲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冷清清的場面,許多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挖空心思、花樣百出,穿插了諸如遊戲、表演、畫圖、採訪等衆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結果,一堂課下來,氣氛是活躍了,學生們始終處於興奮狀態,聽課者也倍感輕鬆。可靜心一想,這節課學生讀了幾遍書?提出了幾個疑問?思考了幾個問題?學會了哪些語文知識?發展了哪些語文能力?便又覺得這課活潑有餘,紮實不足。因此,我們不僅要從表面看課堂是否活躍,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這些活動是否有益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爲,活潑的課堂形式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最終目標,我們應通過創設一些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高效率地進行思考、練習,使我們的教學真正做到在務實中求活,在求活中務實,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過分強調個性而疏忽引導

新課改提倡教師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是的,各人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處境與心境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與體驗不盡相同,這是尊重學生的表現。而實際操作中,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獨特的體驗,對學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揚,不敢帶有半點否定之詞,惟恐招來“扼殺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或“不以學生爲主體”的“罪名”。

曾經聽過一位年輕教師的課。其間,教師請學生談談讀課文後的感受。一位學生的發言明明大大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可教師卻在一愣後,馬上微笑着評價:“你很有創新意識,觀點與衆不同,這是你獨特的體驗,誰還想談?”

這就是教師的評價嗎?是的,我們一貫提倡“給學生創設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的氛圍”、“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這並不代表教師對學生只能褒揚,而全然不顧其見解與體驗是否科學、合情合理。以學生爲主體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和引領,當發現一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頗或體會不夠深入時,難道不需要教師指點迷津、有效引導嗎?上述課例,教師在學生回答後應加以引導,既充分肯定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勇氣同時,又要啓發學生進一步有效思考,以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急功近利的“做課”失去自我

有的老師平時上課時有頗多精彩之處,可圈可點,可當有人聽課時,卻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爲什麼?究其原因,恐怕是:當有人聽課時,就不再是給學生上課,而是在給聽課的同行與領導上課了。什麼時髦、什麼流行就採取什麼手段,流行小組合作就讓學生小組合作,不管其實效如何;流行探究式學習,就讓學生置疑探究,沒有思考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流行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就不惜代價製作出精美的課件,至於它到底是發展了孩子的形象思維,還是剝奪了孩子的想象空間,沒有人去考慮。教者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聽課者的評價上,說到底,就是在講臺上作“秀”,並要學生配合自己把秀作好,作美,作自然。

情境教學、以讀代講、自主合作探究,這些值得倡導的語文教學方法,如何融入到語文課堂中,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長時間共同實踐和探索。急功近利地進行克隆,秀給聽課者看,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不同的語文教師有不同的個性,每種個性有各自的優勢。這種優勢可以造就一種與衆不同、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鮮明的教學風格是一個成熟的語文教學獨立精神的體現。只有教師的獨立才能催生學生的獨立,只有以獨立的精神面對學生,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讓課堂真正地“活”起來。

怎樣上好屬於自己的語文課?讓我們遠離功利,遠離浮躁,爲孩子、爲語文,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平心靜氣地思考吧!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反思"一詞源於哲學,本指思維,目Il反思性思維。自我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行爲爲思考對象,是教師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對自己的教學相關問題[教學思維、教學環節、教學理念、教學結果、教學評價]進行自我回顧、評價、分析的過程。直實質是教師的自我對話。教學反思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回顧",而是→種自省、思考、研究。"反思在本質上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民對話,是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樑,又是理想與現實自我心靈上的溝通。"①贊可夫曾經說過"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經驗的尋根究底精神,提高教學水平是不可思議的。"可以說,能否反思是"匠師"與"哲師"的本質區別。科學的教學反思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反思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教學反思的做法。

一、對話反思法

對話反思法是通過與同伴交流研討來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爲,深入理解隱藏在教學行爲背後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個人的經驗和經歷總是有限的。如果教師要想知道自己講課的不足,那麼,教師要打破教學上自我封閉的藩籬,進行同事間的對話,特別是批判性和建設性的對話。對話反思可以是就某堂課的某一個細節處理進行對話,也可以交流自己[個人]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困惑不口成功之處。既然是對話,相互尊重就思得尤爲重要。

二、課堂實錄反思法

課堂實錄反思法是指通過錄象、錄音的現代的教學手段再現整個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過程的力法。尤其是觀看自己的教學實錄時,要觀察比較自己哪些地方按原教學設計進行了,哪些地方有較大的出入,爲什麼會有這樣?在剛參加工作時,我發現我的普通話不是怎麼標準並且表達也不連貫,於是,我就想辦法將自己的講課全部錄下來,仔細分析爲什麼講課就發音不準呢?原來,同IJ上講臺有些緊張加之準備不充分,所以講課就EZ得語無倫次,在以後我就注意抓住每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現在比以前強多了。

三、教後記反思法

教師的生命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教後記反思法是指把教學過程中感受深刻的教學細節記錄下來,寫成教學後記、教學實錄、案例評析的方法。寫教後記不是一利l形式,而是對自己教學過程[細節]的冷靜分析與深入體察。我以爲,教後記可以記錄以下內容:教師對課堂裏所發生的事情的個人感想:對教學設計的系統回顧:對教與學過程中存意義事情進行描述: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意與失敗之處進行分析。在教後記裏,教師應該如實面對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科學的理性的分析。我將我以前在一線工作的一些教後記與大家分享。

這堂i果我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主要是我自己講的'太多,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估了,不瞭解學生的學生基礎,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認真研究學生的學惰,研究他們的知識現狀和知識可能的接受能力,而要準確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一個很好的辦法是讓他們提問,這樣教學就有了着力點,而這一點在備課備學生時就要考慮到位,將準備工作做在前面,自己主動才能讓學生主動。

這堂課似乎很熱鬧,學生自主探究很有激情,活動很充分,尤其是幾位同學的發言很到位,很有見地。但有些同學爲什麼不願參與討論呢?[四處巡視觀察]。我回顧了我自己設計的探究問題--結合你們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們對"鄉土情結"的理解。我作爲老師(成人),加之我又離家一千多裏,我肯定對家、對鄉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爲我有這種體驗,我認爲他們也會同我-樣有這種體驗,其實,我錯了,他們中的一部分學生根本沒有離家的經歷,而我以成人的經歷[體驗、感悟]要求他們談體驗!我想,以後再也不能用自己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們,要多站在他們的立場[角度]上設計自己的教學。

四、|讀新知法

閱讀新知法是教師採取各種手段蒐集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信息,通過閱讀相關的信息獲取與自己過去不同的想法和價值觀,幫助教師接受新的信息和觀點,爲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提供新的解釋、見解、和可能的新方案。找們很多教師也天天反思,但沒什麼就沒有前進呢?原因是反思停留在原地。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輕視理論的現象,甚至不少老師拒絕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其結果只能是在低層次上摸索或重複。我以爲教師接觸到的新知識與原來掌握的知識差別越大,就越能啓發教師的思維,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行爲。教師應在教學之餘認真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將所學的新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並注意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不排斥理論的學習,相反,閱讀相關的新知是教師反思時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師開展專業理論的學習,就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克服被動性和盲目性。

教師的反思的方式很多,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反思方法,但我以爲,反思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我們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應該經常的、系統化進行反思,要能借助多種同檢測手段進行反思。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新課程標準》確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標,它倡導教學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成長起來。以往的教學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實施以教師爲中心的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地位都得不到體現。而只有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作爲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爲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一、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語文教學必須營造主體發展的環境。我們在教學中總是怕學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於有時候不敢將課堂時間放給學生。殊不知,正因爲我們過於追求知識的終極結果,往往忽視學生作爲主體的思維探索過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事實上,語文教學有其本質的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同一問題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事物的感悟因人而異,對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響。但是,一個人的思維只要存在合理性,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就已經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而不必像數學、物理那些理科的習題那樣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們在教學上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認識,並且鼓勵學生的自我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營造學生主體發展的環境,就是要營造讓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全體發展的環境。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提倡的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在教學設計、教材選擇、環境設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創造讓學生全體參與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參與研究、討論。比如說,課堂上對於問題的設置,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有層次的設置不同的難易程度的問題,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問題討論中來。我們教師要有這個意識,並且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使這個意識得到充分落實。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科學家富蘭克林說過:一個人“停止了創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能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因此語文教學活動必須以教材爲憑藉,但決不能侷限於教材,應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體驗性能力寓於語文教學中。

(1)首創性原則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打破常規的、新穎的、與衆不同的獨創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和獨創性。激勵學生髮表獨特首創的見解,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源泉。

(2)求異性原則

創造性思維不僅要培養複合性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爲了達到目標而尋找出新的具有獨特性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就表現爲求異性的特點。

(3)發散性原則

給學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讓學生依據信息,廣開思路,充分想象。爲達到某一目標尋找出儘可能多的能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必須堅持以上原則,否則研究的同學會出現偏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難以培養。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感知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語文課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頗豐,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在實踐中勇於探索、積累經驗、尋找規律,教學中給學生講一些美學理論,讓學生知道《春》是一種自然美,《勇氣》是一種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種社會美等。另外,要讓學生在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認識每一種具體的美,如音樂美、結構美,內容美、音樂美、藝術美等。可結合教師講評提高鑑賞美的能力,進而來創造美,用語言行動來秒度時描繪生活,發現美,提高美的創造力。教育理論上曾說到“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可見一個人的德育好壞與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關重要的。在語文教學中可根據不同的課外內容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來感染學生,用文章所體現的積極內容來陶冶學生。並且語文教師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言傳身教,用周圍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來點化學生。讓學生叢點滴做起,做一個有崇高道德的人。

初中語文教學肩負着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同時,創新教育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爲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當然,創新教育這一課題,也離不開語文教學這一龐大的載體,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並從某種程度上指導語文教學,才能推進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5

自頒發《新課程標準》後,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解讀”與“實踐”大潮。如果說站在教改前沿的改革者與帶頭人是“弄潮兒”的話,那麼,更多的一線教師已形成了“萬舸競流”的壯觀場景。筆者在學習領會語文新《標準》的基礎上,反思自己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嘗試了幾方面的改進。

一、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

《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中央教科所張田若老師也指出“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因此,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

①學前讀。我教給學生“預習三步法”;初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再讀課文,劃生詞,說說文章的大致內容;三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②學中讀。學習課文離不開一個“讀”字,但“讀”時也不能毫無目的、方法,一味“讓我們讀一遍”、“讓我們再讀一遍”,這樣只能變成“老和尚唸經”。如何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趣來,應注意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中,我經常嘗試這些方面:①範讀引路。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豐碑》等課文,當錄音機中低沉渾厚的男聲一響起,學生便自然而然被帶進了莊嚴肅穆的情境中;而當我在《江南好》的配樂中爲學生範讀《桂林山水》時,學生又彷彿身臨“舟行碧波,人遊畫中”而陶醉。②情景描繪。教《賣火柴的小女孩》,“當唯一疼她的奶奶,小女孩日思夜想的奶奶再次出現在她眼前的時候,她會怎麼喊?”在這樣的描繪誘導下,學生很自然地喊出來:“奶奶!啊!請把我帶走吧!……”③感悟比較。我在課上經常這樣引導學生:“你學得這段文字該怎麼讀?先自己練讀一下。”“誰來讀一讀?爲什麼這麼讀?能說說你的看法嗎?“有沒有補充?有沒有不同意見?誰再來讀一讀?”

個人讀、小組讀、引讀、分角色讀、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多樣的讀法也爲學生的讀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間。

③學後讀。課文學完,應強調對精彩片斷的熟讀成誦,從而內化爲自己的語言。歐陽修講述作文之道時曾說:“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爲之,自工。”

二、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標準》強調應建構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覺得,“探究”的核心在於一個“問”字。“疑”是思維的開端,是探究的動力。報載,某地開公開課,請了外國專家來指導。課始,老師設計得滴水不漏,學生答得完美無缺。課畢,上課與聽課的老師鬆了一口氣,外國專家卻不置可否,第一句話是:“爲什麼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提出問題呢?”

是啊,長期“師問生答”的教學模式已讓學生漸漸喪失“問”的能力,以至我們課堂上出現了教師再三鼓勵,學生無人提問,只好繼續“師問生答”的尷尬局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我在學習與探索中進行了嘗試。

(1)使學生敢於提問。要努力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打消學生怕問錯、怕嘲笑的心理疑慮。不論好與壞,不管對與錯,只要學生敢問,願問,都應給予肯定和讚揚。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能走過場,搞形式。簡單的讓學生自主合作解決;對理解重點有幫助的可放在學文時探究、指導;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向學生說明或日後再想法解決。

(2)使學生善於提問。“敢問”是基礎。當學生頭腦中充滿一個個小問號時,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讓學生問得有價值,有水平。我覺得關鍵在於教師的示範引導。如孫雙金老師在執教《落花生》一課時,有學生問“居然”什麼意思?解答了意思後,孫老師便趁勢引導:“除了這個問題,還可以圍繞這個詞提哪些問題?”學生思索後,有學生問:“我們種花生就是爲了收花生,現在收花生爲什麼用‘居然’呢?”一位女生說:“我認爲從‘居然’可以看出落化生這種植物生命力強,不需要侍候。”孫老師再次引導她把這個體會變成了又一個問題:“從‘居然’一詞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麼品質?”兩度巧妙的引導,使學生的提問從淺層次的詞語理解躍到了探究文章內涵的高度。

平時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詞句處、理解的疑難處、內容的關鍵處、與實際生活的反常處提出問題。

三、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傳、授、解”皆用“口”也。於是多少年來,教師便在講臺上擔當了滔滔不絕的角色,而學生也習慣於擡頭聽,低頭抄,成了一個知識的“悶罐子”。葉老說:“教是爲了不教。”那麼,教師說應是爲了不說,或是爲了學生能更好地說。如何讓學生“說”起來?我覺得要滿足學生的慾望,增強學生說的信心,爲學生創設說的機會。

①寬容民主促“說”。要讓學生“說”起來,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教師可以是“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促進者”,但決不能成爲課堂上的“演說者”。特級教師魏書生曾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能說的話……學生能講明的知識儘可能讓學生講。”應該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講者。其次,師還要容許學生說話時的奇思妙想,標新立異。學了《草船借箭》,學生可以喜歡諸葛亮,但也可以喜歡周瑜、魯肅,甚至曹操。冰雪融化了,可是溪水、江水、海水,但也可以是“春天”。人教版教材大大增加了寫批註,對自己喜歡的句子談體會的練習,不也正是一種凸顯個性與靈性的“說話”形式嗎?

②形式多變練“說”。讓學生樂說、會說,教師還須設計多種靈活生動、貼近學生實際的說話形式。讀了《迷人的張家界》、《索溪山谷的“野”》等寫景文章,讓學生說說“導遊詞”;學了《向命運挑戰》、《走向生活》等文章,可以讓學生噹噹小記者,來個“走近名人”的專訪;《晏子使楚》、《景陽岡》等文,更適宜排個課本劇。當產品推銷員推銷《新型玻璃》,做體育解說員解說《田忌寒馬》;執話筒現場報道《開國大典》,設計公益廣告呼籲《只有一個地球》……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我們在旁邊靜靜傾聽,你會發現,原來學生可以說得如此精彩!

摒棄舊教念,走進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這裏所舉的一些方法也僅是“拋磚引玉”。但我相信,教師只要時時反思:我的工作是不是比過去有所改進,有所創新;學生學習興趣是不是更爲濃厚,學習熱情是不是更爲高漲。那麼,我們的教學水平就會日益提高,在教海中探航就會更*近成功的彼岸。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6

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一次調查中,有位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爲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爲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車的世界》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小小交通警》、《灑水車》、《讓車》等十餘首兒歌,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車、交通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無形中又認識了許多生字。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水鄉歌》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北方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呢?通過錄像展示美麗的水鄉,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二、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範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髒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醜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裏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裏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裏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爲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說話講課總是?嗦重複,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新課程實驗爲教學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給教師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間。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和舊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授課形式,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教師在學習新理念、改變舊觀念的同時,正在研究、尋找既適合新理念和符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自己教學風格的新型教學形式,使目前的語文教學呈現出了新氣象:從文章整體出發,摒棄瑣碎的分析,在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中,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正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大力推廣;以學生髮展爲核心,抓住課文中能激發學生創新的點和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方式正在被廣大教師所接納。

然而,探索的過程是艱難的,產生了很多矛盾和困惑,這些困惑、矛盾和問題值得我們不斷反思、總結。

反思之一: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和要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裏完成學習任務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我們知道一節課的時間只有40分鐘,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是需要不斷合作、探究、交流的,而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個過程要充分展示出來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時間如何調控和把握?若把握不好會影響一節課的學習任務,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小山村》時,其中“擡眼望去,新修的山區公路彎彎曲曲,伸向遠方”一句,老師引導大家合作、探究,展開想像後交流:“山間彎彎曲曲的'公路伸向遠方會怎麼樣呢?”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山間的公路通向了城市,把山村的水果運到城裏給人們吃。”有的說:“山間的公路通向了城市,讓城裏的人到山村來欣賞美景。”……學生興致很高,老師也沉浸在學生的描述中(後面的描述幾乎與前面雷同),讓學生盡情發揮,眼看下課鈴響了,一節課的內容沒完成,留下了遺憾。

可見,在這裏老師要把握一個度,作爲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有責任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在能夠引發學生思維處一定要放,讓學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盡情地享受馳騁思維的樂趣;但當學生已完成了這個思維過程後,就要及時收,像上面的討論,當學生的描述處於不斷重複時,就要及時進行下一個環節,用新的信息再次激發學生新的思維。這樣開闔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節課的學習任務,又注重了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體驗過程。

反思之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與整體的全面發展如何協調?

個性化學習是新課程所提倡的,這裏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既指學生個性化學習帶來的差異,也包括學生中發展快的與發展緩慢的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學生中發展快慢之間的差異。像《雨鈴鐺》一文,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雨的聲音、形狀,小組相互合作、探究給雨再起個好聽的名字,結果反應快的學生積極研究、探討,說出了雨雷、雨針、黃梨雨等好聽的名字,而反應慢的學生呆坐一邊默不做聲,這種差異會帶來整體發展的不協調。

要解決這個矛盾,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要關注反應慢學生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可見培養反應慢學生愛動腦動口、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是促進他們思維發展,協調個性差異與整體發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細節,一些具體的方式還有待解決。教師應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組合在一個小組,讓他們相互融合、互相學習,並選出小組長,讓組長負責全組的活動,幫助每個學生學懂知識,學會學習。

反思之三:學生開放、多樣的思維與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創新的基石。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都很注意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創設適合創造性思維的情境,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發散思維,學生的思維呈現出開放、多樣的特徵。這樣難免會出現一些學生思維的怪異、獨特,甚至不符合實際情況。這些可能對訓練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有好處,但在學生幼小時,老師還應該注意他們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有些問題老師有責任引導其向正確的思維方向邁進。在《一粒種子》一文的教學中,老師用“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這一問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紛紛展開想像的翅膀,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有的說是種子喝足了水分,長大了;有的說是蚯蚓給種子鬆土了;有的說是天氣暖和了;還有的說是種子呆在土裏太悶了,想出來遛遛,等等。這些回答顯然都不太全面、準確,有的甚至不正確,這時若不及時引導,學生的思維只能是片面的、不準確的。若及時引導學生全面思考:“一般情況下,種子怎樣才能長出地面呢?”就會爲培養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奠定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既具有創新能力,又具有正確解決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全面人才。

除此之外,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還出現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如,在新理念下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堂的實踐活動如何開展才有效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認識,及時總結反思,再到實踐中去完善提高。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8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課改以來,沉寂的課堂熱鬧了起來,對話成了語文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對話理念的引入,的確給語文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是仔細審視當前的語文課堂,由於觀念的偏差、認識的侷限,導致對話教學中出現了很多虛浮和無效現象。因此,有必要對對話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和糾偏,構建積極有效的語文對話教學框架。

一、對話真實意義缺失的反思

(一)教師主宰的“假對話”

教師雖然從形式上給予學生自由言說的機會,但是整個對話過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師預設的框框中。教師不是“主導”,而是“主宰”。雖然課堂有問有答,但是在話語霸權之下,不過是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預先設計好的答案,教學完全封閉在教師的誘導之中,成爲掩人耳目的“對話圈套”。屬於語文教學本性的心靈對話嚴重缺失,學生在這樣嚴密控制的對話中,失去主體的個性、情感和思想,陷於精神上的單一與蒼白。這樣的課堂對話所表現出來的不是學生學習、感悟和建構知識的過程,而是被教師強勢牽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罷了,是語文課堂的虛假飾物和華麗包裝。是裝腔作勢的“假對話”:

(二)脫離文本的“空對話”

文本是學生的第一認識對象和對話夥伴,是師生課堂對活的直接憑藉和依據。有些教師爲了生成“無法預約的精彩”,爲了“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就從“平等的首席”中讓出來,成了教學的“旁觀者”和“局外人”,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隨意發揮,漫無邊際地自說白話,置文本於不顧,嚴重偏離了文本的價值取向,如,一位教師教學《秦始皇兵馬俑》,在總結課文時間學生: “面對這雄偉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你覺得最應該感謝誰呢?”學生回答: “我認爲最應該感謝的是古代那些製造兵馬俑的勞動人民。” “我認爲最應該感謝的是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爲自己製造陵墓,就不會留下兵馬俑了。” “我認爲最應該感謝的是第一個發現兵馬俑陶片的農民。” “我認爲最應該感謝的是考古專家。”“我認爲最應該感謝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學生爲了顯示自己的獨特,從不同的角度猜測着教師的“謎底”,教師因爲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也莫衷一是,無果而終。這種脫離文本視野,缺失文體價值觀的對話,是一種沒有潛質的“空對話”。這種沒有意義生成的對話只能 是空洞無物、毫無意義的語言形式。這樣的對話越多,距離教學目標就越遠。時間長了,學生會變得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譁衆取寵,迷失了精神的家園。

(三)漠視差異的“偏對話”

對話教學的第一要義應該是民主和平等。要求教師要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最自然、最真誠的交流,真正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領域,傾聽他們幼苗拔節、心靈開花的聲音;欣賞他們蓬勃向上、笑容燦爛的樣子;分享他們成長途中五彩斑斕、妙趣橫生的故事……遺憾的是,我們發現很多的語文課上,少數能說會道的尖子學生幾乎壟斷了話語權和表達權,他們頻頻地發言,屢屢地表演,儼然是對話的“貴族”,而其他學生則很少有自由表達的機會,至於少數“差生”更是與對話無緣:對話主體嚴重失偏,對話機會嚴重失衡。學習生活中的“偏對話”,使他們越發心靈封閉,心思枯竭,自卑脆弱。教師不能漠視差異,而應把它開發成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差異,賦予每個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尊重兒童的話語權,就是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生命。還兒童話語權,教育中才有兒童的影子,對話教學纔能有效展開。

(四)瑣碎問答的“淺對話”

由於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師把對話簡單地理解爲“談話”和“說話”,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瑣碎的問題,也不管這些問題有沒有思考的'價值,有沒有提問的必要,教學的展開全部圍繞問題進行,教學的推進過程就是問答的延續過程。問題回答完了,對話也就隨着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宣告結束,這樣的對話缺少思維的交鋒,思想的碰撞;沒有精神的交流,視界的融合;缺乏自我反思和相互喚醒,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問與答、理解上的“淺表層”,其實是變異了的“獨白”,是近乎無效的“淺對話”。

二、 “有效對話”實踐策略的構建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 “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其實這裏麪包含着兩層含義:

(1)閱讀是讀者與文本間主體的對話過程。

(2)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主體間的對話過程。

這裏面蘊含着語文教學對話的兩個概念:一是“閱讀對話理論”,二是“教學對話理論”。現在很多教師把兩者混爲一談,把《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對話”理解爲單純的“教學對話”,這顯然是很片面的。新課堂要求從“教師中心論” “學生中心論”走向“師生對話論”。 “對話”,不僅是一個時尚的名詞、一個新銳的理念,更應是一種實實在在、付諸課堂實踐的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行爲。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新課程實驗爲教學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給教師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間。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和舊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授課形式,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教師在學習新理念、改變舊觀念的同時,正在研究、尋找既適合新理念和符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自己教學風格的新型教學形式, 然而,探索的過程是艱難的,在新課程實施中也產生了很多矛盾和困惑,這些困惑、矛盾和問題值得我們不斷反思、總結。

一、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與整體的全面發展之間如何協調?

個性化學習是新課程所提倡的,這裏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既指學生個性化學習帶來的差異,也包括學生中發展快的與發展緩慢的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學生中發展快慢之間的差異。如在《小鎮的早晨》一文的教學中,我佈置學生回家讀熟課文,一上課,我就說:“同學們昨天預習了課文,現在留在你腦海中的小鎮的早晨是怎樣的呢?”學生紛紛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有的說小鎮的早晨船多;有的說小鎮的早晨安靜;有的說小鎮的早晨小動物多;有的說小鎮的早晨人多;有的說賣的蔬菜、水果品種多;當然有個別提到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忙碌的。這些回答顯然都不太全面、準確。授課前我自認爲這篇課文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而二、三、四自然段也是總分的結構,學生一讀課文,馬上就能歸納出作者在文中所描寫的小鎮的早晨的特點,沒想到三年級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不能全面準確地去概括,此時,我提醒大家課文裏已經把小鎮早晨的特點概括出來了,看看哪位同學能很完整地找出來?小組內合作交流,同學們馬上又積極地重讀課文後,有一部分學生很快地說出了小鎮早晨的特點,而反應慢的卻呆坐一邊默不做聲,這種差異會帶來整體發展的不協調。

要解決這個矛盾,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要關注反應慢學生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可見培養反應慢學生愛動腦動口、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是促進他們思維發展,協調個性差異與整體發展的手段之一。其次,教師應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把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組合在一個小組,讓他們相互融合、互相學習,並選出小組長,讓組長負責全組的'活動,幫助每個學生學懂知識,學會學習。

二、學生開放、多樣的思維與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創新的基石。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們都很注意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創設適合創造性思維的情境,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發散思維,學生的思維呈現出開放、多樣的特徵。這樣難免會出現一些學生思維的怪異、獨特,甚至不符合實際情況。這些可能對訓練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有好處,但在學生幼小時,老師還應該注意他們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有些問題老師有責任引導其向正確的思維方向邁進。像《愛什麼顏色》這首詩歌,以簡練的語句,相同的結構段式勾勒了三幅絢麗的色彩畫面,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己理想的追求,授課時引導學生理解了第一小節後,分小組模仿老師的分析方法,討論學習二、三小節,懂得作者所喜愛的顏色,實際上表達了他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然後順勢引導學生仿照本課在小組內說說自己喜歡的顏色,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以發揮。結果有的說“我愛白色,因爲牆是白色的,雪是白色的,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穿的襯衣也是白色的。”顯然這個回答不太全面、準確,這時若不及時引導,學生的思維只能是片面的、不準確的。若及時引導學生全面思考就會爲培養學生思維的準確性、完整性奠定基礎。此時引導學生要選擇有意義的、鮮活的事物去描繪,如白色是純潔、和平的象徵,草原上奔跑的羊羣是白色的,香氣四溢的百合花是白色的,和平鴿是白色的,表示祝福的哈達是白色的的等等,通過比較,讓學生感到應抓住周圍美好的事物去抒發自己的情懷。只有這樣不斷的引導,才能培養出既具有創新能力,又具有正確解決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全面人才。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2006年5月,我在學校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吆喝》。在這堂課上,我充分體現“課標”注重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精神,利用當地民風民俗,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情境導入時將文中的一種吆喝改制成現代廣告,並與傳統的吆喝進行對比聯播;整體感知時讓學生尋找出文中的各種吆喝,並把要點概括出來;廣告創編時分小組,將各種吆喝改寫成現代版廣告創意,反彈琵琶,將電視上的廣告改編成北京版的;最後迴歸原文,讓學生對傳統的現代的廣告發表自己的看法,鏈接生活,爲家鄉的特產設計“吆喝”。在這堂課上,我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設計了說“吆喝”的現場表演,喊“吆喝”的角色體驗,論“吆喝”的課堂討論等三個學生活動環節,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同時,加強教材的挖掘,新理念的滲透、新教法的展示、課件的運用,效果都不錯,老師們對這堂課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爲它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和全新的教學思想。但我作爲這堂課的設計者和實踐者,對這堂課的感覺卻並非十全十美,如部分教學目標並未如期實現,一些課文知識落實的也不盡如人意,師生互動和學生的活動環節總覺得還存在瑕疵,總覺這節課的“語文味”不濃。總而言之,這堂公開課下來,我對“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產生了一些困惑和反思。

困惑一:主導、主體熟輕熟重。

衆所周知,在課程雙革形勢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在《吆喝》這堂示範課的第三個環節“論”的教學設計中,我的設計是讓學生討論回答:文中的“吆喝”是北京的,你認爲僅僅屬北京嗎?即使現存的吆喝,也在發生變化,你怎樣看待這個現象?而學生此時的回答卻和我的想法了不同之處,他們認爲電視上的廣告都是北京的,這是一種文化。當時,我就很巧妙的按照自己的思路講下去,把學生引到自己的設計上講下去。雖然這環節沒被聽課老師批評,但是這個問題卻一直讓我困惑,主導、主體到底誰輕誰重?如果以教師的設計爲主,那就違背了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如果放開的讓學生活動、討論,那麼教師的教學設計究竟有多大的意義?課文知識怎麼落實?

困惑二:不能對學生說“不”。

“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核心理念,“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是教育的價值取向。“課標”鼓勵教師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弘揚學生的'個性,面對學生一張張幼稚的臉龐,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師只能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呵護好,生怕稍一疏忽又把她們雕刻成“千人一面”。在《吆喝》這節示範課的第二個環節喊“吆喝”和第三個論“吆喝”環節中,面對學生的笨拙表演和不準確的答案,爲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我不得不說:“不錯”、“好”、“非常有道理”、“這是你的發現”、“是這個意思”等等,極少對學生的回答說“不”,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皆大歡喜,課堂氣氛及其活躍,可是我的心情卻不能平靜:這一部分同學所謂的積極性和想象力的到了鼓勵,可是對於班上其他大部分同學而言,他們對知識、對真理的追求標準就不會產生模糊和偏差嗎?這對他們也是一種不公平啊。新課改對學生的課堂評價真的不能說“不”嗎?

困惑三:多媒體非用不可。

信息時代,如果不把信息技術引入課堂,那是一件憾事。多媒體信息量大,有擴展性,能向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刺激,是教學的得力助手,是創設課文情境的有力手段。爲鼓勵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現在許多公開課、示範課都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作爲一個重要的評價依據。但是在《吆喝》這堂課上,我只是使用視頻錄像來導入課文情境,使用幻燈片來展示課堂的進度和環節,其他環節都是以師生的互動表演和課堂討論爲主。課件設計也並非精益求精,如果以多媒體運用的標準來看,這堂課不見得成功,一些老師也提到這堂課的課件不夠出色;可是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是許多老師首肯,這堂課的綜合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那麼究竟該以怎樣的標準來評價這堂課呢?多媒體運用究竟在課堂教學中佔據怎樣的地位呢?是非用不可、竭盡所能、精益求精,還是一無是處、可有可無、隨遇而安呢?這些問題引起了我長久的思考,也催化了我思維的沉澱,結合自己半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我也探索了一些破解這些困惑的方法和對策。

對策一:機智、靈活駕馭課堂。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學不再是預先設計的教案執行過程,而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在預先設計的基礎上,循着學生思維的起伏、情感的波瀾隨時地調整教學環節。我在講授《吆喝》的第三個討論環節時,學生的討論並未與教師的教學設計保持一致,爲保證課文進度,很“巧”的讓討論草草收場了。這看似完美的結果並不完美,因爲這個環節違背了學生是學習活動主體的思想,也是對教師主導作用的一種嘲諷,因爲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應是和諧統一的結合體,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體。聰明的做法是什麼?是教師的循循善誘、多維啓發,是教師的穿針引線和妙筆生花的那一“點”,在教師機智靈活的誘導中,學生是可以完成對教學環節的思考的,是可以完成對教學內容的融會貫通的,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的!而這樣的收穫顯然要比單純的完成教學進度高明的多。再者,就算對教學進度造成了影響,教師完全可以在總結歸納環節或其他的討論、練習環節加快速度,以彌補學生思維“出界”造成的損失。總之一句話:機智、靈活駕馭課堂,可以讓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諧統一。

對策二:敢於對學生說“不”。

說“不”真的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嗎?課堂上,學生積極回答,體現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活躍了課堂氣氛。起來答問的學生在答問前已經進行了獨立的思考、經過了自己的深思熟慮,他們的答問正是自己的勞動成果,若他們的答問是正確的、有道理的,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這不僅是回答了學生的問題,更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尊重。如果學生的回答是不正確的或不夠完整的,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或請同學給予糾正、補充,這樣更有利於學生認識自己,也有利於學生辨別是非真僞。如果學生的答問是不正確的或不夠完整的,而教師還是一味地說“不錯”、“嗯,好”、“這是你的發現”等等,那學生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還沾沾自喜,這不是對學生的尊重,而是害了學生。比如:在《吆喝》這堂課後,學生陸潤達課後就跑過來問我,剛纔第三思考的答案該如何概括?誰回答你都肯定,可見,敢對學生說“不”,給學生正確導向很重要。

對策三:不要被課件捆住了手腳。

課件能不能用?回答是肯定的。但如果被課件捆住了手腳,爲課件而課件,使教師變成了電腦操作、幻燈播放、課件製作的實施者,那就大可不必。其實“課件”本無罪,關鍵在老師對課件的認識和走入了誤區,即示範課,我用課件了,就完成了一個環節。作爲語文教師應有紮實的基本功、較爲寬泛的閱讀面,纔可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有的教師有很好的先天條件,下功夫練習朗誦,範讀課文時酣暢淋漓,令人傾倒,那麼上課時還需用磁帶朗讀嗎?有的潛心研究板書藝術,每一堂課結束後黑板都留下精美的板書,令學生久久難以忘懷,還需用多媒體打出來,費時費力嗎?有的教師對畫畫頗有心得,畫作經常在報刊發表,這樣的老師還需多媒體展示畫面嗎?課件製作很科學、很精製,其形象確定了,但抹殺了學生的想象力,折斷了思維飛翔的翅膀。如果,課件真的能代文字,那麼把課本都製成電視電影不是更省事了嗎?如果課件的使用以犧牲教學的生命力,以失去教學的本質爲代價的話,那麼課件,想說聲愛你不容易。因爲課上直接交流,可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增強師生交流,展示老師才華和學生風采,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肯定能夠不斷地引領學生走進別有洞天的新天地。

誠然,新課改以其破竹之勢長驅直入,不以教師的困惑而停滯,不因暫時的逆境而駐足,但在課改的過程中,傾聽“另類”的聲音恰恰是一劑良藥,它是課改的清醒劑。課改中遇到困惑,這是無可厚非的,教師應該從困惑中竭力地走出來,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豐厚自身的素養能力,這樣,面對困惑,我們不會再無奈和茫然了,而將會有更多的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慶幸,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顆顆充滿活力的教學弄潮兒,一個個充滿生命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民主衣袂飄飄,楚楚動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款款地向我們起來。我們激動得想,新課程真好。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的總結反思。

實踐證明,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它是一種在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審視、回顧,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強化正確認識,發現問題,及時調控,總結規律,進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教師學會教學反思、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教學。其實施的基本路徑以發現問題爲基點,以提出解說爲起點,以制訂計劃爲中介,最終以形成反思性日記或論文爲目的。並以此爲新的起點,指導和完善新一輪的教學,以此豐潤師生生命成長的歷程。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新課改已有三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點反思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沐浴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下,我的教學成長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崎嶇,當然更多的是收穫成功的快樂。打造高效課堂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薄認識:

一、給孩子一個充滿情感、交流、開放的語文課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北師版五語上冊《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藉助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給孩子一個“交流的課堂”。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給孩子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二、做好評價,賞識學生,樹立堅定的學習自信心

“教育的本質在於激勵和喚醒。”播種希望,才能收穫驚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讚賞和激勵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採用“讀得不錯,真棒”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要根據孩子朗讀實際情況來評價。如:“你的聲音真好聽,長大了能當播音員!”“讀的有感情,把詩人的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老師也被你感動了。”“語音很準確,並且沒有漏字。”等等。在孩子回答問題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可以說:“敢於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份貢獻,另一半你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教師態度友善,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機,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爲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針對我們班後進生較多的情況,我狠抓後進生後進,給他們“開小竈”,每課跟進,要求生字詞語過關。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分爲十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並且指

[1]

導他們進行縱向比較,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失分的關鍵,然後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進行查缺補漏。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個別輔導,使之掌握,並能運用。另外,還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面對着一上語文課,就皺眉頭的同學,讓人看了真是可憐,不用你去要求,自己就已經發愁了,對於這樣的學生必須做好其思想工作,就象魏書生先生所說,只有守住自己內心的寧靜,你才能輕鬆自如的應對一切。做到既嚴格督促,又給與他們及時的鼓勵,使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

四、重視拓展,注重積累,讀寫結合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才能運用。爲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

1、優秀文段朗讀。一是宣讀學生習作過程中的優秀習作。二是指導學生自主搜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穫了許多東西。

2、好詞佳句的收集。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彙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學生在活動中不但增長了知識,還訓練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在這個學期中,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和經常開展語文活動是分不開的。

3、勤寫讀書筆記。語文學習必須閱讀、思考、記錄、並與寫作相結合,才真正有效。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養成摘錄,反思,寫讀後感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在語文的教學中,孩子的語文興趣得到了激發,語文基礎知識得到了提高,語文能力得到了增強,“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爲孩子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教學是藝術,反思是爲了明天的進步,是爲了學生,爲了自己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在反思中完善自己,在反思中成長,繼續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繼續新課程教學實踐,在教學的道路上寫下美麗的詩篇,爲打造高效課堂努力奮鬥。

[2]

沐浴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下,我的教學成長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崎嶇,當然更多的是收穫成功的快樂。打造高效課堂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薄認識:

一、給孩子一個充滿情感、交流、開放的語文課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爲:“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北師版五語上冊《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藉助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給孩子一個“交流的課堂”。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給孩子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二、做好評價,賞識學生,樹立堅定的學習自信心

“教育的本質在於激勵和喚醒。”播種希望,才能收穫驚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讚賞和激勵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採用“讀得不錯,真棒”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要根據孩子朗讀實際情況來評價。如:“你的聲音真好聽,長大了能當播音員!”“讀的有感情,把詩人的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老師也被你感動了。”“語音很準確,並且沒有漏字。”等等。在孩子回答問題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可以說:“敢於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份貢獻,另一半你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這樣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教師態度友善,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機,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爲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三、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針對我們班後進生較多的情況,我狠抓後進生後進,給他們“開小竈”,每課跟進,要求生字詞語過關。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分爲十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並且指

[1]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自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全國實施以來,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同時,努力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踐行新課標的理念,大力改革課堂教學,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在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由於教師之間存在素質差異,有些教師沒能真正領會新課程標準,盲目追求形式主義,導致課堂教學華而不實,收效甚微。由此可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病”得不輕,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

一、教學內容重人文性,輕工具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過度關注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上課時強調語文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課堂上缺乏思維的碰撞、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沒有得到發揮。新課程實施以後,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了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重要,這是可喜的現象。

然而,有些教師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曲解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高舉“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語文課上成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課”,淡化了語文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課堂上聽不到琅琅的讀書聲,看不到對文本字斟句酌,欣賞不到學生對文本獨特的感悟。這種“重人文性、輕工具性”的語文教學,失去了語文學科最本質的功能,導致學生讀起課文斷斷續續,寫起文章空洞無物,說起話來吞吞吐吐,何談語文素養的提升,更談不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了。

二、教學方式重活動,輕訓練

活動化的教學方式能爲學生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但有些語文教師不是從根本上去轉變教學觀念,而是過分放大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過度在活動的多樣性和新奇性上下功夫。於是課堂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熱鬧的活動,濫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畫一畫、演一演、議一議,這樣似乎是豐富了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但課文卻被放到了一邊,大量的活動擠佔了學生閱讀文本的時間,擠去了對學生字詞句篇的訓練,擠去了學生對課文謀篇佈局的揣摩,語文課程的語文味喪失殆盡,這樣的語文課還能算是語文課嗎?

如在教學《歐也妮·葛朗臺》時,有一位教師想通過表演讓學生體會葛朗臺語言的特點和神態的'變化,但事先並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學生還沒能體會葛朗臺語言的特點,也沒有進行必要的準備,就匆匆上臺表演,結果導致全班學生鬨堂大笑,使得表演無法進行下去。這樣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實,我們的語文課堂需要生動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更需要的是讓學生動靜結合,靜心思考,潛心會文,對學生進行紮紮實實的語文訓練,使之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語言,提升語文素養。

三、學習方式重形式,輕效果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設”中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因具有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引發學習動機、激活學生思維的優點,已經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於是有些教師就錯誤地以爲合作學習使用得越多越好,課堂上合作學習到處可見。只要教師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開始分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討論聲、爭吵聲此起彼伏,課堂氣氛熱鬧非凡。

可是嘈雜的背後,學生究竟有多少收穫呢?其一,這樣的分組學習缺少合理、明確的分工,沒有建立小組合作機制,真正參與其中的只有少數優秀的學生,而其他學生則作壁上觀,要麼一言不發,要麼閒話家常;其二,教師在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前,沒有事先佈置學生進行充足的準備,如對文本的閱讀體驗、對問題的獨立思考等,因此學生的討論浮於表面,不夠深刻,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其三,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沒有發揮好主導作用,袖手旁觀,放任自流,缺少過程性的指導,學生的討論往往脫離了文本的中心和重點;最後,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合作學習,過於簡單、缺乏思考性的問題只能是浪費時間。

如在教授《寬容序言》一課時,一位教師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一是瞭解課文大意,概括主要內容;二是從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有關語句,感受其形象特點,理解深層的含義。由於第一個問題比較淺顯,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閱讀獨立解決,根本不需要討論,讓學生合作學習反而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第二個問題學生大多能參與討論,但在大組交流時只有一個小組的代表彙報,沒有一個學生提出異議,可見參與討論的學生並不多,討論的質量也不高,這樣的合作學習不要也罷。

其實,真正的“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所以,討論前必須讓學生明確本小組的“共同任務”,以及自己擔任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只有這樣,小組內的成員才能人人蔘與討論,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內涵。否則,合作學習只能是流於形式。

總之,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廣大語文教師作爲新課程的實踐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正確解讀和踐行新課程標準,把準語文教學的“脈”,對症下藥,才能使語文教學健健康康地走進新課程。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最近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我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爲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更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爲了學習目標。

教學中,我們應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爲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學習策略。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嚴格約束自己,爭取在教學中有新的突破。在教學中不斷獲取知識,既要教好學生,也要在教學中汲取經驗。更會以學生爲主,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讓他們在一個輕鬆的氛圍下學習知識。

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面對新課程在教學中的全面鋪開,從教新課程這六年來,感覺新課程就像是一個初生的嬰兒,渾身上下充滿了新奇和生命力,讓人隨着它的步伐,與時俱進,共同演繹一場變奏曲。

一、主音變奏。

要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求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一堂課,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調動他們的思維;如何讓學生學有所得,拿到學習的金鑰匙,是評價一堂課的關鍵。首先要確立一個目標: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實質上就是讓學生能夠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創新學習。在平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反思:“我的教學是不是讓學生真正學會了學習?”,以此不斷調整或者是矯正自己的教學工作。其次要解決好三個問題:學什麼、怎麼學和學到什麼程度。知道學什麼纔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研究怎麼學,即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建立和創造一整套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並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到什麼程度,是前兩者的有機結合體現,通過前兩步配合,使學生因人而異的掌握所學。

二、旋律變奏。

要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集中體現爲學生在課堂上究竟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學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領悟了什麼等等方面。一堂好課應當是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教師應當隨着學生的課堂表現來靈活調整教學步驟,充分施展自己的隨堂機智。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課堂主旋律課這樣安排:採用主動學習法,把課堂的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主要是針對較淺的、趣味性有較濃的課文;探究教學法,課內的閱讀教材教師設計開放探究的問題誘導學生探討,這種做法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注重探究方法的授予,爲學生的課外自行探究提供某種觀照;而對於課外閱讀教材的'探究課,學生的主體性則大大突出,基本上是學生自行確立學生目標,自行提問,自行解疑,而教師只起點撥引導作用。問題教學法,立足於學生閱讀中的質疑,提高上課樂趣。

三、和絃變奏。

作爲教學中的配樂和絃——教師,在角色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教與學的主體,是學生的“知識源泉”。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也就是說,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新的語文實驗教材、新的語文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行爲,教師要由課程知識的施予者而成爲教育學意義上的交往者;教師不再做教材的單一闡釋者和習題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爲學生生活世界的潛心關注者和學生個性成長的參謀人,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上,突出學生的的自主性,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精神。

一句話,教育觀念的改變,教師的角色必然要轉換。教師角色的轉換,主要有這些體現:做平等的合作者,教師走近學生,貼近學生,與學生交流,一起活動,共建和諧的教學氛圍,要把學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裏;做謙虛的傾聽者,老師注意傾聽,並且及時讓孩子說出怎樣做就會更好吃,既尊重了兒童,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做真誠的賞識者,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爲,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做得法的組織者,要求教師淡化權威,建議學生應該做什麼,參與學生的一些活動,有效地組織教學,做“平等中的首席”。

總之,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堂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課堂要有開放意識,只有開放的語文課堂纔是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在新課標的大綱要求下,遵循基本原則,通過主音、旋律、和絃的有機組合,靈活變幻,使課堂更顯風韻,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輕鬆、快樂地學到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