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封信教學反思

一封信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一封信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寫“封、新、今、寫”等10個生字,並且會認讀“削、鍋、朝”等17個生字。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封信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一封信教學反思

  一封信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對於此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存在相當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課文主要講了兩封信的故事。我讓孩子們仔細讀課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寫上批語,做上記號;同座的兩位同學讀完了,互相議一議,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確。讓孩子們初步瞭解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同時鼓勵孩子們只要用心讀書,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用心傾聽就會有收穫。還讓同學們在第二封信中採用了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媽媽想說給爸爸的話,一人讀露西想說的話,這樣孩子們就能深入文本,體會當時的情境,把露西當時寫信的心情表達的更準確。最後,在出示閱讀《信》這首詩時,孩子們從讀中感悟可以給小鳥寫信,可以給花兒寫信,可以給雲、樹寫,當然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寫信。從而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腦筋想,用心去體會,創作與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獨特的,更是最有價值和個性的。

不足之處:課堂設計內容過多,不利於學生吸收;缺少“讀”,孩子讀得少;在課堂上沒能教孩子書寫。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簡課堂,刪繁就簡,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

  一封信教學反思2

《一封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課時學習《一封信》生字詞,熟讀課文,書寫生字。第二課時我採用羣文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先對比兩封信,換位思考,讀懂人物內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然後共同閱讀繪本故事,練習從不同角度瞭解人物的行爲和動機。最後連結生活,學習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嘗試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備課時覺得文本淺顯,學生很容易讀懂文中兩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讀代講”的方式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比較兩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變信的寫法,體會到信中表達的親情。無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師的教學設計,她採用“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閱讀、理解、區別兩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這樣的處理方式給學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時也爲學生提供了閱讀方法,也給今後的閱讀提供了方法,乃至影響到生活,學會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論是生活,還是閱讀,我們往往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比如,我們會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會從不同角度瞭解人物的行爲和動機。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種理解對方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這種“換位思考”閱讀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實人人在讀書中都在使用,我們常常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在課堂中常常讓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這也是“換位思考”。我們常常在使用這種方法而不自知,什麼是學習方法?就是先發現學習中的認知規律,從而理出的廣泛適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作爲老師要善於發現,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一封信》這一課在我備課時覺得“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這種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這種方式運用到了閱讀中,學生很容易學會,把重點放在了學習方法上,教後我認爲重點應該是通過這種方法理解課文。對於現在特別“自我”的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首次瞭解這種思維方式,只需讓他們知道,初步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即可,主要是讓他們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人物行爲轉變的原因。相信在今後的生活和閱讀中他們一定會把此法運用得爐火純青,自如得法。

初次嘗試羣文閱讀的方式教學,我感動於自己的勇氣。這將激勵我在教學中繼續大膽嘗試。教無定法,在語文教學中不論什麼方法,讓學生愛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爲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就是好的教育。

  一封信教學反思3

《一封信》講述了露西給爸爸寫信的過程。課文語言通俗易懂,通過信的內容,表達了露西對生活細膩的感受、對親人細緻的體貼,對於學生能起到很好的薰陶作用。對於這類來源於生活,與學生生活體驗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學生的切身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本文的興趣。

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啓發學生想象,聯繫自身實際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敘述出來,並將它與露西的體驗作對比,並注重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對話中感受,理解露西的心情,讓學生在思考,逐步把學生帶進露西的內心世界,從字詞中找到露西心情的痕跡,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本文內容。